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我是李亨
天寶十五載,六月十六日。
端坐在馬背上的李亨緩緩睜開了雙眼,雖然此時天才剛蒙蒙亮,但其眼眸中蘊藏著的迷茫、失措、恐懼……種種情緒卻都已經顯露無疑。
像是大夢初醒一般的他小心地用目光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近處,兩個身穿差不多紫色常服的人一左一右地站在前方各自握住了李亨跨下坐騎的韁繩,他們的身子都略顯不安地扭動著,以至于這種情緒明顯影響到了被他們掌握住命運的灰黑色高頭大馬——直到它不滿地打了個響鼻,兩個紫衣人才恍若驚覺地轉過身來,讓李亨看清楚了他們兩人的面貌。
一個面容堅毅,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另一個則是柳眉低垂,嘴角兩側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下撇,似是有一抹愁緒壓在了上面,任憑此時的大風多么凜冽,怎么吹也吹不去。
雖然面色不同,但兩人無一例外地都戴著黑色幞頭,將他們的一頭長發整齊地藏了起來,后面系著的兩根輕盈著隨風飛舞的緞帶,更為他們增添了一二分的英俊。
他們是誰?李亨只覺這兩人面容熟悉,可真要細細去想,在記憶中探尋這兩人名字的時候,腦袋卻又感到針刺般的疼痛。
視線微微移開,李亨陡然發現原來在自己的左側,比任何人離得都近的地方佝僂著一位身形壯實但衣著相比兩個紫衣人士來說略顯寒酸的人物。
低垂著的腦袋讓人無法看清他的相貌,但從幞頭與衣衫之間顯露出的如同老樹般蜿蜒盤曲著的皺褶來看,顯然年紀已經不小。
再往更遠的地方望去,只見一片紅黑色的人影晃動不已——有少許人在竊竊私語,但更多的則是緘默著閉口不言,沉悶的氣氛倒是與灰蒙蒙的天色相得益彰。
李亨很敏銳地察覺到了這種自始至終就一直環繞在他,不,應該說整個隊伍之間的頹喪的感覺,可現在令他更在意的卻是那群紅黑色人影身上套著的一層層看起來十分堅固的鎧甲。
沒錯,鎧甲!
那明晃晃地掛在左右胸前面,黃黃的圓圓的像是兩個鏡片一般的物仕——即便是像李亨這樣高中選了理科,大學專業也和歷史完全不相關的人也能分辨出——這天殺的不就是明光鎧嗎?!而明光鎧這種東西,真的有機會如此成片地出現在現代中國嗎?
“殿下。”
還沒等李亨從萬般疑惑中反應過來,卻聽見從自己的身側傳來一聲雄渾的叫喊聲。他不由自主地低頭看去,那原本低垂著腦袋的寒酸人物抬起頭來,露出他其貌不揚的臉蛋。
又是一張熟悉而陌生的面容,只不過這次,似乎要把功勞歸于那聲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殿下”。
在聲音與畫面的雙重刺激下,李亨大腦中的某處開關好像被觸動了,原主人的記憶如同傾瀉的洪水一樣涌入腦海里。數十年的片段如同播放的幻燈片似的飛快在李亨的眼前放映著,直到和此時此刻跨坐在馬背上的他,兩個人的身影完全重合。
“李亨,李亨……”
李亨的心里不斷默念著這兩個字,雖然他和這位毀譽參半的皇帝同名同姓,甚至在成長的過程中沒少因為這件事被身旁的伙伴們調笑,但是他怎么也沒能想到,有朝一日靈魂會脫離原本的軀殼,從而降臨到現在的軀體上——最重要的是,在這個時間點上,安史之亂已經他娘地發生了啊!
——沒錯,他現在身處的地方正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嵬坡,而那位傳聞中貌若天仙的楊太真楊貴妃,已經在昨日發生的兵諫中被迫被冷酷無情的基哥賜死于佛堂之中。
“事情仆都已經安排妥當。”
李靜忠渾厚的聲音把李亨從思考之中拉了出來,
“按昨夜商量的來便是,只是殿下千萬要記得兩點。一則在那些鄙叟(百姓)們請求之時,一定不能立馬答應下來,必須言明立場,表明殿下堅決要從陛下入蜀,隨侍在圣人身旁的孝心;”
“二則若是事后至尊頒下傳位詔書,也定然不可輕易接受。否則事成則已,若不成的話……”
這位開有唐一代宦官專權之先河的養馬奴苦笑著搖了搖頭,雖然話還未盡,但其意思已經昭然若揭。
事實上,李亨自初中以后就沒有接觸過歷史教科書,但平日里也喜歡閱讀些歷史書籍,知曉些前人的逸聞趣事,二一添作五,倒也勉強算得上是一名嗜好不小的歷史愛好者。
像是《資治通鑒》《舊唐書》《新唐書》……以及一些有關唐朝的通俗讀物都略有涉獵。雖然大多讀過就忘,但有關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歷史人物的事跡還是有點印象。
李靜忠李輔國之名,對于他來說自然是如雷貫耳。只不過,面前的這位日后權傾天下的宦官頭頭此時還地位卑下,不過是靠著原主的信任和養馬的職務之便,才能比李亨的兩個兒子李俶和李倓處在更接近的位置上。
“孤知道。”新中國李亨當然已經全盤接受唐太子李亨的記憶,只不過突如其來的變故令他無法冷靜地做出思考和判斷,以至于只能順水推舟地讓一切事件都按照歷史上那樣正常發生。畢竟再怎么說,總是能夠順利北上到靈武即位的吧?
李亨瞅了瞅不遠處稀稀拉拉亂成一團,毫無士氣可言的禁衛后軍的將士們,心中不確定地又嘀咕了一句:應該……能的吧?
“殿下放心。”似乎是察覺到了李亨的憂慮,李靜忠連忙出言安慰道,“一旦出了問題,盡把責任推到老奴身上便是。”
此時的李靜忠還沒有后來李輔國那種“大家但內里坐,外事聽老奴處置”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至少為了方便往后能更多地攥取權力,眼下的他也不得不在李亨面前表現出一幅忠心耿耿的樣子。
瞧瞧這話,瞧瞧這忠貞不移的表情,要不是李亨早已看透了他的本質,說不得也會被其所迷惑。
不過原主李亨好像確實是個“推卸責任”的高手,接連撇清了和前太子妃韋氏和太子良娣杜氏的關系……可這也是被基哥和李林甫逼得嘛,稱得上是情有可原。
穿越之后,李亨覺得自己的思緒也愈發地清晰起來,許多之前潛藏在記憶深處根本想不起來的東西現在好像都纖毫畢現。
最重要的是,雖然李亨這具身體已經年逾四十,可他使用起來卻沒有絲毫的遲滯感,反而與他先前二十多歲的身軀感覺一般無二。種種體現,讓他的心中不由得浮現出一個大膽的猜測,
難不成……
可還沒等他細細探尋自己的諸多變化,注意力就忽地被不遠處熙熙攘攘出現的諸多身影所吸引。
-----------------
《馬嵬詩》
作者:柏楊
七月鵲橋初架日,長生殿前人雙至。
比翼連理渡銀河,海誓山盟誰逾此。
全仗恩愛護終身,身尚未終恩愛止。
君王若是有情時,馬嵬怎不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