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掃平河北
- 紹唐
- 誠書驚
- 2162字
- 2025-04-03 21:30:45
“父親。”
這天傍晚,史朝義趁著用膳之時與史思明進行對話,
“將士們已經在城內劫掠了兩天兩夜,殘虐婦女、殺人奪財之事不絕于道路,鬼哭狼嚎之聲四散于天宇,已經夠了吧。”
“別在這給俺拽你那些文縐縐的漢詞。”
史思明冷冷地瞪了自己兒子一眼,毫不在意地說道:
“破城后任士卒們肆意三日,這是俺自博陵出兵時就許下的承諾,也正是因此,那些丘八們才戰戰用命,漸漸變得所向披靡起來。”
“現在你讓我親手違背自己的承諾?別說這種時候連俺也約束不了士卒,就算能夠,這種蠢事又怎么能夠去做?”
“再說,你在常山、河間郡的時候不說話,現在倒假惺惺地跳出來,不覺得可笑嗎?”
史朝義沒有回話,半晌才默默說道:“正是因此知曉過錯,現在才要予以改正。”
軟弱的語氣使其在氣勢下就已落了半截,而優柔寡斷、遇強則退的姿態更是令史思明厭煩。
這樣的對話,迎來的結果也往往是史朝義被罵得狗血淋頭。
“你懂個屁!”
“但凡你少看些兵書,多實踐實踐,多與那些丘八們接觸接觸,又怎會有這般天真的想法?”
“你以為指揮軍隊是過家家?”
“你以為只要你按書上的軍陣下了指揮,那些丘八就會老老實實地跟著你的指揮去做?”
“……”
響起的敲門聲硬生生打斷了史思明的怒氣,有侍從在外稟報道:“將軍,尹將軍來信。”
“拿進來!”
史思明重新坐回座位上,接過來信拆開一看,除了基本的寒暄問候之語,通篇都在催促他趕緊率領軍隊南下,不要再在景城郡逗留。
這混賬!俺不過才留下兩天就像閻王催命似的催催催,難啃的骨頭都是俺吃下的,你尹子奇自是只需要清理周圍的那些破魚爛蝦,手下自是沒有什么傷亡,可俺需要撫慰軍心啊!
“告訴他。”
史思明順了順氣,
“要南下去平原就自己去,俺麾下傷亡慘重,不得不暫時待在景城,”
“略作休整!”
……
……
“使君,馬車已經備好了。”
不久前剛過完四十七歲生辰的顏真卿站在一處不高的巖壁上遠眺著,而對從小伴著自己長大的,現在也一般年歲的書童狄博的呼喊恍若未聞。
而狄博對這幅情景也沒有感到絲毫意外,顯然是已經習慣了自家使君時不時的傷春悲秋。
可這次真是,就連他這樣眼睛里素來只有使君的“薄情”之人也忍不住頻頻朝著平原郡城回眸,那些年城內遇見的人、發生的事……都好像歷歷在目,實在令人難以忘卻。
天知道等到叛軍一來,這座城池究竟會變成怎樣的人間煉獄?
狄博情不自禁地搖了搖頭,努力甩去腦海里紛雜的思緒,小跑著來到顏真卿所在的巖壁,略有些喘氣地再說了一遍:“使君,馬車已經備好,隨時可以上路了。”
這時才回過神來的顏真卿收回自己望向平原郡城的目光,語氣頗有些復雜:“我知道了,這便下去吧。”
八月時,就在李亨還在整理內政、籌措軍資,試圖建立起一條自己與軍隊之間直屬路線的時候,一敗再敗的史思明在痛擊了劉正臣后,也決心重振旗鼓、一雪前恥。
他自博陵郡出發,先是攻下九門,又進軍藁城,下趙、常山二郡。
這次沒有了李光弼的阻擾,史思明總算發揮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靈活地利用兵力等種種優勢因素使得破郡的過程異常順利,除了在九門和常山稍稍遇挫,一路上勢如破竹。
之后折而向東,又拿下河間、景城兩郡,至此,整個河北還尚在大唐控制下的也就只有顏真卿為太守的平原、烏承恩為太守的信都、李系為太守的饒陽加上清河、博平五郡。
實話說,在叛軍攻破景城郡并且在城內大肆屠殺泄恨的消息傳來后,其他郡城如何顏真卿不知道,反正平原郡城內已是人心惶惶,稍有些家財的人都在計劃著拖家帶口南下避災。
而顏真卿明明早已預料到了這種結果,所以在景城太守李韋(左日右韋)派人求援之時,就將自己手下的六千兵力全數交給信任的大將李擇,由他帶著北上。
不期望能夠逼退叛軍,哪怕稍稍阻攔,給河北余下的郡縣多拖些時間也好。
可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即使有著援軍,景城郡淪陷的速度也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也讓他認識到整個河北已經不能拿出任何一支生力軍來抵擋由史思明統領的叛軍。
而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方向:要么同他的兄長顏杲卿一樣,與郡城同生死、共存亡;要么南下河南,轉道江淮,留待這有用之身奔赴靈武行在。
在這兩個選擇前,顏真卿著實糾結了許久,直到時日迫近,拖無可拖,這才艱難做出了選擇。
“使君大可不必如此頹唐。”狄博看著顏真卿的面色,忍不住出言安慰道,“在我看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在算不得什么英雄好漢。像使君這樣有大才的人,活下來還能為大唐做更多其他的事情,遠遠比死在平原要更好得多。”
顏真卿聞言笑著搖了搖頭,既沒有出言反駁,也沒有贊同。
只是像忽然想起來什么似的:“對了,月前不是派人去通知余下四郡太守嗎?他們的答復如何?”
“使君忘了?”狄博撇了撇嘴,“除了饒陽郡太守李系和將領張興回信說要死守郡城外,其他三郡都還尚未有回函。”
顏真卿怎么可能忘,就是李系的回信使得他促使他選擇了留待有用之身這一條路,他只是想知道其他三位郡守的選擇而已。
而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這封回信中,李系并沒有說諸如“顏真卿你要好好地活下去繼續報效家國”的話,反而是沉重地痛斥了他這種棄郡而亡逃的想法。
一張寫滿批駁之言的信紙,卻使得讀信之人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世事之奇妙,大概也就在此處了。
“走吧。”顏真卿深吸了一口氣,“先去河南、江淮打個轉,這樣抵達靈武行在之時,也能向陛下及諸位大臣陳述當地的情況,也好結合起來看看,這平叛一事接下來當如何做。”
他轉過頭,最后深深地看了眼那虛幻而又堅實的城墻,隨后便跨上馬車,再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