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平涼征兵

  • 紹唐
  • 誠書驚
  • 2183字
  • 2025-02-28 11:54:02

“殿下。”錢彥君一邊在前方給李亨引路,一邊說道,“臣已經將城中豪宅收拾出來,所有物什,一應俱全,只待殿下入住。”

說到這里,他扭頭為難地看了看身后密密麻麻的靖難軍將士們,一心一意撲在太子身上的他,事先還真沒考慮到這樣的情況。不過錢彥君心念一轉,很快就有了計較:“至于這千余將士,殿下不如遴選其中忠貞者一同入城宿衛。其余眾人,興教寺內大世宮廟宇寬廣,或可暫時容納。”

錢彥君口中的這個興教寺可不是傳說中大唐著名旅行家、翻譯家玄奘法師圓寂的那個“大唐護國興教寺”,而是地處平涼郡龍尾山山腳下,始建于漢代,背依山巖,面向涇河的小寺廟。

說小是和同名的另一個它比較,其實占地面積還是挺大,至少容納千余人是綽綽有余的。而我們的錢太守之所以知道這么個地方,并不是他覺得要了解當地地貌才能更好地主政一方——全然只是因為他喜歡游山玩水。

“錢太守有心了,不過倒是不必弄得如此麻煩。”

李亨接下來的計劃是在平涼練兵,用日常潛移默化的陪伴完全贏得靖難軍軍士們的忠誠,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使他們提升些實力,至少不要是現在歪瓜裂棗的樣子。

以上種種舉動,毫無疑問都是要建立在李亨和他們同甘共苦,以及朝夕相伴的基礎上。怎么可能他去城中享樂,而把困苦丟給兵士,那之前分飯的“秀”不是白作了嗎?

“母后自小就教導孤,要為人節儉,尤其不可以侵奪民脂民膏。若是孤入城中,怕是會驚擾了百姓。既然興教寺有空余之處,孤與將士們同住就是。”

“這……”錢彥君有些猶豫,“興教寺條件艱苦,殿下乃天潢貴胄……”

“這里哪有什么天潢貴胄?”李亨打斷錢彥君的話,“不過一喪家之犬耳。”

不顧錢彥君微張的嘴唇,李亨強硬地說道:“此事就這么定下。”

“平涼糧食儲備如何?”太子殿下接著問道。

“尚算充足。”錢彥君明白李亨的意思,平涼靠近三大戰區,所以很會有一些后備救急的物資,“若是一千人的話,節省一些,足夠支持一月有余。”

“如果是兩千個人放開吃喝呢?”

錢彥君雖然不知道李亨這個問題的用意,但還是老老實實地算了算,然后略有些不確定地說道:“大概……只夠半月。”

半個月嘛……倒也夠了,反正他也沒計劃在平涼久留。李亨對著錢彥君吩咐道:“你即刻發布征辟令,孤要將靖難軍擴大兩千人。另平涼戰馬充足,也送個千把匹過來。”

沉吟了一會兒,又補充道:“古話說得好:今日事今日畢,孤讓長子李俶協助你,諸事不可拖沓。”

“臣領命。”錢彥君朝著李亨拜了拜,又對著一直跟在身旁的李俶行了個禮,兩人一齊朝著平涼郡城的方向走去。

一旁的李遵抓住機會,冷不丁地開口問道:“殿下是想練兵?”

“確有此意。”李亨也沒想瞞著誰,“你在地方任職頗久,于此方面可有經驗?”

“只略通一些兵書而已。”

李遵回道,

“只是殿下為何不遣人往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地征辟現成的兵士,反而要耗費錢貨精力重練新兵?且不說得詔出兵河北的朔方節度郭子儀郭將軍將要領兵回返,想必不日就將抵達朔方。朔方軍,可是有五萬精兵。”

李亨搖了搖頭:“從之以為,圣人在邊鎮設節度,是有利于天下多,還是有害于天下多?”

“自然是有利。”李遵不假思索,“開元、天寶年間,異族屢屢入侵我朝,若不是有邊鎮將士守護,中原百姓豈能安居樂業如故?”

“現在呢?天下因節度而安,又因節度而亂,不是嗎?”

李遵覺得這不是節度使制度的問題,而是皇帝李隆基用人不當導致的問題。可當著太子的面,這話怎么也說不出口。

安史之亂這事說起來和李隆基后期的享樂奢侈有很大關系,但其實根本上是唐朝現行的政治經濟體制出了問題。

不論是從均田制、府兵制被破壞,以至于賦稅到處亂收,還是從地方節度掌握一鎮甚至幾鎮軍政大權,儼然“土皇帝”姿態的角度上來看,如果不作出改變,就算沒有安祿山,以后也會有趙祿山、愛新覺羅祿山……出來搞事。

“倓兒。”李亨看向已經將頭盔脫下來的三子,說道:“安頓好將士們后,讓管將軍來此處見我,就說孤有要事相商。”

李遵抬頭一看,原來在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走到了興教寺內部。不過這里好像沒有什么僧人,立柱、墻壁上也都有落灰,看起來就像是很久沒人居住的樣子,難怪錢彥君說這里寒涼。

李亨倒是很滿意,這年頭有個歇腳的地方就不錯了,更重要的是空間大,廟宇前面還有一大片空地,地面上涂畫著一些花花綠綠的圖案,依稀能看出是以前香客祈愿的地方,完美地滿足了練兵的需求。

不多時,李倓帶著管崇嗣叩門,得到允準之后才進來。

李倓對著李亨彎腰行了個禮,旁邊的管崇嗣竟然有樣學樣,也就稍稍彎了彎腰身,很敷衍地行了個禮。

李亨似乎沒有看見管崇嗣的不敬,只笑著說出自己的目的:

“孤在彭原雖然征收了九百余人,可尚無建制,不過都是一些散兵蝦將。今日請將軍過來,也是想問問,自高祖建朝以來,大唐這軍中規制,到底是如何一回事?”

管崇嗣雖然從小沒讀過什么書,但久經沙場,對于軍隊中的事務自然是再熟悉不過,即答道:“太宗時,李衛公(李靖)曾對大唐軍制進行過改革。”

“府兵制衰落之后,又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大體沒變,還是以三人組成一個小隊,三個小隊組成一個中隊,五個中隊和隊部五人組成一個大隊,其中設隊長一名、隊副一名、軍法官一名,旗手兩名。”

“一軍之中,有百來個大隊。作戰之前,主將召集所有隊長和軍法官傳達指令;作戰之時,各個大隊聚可組合成方陣合力抗敵,散可獨立成團各自征戰,變化靈活,往往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這就是令唐朝的軍事實力在當時屹立于世界之巔的制度,它還有個淺顯易懂的名字,叫做“大隊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盘山县| 武强县| 织金县| 保定市| 镶黄旗| 临安市| 新营市| 普定县| 中方县| 抚顺市| 凉城县| 西盟| 奉节县| 安丘市| 永年县| 页游| 神木县| 宜宾市| 金沙县| 军事| 永安市| 镇安县| 岗巴县| 顺昌县| 谢通门县| 翼城县| 开鲁县| 龙里县| 抚顺市| 黄大仙区| 桂林市| 五寨县| 淮滨县| 自贡市| 高清| 塔河县| 镇远县| 灯塔市| 长沙市|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