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79評論

第1章 牧民①第一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②,守在倉廩③。國多財則遠者來④,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⑤,四維張則君令行⑥。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國之度在飾四維;順民之經在明鬼神,祗山川,敬宗廟,恭祖舊。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野蕪曠則民乃菅⑦,上無量則民乃妄,文巧不禁則民乃淫,不璋兩原則刑乃繁,不明鬼神則陋民不悟,不祗山川則威令不聞,不敬宗廟則民乃上校⑧,不恭祖舊則孝悌不備。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右“國頌”⑨。

[注釋]

①牧民:治理民眾,古代將治理國家百姓稱為牧民。②四時:春、夏、秋、冬四季。③倉廩:倉庫。④遠者:即遠方的民眾。⑤上:指在上位者。服度:意思是在上位的人穿戴及所用的器物等不違背規矩。⑥四維:禮、義、廉、恥,是四種維護國家存在的綱領。⑦菅:字當做“荒”,懶惰。⑧上校:冒犯、沖撞上級。⑨國頌:國家的根本法條。

[譯文]

凡是占有土地治理民眾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遵從四時保證生產,最關鍵的職責在于使國庫得到充實。如果國家財富積累得多,遠方的百姓就會前來投奔;如果土地能夠充分開辟,百姓就會長期居住而不會離去;一旦倉庫充實,百姓就懂得禮節;衣食充裕,民眾就懂得珍惜榮譽,遠離恥辱;如果統治者衣著、器物等有法度,百姓的家庭就會穩定和睦;推崇禮義廉恥,君主的政令就能得到推行。所以,要減少國家的刑罰,關鍵在禁止新奇的技藝和作品;國家法令的推行在于強化禮義廉恥四大綱領;教化民眾的主要辦法,在明示鬼神之禮,供奉山川神靈,祭祀宗廟祖先,善待親戚老朋友。不遵從天時,就不能保證生產;不盡量開發地利,國家的儲備就不能得到充實。田野荒蕪,百姓就會變得懶惰;居高位的人奢侈揮霍無度,百姓也就膽大妄為;新奇的技藝和作品不加禁絕,百姓就會不遵守法令;不禁絕“新奇的技藝和作品”和“無量”兩個禍根,國家就會混亂,刑罰就會日漸增多;不明示對鬼神的尊重,鄙陋的民眾就不覺悟;不恭敬山川神靈,國家的權威和命令就難以告之百姓;對宗廟祖先不恭敬百姓就會冒犯居上位的人;不善待親戚老朋友,孝悌之道就會缺乏。禮義廉恥四大綱領得不到發揚,國家也因此會滅亡。

以上為“國頌”的內容。

國有四維①。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砂惨?,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②。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右“四維”。

[注釋]

①維:系物的大繩。②復錯:再行改為。錯,通“措”,措施。

[譯文]

國家有四維即四個維系穩固的條件。一維斷絕,國家就會不正;兩維斷絕,國家就會有危難;三維斷絕,國家就會顛覆;四維斷絕,國家就會衰亡。不正可以扶正,危難可以拯救,顛覆可以重建,衰亡就不可復原了。什么是四維呢?一是禮,二是義,三是廉,四是恥。有禮,就不會不遵守規則;有義,就不會私自圖謀不合理的事情;有廉,就不會隱瞞過錯;有恥,就不會追隨邪惡之事。因此,不越過規則,君主的地位就穩固;不私自謀取不合理的事情,人們就不會巧妙地欺詐謀取;不隱瞞過錯,行為就自然端正;不隨從邪僻的事,邪惡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以上為“四維”的內容。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①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故刑罰不足以畏②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

右四順。

[注釋]

①佚:通“逸”,安逸,安閑。②畏:威。

[譯文]

政治法令之所以能夠得到推行,在于它順應了民心;政治法令之所以會被廢棄,在于它違背了民心。百姓厭惡憂慮,君主就應該使他們得到放松;百姓討厭貧窮低賤,君主則應該使他們能夠富貴;百姓不喜歡危難,君主就應令他們繁殖后代以求息息相生。能使百姓安逸的君主,百姓將與之共同憂勞國家大事;能使百姓富裕的君主,百姓甘愿為他忍受一時的貧賤;能使百姓生活安穩的君主,百姓才會與之共同度過危難時刻;能使百姓息息相生的君主,百姓也愿為君主鞠躬盡瘁了。所以刑罰不能夠讓百姓覺得害怕,即使是殺戮也不能令百姓心服。因此,即使刑罰殘酷但百姓不害怕,政令也是不能推行的;殺戮但百姓心中不服,只怕君主的地位保不住了。所以,要是能滿足百姓這四種愿望,那么疏遠的百姓自然會來親近;要是做了使百姓厭惡的這四件事,那么,親近的也會因此叛離。故此,懂得“要想獲得必然要先給予”這道理,就是掌握了治國安民的法寶了。

以上為“四順”的內容。

錯國于不傾之地,積于不涸之倉,藏于不竭之府,下令于流水之原,使民于不爭之官,明必死之路,開必得之門,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復。錯國于不傾之地者,授有德也;積于不涸之倉者,務五谷①也;藏于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②也;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順民心也;使民于不爭之官者,使各為其所長也;明必死之路者,嚴刑罰也;開必得之門者,信慶賞也;不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強民以其所惡也;不處不可久者,不偷取一世③也;不行不可復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則國安,務五谷則食足,養桑麻、育六畜則民富。令順民心則威令行,使民各為其長則用備,嚴刑罰則民遠邪,信慶賞則民輕難,量民力則事無不成,不強民以其所惡則詐偽不生,不偷取一世則民無怨心,不欺其民則下親其上。

右十一經④。

[注釋]

①五谷:古代指稻、稷、麥、菽、黍五種谷物。②六畜:古代指馬、牛、羊、雞、狗、豬六種牲口。③偷取一世:一世,一時。貪圖一時僥幸。④十一經:講述十一種治國要略。

[譯文]

把國家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把糧食囤積在永遠用不完的糧倉里。把財物儲藏在永遠用不盡的府庫里。把政令下達在統治的一開始。把人民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使用。指出只要犯罪就必定死路一條。同時敞開只要立功就必定得到獎賞的大門。不做辦不到的事。不追求不能實現的利益。不占據不可能長久的地位。不做不能夠重復做的事情。把國家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就是要讓有德行的人掌控政權。把糧食囤積在取之不盡的糧倉里,就是要努力從事糧食生產。把財物儲藏在用之不竭的府庫里,就是要種植桑麻,飼養六畜。在統治的一開始就下達政令,就是要順從民心。把人民放在合適的崗位上使用,就是要使他的才能得到發揮。指出犯罪必死這條路,就是要推行嚴厲的刑罰。敞開立功必賞的大門,就是要建立信用的原則。不做辦不到的事,就是要估量民力。不追求實現不了的利益,就是不強迫人民去做他們厭惡的事情。不占據不可能長久的地位,就是不貪圖一時僥幸。不做不能重復做的事,就是不欺騙人民。這樣,把政權交給有德行的人掌控,國家就能安定。努力從事糧食生產,人民的糧食就會很充裕。種植桑麻,飼養六畜,人民的生活就能富裕。法令順應民心,就可以得到貫徹。使人民各盡所長,用品就能完備。刑罰嚴厲,人民就不會干壞事。獎賞有信用,人民就不怕危難。根據民力而行事,就能事無不成。不強迫人民做厭惡的事情,欺詐行為就不會發生。不貪圖一時僥幸,人民就不會抱怨。不欺騙人民,人民就會擁戴君上。

以上為“十一經”的內容。

以家為鄉,鄉不可為也。以鄉為國,國不可為也。以國為天下,天下不可為也。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毋曰不同生①,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如地如天,何私何親;如月如日,唯君之節。御民之轡②,在上之所貴。道民之門,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惡。故君求之則臣得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惡之則臣匿之。毋蔽汝惡,毋異汝度,賢者將不汝助。言室滿室,言堂滿堂,是謂圣王。城郭溝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強力不足以應敵,博地多財不足以有眾,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故禍不萌。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以使之;天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③之。故知時者可立以為長,無私者可置以為政④,審于時而察于用,而能備官者,可奉以為君也。緩者后于事,吝于財者失所親,信小人者失士。

右六親五法。

[注釋]

①生:姓的通假字。②轡:馬韁繩。③分:分理,管理。④政也是官長的意思。

[譯文]

按照治理家的要求治理鄉村,鄉村不可能治好;按照治理鄉村的要求治理國家,國家也不可能治好;按照治理國家的要求治理天下,天下也不可能治好。應當按照治家的要求治家,按照治鄉的要求治鄉,按照治國的要求治國,按照治天下的要求治天下。不要因為外姓人跟自己不同姓就聽不進他們的意見,不要因為是外鄉人的辦法就不采用,不要因為是外國人的主張就不聽從。要像天地對待萬物一樣沒有什么偏愛的;要像日月普照一切,才算得上君主的度量。引導人們朝何方奔走,要看君主重視什么;引導人民通過什么路子,要看君主提倡什么;號召人民通過什么途徑,要看君主的喜惡。君主尋求的,臣下就想得到;君主愛吃的,臣下就想嘗嘗;君主喜歡的,臣下就想推行;君主厭惡的,臣下就想躲避。因此,不要掩飾你的過失,不要擅自修改你的法度,否則有賢德的人將不會幫助你。在室內講話,要使全室的人都能聽到;在朝堂上講話,要使滿堂的人都能聽到。如此開誠布公才稱得上圣明的君主。僅靠城墻溝渠不足以固守國土,僅靠兵器的強大不足以抵御敵人,僅靠地廣財多不足以獲得群眾的擁護,只有有賢德的君主才能夠防患于未然,避免災禍的發生。天下不怕沒有有才能的臣子,怕的是沒有君主使用他們;天下不怕沒有財物,怕的是沒有人管理它們。所以,懂得運用天時的人,可以任用為官長;沒有私心的,可以安排做官吏。懂得天時,善于財物的使用,而又能任用官吏的,就可以推從為君主了。處事遲鈍的人,總是落后于形勢;吝嗇財物的人,總是讓人遠離;偏信小人之言的人,則會失去賢能之人的輔佐。

以上為“六親五法”的內容。

上架時間:2013-10-10 18:24:10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吴忠市| 阿巴嘎旗| 海丰县| 龙岩市| 杭锦旗| 常山县| 镇安县| 平邑县| 苏尼特右旗| 临洮县| 江川县| 鄱阳县| 翁牛特旗| 延长县| 怀柔区| 永吉县| 灵武市| 东乡县| 沾化县| 泰州市| 永春县| 汉源县| 滨州市| 富裕县| 秦安县| 枣庄市| 阿拉善右旗| 阿克苏市| 汉寿县| 博客| 怀集县| 五大连池市| 临沭县| 安宁市| 依安县| 安龙县| 上饶市| 芦溪县| 唐山市| 红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