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千古帝王長生夢

打開歷史厚重的書卷,“皇帝”二字似乎千載而下,其煌煌威嚴,依舊凌然不可侵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兩千多年來,帝王們除了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睥睨四海的尊貴、三宮六院的佳麗、奢侈荒糜的生活,幾乎在心底都隱藏著這樣一個幻夢:長生不老,萬壽無疆。惟其如此,方可永久地享受所主宰的一切。君不見:秦始皇掃六合,君臨天下,卻苦覓長生藥,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訪仙;漢武帝雄才大略,卻命煉丹家煉化益壽不死丹藥,又作仙人承露盤,采集月露,以用神仙之飲;唐太宗文治武功,卻因服食古印度方士的長生藥而中毒暴亡;宋太祖智謀非凡,也曾召見高道蘇澄隱詢問養生秘術;明嘉靖皇帝立志革新,中年后卻迷信道教求長生,20多年不見朝臣,不理政事;清雍正皇帝勤勉為政,也因癡迷成仙,亂服丹藥而猝死……

為了帝王們的“龍體”康泰,歷史上的御醫可謂“伴虎而舞”。他們是醫家中的佼佼者,卻終日如履薄冰、殫精竭慮。所幸的是,歷代大多數御醫最終從“食”字里窺見了帝王長壽的秘密。

飲食養生在我國歷史悠久,自古就有“藥食同源”和“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

據《周禮》記載,早在3000年前的周代,中國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醫療體系。當時將醫生分為“食醫”、“疾醫”、“瘍醫”、“獸醫”四類,并明確提出以“食醫”為先。

春秋戰國時代,我國最早、地位最高的中醫巨著《黃帝內經》中已有“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述。當時的名醫扁鵲認為:“君子有病,期先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后用藥。”

東漢“醫圣”張仲景曾言:“飲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病相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

唐代御醫、“藥王”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宋朝官方編纂的《太平圣惠方》列出了對28種疾病進行食療的方法,明確了飲食的治療學意義。

金、元御醫張從正指出“五谷、五菜、五果、五肉皆補養之物”。元代御醫忽思慧編撰了中國甚至世界上最早的飲食衛生與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系統總結了食物的藥效和食療方法。

明代御醫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說:“人知飲食所養生,不知飲食失調亦以害生。”大藥學家李時珍以為:“善食者養生,不善食者傷身。”

清代名醫王孟英也說:“國以民為本,人以食為養,而飲食失宜,或以害身命。”

由此可見,“食養”在歷代宮廷養生中的地位,堪稱舉足輕重。今天,簡便有效的飲食養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如何以食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已成為尋常百姓倍加關注的話題。

為滿足廣大讀者一覽千載帝王食養的熱切愿望,我們精心編撰了這本《歷代御醫推薦給皇帝的養生食譜》,分別從“益氣養血”、“補腎壯陽”、“補虛護元”、“健脾養胃”、“保肝潤肺”、“明目聰耳”等11個方面,介紹了200道御醫推薦給帝王們的養生食譜。本書以嚴謹客觀的文史檔案為主料、趣味盎然的稗官傳說為調劑,烹制出一味味養生饕餮,相信讀者從中會有所收益。

若有興致,您也可根據個人體質,親自動手制作,一享帝王之樂。

本書內容豐富,雅俗共賞,祈望能成為您的良師益友!

上架時間:2016-05-24 18:04:00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龙陵县| 荥阳市| 克拉玛依市| 新绛县| 成安县| 东辽县| 安仁县| 玉林市| 襄樊市| 洛川县| 获嘉县| 溆浦县| 甘孜县| 徐闻县| 沛县| 西昌市| 徐闻县| 子洲县| 克山县| 大姚县| 连平县| 苍山县| 宁强县| 蚌埠市| 银川市| 崇州市| 定远县| 巩义市| 台东县| 平泉县| 武穴市| 云林县| 清远市| 长沙市| 土默特右旗| 庆城县| 嘉义县| 蓝山县| 常州市|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