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6評論

第1章

補全唐詩

唐明皇

題梵書【伯三九八六】

毫【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唵字贊【義靜三藏于西天取得此梵書「唵」字,所在之地,一切鬼神,見聞者無不驚怖。】

鶴立蛇行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儒門弟子無人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書并讀【原刻石在河南登封,還有御制《老子贊》。】

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龍盤梵質層峰峭,鳳展翔儀乙卷收。正覺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絕蹤由。儒門弟子應難識,碧眼胡僧笑點頭。

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尺文字鬼神愁。儒門弟子無人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宋之問【《全唐詩》卷五一】

度大臾【庾】嶺【其二 伯三六一九】

城邊問官使:「早晚發西京?來日河橋柳,春條幾寸生?昆池水合淥,御苑草應青?」緩緩從頭說,教人眼暫明。

崔湜【《全唐詩》卷五四】

《全唐詩小傳》云:「累轉左補闕,預修《三教珠英》。」大概是根據《兩唐書崔湜本傳》的。茲補詩四首,皆據《珠英學士集》。《珠英集》:「右補闕清河崔湜。」與《兩唐書》不合,「左」「右」當有一字之差。

責躬詩【斯二七一七 下同】

嘗聞古人說:「正直神不欺。」忠義恒獨守,堅貞每自持。(交力)官已十載,理劇猶未期,獄聽除苛慘,刑章息滯疑。豈得保世業,諒以答明時;顧無白玉玷,忽負蒼蠅詩。扃固【錮】非所恥,幽冤誰為辭!楚囚應積囗,秦系亦銜悲。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茲。流靈自蕪漫,芳草獨葳蕤。日月行無舍,平生志莫追。山林如道喪,州縣豈心期?助思紛何在,清神悵不怡。自憐暗成事,感嘆興此詞。

暮秋書懷

首夏別京輔,杪秋滯三河。沉沉蓬萊閣,日夕鄉思多。霜剪涼墀蕙,風捎幽渚荷。歲芳坐淪歇,感此式微歌。

雜詩

鵲巢惡木巔,常窘一枝息;寧知猗【椅】梧鳳,亦欲此棲宿!喈喈多好音,矯矯奮輕翼,上林豈不成,胡為戀幽仄?處陋仍莫保,居華固陵偪,下流不可居,斯言可佩服。

九龍潭作

弱齡聞茲山,夢寐嘗所適。迨囗此躋覽,依然是疇昔。結侶尋絕徑,周流觀奇跡。茲逢世所希,環令(仔去子改包)窮壁。上有龍泉涌,百丈囗潀射。伏溜轉陰溝,盤渴沸嵌石。逶迤環汀嶼,熠囗洞金碧。石蔓下離縷,云蘿上綿冪。翫極不云厭,徘徊忽惡夕。清瀨飛絲篁,茂草代茵席。冷然聞鳳吹,髣(上髟下弗)覯云藉【際】。顧謂攜手人,誰為掛冠客?

王勃【《全唐詩》卷五五】

幽居【斯五五五 下同】

澗戶風前竹,山空月下琴。唯余兩囗囗,應盡百年心。

寺中觀臥像

凈宇流金囗,真誠翳寶床。自應歸寂滅,非是倦津梁。

王無競【《全唐詩》卷六七】

《全唐詩小傳》云:「累遷殿中御史,預修《三教珠英》。」按《珠英集》原題:「石臺殿中侍御史內供奉瑯琊王無競。」

詠漢武帝【斯二七一七 下同】

漢家中葉盛,六世有雄才。廄馬三十萬,國容何壯裁【哉】!東歷瑯琊郡,北上單于臺。好僊復寵戰,莫救茂陵囗。

駕幸長安奉使先往檢察

奉使至京邑,戒涂歷險夷。首旬發定鼎,再信過灞池。河山壯關輔,金火遞雄雌。文物淪霸運,靈符啟圣期。宸扆闊臨御,巡幸順謳思。城闕生光彩,草樹含榮滋,緹綺【騎】紛沓襲,翠旗曳葳蕤。童幼聞明主,耆老感盛儀,輪袂交隱隱,廛陌滿熙熙。微臣昧所識,觀俗書此詞。

滅胡

漢軍屢北喪,胡馬遂南(馬丘)。羽書夜驚急,邊柝亂傳呼。軍卻不進,關城勢已孤。黃云塞沙落,白刃斷交衢,朔霧圍未解,鑿山泉尚枯。伏波塞后援,都尉失前途,亭障多墮毀,金鏃無金【全】軀。獨有山東客,上書圖滅胡。

君子有所思行

北上登渭原,南下望咸陽。秦帝昔所據,按劍朝侯王。踐山盡郊郭,浚流固墉隍。左右羅將相,甲館臨康莊。曲臺連閣道,錦幕接洞房。荊國征艷色,邯鄲選名倡。一彈入云漢,再歌斷君腸。自矜青春日,王顏囗容光。安知綠苔滿,羅袖坐沾霜。聲侈遽衰歇,盛愛且離傷。豈唯毒身世,朝國亦淪亡。物盈道先忌,履謙福允臧。獨有東陵子,種瓜青門旁。

閻朝隱【《全唐詩》卷六九】

度嶺【二首 斯五五五】

嶺南流水嶺南流,嶺北游人望嶺頭。感念鄉園不可囗,肝腹【腸】一斷一回愁。

千重江水萬重山,毒瘴囗氛道路間。回首俛眉但下淚,不知何處是鄉關。

李適【《全唐詩》卷七○】

《全唐詩小傳》云:「武后時,預修《三教珠英》。」不言職位;《珠英集》原題「前通事舍人李適」。

送友人向恬【括】州【斯二七一七】

委迤吳山云,演漾洞庭水。青楓既愁人,白頻【蘋】亦靡靡。送君出京國,孤舟眇江泛。浮陽怨芳歲,況乃別行子。括蒼漲海壖,斯路天臺囗。我有巖中念,遙寄四明里。

蔡孚【《全唐詩》卷七五】

九日至江州問王使君【斯五五五】

九日尋【潯】陽縣,門門有菊花。囗囗今送酒,若個是陶家?

九日

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不知來送酒,若個是陶家?

喬備【《全唐詩》卷八一】

《全唐詩小傳》云:「則天時預修《三教珠英》,終襄陽令。」蓋本之《舊唐書文苑傳》。《文苑傳》云:「備預修《三教珠英》,長安【(七○一--七○五)】中,卒于襄陽令。」今按《珠英集》原題:「滿州安邑令宋國喬備」,應在襄陽令之前。

雜詩【伯三七七一 下同】

蹔借金錘秤,銜涕訴恩波。君情將妾怨,稱取謂誰多?秋吹綾紈索,空閨生網羅。不期《流水引》,翻作《斷腸歌》?

秋夜巫山

巫峽徘徊雨,陽臺潭蕩云。江山空窈窕,朝暮自氛氳。螢色寒秋露,猿啼清夜聞。唯憐夢魂遠,腸斷思紛紛。

劉希移【夷】【《全唐詩》卷八二】

死馬賦【伯三六一九】

連山四望何高高,良馬本代君子勞;燕地冰堅傷凍骨,胡天霜落縮寒毛。愿君回來鄉山道,道傍青青饒美草;鞭策尋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卷【養】疲老。君其去去途未窮,悲鳴羸臥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風。昔日浮光疑曳練,常時躡景如流電;長揪塵闇形影遙,上策【林】日明蹤跡偏【徧】。漢女彈弦怨離別,楚王興歌苦征戰;赤血沾沾【君】君不知,白骨辭君君不見。少年馳射出幽并,高秋搖落重橫行;云中想見游龍影,月下思聞飛鵲聲。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從此畢;鹽車垂耳不知年,妝樓畫眉寧記日?高門待封杳無期,遷喬題柱即長辭;八駿馳名終已矣,千金賣【買】骨復何時?

北邙篇【伯二六七三 斯二○四九 伯二五四四】

南橋昏曉人萬萬,北邙新故冢千千。自為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不知虛魄尋歸路,但見殭尸委墓田。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臺【苔】有歲年。地久囗松摧為薪,天長白骨化為塵。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漢家城廓【郭】帝王州,晉國衣棺【冠】車馬流。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土皆)碧樹玉人游,云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迥弄仙舟。始憶斷歌催一代,娥【俄】悲長夜歷千秋。秋風至兮冬雪明,春雨息兮夏云生。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妝樓凡【瓦】盡向林傾。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臺鶴思若弦聲。不信草經延墓【暮】齒,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并是春,人發青青未嘗老。星簾卷兮月窗開,鏡花搖兮山樹迥。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微舞遶來。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魏奉古【《全唐詩》卷九一】

按《新唐書藝文志刑法類》,開元三年奉敕刪定《開元前格》的有「給事中魏奉古」,可補《全唐詩小傳》之闕。

長門怨【伯三一九五 二七四八】

長安桂殿倚空城,每至黃昏愁轉盈,舊來偏得君王意,今日無端寵愛輕。窈窕容華為誰惜,長門一閉無行跡,聞道他人更可憐,懸知欲垢終無益。星移北斗露凄凄,羅幔囗囗風入閨,孤燈欲滅留殘焰,明月初團照夜啼。向月唯須影相逐,不如纔【疇】昔同今【金】屋,云浮雕練此城游,花綴珠衾紫臺宿。自從捐棄在深宮,君處芳音更不通,黃今【金】買得《長門賦》,祇為寒床夜夜空。

劉知幾【《全唐詩》卷九四】

按《舊唐書》卷一百二本傳稱「預修《三教珠英》」。《徐堅傳》也說:「堅與給事中徐彥伯,定王倉曹劉知幾同修《三教珠英》。茲按原題:「右補闕彭城劉知幾。」知幾升右補闕當在修《三教珠英》的時候稍前,此事不見他書記載。

次河神廟虞參軍船先發余阻風不進寒夜旅泊【斯二七一七 下同】

朝謁馮夷詞【祠】,夕投孟津渚。風長川淼漫,河闊舟容與。回首望歸途,連山曖相拒。落帆遵迥岸,輟榜依孤嶼。復值驚彼【波】息,戒徒候前侶。川路雖未遙,心期頓為阻。沉沉落日暮,切切涼(風焱)【飆】舉。白露濕寒葭,蒼煙晦平楚。啼猿響巖谷,唳鶴聞河溆。此時懷故人,依然愴行旅。何當欣既覯,郁陶共君敘。

讀《漢書》作

漢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奮飛出草澤,嘯(口宅)馭群雄。淮陰既附鳳,黥彭亦攀龍,一朝逢運會,南面皆王公。魚得自忘筌,鳥盡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無遺蹤。智裁【哉】張子房,處世獨為工;功成薄愛【受】賞,高舉追赤松。知止信無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載后,擊抃【柝】仰遺風。

詠史

泛泛水中蓱,離離岸傍草,逐浪高復下,從風起還倒。人生不若茲,處世安可保?遽瑗仕衛國,屈伸隨世道;方朔隱漢朝,易農以為寶。飲啄得其性,從容成壽考。南國有狂生,形容獨枯槁,作賦刺椒蘭,投江溺流潦。達人無不可,委軍【運】推蒼昊;何為明白【自】銷,取譏于楚老?

東方(札去木改蟲)【《全唐詩》卷一○○】

昭君怨【其三 斯五五五】

萬里胡風急,三秋囗漢初。唯望南去雁,不肯為傳書。

李行言【《全唐詩》卷一○一】

成【城】南宴【斯五五五】

御【御】宿上林春欲盡,殘花弱柳任風吹。雞走馬囗囗囗,樂煞長安游俠兒。

元希聲【《全唐詩》卷一○一】

《全唐詩小傳》云:「累官司禮博士,預修《三教珠英》。」按《珠英集》原題「太子文學河南元希聲」。

宴盧十四南園得園韻【伯三七七一 下同】

超遙乘暇景,灑散絕浮喧。寫望峰云出,開襟夏木繁。野人憐狎鳥,游子愛芳蓀。臥筱低臨席,驚流注滿園。囗然林下意,琴酌坐忘言。

贈皇甫侍御赴都【其二】

猗嗟眾珍,以況君子。公侯之冑,必復其始。利器長材,溫儀峻峙。顯此元明,于斯備矣。

楊齊悊【《全唐詩》卷七六九】

《全唐詩》把楊齊悊編入「無世次爵里可考」卷中,僅據《唐詩記事》載《過函谷關》一首。《珠英集》載齊悊詩二首,第二首《曉過古延各關》,即《唐詩紀事》的《過函谷關》。《珠英集》題:「洛陽縣尉弘農楊齊悊」。又《唐會要》卷三十六「修撰」條記預修《三教珠英》的二十六人姓名中,也有楊齊悊。修《全唐詩》者竟不稍加考索,置之「無世次爵里可考」卷內,未免疏忽。茲依《珠英集》把楊齊悊排在胡皓前。

秋夜燕徐四山亭【伯三七七一】

卷言北山岑,非謂靡遠尋。庭際有幽石,自然保遐心。月下池涼【涼池】彩,風竹來清音。樽酒故人意,蒼蒼寒露深。

胡皓【《全唐詩》卷一○八】

按《全唐詩》不言胡皓預修《三教珠英》,《唐會要》卷三十六所載的二十六人里面也沒有胡皓。可是《珠英集》里選了胡皓的詩四首,并記載著他的「爵里」是「恭陵丞安定胡皓」。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猶著錄《珠英集》,說「預修書者凡四十七人」,胡皓應在四十七人數中。

奉使松府【伯三七七一 下同】

蜀山固地險,漢水接天平。波濤去東別,林嶂隱西傾。露白蓬根斷,風秋草葉鳴。孤舟忽不見,垂淚坐盈盈。

夜行黃花川

的的【旳旳】夜綿綿,斜斗歷高天。露浩空山月,風秋洞壑泉。饑鼯啼遠樹,暗鳥宿長川。借問邛關道,遙遙復幾年?

奉天田明府席餞別

屬城富才雄,父【文】園餞席同。此席何所餞?徭役五原中。疾沙亂飛雪,連車雜轉蓬。雁歸寒塞近,客散祖亭空。日夕不遑次,蕭條鳴朔風。

答徐四蕭關別醉后見投

蕭關城南隴入云,蕭關城北海生荒。咄嗟寒外同為客,滿酌杯中一送君。

春悲行【伯三七七一 下同】

夜鵲南飛倦,鳴雞屢送晨,忽聞芳歲道【到】,今日故園春。試上亭臺望,葐(薀去水)【氛氳】江樹新。旳旳韶陽萼,迢迢佳麗人,音容曠不接,景物徒相因。別怨如流水,移恩念積薪,垂淚三危露,心斲二京塵。遠役鴻為伴,荒亭鬼作鄰,吾生殊卉木,憔悴此江濱。

渝州逢故人

共是他鄉客,俱為失路人。自憐蓬發改,不掩柳條春。

感春

試登高臺春,伏檻弄陽旭。紆寂融密思,韶和洗紛矚。林暖花意紅,墀熏草情綠。感物深自負,萋萋楊囗囗。

蘇晉【《全唐詩》卷一一一】

詠螢【斯五五五】

旳旳黃金色,囗囗白玉輝。既能明自囗,囗用暗中飛。

蔡希寂【《全唐詩》卷一一四】

揚子江夜宴【伯三六一九】

楚水夜潮平,仙舟燼燭明。美人歌一曲,坐客不勝情。羅幕香風倦,紗巾舞袖輕;遨游正得意,云雨莫來迎。

李邕【《全唐詩》卷一一五】

度巴硤【伯三六一九】

客從巴硤度【水渡】,傳子【爾】訴【泝】行舟。是日風波濟【霽】,高塘【堂】雨半收。青山滿蜀道,淥【綠】水向荊州。不作書相慰【問】,何【誰】能散【慰】別愁。

囗囗【伯三八八五三六一九】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4 16:09:11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报价| 伊吾县| 焦作市| 曲沃县| 巴塘县| 北海市| 故城县| 涞水县| 尉犁县| 尖扎县| 乃东县| 壤塘县| 巩留县| 壶关县| 土默特左旗| 黄骅市| 额尔古纳市| 渭源县| 曲靖市| 西林县| 恩平市| 闸北区| 通渭县| 岱山县| 和顺县| 茂名市| 漳州市| 班玛县| 稷山县| 河源市| 北宁市| 易门县| 昌平区| 建宁县| 巴塘县| 花莲市| 农安县| 华安县| 高安市| 城口县|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