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2章

  • 全唐詩補編
  • 佚名
  • 4967字
  • 2015-12-24 16:09:11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三千宮女皆花貌,妾最嬋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寵愛偏。【見《能改齋漫錄》卷十六。】

宮詞

雨灑瑤階花盡開,君王應是看花來。靜憑雕欄渾忘倦,忽聽笙簧殿外回。【見毛氏汲古閣本《花蕊夫人宮詞》。轉錄自《開明書店廾周年紀念文集》所刊浦江清《花蕊夫人宮詞考證》。浦云此詩他本俱無,未詳來歷。】

李珣

猺女鬅松卍字螺。【清沈雄《古今詞話詞品》下卷。】

張格

感皇恩

最好是,長街里,聽喝相公來。【見宋江少虞《皇朝事實類苑》卷六六引《楊文公談苑》。】

可朋

贈孫真人

世上屢更改,山中常晏安。六爻窮《易》象,九轉煉神丹。洞里花開晚,峰頭雪落殘。為余琴一弄,鶴舞下松端。【影印本《詩淵》第一冊第四○七頁。】

贈友人

來多不自【一作「似」】客,坐久卻垂簾。【見《吟窗雜錄》卷三二《古今詩僧》。】

寄齊己

雖【一作「唯」】陪北楚三千客,多話東林十八賢。【同前。又見《唐詩紀事》卷七四。】

歐陽彬

復為翰林作【題擬】

昔年追感淚橫流,今日尋思是漫愁。容易得來容易失,等閑成了等閑休。皇圖本謂兒孫置,白刃番成骨肉讎。梁漢后唐三世主,九泉相見大悠悠。【見《類說》卷十九李畋《該聞錄》。】

徐光溥

秋山圖歌[缺文]

鄭奕

奕,孟蜀時人。詩一首。【(《全唐詩》無鄭奕詩)】

莫傳讀得五車書,莫言文似馬相如。不如家有一鎰金,一囊珠,可以賂相公之子弟,結相公之僮奴。便可朝為屠沽,夕乘軒車。【見《類說》卷二七《外史梼杌》。末云:「詞多不備載。」】

掌聿修

聿修,仕蜀為太子左贊善大夫。詩二句。【(《全唐詩》無掌聿修詩)】

書壁【題擬】

酒客干喉去,唯存呷大夫。【見《說郛》卷六一《清異錄》。】

田淳

淳,孟蜀時進士。后任犀浦簿、龍游令。詩一首。【(《全唐詩》無田淳詩)】

失題

閑行閑坐復閑吟,一片澄然太古心。拾得好詩清似玉,練來虛府靜如琴。已將蛇足師陳軫,懶把蠅頭愛華歆。必也長磨到如此,退身何更羨云岑。【見《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十二引李畋《該聞錄》。】

李仁悅

李仁悅,后蜀廣政二十年為簡州清化軍鎮遏使。詩一首。【(《全唐詩》無李仁悅詩)】

昔日古伽藍,名為王董龕。數載無僧俗,積歲少人瞻。縣鎮興三善,率土盡莊嚴。我佛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八一紹囗撰《普慈縣永封里再興王董龕報國院碑記》附。】

孟昶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貝闕琳宮恨初遠。玉闌千倚遍,怯盡朝寒;回首處,何必留連穆滿。芙蓉開過也,樓閣香融,千片紅英泛波面。洞房深深鎖,莫放輕舟,瑤臺去,甘與塵寰路斷。更莫遣流紅到人間,怕一似當時,誤他劉阮。【宋趙聞禮《陽春白雪》卷二。】

王處厚

處厚,字符美,華陽人。孟蜀廣政時進士及第,百日后暴卒。詩一首。【(《全唐詩》無王處厚詩)】

出西郊游古陌作【題擬】

雖【《洞微志》作「誰」】言今古事難窮,大抵榮枯總是空。算得生前隨夢蝶,爭如云外指冥鴻。暗添雪色眉根白,旋落花光臉上紅。惆悵荒原懶回首,暮林蕭瑟起悲風。【見宋佚名《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四引《名賢小說》。】

周囗

周囗,名無考,郫人。孟蜀時為翰林學士,嘗隱居青城山。詩一首。【(《全唐詩》無周囗詩)】

芙蓉堂

昔時曾從漢梁王,濯錦江邊醉幾場。拂石坐來衫袖冷,踏花歸去馬蹄香。當初酒賤寧辭醉,今日愁來不易當。暗想舊游渾似夢,芙蓉城下水茫茫。【見宋蔡夢弼《杜工部草堂詩箋》附《杜工部草堂詩話》卷一引楊湜《古今詞話》引。《竹莊詩話》卷二十四引三、四兩句,題作《古詩》。】

幸夤遜

登戎州江樓閑望

滿目江山四望幽,白云高卷嶂煙收。日回禽影穿疏木,風遞猿聲入小樓。遠岫似屏橫碧落,斷帆如葉截中流。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見《輿地紀勝》卷一六三《敘州》。】

片片飛來靜又閑,樓頭江上復山前。飄零盡日不歸去,帖破清光萬里天。【見《宛委別藏》本《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卷十二。】

雪【題擬】

巧剪銀花亂,輕飛玉葉狂。【見《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三。】

杏花【題擬】

寒艷芳姿色盡明。【見同書《別集》卷二八。】

片逐銀蟾落醉觥。【《江湖小集》卷二十,李(上龍下廾)《梅花衲》引。】

曉巒

曉巒,一名楚巒,為釋夢龜弟子。攻草書,得張旭筆法,與曇域一時并稱。有詩一卷,今佚。詩四首又二句。【(《全唐詩》無曉巒詩,傳據《書史會要》卷五、《十國春秋》卷五七、《宋史藝文志》七)】

青城山觀

靜見門庭紫氣生,前山嵐靄入樓青。玉壇醮罷鬼神喜,金鼎藥成雞犬靈。巖下水光分五色,壺中人壽過千齡。何當一日拋凡骨,騎取蒼龍上杳冥。【《增廣圣宋高僧詩選后集》卷中。】

蜀中送人游廬山

君游正值芳春月,蜀道千山皆秀發。溪邊十里五里花,云上三峰五峰雪。君上匡山我舊居,松蘿拋擲十年余。君行試到山前問,山鳥只今相憶無?【影印本《詩淵》第六冊第四四四八頁。】

春【題擬】

灘(汀去丁改敕)金沙過枕前,雨絲斜織(麥曲)塵煙。綠楊紅杏宜寒食,紫雁黃鸝聒晝眠。【見明刻本《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前集》卷二錄第二句。】

隱居【題擬】

杖履獨游栽藥圃,琴樓多在釣魚船。晚來花下敲門者,不是神仙即酒仙。【見前書卷二五「隱逸」門。】

臨水鶴窺行道影,隔云僧認讀書聲。【同前。】

靈巖

靈巖,嗣羅山道閑禪師,在灌州。詩一首。【(《全唐詩》無靈巖詩)】

頌石鞏接三平

解擘當胸箭,因何只半人。為從途路曉,所以不全身。【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

李堯夫

中秋月

棲禽移晝向空飛,林麓虛明水大肥。萬國仰瞻當此夕,片云爭合閉清輝。群妖始覺神通小,列宿應慚照耀微。達曙何人最關念,庾公樓上獨忘機。【見《古今歲時雜詠》卷三十一。】

題白崖三洞

嘉州地僻天西南,重迭江山遶城郭。【見《輿地紀勝》卷一四六《嘉定府》。】

答蜀相李昊

甘作堯時夫,不樂蜀中相。【見《能改齋漫錄》卷五。】

水沉為骨玉為肌。【《梅花字字香前集》。】

群芳且莫相矜笑。【《梅花字字香后集》。】

歐陽炯

碁理還將道理通,為饒先手卻由衷。古人重到今人愛,萬局都無一局同。靜算山川千里近,閑銷日月兩輪空。誠知此道剛難進,況是平生不著功。【《事文類聚前集》卷四二。】

卞震

憶鸛詩

積雨生殘稻,蒼苔入舊籠。

途中詩

風濤秋渡闕,煙雨晚村孤。

寄陳摶詩

雙闕暫隨丹詔入,三峰尋與白云歸。

東郊詩

芳草又牽為客恨,白云空寄未閑心。【以上均見《吟窗雜錄》卷三十三《歷代吟譜》。】

全唐詩續拾卷五十三 無世次上

于觀文

觀文,字夢得,射洪人。進士及第。詩一首。【(《全唐詩》無于觀文詩)】

及第后作【題擬】

東堂令史報來時,仙桂云攀第九枝。乍聽言音猶似夢,卻思公道即無疑。寒門髣(上髟下弗)春將到,幽徑朦朧月漸移。殘漏聲中鞭馬去,纻袍重戴已相隨。【見《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卷七引李畋《該聞錄》。】

牛承直

牛承直,唐鞏縣令。詩一首。【(《全唐詩》無牛承直詩)】

石窟寺

老去尋山意漸便,興來登覽獨怡然。僧歸禪榻香盈帳,人喚漁舟晚濟川。清洛冷光浮巨棟,靈崧積翠拱中天。公余底事頻來此,民遠官刑不用鞭。【見上海圖書館膠卷復制天一閣藏嘉靖三十四年康紹第纂《鞏縣志》卷七。】

王肱

肱,有《無題》五十首,僅存首篇。【(《全唐詩》無王肱詩)】

無題

茆屋江山上,夜來夢吳越。巖溜穿白云,桂花落明月。子規啼空山,一聲一滴血。何事囗秋風,出門又離別。【見《吟窗雜錄》卷二九《歷代吟譜》。】

王漸

缺題

公族為良雅,僧堂視事幽。綱軒疏雨霽,金剎片云秋。樹色新蘭若,經聲小比丘。從來東道意,無見不相留。

五言同喬父君游茅溪蘭若一首

松柏江頭寺,寅緣勝虎溪。水云晴過慢,沙鷺濕飛低。蘭若曾巖抱,旃檀畫閣齊。褰帷雙樹北,行道一燈留【疑當作「西」字】。落日催軒騎,秋城限鼓鼙。臨川興不盡,真賞寄丹梯。【均見日本藏唐抄本《唐詩卷》。】

王國華

鄰相反行

東家有兒年十五,只向田園獨辛苦。夜開溝水遶稻田,曉叱耕牛墾塉土。西家有兒纔弱齡,儀容清峭云鶴形。涉書獵史無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東家西家兩相誚,西兒笑東東又笑。西云養志與榮名,彼此相非不相調。東家自云雖辛苦,躬耕早暮及所【一作「莫及」】親。男舂女爨二十載,堂上未為衰老人。朝機暮織還充體,余者到兄還及弟。春秋伏臘長在家,不許妻奴暫違禮。爾今二十方讀書,十年取第三十余。往來途路長離別,幾人便得升公交車。縱令得官【一作「貴」】身須老,銜恤終天向誰道。百年骨肉歸下泉,萬里枌榆長秋草。我今躬耕奉所天,耘鋤刈獲當少年。面上笑添今日喜,肩頭薪續廚中煙。縱使此身頭雪白,又有兒孫還稼穡。家藏一卷古《孝經》,世世相傳皆得力。為報西家知不知【一作「不」】,何須謾笑東家兒。生前不得供甘滑,歿后揚名徒爾為。【見《文苑英華》卷三五○。】

元淳

感懷

仙府寥寥殊未傳,白云盡日對紗囗。只將[下缺]。【見伯三二一六卷。】

元昉

邊上秋望

草秋宜病馬,風疾稱饑鷹。【見《吟窗雜錄》卷十四正字王玄《詩中旨格》。】

元囗囗

石門精室詩

竟養浩氣稽顙[中缺]戲使石門。

毛熙圣

題孟巖

資中多秀異,自古出賢良。川岳炳靈氣,煙霞舒瑞光。家家習詩禮,處處聞絲簧。【見《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

史君寶【《綠窗新話》作「史君實」】

贈還俗女真【題擬】

脫卻霞裾換【《綠窗新話》作「裙著」】繡裙,仙凡從此路歧岐【據《綠窗新話》改】分。蛾眉再畫當時月,蟬鬢重梳舊日云。玉貌緩將鸞鏡照,錦衾兼把麝香熏。屏幃乍得蕭郎愛,更沒心情憶老君。【見《類說》卷十二《紀異記》《綠窗新話》卷下引《紀異錄》。】

司馬囗

題伏波廟

漢令班南海,蠻兵避郁林。天涯分柱界,徼外貢輸金。坐失奸臣意,誰明報主恩。一棺忠勇骨,漂泊瘴煙深。【見元阮崱《安南志略》卷十六。】

江津

寶劍匣中開似水,娥眉一笑塞云輕。【見《吟窗雜錄》卷十三僧虛中《流類手鑒》。】

存初公

天池寺

漢王峰上擁樓臺,萬綠陰中石鏡開。明月和僧窗外立,天風吹鶴日邊來。一匡翠岫煙霞好,九迭云屏海岳魁。爽氣蕩空塵世少,仙人為我洗茶杯。【見嘉靖《九江府志》卷十五。】

吳翊

翊,字子充,有《鳳凰集》盛行于世。【(《全唐詩》無吳翊詩)】

游塞

此地古今存,何年苦戰頻。

秋燒黃云黯暮塵。夜深聞鬼哭,一一是忠臣。

征婦詩

塵鑒經春掩,霜衣隔歲裁。【均見《吟窗雜錄》卷二九《歷代吟譜》。】

吳資

合肥懷古

合肥一都會,世號征戰地。我來值明時,不識兵戈事。【見《輿地紀勝》卷四五《廬州》。】

李斌

大桐軍行

驅馬出關城,孤舟邊思盈。風傳萬里去,目末兩鄉情。北望單于道,東臨臨東大武營。塞闕爍(角炎)合,山浮夜泉明。

劍歌

我有一長劍,磨來十數年。但藏玉匣里,未向代人傳。鍔露星將轉,珠開月共懸。霜鋒映牛斗,雪刃倚長天。每欲清萬國,常懷定四邊。希君持取用,方謂識龍泉。我有夜光寶,自然明月囗。堪囗漢祖劍,曾上魏王臺。五色人難辨,千金匣始開。不逢天子照,卻復度關來。

日南王

附臣通趙國,奉使拜遼燕。滄海行無驛,寧知路幾千?猛風空里驟,明月浪中懸。水與天同色,山共白云連。隨朝去去遠,未見有歸年。比來聞漢使,一別似張騫。

秋渡潁水

蕩子乘春夜,行歌渡潁川。云浮初蔽月,風動乍搖船。暗水空流響,驚人信莫前。唯聞靡靡曲,砂上嘆囗捐。【均見伯三六一九卷。】

李聰

詠歷溪在歷陽西一里

泠泠一帶清溪水,遠派來通歷陽市。涓涓出自碧湖中,流入楚江煙霧里。【見《錦繡萬花谷續集》卷十。】

李驛

法華寺

莓苔又絕壁,薜荔依高林。【見《嘉泰吳興志》卷二十。】

李昌遇

龍詩

上天須致雨,在野即眠云。【見《吟窗雜錄》卷十四《詩中旨格》。《詩學指南》本作「李昌運」。】

李思聰

雞籠山

山狀雞籠攢翠黛,水通滴瀝落冰崖。誰知內隱神仙宅,金迭云房玉琢階。【見《輿地紀勝》卷四八《和州》。同卷《碑目》云:「唐李思聰《雞籠山》詩,在和州小廳東。」清趙紹祖《安徽金石略》卷九亦著錄。】

李善美

習家池大堤詩【題擬】

峴首何人碑,行客獨垂淚。【見《輿地紀勝》卷八二《襄陽府》。】

李嘉運

詠螢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向燭仍藏焰,投書更有情。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據中華書局影印本《文苑英華》卷三二九及該書新編目錄。】

李主簿

李主簿,名不詳。官越水主簿。詩一首。

答姬寄詩

偶到揚州悔別家,親知留滯不因花。塵侵寶鏡雖相待,長短歸時不及瓜。【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三引《南部新書》。】

李端公

卻到城中事事傷,惠休歸放賈生亡。誰人收得章句篋,獨我重經苔蘚房。一命未沾為逐客,萬緣初盡別空王。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見《吟窗雜錄》卷十四《炙轂子詩格》引。】

何蠲

何蠲,前進士。詩二首。【(《全唐詩》無何蠲詩)】

漁父歌滄浪賦附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建阳市| 惠安县| 黑水县| 泰宁县| 儋州市| 隆化县| 江西省| 桑植县| 贵定县| 班玛县| 简阳市| 花垣县| 页游| 沽源县| 昌黎县| 都昌县| 满洲里市| 琼结县| 天全县| 无棣县| 普兰店市| 阳高县| 印江| 荥经县| 庆安县| 桓仁| 奉节县| 武平县| 临泽县| 武城县| 且末县| 九龙坡区| 德江县| 卓资县| 汶川县| 富蕴县| 新河县| 山东省| 定边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