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 全唐詩補編
  • 佚名
  • 4984字
  • 2015-12-24 16:09:11

在邊亭賦得山花戲寄兩領客使并滋三

芳樹春色【疑應作花】色甚明,初開似笑聽無聲。主人每日專攀盡,殘片何時贈客情?【同前。】

和(土反)領客對月思鄉之作

寂寂朱明夜,團團白月輪。幾山明影徹,萬象水天新。棄妾看生悵,羈情對動神。誰云千里隔,能照兩鄉人。【同前。】

出云州書情寄兩敕使

南風海路連歸思,北雁長天引旅情。賴有鏘鏘雙鳳伴,莫愁多日住邊亭。【同前。】

徐凝

徐凝,與白居易沈亞之輩友善,元和中官至侍郎。補詩一首。

九鎖山

人行之字路嵚巇,九鎖青山勝九疑。祇被白云生不斷,無端點破碧琉璃。【見道士孟宗寶集虛所編《洞霄詩集》卷一。】

周匡物

周匡物字幾本,龍溪人。元和十一年進士及第,御試《學殖賦》、《鶯出谷詩》,為世傳誦。讀書天城山,敕改其山為名第山,因號名第先生。仕至高州刺史。補詩一首。

三橋隱居歌

誰家作橋溪水頭,茅堂四月如清秋。白云已過暮山紫,黃鳥不鳴春自幽。掀髯背向孤舟立,猶記仙源舊曾入。【近人翁國梁《漳州史跡》亦引此詩「曾」作「會」。】雨打疏篷醉不知,桃花一夜新流急。【見《漳州府志》。末句《漳州史跡》作「桃花一夜急新流」,誤。】

李諒

李諒字復言,長慶間牧蘇州,大和中移守桂州,終京兆尹。補詩一首。

湘中紀行

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古木暗魚潭,陰云起龍窟。峻屏夾澄澈,怪石生溪渤。巨艦時邅回,輕舠已超忽。疾如奔羽翼,清可鑒毛發。寂寞榜漁舟,逶迤逗商筏。我行十月杪,猿嘯中夜發。楓葉寒始丹,菊花冬未歇。凝流綠可染,積翠學浮堪擷。峭蒨每驚新,幽奇信夸絕。稠峰迭玉嶂,淺浪翻殘雪。石燕雨中飛,霜鴻云外別【回鴈峰】。泝洄已勞苦,覽翫還愉悅。鶴嶺訪胎仙【祁陽縣白鶴嶺道士屈志靜得仙處,】囗【音吾】亭仰文哲。【祁陽唐亭,元中丞次山所居。】川間有漁釣,山上多薇蕨。無以佐雍熙,何如養疵拙。安人茍有績,撫己行將耋。此路好乘桴,吾其謝羈紲。【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第三句「暗魚」二字原缺,據《輿地紀勝》卷五十六補。】

李涉

李涉,洛陽人,渤之兄。補詩一首。

杪春再游廬山

二十七年別,煙云如昨辭。偶逢行春日,得遂歸山期。曉駕出湓城,晚會東林師。巡廊閱眾院,遍讀新舊詩。蕭魏故已塵,符楊亦川馳。拂床歸塵壁,再(上不下見)舊游詩。南訪靜【應作「靖」】節居,石臺有遺基。紅葩列澗艷,碧蔦懸林絲。迢遞二霄峰,晴云間出危。壇空仙馭遠,谷斷啼猿悲。白鹿舊洞門,五老東一枝。當時手結茅,聚族長在茲。孫侄皆后來,非我昔所知。生為前世翁,安得不涕垂?白發唯兩人,形骸久支離。雖同故山會,草草如路歧。惆悵塵中身,何由重來斯。無令誚余者,更效《北山移》。【見《分門纂類唐歌詩》殘本第二冊《天地山川類》卷二十二。】

于季友

于季友,河南人,為司空于第三子。曾為絳、宋、明等州刺史。尚憲宗永昌公主,拜駙馬都尉。【(《季友傳》附見于《新唐書》卷一七二《于傳》,亦見卷七十二下《宰相世系表》。《舊唐書》卷一五六《于傳》亦附及之)】。詩一首。【(《全唐詩》無于季友詩)】

范處士在育王寺書碑因以寄贈

墨妙復辭雄,扁舟訪遠公。囗【趙紹祖《金石文鈔》卷七作「云」】天書梵囗【《金石文鈔》作「字」】,霜月步蓮宮。跡寄雙林下,名留劫石中。遙知松徑望,棠【《金石文鈔》作「栗」】葉滿山紅。【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范的

范的,剡越間隱士,與于季友同時。詩一首。【(《全唐詩》無范的詩)】

時在育王寺書石字奉酬囗丞使君寄贈四韻依次用本韻

【《金石文鈔》題作《時在育王寺書石中丞使君寄贈四韻奉酬本韻》】

拙藝荷才雄,新詩起謝公。開緘光佛域,望景動星宮。風雪文章里,書鐫琬琰中。將誰比佳句?霞綺散成紅。【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盧元輔

盧元輔字子望,滑州人,木巳子也。少以清行聞,擢進士,補崇文校書郎。嘗守商都。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召授吏部郎中,為華州刺史卒。詩一首。【(《全唐詩》無盧元輔詩。)】

游天竺寺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武林山價懸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苔壁媧皇煉來處,泐中修竹掃云霞。【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李廓

李廓,登元和十三年獨孤樟榜進士第。補詩一首。

憶錢塘

往歲東游鬢未凋,渡江曾駐木蘭橈。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桂倚玉兒吟處雪,蓬遺蘇丞舞時腰。仍聞江上春來柳,依舊參差拂寺橋。【見韋莊《又玄集》卷中。】

李紳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黃榜進士第,武宗會昌六年卒。補詩一首。

遙知【友人陳九思同志疑「知」乃「和」字之訛】元九送王行周游越

江湖隨月盈還宿,沙渚依潮斷更連。伍相廟中多白浪,越王臺畔少晴煙。低頭綠草羞枚乘,刺眼紅花笑杜鵑。莫倚西施舊苔石,由來破國是神仙。【見韋莊《又玄集》卷中。】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其先太原人,后遷居下邽。貞元十六年擢進士第,元和初又擢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任左拾遺,出為江州司馬,歷刺杭、蘇二州,以刑部尚書致仕。會昌六年卒,年七十五。補詩二首。【(復出一首)】

哭微之

今在豈有相逢日,未死應無暫忘時。從此三篇收淚后,終身無復更吟詩。【見《文苑英華》。】

失題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葉杯中酒十分。滿院弟兄皆痛飲,就中大戶不如君。【見《玉照新志》。】

春游

【見歷史博物館藏明王氏藏《宋拓四名人法書》冊頁。承顧學頡先生函告,詩為白居易所作,即朱竹垞所云后人誤以為元稹詩者,《全唐詩》亦入元稹卷,今宜還諸樂天。詩不重錄。】

韋綬

韋綬字子章,京兆萬年人。建中中為長安尉,朱泚亂,走奉天,拜華陰令。后為翰林學士。詩一首。【(《全唐詩》無韋綬詩,僅載詩句一句而已。)】

郡治樓望黃山

郡齋北望春光好,平楚無云秋望寬。清氣爽時塵外見,碧煙飛處靜中看。爭高千仞山皆讓,并秀三峰色也寒。莫怪寓名同岳號,暫圖瞻眺近長安。【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書刻于乾隆間。】

鮑溶

鮑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韋瓘榜進士第。補詩一首。

勸酒行

樂往難重得,老來豈自由。嬋娟過三五,珠翠成仇讎。君不聞古曲,酒能消人憂。何人更年少,君惜秉燭游。莫閑金絲手,月在西南樓。羅換歌妾袂,錦纏舞人頭。半醉月入懷,仰空笑牽牛。那令酒生塵,虛見紅貌秋。【見《永樂大典》卷一二○四三「二十有」「酒」字「勸酒」條(十三函一百二十四冊)】

曹汾

曹汾字道謙,河南人,開成四年崔蠡榜下進士第。補詩一首。

去東林寺詩

峰頭不住起孤煙,池上相留有白蓮。塵網分明知束縛,更須騎馬別林【「林」字,《金石錄補》作「云」。】泉。【見《古刻叢鈔》。以《槐廬叢書》本《金石錄補》參校之。】

薛濤

薛濤字洪度,本長安人,隨父宦流落蜀中。文宗大和五年卒,年六十四。補詩二首。

朱槿花

紅開露臉誤文君,囗囗芙蓉草綠云。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澤總熏熏。

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同賦早菊

西陸行終令,東籬始再陽。綠英初濯露,金(上蕊下木)半含霜。自有兼材用,那同眾草芳。獻酬樽俎外,寧有懼豺狼。【以上二詩見《分門纂類唐歌詩》殘本第六冊《草木蟲魚類》卷五。】

李敬方

李敬方字中虔,長慶三年鄭冠榜進士。補詩一首。

題小華山【原注:「目黃山為小華。」】

峰簇蓮花小,分明似華山。魚符何日罷,深處掩松關。【見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

雍陶

雍陶字國鈞,成都人,大和八年陳寬榜進士及第。補詩一首。

送友人罷舉歸東海

滄滄天塹外,何島是新羅?舶主辭蕃遠,碁僧入漢多。海風吹白鶻,沙日曬紅螺。此去知提筆,須求利劍磨。【見韋莊《又玄集》卷下。】

全唐詩補逸卷之八

張祜一

張祜字承吉,清河人。元和中作宮體小詩,情詞艷發,稍流輕薄。晚歲乃窺建安風格,短章大篇,往往間出,諫諷怨譎,頗深寄意,為時所稱,皮日休、陸龜蒙尤重之。大中中卒于丹陽。補詩四卷。

【按《全唐詩》卷五百十及卷五百十一編張祜詩二卷,又卷八百七十收諧謔詩二首,其中《戲顏郎中騎獵詩》一首已見正卷,蓋復出,又卷八百八十三補遺卷有詩五首。本編所輯四卷,均所未及。今從北京圖書館藏南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永樂大典》、韋莊《又玄集》、《太平廣記》引唐康駢《劇談錄》、唐馮翊子《桂苑叢談》等書錄出之。祜,諸書或有作佑者,誤。】

慈烏

慈烏色似漆,孔雀尾如金。內外既相及,圣人空理心。【此以下均見南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卷六。】

閑居作五首

【按五首之中,其第二首已收于《全唐詩》卷八百八十三《補遺》卷,此不再錄。】

其一

十年狂是酒,一世癖緣詩。剩物心長厭,閑書性不違。補窠新燕子,爭食乳鴉兒。幸爾家竹,春來又許移。

其三

小院新栽柳,深窗古畫屏。屋磚懸蜴蜥,蟲網礙蜻蜓。啟軸憐孤進,添杯慮獨醒。殷勤東郭外,春麥又苗青。

其四

悶看垂檐雨,閑尋小院芳。壁泥根長麥,籬柱葉生楊。旋碾新茶試,生開嫩酒嘗。看看花漸老,無復滯春光。

其五

俗人無語詔,病客少經過。種竹憐莖少,移花喜日多。唯精《左氏傳》,不養右軍鵝。幸爾同詩酒,春風奈我何?

江南雜題三十首

其一

【按《江南雜題》組詩三十首,其第二十四首「積潦池新漲」,已收入《全唐詩》卷八八三補遺卷;其第三十首「僻巷雖通馬」,即此宋蜀刻本卷一頁八之《題程氏書齋》,蓋復出,亦見《全唐詩》,此不再收。實補錄詩二十八首。】

遠對三茅嶺,疏開一槿籬。人憐貧好學,自笑老吟詩。仰腹狝猴睡,斜身蝘蜓癡。殷勤謝莊叟,櫟社更何疑。

其二

退居三畝地,聊復謝喧卑。盡日題書標,無風下釣絲。蚰蜒過竹節,翡翠抱蘆枝。惆悵是臨水,星星蓬鬢垂。

其三

鳥逸溪云靜,人行野岸稀。茅峰三點翠,練水一條輝。晚蝶花心少,陰螢草里微。何妨孟朱舍,夜飲醉歌歸。

其四

南畝山光對,西郊日影斜。碧抽書帶草,紅節米囊花。夜跣嘗琴室,昏眠自酒家。何妨人不到,私酌是侯芭。

其五

野岸煙花好,東園自插籬。茈姑交宛葉,喜子抱游絲。盡日人稀到,終年井不窺。何當謝貞白,《真誥》是吾師。

其六

遠郭浸煙波,村橋入薜蘿。水蛇驚去疾,山鳥自來多。夜月傾壺酒,春風就榜歌。不知茅嶺下,深處又如何?

其七

五里波(囗公)郭,扁舟棹到門。水經春雨漲,山近夕陽溫。鸂鶆穿蘆葉,蟛(蟲斯)上竹根。憂來欲誰話,猶賴酒盈樽。

其八

村橋路不端,數里就回湍。積壤連涇脈,高林上筍竿。早嘗甘蔗淡,生摘琵琶酸。好是去塵俗,煙花長一欄。

其九

曉日明高柳,春池合細萍。燕巢通蜴蜥,魚網漏蜻蜓。汩沒非兼濟,終窮是獨醒。悲傷自心語,誰復念漂零?

其十

三峰前望峻,一派上游斜。雨過離披草,風吹顛倒查。拂林山鵲翅,叢岸野裳【望疑「裳」為「棠」之誤。】花。好是醉中舞,村橋行數家。

其十一

碧草分遙岸,清池入細流。投鋪虛飲馬,自物且垂鉤。小鳥聞批頰,征蟲弄印頭。何妨一壺酒,遠遠棹扁舟。

其十二

端居無外事,長日臥煙嵐。樹影侵籬北,花香自水南。酒腸嬰女笑,碁路老僧諳。似此成乖懶,嵇康七不堪。

其十三

一徑遶荒陂,渟洿是小池。紅蕉心半卷,白練尾長垂。倒篋纏書帶,尋竿解釣絲。聊當事山履,遠與白云期。

其十四

久病無行意,溪亭益到稀。月回秋扇影,螢落夜琴微。滄海尚凝棹,木山誰采薇?佳期不可俟,空羨燕西歸。

其十五

碧溪窮欲盡,回棹喜山家。曲岸深迷竹,平灘下見沙。懸窠巧婦子,拂水剪刀花。好是棲心地,人間路不遐。

其十六

僻居成懶病,春至強耕蠶。后港通圍竹,前溪下檐柑。舊巢飛巧婦,新葉長宜男。且賴身無事,窮愁亦自甘。

其十七

小檻云低處,高廊雨過時。鹿胎含筍籜,猿臂長松枝。舊匣藏鉤軫,沉查骨釣絲。平生心未遠,徒欲效鴟夷。

其十八

春醪盡數杯,竹徑坐深苔。鳥道思歸樂,人呼隱去來。溪花流作片,雨葉爛成堆。訪戴值茲夕,何妨乘興回。

其十九

洛下無名客,江南不系舟。病身黃葉晚,詩思碧云秋。雀語嘉賓笑,蛩鳴懶婦愁。幸因重醞熱,聊作醉鄉游。

其二十

余生唯愛酒,師長是山翁。定葬槽丘下,須沉釀甕中。鵜鴣春作鳥,舂黍夏為蟲。會入醉鄉去,為君成醉風。

其二十一

翠竹千竿聳,青池一面臨。白煙生草末,黃粉露花心。簇腳蟏蛸桂,【望疑「桂」為「掛」之誤。】拋身翡翠沉。但令樽酒滿,何必慮無金?

其二十二

滄海一遺民,詩書盡老身。不逢青眼舊,爭奈白頭新。小小調茶鼎,銖銖定藥斤。空疏更誰問,賴與酒家鄰。

其二十三

南國久無悰,東郊自養蒙。老年孤枕在,愁夜一樽空。澇水聞歌女,枯枝見宛童。秋來因攬鏡,強欲理衰蓬。

其二十五

郊園日牢落,無意及壺餐。大笑俯塵甑,高歌敲酒盆。汲池澆韭壟,占石坐松根。未免猶隨俗,長竿掛一裈。

其二十六

三年江海客,長日犯埃氛。失腳遠行地,無心空羨云。愚非寧武子,蔽是卓文君。以此圖終計,深棲麋鹿群。

其二十七

卜筑寄云陽,穿池面草堂。尋常登峻嶺,丈六得奇強。井鮒依頹甃,鄰花出敗墻。自當甘朽拙,安敢慕羲皇?

其二十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潜山县| 枣庄市| 句容市| 宁明县| 错那县| 和田市| 宝坻区| 漳浦县| 株洲市| 红原县| 马关县| 祥云县| 蒙自县| 大方县| 甘孜县| 南川市| 马尔康县| 郁南县| 达孜县| 岑巩县| 肥城市| 甘孜| 高台县| 贺州市| 长治市| 芒康县| 瑞昌市| 阿荣旗| 陕西省| 郴州市| 广灵县| 资溪县| 正定县| 菏泽市| 石河子市| 大英县| 台北市| 应城市| 宁陕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