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8章

  • 全唐詩補編
  • 佚名
  • 4953字
  • 2015-12-24 16:09:11

五字誰能摘?一枝猶未攀。始知無價玉,出自有名山。春靜煙花秀,夜深風(fēng)月閑。如何恃高節(jié),垂老住云間?【同上書第四三五頁。】

春日潛溪寓居

眾山圍四合,月色到門遲。石面和云坐,花根帶土移。竹斜當徑筍,松斫逼樓枝。正抱流年恨,芳春不我知。【同前第五冊第三五○○頁。】

李濤

贈山翁

松蘿深處住,閑野不生愁。鳥語煙嵐靜,水聲門戶秋。花間歸洞路,山下釣魚舟。沐浴圣王化,自憐絲滿頭。【影印本《詩淵》第一冊第四九一頁。】

題處士林亭

帝里高人宅,蒼苔遶徑深。卷簾山入戶,摘果鳥移林。石沼養(yǎng)龜水,站臺留客琴。生涯一樽酒,名利不關(guān)心。【同前第五冊第三一二三頁。】

翟奉達

奉達,名再溫,以字行,長于歷學(xué)。天復(fù)二年二十歲,為敦煌郡州學(xué)上足子弟。天成三年任隨軍參謀。天福十年為州學(xué)博士。顯德三年署登仕郎守州學(xué)博士。六年為朝議郎尚書工部員外行沙州經(jīng)學(xué)博士兼殿中侍御史。今存其《壽昌縣地境》、同光四年、天成三年、天福十年、顯德三年、六年《具注歷》。詩三首。【(《全唐詩》無翟奉達詩,事跡據(jù)向達文整理)】

抄逆刺占后題【題擬】

三端俱全大丈夫,六藝堂堂世上無。男兒不學(xué)讀詩賦,恰似肥菜根盡枯。

軀體堂堂六尺余,走筆橫波紙上飛。執(zhí)筆題篇須意用,后任將身選文知。

哽噎卑末手,抑塞多不謬。嵯峨難遙望,恐怕年終朽。【見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記敦煌石室出晉天福十年寫本壽昌縣地境》引敦煌所出天復(fù)二年翟奉達寫《逆刺占》卷末題詩。原卷流落敦煌某氏,今不詳所在。】

李沼

沼,深州饒陽人。仕至右資善大夫。無子,以兄子昉為后。詩二句。【(《全唐詩》無李沼詩,傳據(jù)《宋史》卷二六五《李昉傳》,參中華書局校點本校勘記)】

贈李昉【題擬】

反觀西里盛,世世秉鈞衡。【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引《翰府名談》。】

張文伏

文伏,字德昭,仙居人。天成元年進士,授淮東安撫司,移刺太原,稱循吏,晉大中大夫錫二品服。未幾歸隱盂川。周顯德及宋初屢詔皆不起,年八十余卒。補詩一首。【(《全唐詩續(xù)補遺》卷十九收文伏詩一首,無事跡)】

柬范丞相質(zhì)

禁秘同依日月光,分宣政拙得遐方。半生報國心猶赤,萬里籌邊鬢已蒼。卻憶西陲夸短馭,曾陪東閣賦長楊。迢迢云樹今如許,渭朔春深正渺茫。【見清戚鶴泉編《三臺詩錄》卷一。張靖龍云:「見清王魏《安洲詩錄》卷一。」】

范質(zhì)

賀李昉除翰林學(xué)士【題擬】

翰苑重求李謫仙,詞鋒穎利勝龍泉。朝趨建禮霞烘日,夜直承明月映天。圣主重知緣國士,相公多喜為同年。青春才子金門貴,蜀錦袍新奪日鮮。【周本淳校點本《詩話總龜》卷二七引《古今詩話》。此詩為周世宗征淮南間作。】

岳陽樓詩【題擬】

煙容云態(tài)四溟蒙,州在波濤洶涌東。

地收楚蜀西南水,天與江湖旦暮風(fēng)。

可笑祖龍游不得,欲于何處訪蓬萊。【見《輿地紀勝》卷六九《岳州》。】

法覲

法覲,嗣云門文偃。住隋州智門山三十余年。詩一首。【(《全唐詩》無法覲詩)】

宗風(fēng)頌

從上綱宗事最奇,卷舒生殺切須知。臨機便有威雄勢,賓主相呈縱奪時。不若食龍金翅鳥,當鋒一撮更難支。現(xiàn)成公案睦州斷,四門有路趙州機。仰山插鍬猶因地,云門關(guān)捩幾人知?鏡清失利多風(fēng)措,高亭送客看臨歧。本分家風(fēng)依時節(jié),夾山典座得便宜。唯有龍?zhí)洞禍鐮T,德山諦實更無疑。不是等閑虛妄說,呵佛罵祖天下知。自古綱宗難隱跡,如今著眼直須窺。秖道尋常記得徹,洎乎把住眼如(目囗)。敵磕便須大哮吼,莫作埜犴狐兔兒。斯咤落水休吐氣,密嘌智深誰瞻伊。提綱盡有同風(fēng)事,好看云門顧鑒咦。【《天圣廣燈錄》卷二十。】

延禪師

延禪師,嗣廣德義禪師,仍住襄州廣德山。詩一首。【(《全唐詩》無延禪師詩)】

纔到洪山便跺跟,四方八面不言論。他家自有眠云志,蘆管橫吹宇宙喧。【《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五燈會元》卷十四。】

竇儀

竇儀,字可象,蘇州漁陽人。天福中進士。歷漢、周為翰林學(xué)士。宋干德四年卒,年五十三。詩一首。【(《全唐詩》無竇儀詩,傳據(j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一)】

賀李昉除翰林學(xué)士【題擬】

(廠既)馬牽來噦噦嘶,馬蹄隨步躡云梯。新街錦帳達三字,舊制星垣放五題。視草健毫從席選,受降恩詔待公批。仙才已在神仙地,逢見劉晨為指迷。【周本淳校本《詩話總龜》卷二七引《古今話話》。為后周時作。】

竇儼

儼,字望之,薊州漁陽人。天福六年進士,辟滑州從事,仕晉至左拾遺。仕漢為史館修撰,入周,累轉(zhuǎn)為翰林學(xué)士,嘗奉使荊南。仕宋為禮部侍郎,卒年四十二。詩一首。【(《全唐詩》無竇儼詩。傳據(jù)《宋史》卷二六三本傳)】

北海題渚宮

紀南南望水城寬,水色天光混一般。大抵江鄉(xiāng)足詩景,詠吟如把畫圖看。【見《輿地紀勝》卷六五《江陵府》。】

陶谷

石橋

重重翠嶂聳云端,玉殿金樓縹緲間。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將飛瀑隔塵寰。【見《天臺續(xù)集》卷中。】

謝吳越王贈金鐘【題擬】

乞與金鐘病眼明。

使吳越臨出境賦詩于郵亭【題擬】

井蛙休恃重溟險,澤馬曾嘶九曲濱。【均見《百川學(xué)海》本夷門君玉《國老談苑》。】

尖檐帽子卑凡廝,短靿靴兒末厥兵。【《六一詩話》。】

趙匡胤

匡胤,涿郡人。后周時仕至殿前都點檢。代周自立,建立宋朝,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詩一首。【(《全唐詩》無趙匡胤詩)】

日詩

欲出未出光辣達【一作「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須臾走向天上來【一作「一輪頃刻上天衢」】,逐卻【作一「退」】殘【一作「群」】星趕卻【一作「與殘」】月。【見《說郛》卷五陳郁《藏一話腴》,校以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上。】

華陰道中逢月出

未離海底【《藏一話腴》作「嶠」】千山黑【《捫虱新話》作「暗」】,纔到天中【《捫虱新話》作「中天」、《藏一話腴》作「天心」】萬國明。【見《后山詩話》,校以《說郛》本《藏一話腴》、陳善《捫虱新話》卷二。題從《捫虱新話》。《藏一話腴》謂此二句系國史據(jù)《日詩》潤色之。】

王溥

和座主王公仁裕見賀入相詩【題擬】

揮毫文戰(zhàn)偶搴旗,待詔金華亦偶為。白社遽當宗伯選,赤心旋遇圣人知。九霄得路榮雖極,三接承恩出每遲。職在臺司多少暇,親師不及舞雩時。【見《廣卓異記》卷六,又見《增修詩話總龜》卷十四引。】

寄鄧洵美

衡陽歸鴈別重湖,御到同人一紙書。忽見姓名雙淚落,不知消息十年余。彩衣我已登黃合,白社君猶葺舊居。南望荊門千里外,暮云重迭滿晴虛。【見前書同卷引《雅言系述》。】

在翰林時作

兩制職官三十客,自憐榮耀老萊衣。【見樂史《廣卓異記》卷五。】

延沼

延沼,余杭劉氏子。一舉不遂,乃出家。年二十五謁鏡清,后嗣南院慧颙,住汝州風(fēng)穴山。開寶六年卒,年七十八。詩五首。【(《全唐詩》無延沼詩,傳據(jù)《古尊宿語錄》卷七。其法名,景宋本《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及《天圣廣燈錄》皆作延沼,今從《古尊宿語錄》卷七、《五燈會元》卷十一、日本《續(xù)藏經(jīng)》本《風(fēng)穴語錄》,并參《釋氏疑年錄》之說)】

答西蜀歐陽侍郎頌【題擬】

能忍相傳恰二三,信行衣(金本)更誰擔(dān)?明明歷世千燈外,得自何人問那堪?

甘露臺前靡不逢,免將明暗諕盲聾。當初貶著文殊處,笑殺寒山者老翁。

密密堂堂觸處周,都緣妄識提浮漚。三千多澤狂華掩,俊矣天然遇石頭。

因僧問話有頌【二首】

萬法虛無實際深,凝然妄肯絕疏親。斷常妙理修途者,鏡像宜扶覺照頻。

萬種方圓在月前,低頭思慮萬重關(guān)。吹毛莫比鏌(金耶)利,一點舒光遍大千。【以上五首均見《天圣廣燈錄》卷十五。】

李昉

贈鄧洵美

憶昔詞場共著鞭,當時鶯谷喜同遷。關(guān)河契闊三千里,音信稀疏二十年。君遇已知依玉帳,我無才藻步花磚。時情人事堪惆悵,天外相逢一泫然。【見《增修詩話總龜》卷十四引《雅言系述》。】

駱仲舒

駱仲舒,連州人。后周顯德三年進士。入宋為起居舍人。【(《全唐詩》無駱仲舒詩,傳據(jù)康熙《連州志》)】

張鴻詩在楞伽峽,韓愈碑留燕喜亭。【《輿地紀勝》卷九二《連州》。】

魏丕

魏丕,字齊物,相州人。周世宗時歷官右班殿直、供備庫副使。入宋,改作坊副使。干德二年出使南唐。官至右驍衛(wèi)大將軍。咸平二年卒,年八十一。【(《全唐詩》無魏丕詩)】

登升元閣賦詩

朝宗海浪拱星辰。【《宋史》卷二七○《魏丕傳》。】

莫教雷雨損基扃。【《入蜀記》卷二。】

陳摶

周世宗時被召作【題擬】

草澤吾皇詔,圖南摶姓陳。三峰十年客,四海一閑人。世態(tài)從來薄,詩情自得真。超然居物外,何必使為臣。【見陶岳《五代史補》卷五。】

對御歌

臣愛睡,臣愛睡,不臥氈,不蓋被。片石枕頭,蓑衣鋪地,震雷掣電鬼神驚,臣當其時正酣睡。閑思張良,悶想范蠡,說甚孟德,休言劉備,三四君子,只是爭此閑氣。爭如臣向青山頂頭,白云堆里,展開眉頭,解放肚皮,且一覺睡。管什【一作「甚」】玉兔東生,紅輪西墜。【見足本《詩話總龜》卷四七、元蔡正孫《詩林廣記后集》卷九引龐元英《談藪》。】

題俞公巖

萬事若在手,百年聊稱情。他時南面岳去,記得此巖名。【見《輿地紀勝》卷八五《均州》。】

題華山

半夜天香入巖谷,西風(fēng)吹落嶺頭蓮。空愛掌痕侵碧漢,無人曾嘆巨靈仙。【《增修詩話總龜》卷十六、卷四十六引《翰府名談》。】

贈金勵睡詩

常人無所重,惟睡乃為重。舉世皆為息,魂離神不動。覺來無所知,貪求心愈用。堪笑塵中人【《事文類聚》作「塵世中」】,不知夢是夢。至人本無夢,其夢本游仙。真人本無睡,睡則浮云煙。爐里近【《事文類聚》作「名」】為藥,壺中別有天。欲知睡夢里,人間第一玄。【《增修詩話總龜》卷四六引《翰府名談》、《事文類聚后集》卷二一。】

冬日晚望

山鬼暖或呼,溪魚寒不跳。晚景愈堪觀,危峰露殘照。【《增修詩話總龜》卷四六引《翰府名談》。】

山色滿庭供畫障,松聲萬壑即琴弦。【《記纂淵海》卷二十四。】

我見世人忙,個個忙如火。忙者不為身,為身忙卻可。【元王惲《秋澗大全集》卷九六《玉堂嘉話》卷四。】

游士藻

士藻,晉王記室。【(《全唐詩》無游士藻詩)】

虛饤玲瓏石鎮(zhèn)羊。【見《惜陰軒叢書》本《清異錄》卷上。】

劉東叔

劉東叔,約為五代時人。【(《全唐詩》無劉東叔詩)】

臘月雨

且雨且凍山徑滑,是誰作此琉璃變?【同前。】

梓潼雙燈寺僧

梓潼雙燈寺僧,姓名不詳,約為五代時在世。【(《全唐詩》無梓潼雙燈寺僧詩)】

撞來好個寄生囊。【同前。】

謝調(diào)

謝調(diào),青城山叟。約為五代時人。【(《全唐詩》無謝調(diào)詩)】

芭蕉歌

草中一種無倫比,瑣屑蒿萊望帝尊。【同前。】

薛熊

薛熊,疑為薛能之誤。【(《全唐詩》無薛熊詩)】

賞酴(酉縻)

香瓊綬帶雪纓絡(luò)。【同前。】

符昭遠

符昭遠,陶谷同時人。【(《全唐詩》無符昭遠詩)】

謝陶谷餉鴨卵及蓮枝一捻紅【題擬】

圣朝初出赤志翁,丑杖旁扶赤志翁。【同前。】

李善寧之子

李善寧之子,名不詳,臨川人。十歲能即席賦詩。詩一首。【(《全唐詩》無李善寧之子詩)】

貧家壁

椒氣從何得?燈光鑿處分。拖筵來藻飾,惟有篆愁君。【同前。】

方為

方為,處士,約為五代時人。【(《全唐詩》無方為詩)】

獻硯詩

金棱玉海比連城,假借文章取盛名。【同前卷下。】

陶彝之

陶彝之,陶谷之猶子。十二歲能詩。【(《全唐詩》無陶彝之詩)】

效胡嶠飲茶詩

生涼好喚雞蘇佛,回味宜稱橄欖仙。【同前。】

歸曉

歸曉,字信天。同光元年生。清泰三年,出家于延壽禪院。天福五年,至邢州開元寺受戒。歷游荊渚、湖湘,駐錫于襄州鳳山延慶禪院。入宋,屢承禮敬。開寶二年,賜紫綬。太平興國三年,賜號惠廣大師。端拱元年卒,年六十六。詩一首。【(《全唐詩》無歸曉詩)】

至安陸竺干盛會

有時途路上,見囗囗囗囗。野囗有霜宿,孤峰無水齋。白云隨步步,黃葉落挨挨。若遇杉松里,風(fēng)寒囗碧崖。【《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八六收潘平撰《大宋襄州鳳山延慶禪院傳法惠廣大師壽塔碑銘》引。】

全唐詩續(xù)拾卷四十三 吳 南唐上

歐陽持

持,字化基,高安人。天復(fù)元年進士。為太常博士。昭宗遷洛,知梁祖有異志,遁歸西山。楊吳時奏除左拾遺,未幾歸田,遂不起。詩一首。【(《全唐詩》無歐陽持詩)】

書翠崖【一作「巖」】寺壁

迎笑堂前九節(jié)筇,閑來無事得從容。時聞雷護千年橘,夜聽風(fēng)傳萬壑松。茅屋人家芳草合【一作「外」】,竹房僧住翠微濃【一作「中」】。一蓑煙雨歸來晚,遙聽云間起暮鐘。【見《江西詩征》卷三。】

殷文圭

送池陽徐守

四時風(fēng)雨隨旌旗,八面溪山捧郡樓。【見《輿地紀勝》卷二十二《池州》。】

修睦

落星寺詩

是岳皆游遍,南來吳楚間。偶登湖里寺,疑到【《大典》作「是」】海中山。獨樹蒨蘿【《廬山記》作「倩羅」,今從《大典》。】濕,遙汀白鳥閑。終須謝浮世,高臥聽潺潺。【見《吉石盦叢書》影宋抄《廬山記》卷四,僅署名「同前」,其前缺一頁,但存修睦《簡寂觀》詩之后半。《永樂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正作修睦詩。】

山北東林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通渭县| 化州市| 化州市| 巴马| 东宁县| 布拖县| 额尔古纳市| 久治县| 尉氏县| 惠州市| 赞皇县| 镇江市| 防城港市| 左云县| 汾阳市| 调兵山市| 江西省| 闽清县| 鄱阳县| 德兴市| 望城县| 柘荣县| 木里| 涞源县| 义乌市| 西青区| 荣昌县| 诏安县| 聊城市| 无极县| 阳西县| 分宜县| 青铜峡市| 恩施市| 苏尼特右旗| 东乌| 丽水市| 南川市| 富蕴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