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 全唐詩補編
- 佚名
- 4924字
- 2015-12-24 16:09:11
耒陽浦口系扁舟,紅蓼灘頭宿白鷗。半夜青燈千里客,數聲寒雁一天秋。蛩吟隔岸情如訴,斗柄橫江勢欲流。惆悵杜陵老詩伯,斷碑古木繞荒丘。【《杜詩詳注》附《諸家詠杜續編》引《耒陽縣志》。此詩承陶敏先生錄示。】
于武陵
泛若耶宿云門
溪船泛數里,漸覺少炎暉。映水花連影,逢人鳥背飛。深猶見白石,涼好換生衣。未得多詩句,終須隔宿歸。【《會稽掇英總集》卷六。】
韋曲
韋曲城南錦作堆,千金不惜買花栽。誰知貴戚多羇束,落盡春紅不看來。【《類編長安志》卷九。】
裴休
白水洞飛泉
靈泉何太高,北斗想可挹。凌日五色云,直偪千仞急。白虹下飲澗,寒劍倚天立。閃電不得瞬,長雷無敢蟄。萬丈石崖坼,一道林巒濕。險偪飛瀉墜,冷心山鬼泣。須當截海去,濁浪不相入。【見乾隆十二年刊張雄圖纂《長沙府志》卷四五、光緒《湖南通志》卷四《山川》二。】
延慶化城寺
平生志在野云深,建立精藍大用心。須達買園充圣地,祗(左阡去千右施去方)施樹不收金。鳴鐘尚息刀輪苦,下擊三涂地獄音。為報往來游翫者,園林常住勿相侵。【見道光五年刊方履籛編《河內縣志》卷二十。】
頌黃陵斷際禪師【題擬】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系一場。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見《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四八冊裴休撰《黃陵斷際禪師宛陵錄》。】
武林石橋亭
山斷石為橋。【見宋施諤撰《淳佑臨安志》殘本卷八。】
清教
清教,咸通以前僧人。詩二句。【(《全唐詩》無清教詩)】
句
雷電下嵩陰。
香連鄰舍像。【見《唐詩紀事》卷四九引《酉陽雜俎》。】
道吾和尚
道吾和尚,嗣關南道常。住襄州關南。及與德山宣鑒、趙州從諗游。詩一首。【(《全唐詩》無道吾和尚詩,傳據《祖堂集》卷十九、《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唐另有潭州道吾山圓智禪師,據張靖龍考證,并非此詩作者,茲不取)】
樂道歌
樂道山僧縱性多,天回地轉任從他。閑臥孤峰無伴侶,獨唱無生一曲歌。無生歌,出世樂,堪笑時人和不著。暢情樂道過殘生,張三李四渾忘卻。大丈夫,須氣(上既下木),莫順人情莫妨礙。汝言順即是菩提,我謂從來自相背。有時憨,有時癡,非我途中爭得知。特達一生常任運,野客無鄉可得歸。今日山僧只遮是,元本山僧更若為。探祖機,空王子,休似浮云勿隈倚。自古長披一衲衣,曾經幾度遭寒暑,不是真,不是偽,打鼓樂神施拜跪。明明一道漢江云,青山淥水不相似。稟性成,無揩改,結角羅紋不相礙。或運慈悲喜舍心,或即逢人以棒闿。慈悲恩愛落牽纏,棒打交伊破恩愛。報乎月下旅中人,若有恩情吾為改。【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十。】
畢諴
畢諴,字存之,鄆州須昌人。大和中擢進士第。會昌間任磁州刺史。大中時,歷官翰林學士、刑部侍郎。咸通初入相,四年出守河中,卒,年六十二。【(《全唐詩》無畢諴詩,傳據《舊唐書》本傳及《唐刺史考》)】
句
萍聚只因今日浪,荻斜都為夜來風。【《唐語林》卷三。】
周繇
惜春
自從春草生,不敢下階行。【見日本汲古書院出版《和刻本類書集成》本宋陳元靚《重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癸集》卷十三《詼諧文話》引。】
詹雄
詠蟬
雨余翼斂槐煙薄,風急聲翻柳巷深。
詠柳
自從彭澤先生后,翠葉芳條祇自春。【均見《吟窗雜錄》卷二九《歷代吟譜》。】
景岑
景岑,長沙人。嗣南泉。初住鹿苑,后無定所。眾稱長沙和尚。詩二十一首。【(《全唐詩》無景岑詩)】
勸學偈
萬丈竿頭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禪師欲【《景德傳燈錄》作「愿」】達南泉去,滿目青山萬萬秋。【《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誡人斫松竹偈
千年竹,萬年松,枝枝葉葉盡皆同。為報四方參【《景德傳燈錄》作「玄」】學者,動手無非觸祖翁【《景德傳燈錄》作「公」。同前】。
投機偈
處處真,處處真,塵塵盡是本來人。真實說時聲不現,正體堂堂沒卻身。【《祖堂集》卷十七。】
因事頌
自覺開佛堂,慧放五道光。無人不佛佛,不悟意中藏。【同前。】
須彌納芥子頌
須彌本非有,芥子元來空。將空納非有,何處不相容?【同前。】
明教中幻意偈
若人見幻本來真,是即名為見佛人。圓通法界無生滅,無滅無生是佛身。【同前。】
答南泉久住投機偈【題擬】
今日投機事莫論,南泉不道遍乾坤。還鄉須【《五燈會元》作「盡」】是兒孫事,祖父從來不入【《五燈會元》「出」】門。【《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
偈
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也大奇,也大奇,一月之中兩月疑。見與見緣無自性,常寂誰是復誰非。【《祖堂集》卷十七。】
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色【《宗鏡錄》作「剎」】,悟時剎海【《景德傳燈錄》作「境」】是真心。
身界二塵無實性【《宗鏡錄》、《景德傳燈錄》作「相」】,分明達此號知音。【《祖堂集》卷十七、《宗鏡錄》卷九八、《景德傳燈錄》卷十。】
摩訶般若照,解脫甚深香【《景德傳燈錄》作「深」,《五燈會元》作「法」】。法身寂滅體,三一理圓常。欲識功齊處,此名常寂光。【《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
虛空問萬像,萬像答虛空。何【《景德傳燈錄》作「誰」】人親得聞,木叉丱角童。【《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假有元非有,假滅亦非無。涅盤償債義,一性更無殊。【《祖堂集》卷十七。】
妙空妙用不思議,無滅無生無所依。本覺性真為智父,父生智子妙難思。智智不覺元來妙,達見無觀即本如。父子本來無二相,即今即本更無時。【同前。】
滿眼本非色,滿耳本非聲。文殊常觸目,觀音塞耳根。會三元一體,達四本同真。堂堂法界性,無佛亦無人。【《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誰問山河轉,山河轉向誰?圓通無兩畔,法性本無歸。【同前。】
礙處無【《景德傳燈錄》作「非」】墻壁,通處勿【《景德傳燈錄》作「沒」】虛空。若能【《景德傳燈錄》作「人」】如是解,心色本來同。【《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身。【《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叢林公論》。】
佛性堂堂顯現,住性有情難見。若悟眾生無我,我面何殊【《五燈會元》作「如」】佛面?【《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
不識金剛體,卻喚作緣生。十方真寂滅,誰在復誰行。【同前。又見《林間錄》卷上。】
萬法一如不用揀,一如誰揀誰不揀。即今生死本菩提,三世如來同個眼。【同前。】
亡僧偈
目前無一法,當處亦無人。蕩蕩金剛體,非妄亦非真。【《林間錄》卷上。】
師復
師復,咸通間福州雙峰寺僧。【(《全唐詩》無師復詩)】
句
君自成龍我成道。【見明王應山纂《閩都記》卷十九。】
智真
智真,姓柳,揚州人。嗣懷暉。住福州龜山。咸通六年卒,年八十四。詩四首。【(《全唐詩》無智真詩)】
偈
心本絕塵何用洗,身中無病豈求醫。欲知是佛非身【《淳熙三山志》卷三七作「心」】處,明鑒高懸未照時。
明月分形處處新,白衣寧墜解空人。誰言在俗解【《五燈會元》作「妨」】修道,金粟曾為長者【《五燈會元》作「居士」】身。
忍仙林下坐禪時,曾被歌王割截肢。況我圣朝無此事,只今休道亦何悲。【見《景德傳燈錄》卷九、《五燈會元》卷四。】
敕命如雷下翠微,風前垂淚脫禪衣。云中有寺不容住,塵里無家何處歸。【見《五燈會元》卷四。】
溫庭筠
句
山寺明媚木芍藥,野田叫噪官蝦蟆。【見《能改齋漫錄》卷五《漢以牡丹為木芍藥》條。】
窗疏眉語度。【見《類說》卷四九《漢上題襟》。】
卜山居
山底采薇云不厭,洞中栽樹鶴先知。【見《日本古典文學大系》七三冊藤原公任《和漢朗詠集》卷下《仙家》引。】
封特卿
特卿,字亞公,渤海人。敖之從子。進士及第,為湖州軍倅,后歷位清顯。詩二首。【(《全唐詩》無封特卿詩,茲據《舊唐書》卷一六八《封敖傳》、《新唐書》卷七一《宰相世系表》擬傳)】
為湖州軍倅日與同年李大諫詩酒唱酬以疾阻歡及愈作此詩【題擬】
已負數年紅畫燭,更辜雙帶繡香球。白蘋洲上風煙好,扶病須囗到后籌。
離別難
佛許眾生愿,心堅石也穿。今朝雖送別,會卻有明年。【均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二三引江鄰幾《雜志》。今本《江鄰幾雜志》無此條。】
義玄
義玄,俗姓邢,曹州南華人。嗣希運。后住鎮州臨濟院,創臨濟宗。咸通八年卒。詩一首。【(《全唐詩》無義玄詩)】
將示滅說傳法偈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偏【《五燈會元》、《林間錄》作「邊」】說似他。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還【《林間錄》、《五燈會元》作「須」】磨。【見《天圣廣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十一、《林間錄》卷下。】
某大德
趙州和尚將游五臺作偈留之【題擬】
何【《五燈會元》作「無」】處青山不道場,何須策杖禮清涼。云中縱有金毛現,正眼觀時非吉祥。【見《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石倉歷代詩選》卷一一一誤作從諗詩。】
從諗
從諗,姓郝,曹州郝鄉人。嗣南泉,住趙州觀音院。世稱趙州和尚。咸通九年卒。詩十七首。【(《全唐詩》無從諗詩,傳據《古尊宿語錄》卷十四。《祖堂集》卷十八法名作全諗,青社緇丘人)】
十二時歌
雞鳴丑,愁見起來還漏逗。裙子褊【《偈頌》作「偏」】衫個也無,袈裟形相些些有。(被去皮改昆)無腰【一作「襠」】,(被去皮改夸)無口,頭上青灰三五斗。比望【一作「本為」】修行利濟人,誰知變作【一作「翻成」】不唧溜。
平旦寅,荒村破院實難論。解齋粥米全無粒,空對閑窗與隙塵。唯雀噪,勿人親,獨坐時聞落葉頻。誰道出家憎愛斷,思量不覺淚沾巾。
日出卯,清凈卻翻為煩惱。有為功德被塵謾【《偈頌》作「幔」】,無限田地未曾掃。攢眉多,稱心少,(叵寸)耐東村黑黃老。供利不曾將得來,放驢吃我堂前草。
食時辰,煙火徒勞望四鄰。饅頭(囗追)子前年別,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嘆頻,一百家中無善人。來者祇道覓茶吃,不得茶童【《偈頌》作「(口童)」】去又嗔。
禺中巳,削發誰知到如此。無端被請作村僧,屈辱饑凄受欲死。胡張三,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適來忽爾到門頭,唯道借茶兼借紙。
日南午,茶飯輪還無定度。行卻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苦沙鹽,大麥醋,蜀黍米飯虀萵苣。唯稱供養不等閑,和尚道心須堅固。
日昳未,者回不踐光陰地。曾聞一飽忘百饑,今日老僧身便是。不習禪,不論義,鋪個破席日里睡。想料上方兜率天,也無如此日炙背。
晡時申,也有燒香禮拜人。五個老婆三個癭,一雙面子黑皴皴。油麻茶,實是珍,金剛不用苦張筋。愿我來年蠶麥熟,羅(日侯)羅兒與一文。
日入酉,除卻荒涼更何守。云水高流定委無,歷寺沙彌鎮常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續牟尼子孫后。一條拄杖麤楋蔾,不但登山兼打狗。
黃昏戌,獨坐一間空暗室。陽焰燈光永不逢,眼前純是金州漆。鐘不聞,虛度日,唯聞老鼠鬧啾唧。憑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個波羅蜜。
人定亥,門前明月誰人愛。向里唯愁臥去時,勿個衣裳著甚蓋。劉維那,趙五戒,口頭說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問著都緣總不會。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暫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幾?土榻床,破蘆(囗廢),老榆木枕全無被。尊香不燒安息香,灰里唯聞牛糞氣。【此組詩又見《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上之下。】
因見諸書見解異途乃有頌
石橋南,趙州北,中有觀音有彌勒。祖師留下一只履,直到如今覓不得。【此首又見《祖堂集》卷十八。】
因魚鼓有頌
四大猶【《五燈會元》卷四作「由」】來造化功,有聲全貴里頭空。莫怪不與凡夫說,祇為宮商調不同。
因蓮花有頌
奇異根苗帶雪鮮,不知何代別西天。淤泥深淺人不識,出水方知是白蓮。
頌
渠說佛有難,我說渠有災。但看我避難,何處有相隨?有無不是說,去來非去來。為你說難法,對面識得來。【以上十六首均見宋渭頤藏主《古尊宿語錄》卷十四《趙州真際禪師語錄》卷下。】
送凌行婆頌
當機直面提,直面當機疾【《五燈會元》錄二「直」字皆作「覿」】。報爾凌行婆,哭聲何得失。【見《景德傳燈錄》卷八、《五燈會元》卷三。】
凌行婆
凌行婆,從諗同時人。詩一首。【(《全唐詩》無凌行婆詩)】
答趙州和尚頌
哭聲師已曉,已曉復誰知。當時魔【《五燈會元》作「摩」】竭國,幾喪目前機。【同前。】
鄭(王己)
鄭(王己),咸通中人。與沈云翔、秦韜玉等十人,皆交通中貴,時稱為芳林十哲。詩一首。【(《全唐詩》無鄭(王己)詩)】
傷淘者
披沙辛苦見傷懷,往往分毫望亦乖。力盡半年深水里,難全為一鳳凰釵。【《太平御覽》卷八一一引《嶺表錄異》,又見四庫本《嶺表錄異》卷上。】
全唐詩續拾卷三十一
皇甫松
大隱賦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