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代:妹妹饞肉,我只好做學霸
最新章節
- 第82章 還好有顧學文,要不“龍鑫杯”又完了
- 第81章 又出幺蛾子,題太難要全軍覆沒?
- 第80章 獎勵發放,意識空間一百小時使用權
- 第79章 壞了,“四大金剛”來興師問罪了
- 第78章 沒有顧學文,“龍鑫杯”成笑話
- 第77章 出大事了,顧學文急著找人
第1章 恍然一夢,重填志愿
六月的陽光透過教室窗戶上斑駁的灰塵,懶洋洋地灑在陳舊的木質課桌上。空氣中彌漫著粉筆末和淡淡汗水的味道,混合著窗外青草被炙烤的氣息,構成了八十年代中學校園獨特的夏日氛圍。
顧學文猛地驚醒,頭痛欲裂,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嘶……”他倒吸一口涼氣,扶著額頭,視線緩緩聚焦。
破舊的標語還貼在墻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紅色的字體已經有些褪色。
講臺上,班主任李老師正唾沫橫飛地講解著什么,聲音嗡嗡作響,像極了記憶深處那臺老舊的收音機。
這不是……
這不是他初三畢業的那一年嗎?
1984年!
沒錯,就是1984這一年!
一股龐大的記憶洪流如同決堤的洪水般涌入腦海,沖擊著他幾乎要再次昏厥過去。
前世的種種,清晰得如同昨日重現。
父親顧衛國,戰功赫赫的王牌軍營長,幾年前犧牲在南疆的戰場。
母親蘇琴,縣醫院護士,父親死后,在日復一日的思念和勞累中,身體垮了,不久前撒手人寰。
留下他,還有三個年幼的妹妹——顧小妹、顧二丫、顧三妮。
好在父母留下了撫恤金和往日積蓄,可那筆在當時看來數目不小的錢,竟成了親戚眼中的香餑餑。舅舅蘇建軍和舅媽劉翠娥,更是打著“為他好”的旗號,連哄帶騙,說隔壁市的中專如何如何好,畢業就能進廠當干部,拿工資,捧上“鐵飯碗”,比那虛無縹緲的高中、大學強多了。
年少的他,父母雙亡,心神俱裂,哪里有什么主見?
被舅舅舅媽幾句話就說動了心,想著早點工作能養活妹妹們,便放棄了繼續讀高中的機會,填報了那所改變他一生的中專。
可結果呢?
撫恤金和往日積蓄被舅舅一家以“代為保管”的名義牢牢攥在手里,美其名曰給他攢著娶媳婦,實際上大半用在了他們自己兒子身上。
而他去了中專,離家遠,學業緊,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對三個妹妹疏于照顧。舅舅舅媽更是陽奉陰違,克扣妹妹們的生活費,致使她們吃不飽穿不暖,大妹顧小妹初中沒畢業就輟學打工,二妹和三妹連小學都沒讀完,早早地嫁人,一生困苦。
他自己也過得不好,中專畢業后進了一個半死不活的小廠,拿著微薄的工資,渾渾噩噩過了一輩子。
每每午夜夢回,想起當年妹妹們那渴望吃肉卻只能啃窩窩頭的眼神,想到她們過早凋零的人生,顧學文的心就像被鈍刀子反復切割,痛不欲生,悔恨萬分!
如果當初……如果當初他堅持讀高中,考上大學,以他的學習能力,畢業后分配個好工作,妹妹們又怎會落到那般境地?
“顧學文!顧學文!”李老師的聲音猛地拔高,帶著不滿,“發什么呆呢?志愿表填好了沒有?今天下午就要交上去了!”
顧學文一個激靈,徹底回過神來。看著手邊那張淡黃色的《初中畢業生升學志愿表》,心臟砰砰狂跳。
是的,就是今天!改變命運的一天!
他深吸一口氣,拿起那支熟悉的英雄牌鋼筆,手因為激動微微顫抖。前世的他,在第一志愿欄里,鄭重地寫下了“平江市第二輕工業學校”。
但現在……
顧學文眼神陡然堅定,筆尖落下,劃掉了原本模糊的印記,在那一行,清晰而有力地寫下了六個大字——溪縣第一中學!
他要上高中!他要考大學!他要讓妹妹們過上好日子,頓頓有肉吃!
“李老師,我志愿填好了。”顧學文站起身,將志愿表遞了過去。
李老師接過一看,愣住了:“縣一中?顧學文,你之前不是說要去平江讀中專嗎?你舅舅都來學校幫你問過了。”
他皺著眉頭,“縣一中的分數線可不低,你雖然成績好,但萬一考不上怎么辦?中專可是比較穩當。”
八十年代的中專,尤其是好一點的中專,分數線比一些普通高中還要高不少,而且畢業包分配,確實是很多家庭的首選。
顧學文挺直了腰板,聲音不大卻異常堅定:“老師,我想過了,我還是想考大學。我爸是英雄,他希望我能有出息,我不想當逃兵,我想試試。”
搬出了犧牲的父親,這是他最有力的武器。
李老師看著眼前這個突然變得沉穩的學生,目光復雜。
顧學文的情況他很清楚,烈士遺孤,母親新喪,下面還有三個妹妹。這孩子學習一直拔尖,原本報中專他也覺得可惜,只是考慮到他家里的情況,早點工作似乎更現實。
“你有這個志氣是好的,”李老師沉吟道,“但是考大學這條路很難走,全縣一年也考不上幾個,你要想清楚。”
“我想清楚了,李老師。”顧學文斬釘截鐵。
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小李,顧學文那孩子志愿填的怎么樣了?”
說話的是校長王援朝,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中山裝,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手里還拿著個搪瓷缸子。
王援朝對顧學文這個烈士遺孤一直很關心,所以報考的節骨眼特意來瞅瞅。
李老師連忙轉身:“校長,顧學文剛把志愿改了,他想報縣一中,考大學。”
“哦?”王援朝走到顧學文面前,仔細打量了他一番,眼神里帶著探尋,“學文,你想好了?考大學可不容易。”
顧學文迎著校長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說:“校長,我想好了。我爸犧牲了,我媽也走了,我現在是家里的頂梁柱,我得撐起這個家,讓妹妹們過上好日子。讀中專也許能早點工作,但我想搏一把,考大學,將來才能真正讓她們過上好日子。而且,國家現在重視人才,大學生將來肯定更有前途。”
他的話語擲地有聲,眼神里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成熟和堅定。
王援朝沉默了片刻,重重地拍了拍顧學文的肩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小子!有志氣!像你爸!你爸是英雄,你也不能孬!想考大學是好事,說明你沒被困難嚇倒。縣一中是難考,但只要你肯下功夫,憑你的腦子,我看有希望!”
他頓了頓,又道:“你家里的情況我知道,學費雜費你不用擔心,國家對烈士子女有政策,考上一中會給你減免。你安心讀書,有什么困難就來找我!我們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校長的聲音鏗鏘有力,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真摯和關懷。
顧學文心中一暖,深深地鞠了一躬:“謝謝校長!”
“好好干!別辜負你爸媽的期望,也別辜負自己的這股勁!”王援朝又勉勵了幾句,這才一手背后,一手拿著搪瓷缸子滿意地走了。
李老師看著顧學文,也點了點頭:“既然決定了,就好好努力。把志愿表給我,我給你報上去。”
顧學文再次道謝,將志愿表交給了李老師。
握著那支鋼筆,感受著上面殘留的墨水溫度,顧學文心中充滿了力量。這一世,他絕不會再讓遺憾發生!大妹,二妹,三妹,等著哥,哥一定讓你們吃上肉,過上好日子!
陽光透過窗戶,照亮了少年堅毅的臉龐,也照亮了他腳下那條充滿希望,也注定不平坦的道路。
1984年的夏天,一個嶄新的開始,正在悄然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