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我帶歪了曹營風氣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荀氏人杰,初歸曹氏
191年初,也就是中平元年。
為消除長安董卓挾持天子之掌控,袁紹議立劉虞為帝,遭到士人反對,劉虞堅持不受,割據之勢愈發嚴峻。
潁川名士荀彧,看出了袁紹的野心,故而心灰意冷,和許多賢才、親友棄袁紹而走,一路輾轉返回,轉投曹操。
時年,曹操剛剛得袁紹上表,在東郡立足,得到了一塊地盤,可謂大業初立,求才若渴。
東郡鄄城外。
曹操在進城的主道上眺望,今日特意自軍營中回來,沐浴更新衣,著明黃色錦袍,束棕褐色腰帶,頭戴冠帽束發,胡須濃密而整潔,正在向遠處觀望。
隨行而來的,是他曹氏、夏侯氏的宗親將軍,全都是重要人物。
不多時,遠處出現了車駕,曹操直接舉步向前,迎了上去,他這一動,身后的宗親們自然不能駐足,連忙緊隨。
曹操一直迎到了馬車前,朗聲問道:“可是潁川大儒荀文若!?”
馬車停下。
此刻最前方的馬車內頗為安靜,里面的人稍加回應,仿佛正在整理。
而第二駕馬車卻是偷偷的掀開了簾子一角,探頭出來偷看了一眼站在遠處的曹操,舉措局促、目光期盼,只盯著兄長那駕馬車,好似在等心癢難耐的寶貝。
不愧是曹老板,裝得真像吶。
馬車里的人身穿黑色儒袍,頭上亦是戴黑色發冠,面容英俊,眉清目秀,臉頰仿佛刀削一般輪廓分明,雙眸有神,嘴角含笑。
“曹老板果然個頭不算高。”
不過氣勢卻的確是大人物,舉手投足皆有氣度,而且一看便是常親力親為,接人下車的動作毫無生澀,行動派。
荀稷嘖嘖感慨,放下了簾子,亦收拾好儀態,準備下車去相迎。
“既是到了曹營,更應該謹言慎行,律己守規。”
荀稷稍稍平復了心情,告誡自己不能貪功冒頭,否則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
這倒不是荀稷對曹操有偏見,是他的確被自己的系統坑過。
荀稷穿越漢末,得荀爽收養,為荀氏的義子,也是如今掌門人荀彧的堂弟。
而他的系統,是一個叫做【善惡】的結算系統,在一段時間內,會累積荀稷對世間做出的功績或者帶來的災禍而結算。
有一次,荀稷便是給一方百姓講解了耕種之法,并且幫忙讓附近豪族借耕牛給百姓,待收成后,按借牛先行償還谷物,這樣大家都有好處。
沒想到秋收系統結算,判定荀稷為【罪魁禍首】,懲罰他大病了三個月,那段時間荀彧還以為他要早亡了,天天擔憂著,請了不知多少位醫者來看,都束手無策。
三個月后,病去而康復,又活蹦亂跳起來。
不過從那時候起,荀稷就變得如履薄冰、謹慎律己,做事必定深究負責,絕不懈怠,而且,如果不是必須做的事,他一定不會去攬。
因為在病好之后,荀稷回到了那個村落查看緣由,發現村民們的確依照此前他教導的分戶法開墾、耕種,而且還用了荀稷改良的農具。
但是,之前談好的當地大族,卻在耕牛的借價上動了心思。
當初荀稷沒有和他們談得仔細,于是耕牛按照每日一息增加,息則累積再加,復三十日后……村民都變成了他們的奴籍。
荀稷出于好心,但是沒有一直跟進,于是釀成了幾百戶災難。
這件事讓他明白,當地豪族,治理百姓或許沒有本事,但是治百姓的本事,簡直是他娘的家學,信手拈來。
整理儀裝之后,荀稷掀開車簾而下,這路上從牛車到馬車,顛簸難行,腰酸背痛。
荀稷一下車就跺了跺腳,從未覺得大地如此的親切。
“子豐!”
這時,荀稷聽到了兄長的聲音,忙抬頭去笑著回應,而后趨步而行,到兩人身前,拱手而下。
“在下荀稷,字子豐,見過曹公。”
“好,好啊,”曹操打量了一番,目光如炬,連連點頭,“荀氏之人,頗有豐神俊逸之感,這年輕人生得俊朗,聲音洪亮,不錯。”
荀彧微笑,道:“這便是我堂弟,他的父親便是吾叔荀慈明。”
“荀司空之子?”曹操大為震撼,看向荀稷的眼神都變了,稍稍驚異的又重新打量,不自覺的道:“先生果然氣度不凡,不只是俊朗而已,眉宇之中,有洞察世事、憂國憂民之相。”
荀稷:“……”
我只是習慣性愛皺眉而已,荀稷心想,忙舒展眉頭,解釋道:“只是義子而已。”
“我聽聞,荀司空似乎已在遷都長安后病逝。”
聽到這話,荀稷不由得神情悲傷。老頭雖然對自己嚴厲,但是性格外朗、為人灑脫,很對荀稷的脾氣,如果不是有這層關系隔著,本來兩人可以成為好兄弟忘年交的。
“嗯,那是他所愿,匡危也,”荀稷舒了口氣,笑道:“我父本來隱居,卻應征兆而去漢廷,又主持遷長安之事,身背罵名,此時棺槨仍在長安,我已托道上的朋友,想辦法去將之遷回潁水安葬。”
“嗯,原來如此,”曹操嘆息點頭,大致能明白其中復雜形勢,然后忽然被一個詞懵住,愕然抬頭道:“你剛才說道上?是什么道?”
“哦,就是一些好漢猛士,”荀稷忙解釋道:“以前我在周邊結識、接濟過許多亡命鄉勇之人,不足為奇,曹公不必在意。”
“……”
亡命徒?殺人犯!?這是要把尸首劫回來?
曹操這就對荀稷刮目相看了,敢和這種人結交,而且還很多?亦不怕污了聲名,其身又有荀爽之學,那說白了……他到底是混哪邊的?
名流評價說,荀爽外朗,有俠士之風,看來他這義子也是盡得其真傳。
荀彧在旁暗暗搖頭,沒說什么,一直聽到這句,才眉頭一皺,稍稍厲聲道:“子豐,不可胡言。”
“哦……”荀稷沖曹操歉然而笑,站到了荀彧身后。
車駕入城,曹操則是歡喜的拉著荀彧的手,去見自家的宗親。
剛到面前便當眾朗聲介紹:“荀文若,賢士大儒,王佐之才,他就是當今世上的張子房!”
“荀先生好。”
“荀先生,久仰大名!”
“荀先生,日后就要仰賴先生教我們治理之道了。”
宗親們無不尊敬招呼,荀彧淡定自若,一一拱手回應,場面好不熱鬧。
荀稷在后安靜的走著,神情并不羨慕,但是不免腦子里又想起了荀彧歷史上的結局……
再看這初見的場景。
“唉,造孽呀。”
他這一聲輕輕嘆息,剛好被曹操察覺。
嗯?!
曹操狐疑的微微轉頭,用旁光隱約看到了荀稷在旁的懶意模樣,不免心生興趣。
如此場面,為何他還會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