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曹軍,就不能以常理來論
- 三國:我帶歪了曹營風氣
- 無名井蓋
- 2192字
- 2024-06-26 23:59:40
剛回來,曹操在門口笑著迎接,拉著荀稷的手一同去后院,走時忽然說道:“你父在家中安養可好?”
“最近身體逐漸硬朗了,”荀稷眉頭微皺,提及此事還是有些讓他擔憂,老頭的身體肯定是有些病癥的,氣虛、失眠,而且時常憂容滿面。
估計,嘴上說著不再關當世危亂之局,只怕是心中還是仍然在掛念,導致了氣血不順,這是心病,不知道怎么治,但調理身子,荀稷也不會,他不懂醫術。
“好,”曹操笑著點了點頭,“等改日,我登門去拜訪荀師。”
“就這事?”荀稷眨了眨眼,兩人對視了許久。
他不信曹操留下自己,就為了這件事。
今日剛剛下令出兵,恐怕不日就要動兵前行,應該走之前,還有什么事要交代才對。
“哼哼,”曹操苦笑搖頭,道:“子豐,你的確是務實不務虛,那我就直說了。”
“直說。”
“我聽子和說,在潁川時,曾為我招攬陳群等賢才,但他們卻推脫不來,這些人既不奔投袁紹,也不思早早投效一方以立功績,難道,是我曹操仍然不入其眼嗎?”
“不是,”荀稷當即搖頭,“斷然不是,主公怎么會有這種想法?”
“以往,求諸賢不得,眼下兗州盡是我仁德之名,深得民心,為何還是不能得到士人青睞呢?”
曹操不是士族出身,不是儒生心態,他有時候也拿不準這些人是怎么想的。
荀稷微微躬身道:“得到民望,已算是滿足條件之一,但他們若是要影隨來投,還需極力與他人解釋,要先行宣揚主公之仁德,在兗州惠政之善舉,幾次辯駁,多次堅定,方才能起行。”
“太麻煩了,大部分人都不愿意這么干,這就像是,河水里的巨木,還有一層深扎在河底,要拔出來才能被水推著走。”
“還差什么?”
“天子詔令,”荀稷微笑道,“若是能迎得天子東歸,奉迎天子于境內,賢才便會歸于麾下而不是去仲氏之族,畢竟仲氏還只是仲。”
“言之有理,”曹操滿意的深吸了口氣,細細想荀稷的話,頗有幾分見地。
只是,言之太早了,長安那邊,自己甚至連一個能說得上話的人都沒有,關外的局勢如何又根本不知曉。
但是荀稷的這句話,卻是給他指出了一個方向,能夠穩壓袁氏聲名一頭的,那不就是漢室嗎?
若是天子都壓不住,那袁氏就不會被稱為“仲氏”家族了,好歹也是能讓他們必須低頭認老二的。
“好,好,子豐見識果然高遠,一語已讓我辨明方向,”曹操不吝夸贊,喜笑顏開,“多謝了,你去吧。”
“不是叫我來吃飯?”荀稷當場愣住,早知道我不說了。
“哦,對,”曹操忙改口,“走走,先至后院入席,今夜與我再多聊些許。”
“主公我兄長他最近忙碌,很難按時吃飯,熱好了飯菜能否給他送去一份?”
“甚好,子豐果然宅心仁厚,有情有義。”
“主公真是仁德。”
兩人在心照不宣的相互吹捧之中,向院內而去。
……
金秋時節,收成糧食之后,袁術果然暗中放棄南陽,將糧食征盡于倉,而后派遣劉祥領先鋒兵馬號稱三萬,朝北而進,在此之前,他已經取得了陳留太守張邈的回應。
以同盟駐軍為由,不會設防阻攔,持中立態度。
大軍共稱十萬,來勢洶洶。
出師之名為“討逆”,袁術發檄文聲討曹操不尊漢帝之命,將兗州刺史金尚驅趕在外,并且撕毀詔令,乃是大逆不道,有圖謀不軌之心。
于是持天子符節,廣招兵馬,群起而攻兗州。
大軍浩浩蕩蕩,聲勢浩大,占盡了聲威,在道義上把兗州曹操打為叛黨逆賊,掀開了大戰帷幕。
曹操在得到消息之后,馬上派人去請援以示弱,并未得到多少回應。
陶謙、公孫瓚等,均是敷衍了事,并無兵馬來援,也沒有聲援主持公正。
只有袁紹,派遣麾下一將領三千兵馬來援,待他平定白波賊后,再來援救,讓曹操先行抵擋,持久而戰,不行久守。
說白了就是,我沒空管你,你先龜著,不行耗他,我明年來幫你收拾殘局。
曹操一看就笑了。
“本初老兄,欲讓我將家小送去魏郡,他為我照料萬全,而后讓我放心與袁術大戰,真不知是羞我,還是真的想幫我……”
百萬青徐眾收容之事,加上此前為了張邈而違抗袁紹命令的事,都讓兩人之間的嫌隙越發的大,袁紹感覺已經不太能繼續掌控曹操了,故此現在態度上有所怠慢,恐怕也是想讓他看看誰是老大。
營地之中,戲志才聽完苦笑著道:“眼下,真是孤立無援,而兗州卻要腹背受敵。”
“現在已得軍報,又有一支騎軍,出現在我濮陽北境,恐怕需要警惕。”
“南匈奴于夫羅部,”曹操直接了當的說了名字,他也已得到了消息,“這些賊寇,無論是我大漢子民出的賊寇,還是外族之賊,都不會拒絕這種分食的機會。”
“他們就宛如群狼一樣,圍獵之時,以多欺少,分食時才會彼此顧忌,但是他們這一群虎狼,也有一個弱點,”曹操目光灼灼的盯著戲志才,嘴角逐漸上揚,不等回答即刻斬釘截鐵的道:“誰都不肯犧牲。”
“如此同盟,又豈會讓人懼怕?不過是彼此勾心斗角,為利益之便罷了,”曹操豪邁的擺了擺手,絲毫不在意。
十六日后,劉祥大軍已經抵達匡亭,駐防于野。
長驅直入,數戰剿滅了不少零星的賊寇,收編了關口內的許多兵馬,得到了一些本地人帶路,在他看來,這就是張邈等一黨的“好意”,如此更是令他志在必得。
于是安然駐軍,照常布防,以為安全,等待曹軍出兵反應。
“依照估算,曹操現在應該在緊急調集兵馬,驅趕濮陽北的匈奴騎和黑山賊。”
劉祥冷笑道:“我麾下三萬人,駐扎于陳留之內,三日后消息方才會到達,曹操不敢來戰,應當思逐步加固營盤,深耕于此,待主公大軍到來。”
軍略得成,自然按部就班,下令扎營,徐徐安排防備。
若是依照常理,如此行軍最為穩固,逐步蠶食敵人之兵力,讓其疲于奔命,并無差錯。
奈何,兗州曹軍根本不是常理。
當天下午,曹軍千騎在劉祥部正大肆伐木取材的時候,狂奔而至。
為首之人沖入陣營,斬殺無數,踏破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