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你們,聽我捷報便是!
- 三國:我帶歪了曹營風氣
- 無名井蓋
- 2134字
- 2024-06-12 23:32:44
曹操下了消息之后,很快派遣專人在各處傳揚,各地皆是頗為踴躍,在野士人與義士豪杰,均欲來投,此消息不到五日,就已在各地傳遍,參軍之義士十分踴躍,已經讓人瞠目結舌。
在許多不喜曹操,甚至口誅筆伐的士人眼中,不信曹操能得到這等人望,其實更是不愿看到他有這種人望,若是沒有人望,只有戰績之勇,日后曹操戰敗,兗州之亂平息,他們仍然還有繼續在暗流傳出流言的機會。
依然還可以有望成為百姓所敬仰之清高士人,可評價雄主。
但若是曹操以人和相聚,大勝賊寇,繼而得到降卒,那么這種局勢,就再也不敢想了。
這個時候,任城所在的劉岱一黨官吏,自然都是坐不住的。
劉岱和橋瑁不和,欲相互殺之,而橋瑁早年接納曹操,與曹操有舊,橋瑁,實際上是最早在東郡先行假借三公之名,舉兵伐董之人,那個時候就已經占盡了先機,得到了各地雄主之響應。
任城衙署之中。
“怎么什么好事都被曹操占了?!”一名官吏在堂上聽聞了曹操廣發的告示,一時間憤懣難當,十分痛恨的怒罵了起來,“他也真有臉?明明就是為了自己謀取大業,卻說成是護境安民。”
“曹操這時候他搖旗招人,可真是會選時候,就這還有人說曹操仁義為主,禮賢下士。”
“他的居心,難道諸位還沒看出來嗎?”
“這便是叼買人心也!為的便是此刻招兵買馬,壯大自身,根本不是為了除賊平亂!”
“諸位,眼下兗州時局紛亂,賊寇來勢洶洶,我等應當立刻組織兵馬相抗!以護衛我地百姓,將這些壯士招攬至麾下。”
“以諸君之能,難道還不如那曹操嗎?”
“說得好,”邊讓在堂上直接了當的說著,進言平賊,“此時應當速戰,以我任城大軍之力,舉各地響應之兵馬,抗擊賊寇于外,一戰之后,便可重新得到人心,那時候,才是招攬之時。”
“有此戰之勝,方可立足于地,去揭破曹操之面目,還兗州之清朗!”
此刻,主位上一男子,體魄頗為壯碩,臉色嚴肅,臉頰兩邊又有胡須飄揚,下巴處則是頗為濃密。
這便是兗州刺史劉岱。
他至治所之地趕到任城,其實已經是算定了這些賊寇進入兗州之后,將會第一時間來到任城。
此地,便是大軍舉旗而來之地,一定是在此地附近劫掠。
一來任城素來是腹地,二來他們走徐州道途,走的便是這條道。
劉岱身著褐色長袍,雖胡須濃密、身材高壯,神情卻是盡可能的保持儒雅平靜,冷然道:“曹操在陽谷囤糧,其用心已經很是明顯了,如今發出求賢求義之令,欲攬我兗州人心,其用心險惡也。”
“奈何,他平定黑山有功績,亦有威名,不可小覷。”
“我們在冬日時,也曾有賢才揭露其行,告知于民,但并無作用,只因,無績而已,而今刺史部轄濟陰、山陽、任城諸地,共有一萬三千余精兵,上萬鄉勇,難道還不能抵抗賊寇嗎?”
“我治下,何嘗沒有勇武義士,鄭相當領兵前行,無懼敵寇也。”
劉岱目光微沉,看向左下方一人,鄭遂淺藍色袍服,雙手綁縛綁手,頗有勁裝之感,胡須八字胡,下巴亦山羊狀,瘦削面容上點綴出一張精明多智的面龐。
當即拱手道:“刺史放心,賊寇遠來,一路勞頓,精兵良將已經集結在手,當是攻伐取功之時,在任城、山陽境內,我們亦可大發招賢令,招兵買馬,求義士來助,護衛我任城國。”
“此事,我早已經下令,讓各地縣令、亭長招攬人手,而今又得六千余人。”
“這就對了,”劉岱點了點頭,道:“希望你首戰能大獲全勝,這樣,我們就有足夠的聲威,將人心拉回來。”
“是。”
劉岱神色頗為凜然,當下之舉,其實也已經實屬無奈,若是不管不顧,或者只是招兵買馬,但是不去防備或者準備大戰,那么定然會人心淪喪,到時候可全都跑曹操那邊去了。
眼下事出突然,徐州幾個大城已經緊閉不出,讓賊寇只能西來,向任城而進發,也是架在火上,火燒眉毛了。
“曹操自負有除賊之功,這數月以來,其進一步,我們便要忍一步。”
“而今,這些賊寇向我任城攻來,正是良機!諸位正該橫刀立馬,斬敵揚名。”
豪言壯語一番之后,劉岱從府衙出來,帶著所部準備離去,至巨野屯軍,等待任城消息,他乃是主君守第二道防線,若是任城消磨掉大量賊寇而仍然不敵,則能退守至山陽,倚靠巨野、金鄉為據,繼續鏖戰。
幾番抵擋之下,賊人定然不能得以歇息,遲早會成為強弩之末。
此戰略,已經是多位軍師、將軍反復商議過了,由劉岱當機立斷定下,而現在的首戰,便是鄭遂親自帶兵,主動迎擊,先行斬殺這些青徐黃巾余孽,搓一搓他們的銳氣。
接下來,仁人義士就會蜂擁而來!
曹操打了一年的賊寇,捷報頻傳,吾劍也未嘗不利,如何不能畢其功于一役!
況且,背后還陳留這等大郡支撐,張邈的軍糧與援軍,會源源不斷的自定陶送來,不過區區數日路程,糧草不缺,兵強馬壯,不需曹操也!
劉岱想到了曹操根本不奉他的命令,對平賊之事也是陽奉陰違,回應敷衍,卻轉頭就大發告示求賢才求義士,簡直是不將他放在眼里。
“待此戰之后,再去合攻曹孟德,將之從兗州驅趕出去!”
劉岱暗下決心,左手微微拍打腰部,緊了緊自己腰上懸掛的配劍。
他剛下來,遠處來了一名儒生,拱手道:“刺史,在下是濟北相鮑信麾下幕僚,特來向刺史轉告我家鮑相的一句話。”
“嗯?”劉岱眉頭微皺,略顯不悅,他知道鮑信和曹操交好,隱隱已經同盟,不屬于自己一黨,但畢竟還沒有完全撕破臉皮,于是沉聲道:“說吧。”
“鮑相說,敵軍來勢洶洶,當依據城池、山形等地利,徐徐阻擊,切莫主動出擊,以免損失過大。”
“哼,呵呵呵!”劉岱當即大笑道:“多謝了,那就不必允誠擔憂了。”
“讓他且在盧縣,聽我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