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這一年,徹底大豐收了
- 三國:我帶歪了曹營風氣
- 無名井蓋
- 2195字
- 2024-06-08 22:40:37
“兄長,欲站何處呢?”
張超知道,自家兄長一直以來都很糾結此事。
個中原因自然是頗為復雜,頗為錯節,不便去細理。
現在他只想聽一個決斷,早做決斷,總比不做的好。
“呵呵,”張邈盤起腿在榻上來,略微懶散的靠向后去,目光因一時失神而變得陰暗了些許,“去年追逐董賊兵馬,衛茲隨孟德而去,死在汴水。”
“其家資亦歸孟德。”
“我同樣也折損了三千兵馬,也算是了結此前情誼了?!?
“現在我駐陳留,他駐東郡,總歸是要有個名目的?!?
“或與之同盟,或是歸附其下,孟德為我回絕了袁紹,已成了傳言令百姓廣為知曉,若是我不去感謝,就顯得不知好歹?!?
“而后,我的名聲會盡遭詆毀,他的名聲就會顯得高潔。”
張邈嘆道:“我只有解決其難,才能在境內成為一段兄弟情深的佳話。”
“那就是,投于曹氏麾下,與之同盟立業?”張超點了點問道,跽坐于案牘前,顯得頗為誠懇,他一向是聽從兄長安排的。
張邈家族經營許多,得了八廚聲名,又結交士人極多,在亂世之前就已聚攏了不少人脈。
又以家資起兵,而后參與討董之同盟,立穩了腳跟,好不容易名顯于州郡賢才之家,現在兗州東郡之局勢反而更加嚴峻。
現在,似乎必須要投效于曹氏了,曹操有名有功,似乎也未嘗不可。
但,少時曹操可是跟在我后頭的,雖有情誼,卻多是我領著他。
現在卻真的要投效于孟德之麾下,想來卻讓人有些……難以接受。
張邈感覺,這東郡紛亂的諸侯之中,應當是自己占優,可以與袁紹分庭抗禮才對。
而曹操是聽命于袁紹的,日后自己的性命,豈不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中?
“不投效,但此次必須要與他一同圓上這情誼?!?
“將陳留所得糧食,支出萬石,再加些許金銀、布匹以資助東郡,讓孟德能安置此次大戰收降的兵卒、流民。”
張邈說到這,哀嘆了一句,“這算是,上繳安心費吧……哈哈,我以錢財資助,維護了名聲、與孟德之間的情誼,那他也的確不能再對我下手了?!?
“先行如此,日后再看吧,眼下的局勢,十分不明,還不知誰人為友誰人為敵呀?!?
同盟已然是瓦解了,各部諸侯自然也都是各懷鬼胎,都想要占據一塊地盤以發展自身實力。
“再看看。”
張邈目光模糊,好似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喃喃道:“若是境內之錢糧不夠,則從我們自己家中支取?!?
“好。”
張超應下,但是心里其實略有不悅,這樣一來,陳留的軍備自然會略受影響,不可大肆招募兵勇。
……
“其真正目的是,壓制陳留,取之財,壯于我軍。”
荀稷和典韋、張郃走主道而回,道路崎嶇,三人下馬而行,身后跟隨百騎皆是如此。
路上,張郃問起了此前和曹純所說的那番話。
他們知道荀稷根本沒醉,畢竟老在一起喝酒,知道他能喝到第二天早上。
用其他兄弟的話來說,若是喝水可能早就倒了,還好是喝酒,反而無事。
荀稷說起了下一步策略,收陳留。
提及這個,典韋是最不困的。
因為他在陳留有人命官司,方才逃亡而出,若是能收取了陳留,那以前的亡命之事就一筆勾銷了。
還能得一個鄉里豪杰的名聲,簡直是榮歸故里。
所以他雖然平常一般不和荀稷聊這些勢啊略啊,動不動就料定尿腚什么的,但現在聽得可起勁。
“今年秋收之財,從陳留支出到收至東郡,此消彼長?!?
“接下來,為了回報張太守的好意,我們便能順理成章的去匡亭、雍丘一帶駐防,美其名曰,助他保境安民?!?
“嗯!”
張郃點了點頭,下一步也已經想好了,但是,敵人是誰呢?
“先生這是在防何人?”
“袁術?!?
荀稷毫不遲疑,直接告知了心中想法,“當下在外的局勢,是袁術與劉表在南陽爭奪,同時也時常與長安朝廷互通往來。”
“可以猜測,實際上朝堂中人早已經和袁術暗中有所謀劃。”
“袁紹,因為他早些時候扶持東邊漢帝,提議廢除長安天子,已經觸怒了不少人?!?
“故此,董賊、西涼一黨肯定不會和他再同盟。”
“袁紹與曹公,如今暫時背對于官渡河畔,我們所面對的皆是敵人。”
“南方,則是袁術、徐州陶謙、青州田楷等,乃至于荊州劉表,若是穩固了周圍之患,都有可能隨時北犯?!?
“這個時候,就必須先行防范,防的便是張邈會倒戈向某一方,而在我看來,他必然會站在曹公對立面。”
“為何?”張郃好奇的詢問道。
“立場天生就不同,再加上還有利害之關系,身后支持的各族糾葛,不可能歸于曹公?!?
“我之志向,便是在田土間躬耕為民,以惠政來養活萬民。”
目前來看,這是結算時最占優的一條詞條:惠政利民。
只要和這個沾邊,基本都能有一個好結果,而且荀稷現在發現,獎勵比以前好多了。
這可能與吏員身份有關,也可能和自己的【氣運】有關,漲了1點氣運之后,連結算時都是利好的。
“所以,必須以萬全之策,護好現在所轄之地,不能有半點損失?!?
“眼下所做的安排,接下來會一一印證。”
“最先得到成效的,應當就是范縣、東阿、廩丘三地交匯,可依靠巨野澤,在未來數年間養出幾十萬畝良田?!?
“這樣,就能得到農耕之民,民若有歸依之心,就自然會護境保家,用這個名義,就能招攬到各地鄉勇,自發為軍。”
“而陳留送來的錢糧,剛好可以犒賞,解決此時之難?!?
荀稷敲了敲案牘,斬釘截鐵的下了定論。
……
十月底。
秋收完畢之后,曹操派遣麾下宗親在各地招募兵馬。
成效出奇的好,不光是有人丁踴躍,而且還有商賈云集,資助錢糧與戰馬。
大商的馬匹與各類錢財,又能夠同行換取糧食,讓曹操一下富足了許多。
問詢百姓下來,都是欲聚東郡,日后好保全家小,在亂世求存。
而問商賈,則是仰慕曹公之仁德、用策之高明、法典之嚴厲。
簡而言之——前景。
他們在曹操這將近一年的治理下,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前景。
至少是東郡幾任太守,都不曾給過的光景和念想。
這一年,曹操在秋收之后,徹底迎來了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