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拿最少的錢,干幾個人的事!
- 三國:我帶歪了曹營風氣
- 無名井蓋
- 2064字
- 2024-05-31 23:36:48
“這里的工匠,俺看來是不會造曲轅犁了,先生只能用這二十副。”典韋聚集了現在縣里的工匠,讓他們來聽取工造之法,都是一頭霧水。
“技藝精湛的工匠,要么是在宮中,要么是在大族手里,地方工匠的確難學……”
張郃對此倒是略有耳聞,“我聽說,這就和官鹽一樣,春秋時因早期不知鹽之重也,于是民間有制鹽之法,導致民富可敵國,卻不資國所用,后來就收歸于官家所有,制鹽之法也只在衙署掌握。”
“嗯,”荀稷對此并不例外,然后笑道:“制鹽也并不難,我就會。”
“你會這個?”典韋眼睛一瞪,忙道:“那你制點,俺去偷偷買,保證沒事。”
“有人查到,俺就把他砍死。”
“笨,”荀稷看了他一眼,連忙攔住,這莽貨真的,如果不是亂世到處可以參軍,他絕對是個山大王,而且是個混世魔王,“現在飯都吃不起,誰去買昂貴的官鹽。”
“眼下局勢尚好,且等著看開墾完后,各百姓的反應吧,”荀稷絲毫不急,依舊日夜去田土中查看。
曲轅犁,是他當年在潁川的時候,自己請匠人所造,依照自己的想法,嘗試了很多次,才算是粗制出來,這年代并沒有他想得那么簡單:只需要一個想法,就馬上有人能做出來。
真正去做的時候,發現很多人不會。
工匠們甚至不識字,和他們說力的原理,也需要理解很久。
所以宛城超前的工造,還是要滿足很多條件的。
如果是擁有一國珍寶級的工匠,則會快一點,那些御用的匠人,都是世家傳承,別看是工匠,也都是知書達理,能比靠著經驗過活的民間匠人厲害很多。
又三日,荀稷周圍的百姓們已經開始播撒種子,趁著夏還未深,春未過久,趕一波晚耕,也許在深秋的時候就能有收獲。
這時候,荀稷在行走于田間時,看到了河流穿行村中各家,但是支流不算大,只是小河溝,兩人寬而已,深度也不到半腰,這樣的水流,一旦遇到接連高溫,可能就取水不足了。
于是他提出,在靠近民戶的家中,挖掘建造溪井,來防曬儲水,可以應急護田。
這些田可不比初春時就耕種的良田,那時候耕種到現在已經是長勢初現了,而這些復墾出來的農田,營養少很多,更加需要養護,嬌氣得很。
“挖溪井以藏水,在夏日到來的時候,河流若是干涸,可以應急取水呀。”
荀稷告知典韋、張郃,并且又親自帶人日夜打造,挖掘深井,在周圍按上木質的遮擋處。
忙碌之中,有人來尋。
宿衛告知是東郡來人。
“曹公派遣了曹子和為使,在各處巡視,順帶為先生送來了二百兵卒調遣。”
一路上,張郃與荀稷疾行,在來告知時他已經問情了情況。
荀稷笑道:“正合我意,曹公對我還是挺好的。”
“是。”
不多時,他們在村外見到了下馬迎來的曹純,曹純身穿鐵甲,目光精悍,面容瘦削如斧鑿一般,雙目頗為堅定,見到荀稷立刻抱拳行禮,道一聲“先生”。
荀稷擺了擺手,道:“子和兄叫我子豐就好,我年歲不大,學識淺薄,稱不起先生二字。”
“那子豐就自謙了!”曹純面露笑容,和他同行去茅屋,路上一腳深一腳淺的踩在泥濘的土質道路上,尚且還覺得不自在。
卻看荀稷穿著一雙草鞋,滿腳的污泥,卻絲毫不在意。
雙目不免又頗為敬佩的多看幾眼,心里留了點意。
“我這一路來,進入到臨丘村之后,百姓皆是贊嘆,問及你所為,甚至有人痛哭流涕,有人自慚形穢。”
“都說子豐懂得田耕之事,更甚于農戶,他們自愧不如。”
“這倒是,”荀稷也不自謙,面色認真的道:“若要行政,則必須要知政,如果是外行來指導內行,只能把政令弄亂,知政之人在于野而不是在于朝,官學發展至今,大儒多是懂天理綱常,但是要讓他們來種地躬耕,估計也是不懂。”
“說得好!”曹純胡須一顫,嘴角揚起,不自覺的對荀稷露出了欣賞的笑容,這幾句話說得,簡單明了,而且舒服。
“我來,便是巡察各地的狀況,見農耕之地的百姓,沒有一處比你這里更加踴躍,人心齊聚之景,多年不見了,臨丘的收成暫且不談,如此成效,可謂是形勢喜人吶!”
“但求無過也。”
荀稷微微點頭,道:“我也是想為百姓真正做點功德。”
這句話倒是真的,如果不是為了每隔一段時間的結算,他未必會這么律己奉公。
現在可是正嘗到甜頭的時候,干這些事,可以百倍獲得獎勵,增長體魄、武藝、智力,甚至是得到各種超凡的能力加身,對自己亂世求存,絕對大有裨益。
“我聽聞,子豐是常在田土中,日夜不回茅屋,深夜亦是在外巡視,防備偷盜耕牛者?”
荀稷再次微微欠身,道:“其實不光如此,等到了茅屋,我給子和兄長細說。”
“好。”
兩人一路上有問有答,荀稷盡數告知了當下政績狀況,讓曹純越聽越是滿意,甚至心中生出感慨來,這荀氏的兩兄弟,一位在東郡為軍師,坐鎮其中仿佛可數萬調錢糧兵甲。
一位在野躬耕,竟有古時名臣之風貌,仁愛厚道,親力親為。
這都是人中之杰也。
等到了茅屋,荀稷從木架上,拿出了幾張布匹,攤開在了案牘上,請曹純來看,道:“子和兄長,在巡視時,我亦是派出了騎兵,到各處查看地形,尋找山林小道。”
“這是標注出來的山林地形圖紙,你拿回去交給明公收藏起來,日后一一對照,可以倚靠小道行軍,對戰事頗有益處。”
“有何益處?!”曹純這下是真的覺得奇異不已了,這荀稷竟然還能做到這一步!?
在內政的同時,把斥候先鋒的事情也干了!?
你這比那些小吏可厲害多了,拿著這點俸祿,干的居然是幾個人的活?!
而且聽這意思,難不成還有軍略計策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