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氣運變強了,是真好。
- 三國:我帶歪了曹營風氣
- 無名井蓋
- 2265字
- 2024-06-14 23:29:00
一句回鄉安養,其實就已經能提振不少士氣了。
何況劉岱還愿散盡家財來犒賞、撫恤。
至少,安家的錢財能下發,亦是好事,來參軍的少部分人有揚名立威的志向,有建立戰功出人頭地的抱負。
但是大部分人,其實就單純的為了吃飽飯,讓家人可以活下去。
這番話說出來,很多人眼神也都清澈堅定了許多。
“賊寇越境,自當奮勇,諸位隨我殺退賊人!!”
“殺退賊人之后,再去安享養老。”
“走!!”
“騎軍先行,步卒跟上,在山野與之大戰,青徐賊已是強弩之末,我們定能取勝!”
劉岱見群情已然調動起來,率先縱馬先行,和幾十騎宿衛在前加速行軍,乍一看其背影,卻真有些大風將起的感覺。
當日,雙方行軍不到一個時辰,果然遭遇,宛如群狼相遇一般登時廝殺在一起。
自早到下午,方才結束,剛開始騎軍早早知道即將遇到賊兵,沖鋒時心中隨時警惕,所以一開始占到了便宜,殺得賊寇人仰馬翻。
只是到了后面,就發現不對勁了,撲上來的賊人越發強悍、奮勇,宛如怒濤一般,一波接著一波,讓人根本無法招架。
這個時候,劉岱也才意識到,真正的狡猾賊寇,都藏在了大軍的腹地,在關鍵時刻殺出,可打一個措手不及。
劉岱本來欲一戰而畢,用以揚名,卻沒想到剛好被算計,同樣被賊寇擊破,因此兵馬離散,再未有消息。
到傍晚,便有賊寇大肆傳揚,已斬殺刺史劉岱。
短短數日,接連與劉岱、鄭遂交戰,都仿佛是狼群分食,將他們擊潰,且蠶食鯨吞,青徐賊的氣焰,可謂囂張無比,已經目中無人。
乃至于在巨野掃蕩之后,將目光看向了巨野澤的對岸,欲攻入運城。
在決議不下的時候,他們在俘虜的降兵之中,問到了一個令所有人雙目放光的消息。
“去年,秋日。”
“曹操以軍屯招攬人心,開墾了不知多少傾良田,在秋時得到糧食幾十萬石,若是能得到這些糧食……足夠我們一路蜿蜒,鉆入太行山中,至少盤踞數年之久。”
“但是,我聽聞曹軍作戰勇猛,都是精銳,幾次擊潰黑山賊……”
“黑山賊算什么?”有目光兇惡者,當即冷笑起來:“我們從青州圍剿之中保全,又能南下一路劫掠,青州、徐州乃至兗州刺史都是束手無策,曹軍不過兗州駐軍一地,曹操也不過只是一名郡守。”
“而且,我們戰法作戰奇佳,打的就是這些目中無人的士人。”
“說得好!”另有一名壯漢,咧開嘴大笑著,“當年首領傳下來的很多戰法,對騎兵有拒馬、伏盾之法,對步卒有游獵、暗箭之法,對弓弩有散兵急奔之法,俺們早就熟稔了,現在還有幾萬人可以擋在前面,不在話下。”
“我聽說曹操,前年剛剛大敗,幾乎命喪汴水,被董賊的部將打得全軍覆沒,跟隨的很多兄弟都死在埋伏里,我覺得他不算什么。”
“黃琬你們記不記得?”
“記得,老賊也!”
“他都差點在豫州殺死曹操過,黃琬的名氣,不也是打我們兄弟打出來的,實際上也就那么回事,這些人名氣越大,死得越快!”
“干不干?干就是至少十萬糧食,無數耕牛,甚至還能裹挾百姓而走,我聽說曹操是仁義之主,如果我們脅迫了各地百姓為盾,他一定不敢深追,仁義之主是最好欺的!”
“干了!最后一戰,只要打完,我們就能得到糧食鉆進大山,那時候就是魚游入海!”
堂上之人越說越起勁,神情不斷熱烈,群情激昂,所有的首領都開始朗聲大喝起來,欲奪壽張,甚至攻入東郡,去取曹操的幾十萬石糧食。
說到后來,有好事者甚至已經開始想怎么分了……
……
壽張。
曹營之內。
在大野澤之北三十里,亦是西南二十里,有一處依山傍水之地,水為東平湖流出的河流,而山名為梁。
也就是梁山。
荀稷在查探了一夜之后,命人將兵營先行挪到了附近,又在梁山之內駐扎營地,隨時打探運城狀況。
運城,便是廩丘、范縣道路之交匯處,大野澤渡河之后,便是第一道屏障。
但因他們現在正有得天獨厚的大野澤,所以青徐賊不一定會直接渡河而攻,應當會繞到而來,也就是兩條路。
一為南面渡河之地,二為陸路直取壽張以南。
“差不多了,綁緊!”
在荀稷的小營一角,寬敞的演武場上,荀稷正讓人拉來了戰馬,與蒲義一同檢視用布帶綁好偽裝的馬鐙。
馬鞍垂下,雙邊馬鐙搖晃,戰馬顯得又多了幾分精良的質感。
遠處典韋正在縱馬而奔,為手底下兄弟試馬。
荀稷看著眼前這一匹小紅馬,頗為喜歡。
“登高,多謝了。”
“先生之技藝,以及奇思妙想,在下亦是受教,此馬鐙造出,算是解決了多年來騎兵之難,”蒲義雙手拱起,看向荀稷的眼神里,不由得多了幾分崇敬,這世家出來的子弟,就是見多識廣。
這等技藝,恐怕以前只有宮中的大匠才知道。
除卻戰馬上所用的奇巧,還有當初在臨丘村造出的溪井之法、曲轅犁等物,都是未曾聽聞,那龍骨水車倒是聽說過,但只在傳言里,據說是宮中之物。
乃是宦官工造,當然,他們匠人最是明白,一個宦官怎么可能親自去研究這些,恐怕是代取了他人之功績在身。
現在蒲義親自見到有這種多智之人,越發覺得荀稷氣質出眾,讓人傾心了。
“哈哈,”荀稷從懷中拿出一個紅色的布囊,悄悄遞到了蒲義的手中,道:“這里面,是幾片金葉。”
蒲義一聽,雙眸瞪大,甚至都不敢去接了,馬上擺手:“無需如此,在下為先生造這些馬鐙、農具,已經是大開眼界,怎能再收此禮,再者說了,此前工錢已經付過了。”
“那是公事,”荀稷面色一板,又展顏笑道:“這是我自己的謝禮,我記得,你好像最近家里生娃了對吧?”
“是,是……”蒲義神色寬慰了下來,任由荀稷將紅囊放到了自己手里。
“這是紅包,給孩子的,你就別拒絕了,給孩子買吃喝用度,不可短缺。”
“多謝先生,”蒲義掂量了一下,這里面哪里只是幾片金葉,還是很有分量的。
至少有一兩斤重了,這位先生,真是沒得說,和那些高高在上的清雅士人一點都不像。
“孩子取名了嗎?”
“取了!”蒲義目光明媚的說道:“名為元。”
“叫什么?!”荀稷眼睛登時瞪大!
“蒲元。”
好家伙,最近氣運增加了,還有這種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