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這也太謹言慎行了吧!?
書名: 三國:我?guī)崃瞬軤I風氣作者名: 無名井蓋本章字數(shù): 2251字更新時間: 2024-05-28 00:14:43
鄄城之內(nèi),曹操在衙署府苑設(shè)宴,命宗親將軍各自歸營。
獨留下荀彧在內(nèi)堂交談,荀彧是潁川名士,家中人脈通達,又是為數(shù)不多的自袁紹處來投之人。
說白了就是,袁紹那邊不要或者見到袁紹后失落離去,這才能輪到其他諸侯。
這還要看地勢所在。
如果曹操不是在東郡的話,荀彧未必能來。
換言之,這些人不遠百里千里,都要先去袁紹所在的冀州,可見“仲氏”名族在這世間的份量。
但現(xiàn)在,曹操能得荀氏在麾下,已是難能可貴。
“文若至袁紹處回來時,可有同行者?”
說到熱絡處,曹操忽然提起了這個問題。
荀彧凝思片刻,展顏微笑道:“明公是想問,有多少賢才離他而去,返回鄉(xiāng)里吧?”
“呃,呵呵呵……”曹操發(fā)出短促的笑聲,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有趣,什么話都不必躲藏。
“倒是有不少,若是名流之士,則不多,就看明公能否接受。”
“我只要才,唯才即可。”曹操眼中忽而射出一道精光,豪氣自然而然散發(fā)出來,此目光是逐漸激昂。
“唯才……”荀彧淡然抿嘴而笑,意味深長,絲毫不懼曹操的目光,拱手道:“若是如此,倒是有幾人能夠入明公之準。”
“何人,還請文若指教。”
“潁川之人,有二人與在下為友,其一名為戲忠,字志才。”
“另一人為郭嘉,字奉孝,均有異才也,但奉孝因在鄴城大罵袁紹與其麾下謀臣,被驅(qū)逐出來,心灰意冷,在家賦閑,恐數(shù)年之內(nèi),不會出山但是——”荀彧說到這話鋒一轉(zhuǎn),稍加停頓。
曹操好奇的追問道:“但是什么?”
“子豐和他的關(guān)系很好……”荀彧說這話的時候,似乎有些難以啟齒,但君子不欺,他還是如數(shù)告知,“至于志才,其人善布局謀略,有方略之異才,或許明公可以請其出山。”
“他在何處?”
“潁川家中,明公若是欲請,我可書信告知,讓他來東郡相見,不過明公需謹記,他和子豐有仇……不可讓兩人同帳為謀。”
“哦?!”曹操狐疑的立起了上身,甚至還有些微微后仰。
卻是被荀彧兩句話搞得心亂如麻,怎么哪兒都有他!?
這個荀稷,我怎么感覺是個麻煩呢!?
“是何仇怨?”
“難以啟齒,不算大仇,只是見面時常爭吵,子豐他……打過志才……”荀彧說完低下頭去,沒有再繼續(xù)詳細的明說。
曹操愕然,然后放聲大笑,“哈哈哈……有意思,你這族弟,當真是荀司空之子?”
這不是山賊嗎?!這人難不成有武將的潛質(zhì)?
他笑了一會,看向門外的身影,又輕聲問道:“文若覺得,子豐適合在帳下任何職?”
“清閑一些吧,”荀彧拱手先謝,他知道曹操既然這么說了,那就是自己可以為子豐求個謀事的職位,而且只是一兩句話的事,“子豐做事,細小謹慎,而且專注負責,自己的職責一定會追究到細微之處,為農(nóng)官不錯。”
“好。”
曹操欣賞的點了點頭,如果是有這等心性,那脾氣差一點也無妨,這么多年來,漢室少卻的便是這等追究細微之處的官吏,若是人人都能有此品性,又怎會有舉國糧災呢。
說罷,他向外喚了一聲,讓荀稷進來,而此時,荀彧也適時的告退,“明公與吾弟商談,在下先去觀錢糧財庫、各地奏表。”
“好,辛苦文若。”
不多時,荀稷在曹操面前跽坐而下,模樣文靜清秀,一看便是知書達理的儒生。
但曹操對他還是充滿了好奇,文若口中的那些事跡,怎么看都不像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干出來的。
“先生,聽文若說,你善農(nóng)耕之事,肯親力親為?”
“略懂些許……”荀稷謙虛的拱了拱手,沒有多言。
“好,時下東郡之春耕在即,先生可有良策?”
這一問,把荀稷問得眉頭一皺,低頭不語。
把曹操看得一愣。
怎么了這是……
整個內(nèi)堂,忽然間安靜了下來,除卻樹葉沙沙聲,便是二人的此起彼伏的呼吸。
過了不知多久,曹操心里懷疑起來。
沒有就說沒有,在這思考什么呢?
到底想要說什么?!
“子豐?”曹操催促的喊道。
“唔……有,”荀稷最重還是點了點頭,道:“但是在下想請問明公,若是說了,您是否會聽,一旦施行,能否事無巨細,盡皆用心辦理。”
“那是當然!”
你這說的什么話,我現(xiàn)在缺的便是糧食、軍資、世家支持,這些都是兵馬之基。
要是有良策,我奉為至寶還來不及。
“好,”荀稷再次點頭,然后似下定決心道:“明公,在下行事,要么不做,一旦做下就必須利國、利民、利世間。”
“最差也要利己……”
反正不能累了幾個月,還得一個【罪魁禍首】的結(jié)算評價。
如果是農(nóng)耕的話,應該有得賺,荀稷心想。
“先生請說,操必聽從。”曹操現(xiàn)在捧他們荀氏還來不及。
此時共事之初,就算他說出來的是毫無用處的謬言,我曹操也必定會以才學,將它扭轉(zhuǎn)為良策!
你只管說就是!
荀稷又苦思了很久,眉頭一直皺褶,好似在腹中行稿,一定要反復確定沒有錯漏,才肯開口。
看到這模樣,曹操只想上去給他一巴掌。
我的蒼天,這和荀文若的對答如流,簡直是兩個極端!
一點都沒有兄長鎮(zhèn)定自若、才學淵博的氣度!
這就不像是一個家學里出來的!!
愚鈍!簡直愚鈍!
你又要想多久,這也太謹言慎行了吧??!
你還想一句話就把我說動,然后被我贊嘆有加嗎?!
曹操在心中的不斷煩躁之中,整個人都緩緩升溫了。
以至于眼神都變得嫌棄慍怒了起來。
“子豐若是說不出,不必強求,”曹操直接勸退,不行就算了!再磨下去,我都要困了。
過了許久,荀稷開口道:“明公于兗,立足未穩(wěn)。”
“既無家資之深厚,又無蓋世之名望,求錢糧當從民起。”
“宜主張,修耕植以蓄軍資,攬人心以求固安。”
嗯?!
曹操的眼神登時變了。
修耕植以蓄軍資,攬人心以求固安?說得好,立足于民,方可安穩(wěn)。
“先生說得好,方才操聲厲耳,還請見諒。如何主張,先生細說。”
曹操重新安定的坐下,臉上已是笑容滿面,無比耐心。
荀稷點了點頭,然后,又開始腹稿,堂內(nèi)再次陷入平靜之中。
再搞清楚系統(tǒng)義父結(jié)算的規(guī)律前,我絕對不能胡亂開口。
……
……
娘的!你倒是接著說啊!!
半柱香后,曹操內(nèi)心發(fā)出了咆哮,但是表面上還是保持著欣賞的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