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你們荀氏,都這么謙虛嗎?
- 三國:我帶歪了曹營風氣
- 無名井蓋
- 2317字
- 2024-06-16 22:41:52
“青徐賊勢大,即便多次遭敗,仍然也是幾十萬之眾,隨時可以遞補,殺也殺不完。”
曹操和鮑信已經深有感觸,在遭遇的山地戰場,可以容納數千人大戰,己方兵馬上了戰場還有數千人可以預備。
但是青徐賊寇,卻還有幾十萬可以源源不斷、前赴后繼的殺來。
若是繼續訴諸于堂堂正正的交戰,到戰場交鋒,擺開陣勢也抵不過人家人數眾多。
一口氣絕對不可能吃下青徐賊。
這和當年黃巾一樣,因為人數太多,百姓對漢廷失望,只能多方圍剿,出動京都加上各郡自募的兵馬,分割而戰,又聚殲其首,勝負輪轉,方才快速平息。
但也是舉國上下的名將出兵鎮壓,耗費了數月之久。
兩人看向荀稷,笑道:“說下去。”
“所以在下建議,用游獵之法,逐步消耗,以分割斬殺敵軍。”
“任城、山陽、東平三地之流民,已經無處可去,但心向安寧之地,毫無疑問便是我東郡、濟北、濟陰。”
“以騎兵為重,結合百姓支持,將兵馬化整為零,分散其中,分區域形成波浪海潮般接連不斷的進攻。”
“將精銳隱藏在民眾、降卒之中,集襲擾、佯攻、劫掠、集中攻堅為交替戰略,不斷蠶食小股敵軍。”
“讓他們不得不收縮防線,緊緊抱團。”
“緊縮之后呢?”鮑信聽得出神,好奇的追問道。
他很少遇到荀稷這般說軍略的人,這些詞匯……好似說了很多,但又感覺什么都沒說。
“之后,便是扼守要道,分別圍困于城內,若是他們集中沖殺,我們就繼續游獵,以地利之便,通曉防備之地。”
荀稷在游擊這種戰法里,能想到的改良其實便是依靠地利。
當地的山民多進山砍柴、尋藥,所以熟悉地形,而久居兗州的軍士、官吏,怎么都比青徐賊更加了解。
這就能夠依托地形來周旋,隱藏于百姓之中,是完全沒用的。
因為賊寇會毫不猶豫的屠殺百姓,甚至不會有半點策略上的遲疑。
所以把百姓的助力,換成情報和“地利”,如此便能頗為有效。
有助于軍民一心,共同抗敵。
“游獵……”鮑信和曹操同樣是在深思,早年曹操雖然用過這等戰法,也得荀稷提早說過,但仍然還在加深感悟。
荀稷再次拱手,道:“將所轄兵馬分編為步騎精銳,各自再帶數十名新丁,在交戰之時,我們便可趁勢練兵。”
主要是這等分編之法,有練兵之便利,可以讓新丁在精銳的帶領下快速成長。
眼下東郡之兵馬大多是新兵,如果一上戰場廝殺,恐怕不敵青徐賊。
雖說如此,這最為磨練新兵的,自然還是戰場之上。
數戰之后,這些新兵也就會變成老兵,自然也就能對生死之事應對自如了。
荀稷頓了一頓,接著道:“眼下當務之急,是向各地山民放言,無須因為刺史等兵馬遭敗而憂愁恐慌,仍有我曹氏在此。”
“宛如,黑夜中的長明燈火,可令百姓如影追隨。”
“而后,編成精銳步騎,讓勇武之人分別為統率,依靠地形不斷襲擾。”
“軍中層層嚴令,戰法依照總綱為戰,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將任城、東平、山陽全部化作戰場,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游獵。”
“此三境已然被毀,但許多城池內仍有義士武裝死守,護境安民,想必若能不斷逼進,還可以將這些人也都收歸于麾下,隊伍會越來越大。”
“說得好!”鮑信聽得慷慨激昂,聽自然是聽懂了,那十六字已經堪稱精華,將接下來要游斗的戰法總結得十分精妙。
游獵正該如此,打不過就跑,待敵疲憊再戰,而敵軍停駐時就有心算無心,不斷襲擾,讓他們坐立難安、進退不得,心力交瘁。
等到入夏后,劫掠來的糧食吃光了,自然就會窮途末路。
如此高明的計策,以往倒是也曾思索過類似的戰法,但是卻未曾如此精辟總結。
荀稷這一番話,已經足以證明他是用兵好手,至少天賦奇佳。
絕對不是紙上談兵者。
當然,這是軍略,并不是奇計,他即便不是奇謀家,應當也算是軍略者了。
如此戰法,其實若是真正運用純熟了,細想起來比那些賊寇更加行而有效!
荀稷抬起頭來,英朗的面旁上略有歉然之意,拱手道:“能想到的,便是這些了。”
“鮑相,在下和家兄一樣,不太懂兵法,說得不好,還請見諒。”
“說得已經很好了……”鮑信當即展顏苦笑,而且內心其實被荀稷這話噎了一下。
這還算不好?這還不懂?你兄長荀彧也這么謙虛嗎?
你們已經謙虛得有點像在罵人了。
雖說,沒有儒生常用的各類辭藻、也不循“道天地將法”逐步而解,但是說得簡單、直接、有效。
在堂上的文武,只怕沒有人會不明白其中之意,甚至都能設想到各大戰役時的戰況。
如果這都不算好,難道還要去夸贊那些居于高處,所言不全的策論嗎?
“志才、仲德,二位可還有什么想說的?”
“在下附議,”程昱很敏捷的拱手躬身,驚得戲志才在旁不由得深看了幾眼,也忙跟上。
曹操面露微笑,大手一揮道:“待今日戰事結束,大軍回城后,以運城為本,兵馬駐扎于此,運送糧草囤積,分編步騎,各派統帥,在任城、東平境內分別進擊。”
“其戰法,便是命將士貫徹這十六字之總綱。”
……
當日一戰,曹仁領兵歸來后,進軍營便是豪邁大笑,邊走邊卸甲,到主帳前褪去衣物,露出肌肉虬結且布滿傷痕的上身。
在水缸里舀了一大瓢水往頭頂淋透,整個人登時是舒爽不已。
回頭便是和曹純大笑起來,“爽啊!”
“此戰,若非是青徐賊軍跑得快,定能沖破主陣斬殺不知多少精銳!”
“子和,他人難以取勝,我等卻能大破敵軍,斬敵上萬,所謂精銳藏于亂軍中,又能如何?”
“此戰斬獲太多!回去取笑兗州諸將又何妨?!”
曹純只在一旁笑著,亦是淤血染紅戰甲,咧開嘴點頭附和。
曹仁率所部到之后,正好是青徐賊兵亂軍追殺之時,剛好撞在了曹仁鐵騎的路途上,猛沖之下當頭破陣,一個回合就殺得那些賊寇丟盔棄甲。
而后許多首領以為是特意伏兵,引他們深入山林,又不敢再深追,知曉不遠處就是運城,擔心城內援軍還會源源不斷的到來,自然是心生退意。
“子孝兄長,剛剛回城,我就得到主公軍令,現剛巧可以傳于全軍。”
“好,你說,”曹仁擦拭著身子,臉上笑容收斂正色,目光灼灼的期待著。
此刻,正是全軍將士士氣高漲的時候,無論何等軍令,都不在話下,這一戰提振的軍心乃是數年間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