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月亮和六便士》 譯本序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國著名小說家和戲劇家。他出生于巴黎,父母早喪,回英國叔父家寄居,并在英國受教育。在大學他雖然攻讀醫(yī)學,但對文學興趣頗濃。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1897)就是根據(jù)他做見習醫(yī)生期間在倫敦貧民區(qū)所見所聞寫成的。他從此走上文學道路,并赴世界各地旅行、搜集素材。毛姆最初以戲劇家聞名,自二十世紀初約三十年間,共創(chuàng)作了近三十部劇作。早在一九〇八年,他的四部戲劇在倫敦四座劇院同時上演,毛姆之名即已紅極一時,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卻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帶有自傳性質(zhì)的《人性的枷鎖》(1915)、追述英國一位文壇巨匠往事的《尋歡作樂》(1930)以及這部以一位英國畫家為題材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毛姆的幾部重要著作及近百篇短篇小說大都發(fā)表于二三十年代,但直到他已達七十高齡,仍寫出轟動一時的暢銷小說《刀鋒》(1944)。毛姆是英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創(chuàng)作力旺盛的多產(chǎn)作家。

毛姆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剖析人的內(nèi)心世界。他的筆鋒像一把解剖刀,能夠挖掘出隱藏在人們心底深處的思想活動。他對待自己筆下人物常采取一種醫(yī)師、“臨床”的冷靜態(tài)度,既不多作說教,也很少指出倫理是非,一切留給讀者自己判斷。他是一位偉大的旅行家,一個“世界公民”(Weltburger);他的小說多以異國為背景,富于異鄉(xiāng)情調(diào)。他是一個說故事的大師,敘述故事引人入勝。他寫了不少貌似離奇的故事,這與他對人性不可捉摸的看法是一致的。事物的發(fā)展似在情理外、又在情理中;結尾有時一反常情,給人以驚奇而又回味無窮的感覺。他的作品結構嚴謹,剪裁得體,就是人物繁多,枝節(jié)蔓延的長篇也層次分明、井然有序。

以上對毛姆小說特點的簡單分析,亦完全適用于這部寫于一九一九年的杰作《月亮和六便士》。這部小說情節(jié)并不復雜,寫的是一個英國證券交易所的經(jīng)紀人,本已有牢靠的職業(yè)和地位、美滿的家庭,但卻迷戀上繪畫,像“被魔鬼附了體”,突然棄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繪畫的理想。他的行徑?jīng)]有人能夠理解。他在異國不僅肉體受著貧窮和饑餓煎熬,而且為了尋找表現(xiàn)手法,精神亦在忍受痛苦折磨。經(jīng)過一番離奇的遭遇后,主人公最后離開文明世界,遠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上。他終于找到靈魂的寧靜和適合自己藝術氣質(zhì)的氛圍。他同一個土著女子同居,創(chuàng)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驚的杰作。在他染上麻風病雙目失明之前,曾在自己住房四壁畫了一幅表現(xiàn)伊甸園的偉大作品。但在逝世之前,他卻命令土著女子在他死后把這幅畫作付之一炬。通過這樣一個一心追求藝術、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毛姆探索了藝術的產(chǎn)生與本質(zhì)、個性與天才的關系、藝術家與社會的矛盾等等引人深思的問題。小說的主人公性格怪異,有時表現(xiàn)得非常自私(例如他同挽救了其性命的荷蘭畫家妻子私通,導致他的恩人家破人亡),但正如作者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惹人嫌的人,但我還是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讀者也很可能不喜歡這個畫家,但卻不能不佩服他的毅力與才能,不能不為他的執(zhí)著的追求精神所折服。毛姆在這部小說中發(fā)揮了他敘述故事的特長,有時直敘,有時追述,有時旁白,插入一點議論,有時又借助第三者的口講一段軼事作為補充,只要讀者將這本書打開,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想看個究竟。

《月亮和六便士》中的英國畫家是以法國后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為原型塑造的人物,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高更在立志從事繪畫前也做過經(jīng)紀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貧困;高更最后也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個荒涼的小島上。但我們必須看清,除了生活的大致輪廓外,毛姆創(chuàng)造的完全是另外一個人物。他把他寫得更加怪異,更加瘋狂,但也使讀者感到更加有血有肉。一句話,毛姆寫的是一部虛構的小說,而不是一部文學傳記。如果說《月亮和六便士》發(fā)表后將近一百年,至今仍然具有極大的魅力,那不是由于毛姆采用的原型——高更如何偉大,而是由于毛姆的生花妙筆創(chuàng)作出一個不朽的畫家。

最后想說一下小說的名字,“月亮”與“六便士”究竟有什么含義?一般人的解釋(我過去也一直這樣認為)是: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代表現(xiàn)實與卑微;而月亮則象征了崇高。兩者都是圓形的,都閃閃發(fā)光,但本質(zhì)卻完全不同,或許它們就象征著理想與現(xiàn)實吧!但筆者的一位海外好友——也是一位毛姆的研究者——有一次寫信來卻提出一個鮮為人知的解釋。他在信中說:“據(jù)毛姆說,這本小說的書名帶有開玩笑的意味。有一個評論家曾說《人性的枷鎖》的主人公(菲力普·嘉里)像很多青年人一樣,終日仰慕月亮,卻沒有看到腳下的六便士銀幣。毛姆喜歡這個說法,就用《月亮和六便士》,作為下一本小說的書名。”可惜我這位朋友沒有告訴我這段文字的出處,我想大概是記載在國外無數(shù)毛姆評價中的某一本書吧。我相信這個解釋,而且這與一般人的理解也并不沖突。讓我們都去追求一個崇高的理想,而鄙棄六便士銀幣吧!

傅惟慈

一九九四年春于北京

品牌:上海譯文
譯者:傅惟慈 周煦良 張柏然 張增健 倪俊
上架時間:2019-07-24 16:35:56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本書數(shù)字版權由上海譯文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富蕴县| 台南县| 北安市| 新巴尔虎左旗| 崇左市| 水城县| 大连市| 荥经县| 南江县| 黄浦区| 五莲县| 福鼎市| 获嘉县| 荥阳市| 廉江市| 龙陵县| 志丹县| 连江县| 元阳县| 山东省| 七台河市| 天柱县| 崇文区| 中西区| 滦平县| 贵溪市| 嘉兴市| 方正县| 务川| 遵义县| 安图县| 乐业县| 浮梁县| 长岛县| 阿鲁科尔沁旗| 同德县| 天全县| 惠东县| 旌德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