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47章)
倒序
- 封面
- 書名頁
- 版權頁
- 序
- 論社區矯正的公眾認同
- 一、社區矯正公眾認同的定位
- 二、社區矯正的公眾認同:危機、影響與原因
- 三、社區矯正公眾認同的實現
- 刑事司法解釋政策化的疑問[1]
- 一、現象與疑問
- 二、刑法政策化與刑事政策刑法化
- 三、刑法解釋與政策滲透
- 四、刑事司法解釋刑事政策化對罪刑法定原則的沖擊
- 刑罰執行中的監督機制論要
- 一、檢察機關發揮作用的可能性
- 二、檢察機關發揮作用的必要性
- 三、檢察機關發揮作用的現實性
- 刑罰執行中的被害人權利保障[1]
- 一、刑罰執行與被害人權利保障的關系
- 二、刑罰執行主體:從多元到一元,為被害人權利提供制度保障
- 三、刑罰執行方式:從封閉到公開,為被害人參與執行留出空間
- 四、刑罰執行變更:從行政化到訴訟化,為保障被害人權利創造環境
- 社區矯正執行及其檢察監督之完善研究
- 一、我國社區矯正的執行和檢察監督現狀
- 二、我國社區矯正執行及檢察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 三、強化社區矯正執行及檢察監督
- 四、結語
- 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減刑制度中的體現
- 一、減刑中如何體現“寬”
- 二、減刑中如何體現“嚴”
- 三、減刑中如何體現“寬嚴相濟”
- “最大的幸福”與刑法的利益衡量思想
- 一、追求“最大幸福”的刑法
- 二、報應刑的性質和地位
- 三、公平的利益衡量思想
- 四、罪刑法定不是最高的原則
- 行刑社會化視角下精神病犯罪人的處遇
- 一、行刑社會化的蘊義
- 二、精神病犯罪人行刑社會化的理據
- 三、域外無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犯罪人行刑社會化之體現
- 四、精神病犯罪人行刑制度之反思及建構
- 論我國適用被判刑人移管制度之現實困境及出路分析
- 一、我國構建被判刑人移管之價值分析與理論基礎
- 二、我國適用被判刑人移管之現實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三、我國構建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出路何在
- 四、結語
- 我國減刑、假釋檢察同步監督的探索與出路
- 一、福建省減刑、假釋檢察同步監督的探索嘗試
- 二、我國減刑、假釋檢察同步監督的改良方向
- 三、我國減刑、假釋檢察同步監督配套機制的建設
- 腐敗犯罪刑罰執行政策的異化及其破解
- 一、從寬:腐敗犯罪刑罰執行政策的異化
- 二、從嚴:腐敗犯罪刑罰執行政策的回歸
- 三、完善腐敗犯罪刑罰執行政策的若干思考
- 我國生態犯罪行刑政策實踐難題之克服
- 一、問題的由來
- 二、我國生態犯罪犯罪治理中的行刑政策演變及其困境
- 三、回歸本真:補償與恢復具有特殊行刑政策價值
- 四、生態犯罪補植復綠實踐的制度實現:完善刑罰制度
- 試論監獄懲罰罪犯與保障罪犯人權的關系
- 一、懲罰罪犯與保障罪犯人權各有側重
- 二、懲罰罪犯與保障罪犯人權相輔相成
- 三、監獄行刑要一手抓懲罰罪犯,一手抓罪犯人權保障,努力尋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 刑罰執行監督的案件化趨向與規范流程研究[1]
- 一、刑罰執行監督案件化的法理基礎
- 二、我國現有刑罰執行監督的經驗與制度
- 三、國外刑罰執行變更的制度分析
- 四、我國刑罰執行監督案件化的完善
- 監獄行刑的刑事政策
- 一、監獄行刑政策概述
- 二、監獄工作方針
- 三、監獄的基本行刑政策
- 四、監獄的具體行刑政策
- 量刑公正視域下我國量刑非監禁化的實踐路徑[1]
- 一、量刑非監禁化的永恒追求——量刑公正
- 二、量刑非監禁化的主要掣肘——遷就量刑
- 三、量刑非監禁化的法寶——比例原則
- 日本社區刑罰及其懲罰機制的借鑒
- 一、日本社會內處遇制度概述
- 二、日本社會內處遇的主要制度
- 三、刑罰執行中的銜接機制——開放式處遇
- 四、評析與借鑒
- 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實證調查研究[1]
- 一、社區矯正檢察監督的發展現狀
- 二、社區矯正檢察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 三、社區矯正檢察監督的完善
- 行刑政策觀對監獄懲罰機能的效果[1]
- 一、重刑主義的行刑政策觀與法治主義的行刑政策觀的界分
- 二、重刑主義監獄行刑政策觀與監獄懲罰機能的擴張
- 三、法治主義行刑政策觀與監獄懲罰機能的限制
- 行刑視域中的監禁模式與社區矯正比較[1]
- 一、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一致性
- 二、監禁行刑與社區行刑的差異維度
- 監獄的個別抑制功效
- 一、刑罰的功效
- 二、監獄的功效
- 三、監獄整體上體現反向主觀個別抑制,中間穿插正向主觀個別抑制功效
- 我國社區矯正“組織機構、隊伍、社會力量”的轉向
- 一、英國組織機構、隊伍建設、社會力量參與制度簡述
- 二、對我國社區矯正組織機構、隊伍建設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的借鑒
- 三、結語
- 略論禁止令的適用與執行
- 一、禁止令性質的界定
- 二、禁止令的司法適用
- 三、禁止令執行的對策
- 刑事政策視野下的赦免制度論綱
- 一、問題的提出
- 二、赦免制度的基本范疇厘清
- 三、赦免典型立法模式之借鑒與簡要評析
- 四、我國赦免制度立法及完善
- 五、結語
- 沒收財產刑的倫理分析
- 一、沒收財產刑的困境與缺陷
- 二、刑罰與倫理
- 三、沒收財產刑的倫理分析
- 四、出路:改良罰金刑
- 芻議檢察機關并案處理的相關問題
- 一、問題的提出
- 二、并案偵查的法律依據及現實需要
- 三、并案偵查的條件
- 四、并案偵查的沖突解決
- 五、并案處理的逮捕程序問題
- 羈押必要性歸口審查的問題與出路
- 一、羈押必要性歸口審查模式的實踐探索
- 二、羈押必要性審查歸口監所檢察部門統一辦理存在的問題
- 三、羈押必要性歸口審查模式的出路
- 論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事和解的利與弊
- 一、引言
- 二、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事和解之利
- 三、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事和解之弊
- 四、啟示與愿景
- 刑罰體系改革下的“數罪并罰”問題研究
- 一、“數罪并罰”的歷史嬗變
- 二、刑罰體系下“不同刑種”并罰原則的確立
- 三、對現行刑法中“數罪并罰”的檢視與修正
- 廢除尋釁滋事罪的缺陷及對策
- 一、罪名由來
- 二、立法與實踐上的缺陷
- 三、分散至他罪的可能性
- 四、對策
- 五、結語
- 刑法類推解釋的形成機理與界限評析
- 一、提出問題
- 二、刑法類推解釋的發生路徑
- 三、類推解釋結論梳理評析
- 四、類推解釋判斷的體系構建
- 五、結語 更新時間:2019-11-22 16:40:54
推薦閱讀
- 法治國家的制度邏輯與理性構建
- 信息犯罪與計算機取證
- 以培養卓越法律人才為目標:法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論集
- 新時代深化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論、方略和實踐:第十二屆中國法學家論壇講演集
- 少年刑事政策研究
- 西南知識產權評論(第九輯)
- 經濟犯罪對策論(第二版)
- 合同解除制度研究
- 法律職業共同體行為規范研究
- 足跡鑒定技術理論與實務研究
- 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法律制度研究
- 遺骨檔案:一位法醫人類學家的告白
- 刑事證明責任制度研究
- 人大監督程序研究:基于議事程序的視角
- 國土資源行政復議理論與實證研究
- 文化遺產的刑法保護研究
- 著作權激勵機制的法律構造
- 重案輯錄:暗夜難眠
- 比較警察法學研究
- 信托法解釋論
- 公立高校信息公開研究
- 犯罪演化論:入世后犯罪形態演化的機制及其調控
- 國際環境損害賠償的國際私法問題研究
- 法治政府概論
- 風險投資合同起草審查指南
- 全科醫生法治化研究:以上海改革試點為中心
- 互聯網金融的國際法律實踐
- 繁星法眼論文集
- 關系契約與契約關系
- 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律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