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犯罪心理學》是法學精品課程系列教材之一,它以普通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犯罪心理學的相關問題,涵蓋了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及學科性質、犯罪心理結構、犯罪心理機制、環境與犯罪、人格與犯罪、犯罪動機、犯罪心理情境、各種類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預防、犯罪心理矯正等內容,具有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的特點。《犯罪心理學》所選取的案例,其素材大多取自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并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緊密結合,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熊云武 ·綜合學科 ·28.9萬字
張明楷教授獨具匠心開法學界的先河,將格言和刑法理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他所著的《刑法格言的展開》一書結構嚴謹,邏輯嚴密,以它獨特的風格,鮮明的個性,給我們一種全新的體驗,豐富了我國的刑法理論。本書自1999年初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成為很多法學院學生的必讀之書,也是很多刑法學學生的啟蒙讀物,2003年出版第二版。本書第三版結合最近幾年的司法實踐和理論的發展進行了修訂,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法律格言。本書沒有時效性,講述的是刑法領域基本理念的話題,是長銷圖書,每一屆的學生以及法律領域的讀者都可以購買。
張明楷 ·綜合學科 ·33.7萬字
卡拉·瓦倫丁為死者工作。在成為世界上“超恐怖”的巴斯病理學博物館(就是BBC劇集《神探夏洛克》里福爾摩斯做實驗和跳樓的那座博物館)的館長之前,她做了多年的尸檢工作,完成了大約5000次尸檢。在這本書中,她以尸檢過程為敘事主線,分享了她的專業知識。從尸體的第一個切口開始,我們將跟隨作者,著手進行尸體的外部檢查,隨后依次進入尸體內部,解剖單獨的器官,直至最后的尸體縫合。在每一個階段,我們都會隨著作者的筆觸,了解尸檢的過程和知識,了解人類生與死之間的歷史和不斷變化的文化關系,了解生命究竟是什么。她對我們的身體最終會發生什么,有生動的洞察。書中的每一章除詳細描繪尸檢的其中一個環節,也描述了作者生活和工作的細節,糾正了我們從綜藝節目、劇集上看到的關于尸檢的錯誤認知。她的文字觸及了我們對死亡的感受中一些更具爭議的方面,比如性和死亡的關系,比如我們對人體組織收集、器官捐贈等的態度。
(英)卡拉·瓦倫丁 ·綜合學科 ·17.2萬字
本書收錄了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關于修改的決定》修正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就重點條文進行權威注釋,并附錄有相關重要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配套文件,是學習適用道路交通相關法律制度的實用圖書。
中國法制出版社 ·綜合學科 ·11.2萬字
利用遺骨判讀性別與DNA鑒定哪個更準確?水中的尸體與一般尸體的腐化速度有何不同?死亡之于人類,到底是終結,還是開始?走進李衍蒨的“遺骨檔案”,翻開一個一個無名者的故事,她帶領我們從人骨學、現代醫學、考古學、人類學等專業角度,分析各種與遺骨相關的謎團──歷史上知名的離奇死亡案,工業化進程中的集體中毒,古代人的病理現象,另類的遺骸身份辨識:額竇比對、衣物鑒定、體內植入物,以及各地的喪葬遺骨文化。找出真相,雖無法起死回生,但法醫人類學家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成為死者與其家屬之間的橋梁,讓遺骨發聲,成為誠實的證人。作者在書中引用的骸骨及相關故事,并不以“專業知識”作為噱頭,而是回歸人性本身,摘記近代文明的變遷,并且尊重各種文化源遠流長的發展脈絡,來講述一副副遺骨的傳奇以及法醫人類學的著眼點。雖然全書具有濃厚的科普特質,但作者在帶領我們從遺骨窺見死亡樣貌時,也傳達了對逝者的敬重,同時提供了理解生死的另一種角度。
李衍蒨 ·綜合學科 ·7.5萬字
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之爭,可謂當今刑法理論中的學派之爭。學派之爭可以將理論研究引向深入。一方面,刑法理論對諸多具體問題的不同看法,源于基本立場的不同。如果一位研究者沒有學派意識,便可能忽視自己的具體觀點與基本立場的關系,進而導致二者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學派的形成會迫使研究者思考自己采取了何種立場、屬于哪種學派,從而保持理論的一致性、協調性。另一方面,學派之爭可以使各種觀點不斷完善。學派之爭必然意味著有學術批判。學術批判不僅可以促使對方完善自己的觀點乃至放棄不合理的觀點,也能促進批判者反思自己的觀點、完善自己的理論。
張明楷 ·綜合學科 ·20.4萬字
本書以具體的案例為切入點,通過對這些特殊犯罪人的心理分析,把犯罪心理學中有代表性的知識直觀化地闡述出來,并提出怎么在生活中預防潛在的風險,對異于常人之處進行積極的引導。比如,早期發現和干預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癥,就能有效預防青少年的沖動性犯罪;通過對低靜息心率者身體能量的正向發掘,能夠將原本可能發生的犯罪風險轉化為對競技體育技能的刺激。也就是說,對于這些不同尋常之處,我們不但可以介入,甚至可以挖掘它們的潛力,發揮其正面的超能量。
劉建清 ·綜合學科 ·12.7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線,詳細講解了中國憲法的發展演變歷程,深入剖析了中國各階層人士提出的憲法思想、制憲主張和激烈爭論。通過中西憲法文化的比較,把握近代中國對憲法概念的獨特理解、憲法的價值追求和基本過程,進而揭示中國憲法歷史的發展規律。從西學東漸伊始,經歷戊戌變法、預備立憲,至中華民國成立,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的制憲活動,再至新民主主義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憲活動,展現了中國憲法百年風雨滄桑。
張晉藩 ·綜合學科 ·38.8萬字
本書作為作者“測謊小談”系列的第三本(前兩本分別為《解剖謊言:測謊師辦案手記》《與謊言的每日相遇:測謊師辦案的52堂實務課》),以更加鞭辟入里的分析對測謊實務工作進行了總結與介紹。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測謊之原則、測謊之技巧、測謊之設計、測謊之方法和測謊之見聞,立足司法實踐,結合經典案例,探查個體心理信息,發現個體心理痕跡,從而找到陳述中的破綻,為尋找真相做出一份努力。
張坤 ·綜合學科 ·14.3萬字
《刑事偵查實訓指導》是由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和青海警官職業學院部分教師共同編寫的實訓教材。根據《刑事偵查》課程教學的教學目的和要求,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內容上吸收了當前刑事偵查實踐的最新經驗和偵查理論和基本方法,既注重理論性,又強調可操作性。編寫體例上,設置了內容詳解、參考范例、實訓組織,突出了新穎性和實用性。該教材既適用于公安高等職業教育,也適用于對基層技術民警的培訓。本書屬于公安院校實驗實訓課程系列教材,也嘗試通過該系列教材擴充高職高專教材品種。
魏寶科 劉亞龍 ·綜合學科 ·26.2萬字
本套裝包括:《尸檢報告:一個殯葬師的手記》、《法醫報告:死亡教會我們什么》共兩本。
(英)卡拉·瓦倫丁 蘇·布萊克 ·綜合學科 ·35.7萬字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憲法學的教科書,內容以中國憲法為主,與《西方憲法》(待出)一書形成姊妹篇。本書在結構上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即理論篇,主要闡釋憲法的概念、分類、淵源、制定、修改、解釋、監督實施和歷史發展規律等;制度篇,主要研究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黨制度、選舉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特別行政區制度等;權利篇,主要探討權利的概念、種類、保障、限制以及我國具體的權利義務規范等;機構篇,主要介紹我國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國家機關的性質、地位、組成、任期、職權、活動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等。作為教科書,本書力求知識準確、概念明確、理論正確,吸納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本真的憲政實踐,為深入學習研究憲法打好堅實的基礎。
焦洪昌 ·綜合學科 ·35.5萬字
在《人人都該懂的法庭科學》中,專注于法醫和調查科學研究的杰伊·西格爾博士為讀者展現了多種在法庭科學中常見的證據,并闡釋了它們如何在犯罪中發生、如何被科學家收集和分析,以及如何在法庭上呈現。本書在介紹了法庭科學、證據以及它們與法律的關系之后,將法庭科學的主要領域一一呈現了出來,包括毒品,痕跡證據,尸體解剖,血痕及其他體液分析,火災與爆炸,毛發、纖維與涂料,玻璃與泥土。《人人都該懂的法庭科學》屬于湛廬文化重磅推出的“新素養系列”圖書之一。本系列圖書致力于推廣通識閱讀,擴展讀者的閱讀面,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蓋了哲學、心理學、法律、藝術、物理學、生物科技等諸多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其中《人人都該懂的法庭科學》所介紹的“法庭科學”是解密法醫工作細節、了解犯罪現場調查背后科學原理的重要學科。
(美)杰伊·西格爾 ·綜合學科 ·11.1萬字
本書是喻中教授圍繞“法學是什么”這一主題的個人隨筆集,作者以有益、有趣為標準來編選文章。書中理性與感性交織而成的文字,是關于“法學是什么”的柔性解說、詩性解說。書中這些長短不等的文章,是一個學習者、思考者面向法學寫下的精神史、心靈史。
喻中 ·綜合學科 ·17.5萬字
在眾多以網絡為主題的書籍中,這是一本問世多年卻沒有過時的書!于是,它成了經典之作,榮膺學術名著和暢銷讀物兩項桂冠。本書在西方發達國家已成為法律學、公共管理學、商學、傳播學、政治學和信息科學技術專業的必讀書。對于政府管理者、法律執業者、ICT企業管理者、創意產業從業者和廣大信息工程技術人員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啟迪思維的難得之作。
(美)勞倫斯·萊斯格 ·綜合學科 ·31.6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最新修改。此次修法對于實現“三權分置”,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義。作者現為全國人大農村和農業委員會法案室主任,1999年農村土地承包法起草組主要成員之一,2015年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改工作小組組長,熟悉農業立法。此書曾于2002年在我社出版,恰逢新法修改,在原書基礎上增加新修法條釋義以及部分重點法條的案例評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適用新法,此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何寶玉主編 ·綜合學科 ·14.7萬字
本書從法律和道德層面討論了隱私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而什么又構成對隱私的侵犯。從某種程度上說,侵犯隱私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愛德華·斯諾登對美、英等國安全部門對公民實施監控的揭露,使得人們對個人隱私的關注顯著增加。互聯網給各種形式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所帶來的風險,在二十年前是難以想象的。人們搜集、存儲、交換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已經永久性地改變了,而隨著網絡日志、社交媒體以及信息時代其他發明的驚人增長,可訪問私人數據的生成規模也達到了驚人的程度,而這無疑會給我們的隱私帶來令人不安的威脅。對于嘩眾取寵的媒體不斷散布的謠言,人們常常在無比憤怒之余,也在不斷降低自身對隱私域的合理訴求。雷蒙德·瓦克斯通過考察隱私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深入探討了作為一種基本價值的隱私該如何與諸如安全、言論自由之間的利益沖突達成和解。
(英國)雷蒙德·瓦克斯 ·綜合學科 ·7.3萬字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醫事法則努力跟上醫學前進的步伐,應對關于人類身體和意識的一些根本難題。在這部通識讀本中,查爾斯·福斯特以寬廣的視野,考察了主導著醫事法的那些原則,目光所及,從人出生之前一直到人離世之后。墮胎、醫療過失、人體試驗、安樂死、病患的隱私、身體器官的使用、醫療資源的分配等,都被作者納入研究。通過對不同司法管轄區的判例所作的案例研究,作者揭示了位于報紙頭條和法院判決背后的事實真相。這部探討生死問題的作品,有望對醫療實踐產生根本影響。
(英)查爾斯·福斯特 ·綜合學科 ·7.3萬字
本書闡釋了物權及物權法的概念,介紹了物權法的基本原則,講解了物權變動和物權保護的內容,還具體、深入地討論了所有權,國家、集體和私人所有權,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相鄰關系,共有,用益物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方面的內容。本書是作者結合自己教學和研究經驗,結合物權法的立法和司法實踐的新發展的成果。
崔文星 ·綜合學科 ·50.4萬字
正當防衛是我國刑法中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旨在鼓勵公民見義勇為,與不法侵害行為作斗爭。本書立足于我國關于正當防衛的刑事立法與刑事司法,對正當防衛制度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在本書中,作者在對正當防衛的沿革、概念和性質加以敘述與揭示的基礎上,對正當防衛的構成進行了系統論述,尤其是結合具體案例,對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作了分析,為司法機關正確地區分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提供了理論依據。
陳興良 ·綜合學科 ·2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