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朱熹的歷史觀:天理視域下的歷史世界
最新章節:
簡介
哲學家朱熹如何思考歷史世界?朱子對歷史的思考,與他的理氣論哲學基礎有怎樣的關聯?王霸義利、三代漢唐如何在天理的視域中,既關聯著理氣、理勢的形上思考,又具體指向了朱子生活的現實世界?回復三代的理想如何通過格物致知與“學”之修煉最終達成在現實中實現天理?本書為近年朱子思想研究中的新銳之作,突破了傳統朱子學集中于理氣論和心性論等范疇,將哲學與歷史的視界打通,從歷史哲學的角度重新理解朱熹的思想世界。陳來先生認為,“本書在許多方面都實現了研究的突破和創新。一些思考和分析能發前人所未發;在材料的使用上,辨析的細密亦超過已有的相關研究;在觀念提煉和總結上,也較前人更為深入”,體現出作者較強的創造性研究的能力和較高的學術水準。
目錄(11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序
- 導論
- 一 歷史、歷史觀與歷史哲學
- 二 歷史意識與歷史世界
- 第一篇 理與氣
- 第一章 理一分殊
- 一 一理與萬理
- 二 性理、分理與氣
- 第二章 理氣強弱
- 一 稟氣
- 二 富貴壽夭
- 三 氣數、氣運
- 四 作用、管攝
- 五 德氣、志氣
- 六 小結
- 第三章 理生氣
- 一 生物之具
- 二 形上、形下
- 三 “動靜無端,陰陽無始”
- 四 聚散與生生
- 五 理生氣
- 六 小結
- 第四章 主宰謂之帝
- 一 天與帝
- 二 天地以生物為心
- 三 所以能動靜
- 四 理序與條理
- 第五章 氣運之不齊
- 一 造化如磨
- 二 萬物之生
- 三 氣質
- 四 生之序與行之序
- 五 小小元亨利貞
- 六 變化
- 七 小結:必然性與偶然性
- 第六章 德與命
- 一 命之諸說
- 二 “大德必受命”
- 第二篇 理與勢
- 第七章 理與天下之勢
- 一 勢
- 二 天下之勢
- 三 理、心術與天下之勢
- 第八章 理勢
- 一 “以理勢度之”
- 二 理勢與不得已之勢
- 三 自然之理勢
- 四 自然之理與自然之勢
- 五 理勢之當然、必然
- 六 因時、順理、乘勢
- 第九章 損益
- 一 理勢與古今異宜
- 二 理勢與損益
- 三 朱子與傳統觀念之異同
- 第三篇 王霸義利
- 第十章 心事、經權
- 一 枉尺直尋:朱子對功利學說的概括與評價
- 二 立心處事
- 三 做儒、成人
- 四 經權
- 第十一章 以義為本
- 一 義與理
- 二 自然之利與“人情之所欲”
- 三 利者義之和
- 四 利不可必
- 五 義利公私
- 六 義利雙行
- 第十二章 尊王賤霸
- 一 王霸之心
- 二 德刑功罪
- 三 德性與事功
- 第十三章 道物心法
- 一 陳亮:時序中的道
- 二 朱子:亙古亙今之道
- 三 盡與不盡
- 四 心無常泯,法無常廢
- 五 小結
- 第四篇 三代漢唐
- 第十四章 學統·道統與歷史
- 一 《大學章句序》的歷史哲學疏解
- 二 學·道·史
- 第十五章 回復三代
- 一 明德、新民與天命
- 二 心術與歷史
- 三 小結
- 第十六章 湯武革命
- 一 引言
- 二 天命移轉
- 三 君臣之義
- 四 盡善與盡美
- 五 改朝換代
- 第十七章 《通鑒綱目》與正統
- 一 正與統
- 二 正統、無統與大一統
- 三 蜀漢正統
- 四 正統與王霸
- 第五篇 本朝
- 第十八章 祖宗·變法·道學
- 一 祖宗
- 二 “后范仲淹時代”
- 三 熙寧與王安石
- 四 道學世界
- 第十九章 朋黨:君子小人
- 一 庚子前后
- 二 辨浙學與《與留丞相》
- 三 紹熙內禪與黨禁興起
- 四 慶元黨禁中
- 結語
- 參考文獻
- 一 古籍
- 二 西方哲學
- 三 研究文獻
- 后記
- 簡介 更新時間:2020-03-13 1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