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的歷史觀:天理視域下的歷史世界
- 趙金剛
- 535字
- 2020-03-13 14:10:48
六 小結
以上我們簡要論述了朱子思想中有關“理氣強弱”的一些問題,我們可以看到朱子思想既有“理強氣弱”的一面,又有“氣強理弱”的一面。這里我們似乎可以對上面的論述做一總結。可以說,無論是稟氣還是氣運導致的“氣強理弱”,都屬于氣的流行層面。正是在實然的氣化流行世界,理雖然是主宰,但是氣可以凝結造作,而理卻沒有這一能力。氣不僅是世界的物質性根源,也是這個世界動力的根源。由于氣本身具有的活動性導致理隨著氣凝聚而賦予在物之中,進而出現“氣強理弱”。這一“氣強理弱”是修養功夫的必要保證,人因此才有修養的必要。而修養則是現實層面“理強氣弱”得以可能的必要條件,通過變化氣質等修養功夫,最終使人的善性得以展現。同時在修養過程中,理氣之間的強弱關系也不是完全的“非此即彼”,氣的強反而有助于修養目的的實現。但在上述論述中,朱子沒有明確交代為何修養功夫使得理強而氣弱,氣又何以能在修養中發揮積極作用。其實這里我們還要補充的是,在朱子思想中除了流行上的“氣強理弱”、功夫上變化氣質導致的“理強氣弱”,還有一個層面需要注意,也就是本體上的“理生氣”。只有從“理生氣”的問題出發,我們才能回答諸多對朱子相關的質疑,尤其是回應認為朱子的歷史觀中有某種“悲觀”的味道、“氣強理弱”是決定性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