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導論

張岱年先生指出:“中國古代哲學中,從孔子以來,即有關于歷史觀的言論,司馬遷說過‘明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對于古代哲學家學術宗旨的簡明概括。‘通古今之變’即是歷史觀的內容。”張岱年:《王船山的理勢論》,《張岱年全集》第五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655頁。中國古代史學的發達,與其背后蘊含的深厚的歷史意識有著密切關系。古代哲學家關于“形而上”和人生意義的思考以某種形式影響到人們對于歷史世界的思考。錢穆先生認為:“中國可說是世界上一個史學最發達的國家。中國人很早便知道記載歷史,這即證明了中國人很早便懂得觀察人生。能了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才能開始有歷史記載。”錢穆:《中國歷史精神》,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2月,第12頁。錢穆先生的這一觀點進一步說明了對價值世界的思考與對歷史世界記錄的關系。聯系張先生所講,我們似乎可以認為,對哲學問題的觀察,可以縱貫于對歷史世界的理解之中。

朱熹,字元晦,后世尊稱為“朱子”,宋明理學之集大成者,自南宋以降,其思想影響著整個東亞世界。朱子對“天人之際”求索不斷,著述極其豐富,哲學體系“致廣大而盡精微”,對朱子哲學的研究也成為現今中國哲學研究的“重鎮”,有很多深入的研究成果。

關于朱子有幾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朱子語類》《文集》中有大量的關于歷史的討論,朱子本人十分關注宋之前以及其當代的歷史問題;第二,據湯勤福先生統計,僅《朱子語類》當中就涉及124種史書,朱子廣泛閱讀了各種各樣的歷史著作,對史書的關注可見一斑湯勤福:《朱熹的史學思想》,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1月,第108頁。;第三,朱子本人的著作中,也有很多直接就是我們今天認為的歷史著作,如《資治通鑒綱目》《伊洛淵源錄》《八朝名臣言行錄》,這些寫作也是朱子獨特關懷的表達。可見,“史學”在朱子的整個思想體系當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在以往的哲學研究中,我們對于朱子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本體論、心性論、工夫論、境界論等范疇之下。在原有的研究體系下,朱子的歷史觀很難得到安頓,只是在談論心性論和工夫論時會偶爾涉及。相比于對王夫之的歷史觀的研究,朱子的歷史觀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但是,如果我們忽視朱子的歷史觀不談,就很難全面把握朱子思想的全貌,也很難把握朱子建構的形而上的哲學體系的最終關懷與落腳點在何處。黑格爾認為,普遍本質必須“下降”為個別化的東西,才能成為現實。如果我們進一步去了解朱子對現實社會歷史的關照,可能會豐富我們對朱子討論的“普遍本質”的認識。

朱子的歷史觀是由條條經緯構成的,這些線有著共同的指向,卻不是這個指向在時間中的自我展開(如黑格爾)。本書處理朱子的歷史觀或歷史哲學并不是試圖發現朱子有沒有黑格爾式的歷史哲學,而是試圖用“分析的歷史哲學”的方法揭示朱子眼中的歷史世界的模樣與輪廓。在這個意義上,本書的副標題才定為“天理視域下的歷史世界”。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本書有意避免線性的邏輯建構,而是以理氣為骨架,以理勢為經絡,以具體問題為血肉,采取從抽象原則到原則的具體落實的寫作模式。實際上我們會發現,理勢問題是理氣問題的延伸;王霸義利問題關系到理在歷史政治當中扮演何種角色、對理的追求對于歷史世界有什么意義;在三代與漢唐的分判中,學是關鍵,而學恰是重新認識理的關鍵,學最終指向理;而朱子之所以強調本朝的重要,就在于本朝出現了道學,為天理的實現創造了可能性的必要前提。可以說,所有問題的最終解決都需要匯聚到理氣關系中,所有問題也會以某種形式化歸為理氣問題,理氣問題是一切問題的中心與靈魂。

在分析具體問題之前,我們還有必要對相關“先行”問題進行分析,這些問題關系到本書論述的基礎,尤其是本書整體內容的合法性,也是對上述概括的一個補充說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社旗县| 麟游县| 客服| 阿克陶县| 中西区| 绵竹市| 外汇| 广东省| 江华| 邵武市| 黑水县| 藁城市| 云浮市| 滦平县| 侯马市| 仪征市| 乐陵市| 白银市| 永善县| 滦平县| 双桥区| 虹口区| 洞头县| 唐山市| 锦屏县| 年辖:市辖区| 怀远县| 虹口区| 宁城县| 大理市| 华容县| 鄢陵县| 丰县| 嘉荫县| 盐山县| 东港市| 梁河县| 昌吉市| 沂水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