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前言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人體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動態和整體。在中國最早的醫學《黃帝內經》中就記載了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自然界的變化時刻在影響著人體。隨著自然界的運動變化,人體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也會隨之發生相應變化,并且這種變化有著嚴格的季節性。

《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記載:“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正因為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的動態和整體,所以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氣血運行與二十四節氣的變化都息息相關。“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之常也,人亦應之。”時序的變化時時在影響著人體生物鐘的運轉,所以,在進行合理食療的時候一定要順四時而適寒暑,充分利用自然中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變化中的不利因素,保證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中國元代養生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一書中這樣論述道:“春氣溫,宜食麥以涼之,不可一于溫也,禁溫飲食及熱衣服。夏氣熱,宜食菽(指綠豆)以寒之,不可一于熱也,禁溫飲食,飽食,濕地濡衣服。秋氣燥,宜食麻(指芝麻)以潤其燥,禁寒飲食,寒衣服。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禁熱飲食,溫炙衣服。”從這段精辟的文字可以看出,忽思慧對于四季所宜食用的食物講述得非常清楚,為二十四節氣與食療理論奠定了基礎。

我們祖先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對節氣與食療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索與研究,并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經驗。春季溫和,五臟屬肝,肝火旺盛,適宜長補,并且應補之食物當以甘平涼潤者為主,如豬肝、牛肉等,以護肝提神;夏季炎熱,五臟屬脾,人體喜涼,當應清補、淡補,宜食綠豆粥、銀花露等解暑益氣類食物;秋季氣候涼爽,五臟屬肺,在此季節食療家提倡平補,宜食用兔肉、蝦、豆腐、參類等食物;冬季氣候寒冷,陽氣深藏,五臟屬腎,腎陽易為寒邪所侵,此季節中老年人最宜滋補,宜食用狗肉、羊肉、鴨鵝肉等食物。另外,二十四節氣中還應注意經常食粥,粥品糯潤滋養,可使之氣血暢通,充滿活力。與此同時,適當飲茶、藥酒,對祛病強身也大有裨益。

由此可見,在二十四節氣中科學、合理地安排膳食,針對不同的節氣選用不同的食物來制作飲膳,就能起到利用有利的因素,實現“天人合一”,抵抗不利因素,“扶正祛邪”,從而達到保健強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本書根據二十四節氣對人體的影響,系統地闡述了順應節氣并科學地進行食療方面的知識,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體例新穎,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文字簡潔明快,融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適合各階層的讀者閱讀,尤其是中老年讀者,是關注健康者的必讀之書,也是家庭必備的食療寶典。

上架時間:2015-12-28 13:23:40
出版社:吉林科技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蚌埠市| 宾川县| 桂平市| 台中县| 大荔县| 澄迈县| 常熟市| 泉州市| 白银市| 镇平县| 乌兰浩特市| 平果县| 景宁| 抚顺市| 大邑县| 兴和县| 磐安县| 庆阳市| 洛隆县| 巴林左旗| 莱州市| 石林| 霸州市| 朝阳县| 苏尼特左旗| 湟源县| 商城县| 玉林市| 海林市| 嘉义县| 金乡县| 大方县| 利津县| 谢通门县| 邵阳市| 响水县| 同仁县| 化隆| 柳林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