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春季篇(5)
- 二十四節氣與食療
- 望岳
- 4912字
- 2015-12-28 11:51:25
[做法]
海參去除雜物清洗干凈,切斜塊放沸水鍋里焯后備用。
鍋置大火上,下熟清油,燒至2~3成熱時,放入上漿豬肉片劃散至變色,倒出瀝去油。
鍋里留油45克,下海參炒片刻,加各種調味料和肉湯燒至入味,再將豬肉片回鍋,下水淀粉勾芡,淋入蔥油,攪勻后盛裝大魚盤里。
[特點]
海參柔軟爽滑,入口鮮嫩,蔥香濃郁。
烤鴨粉絲湯
[材料]
烤鴨絲90克,水發粉絲280克,蔥末5克,紹酒45克,精制鹽25克,醬油6克,味精2克,熟豬油28克,肉湯750克。
[做法]
炒鍋下肉湯,加水發粉絲和調料燒沸后,放入烤鴨絲,加紹酒。
再沸時,去除浮沫,淋入熟豬油,盛裝容器里,撒入蔥末,即可。
[特點]
鴨絲肥香鮮嫩,粉絲柔軟爽滑,湯汁淡紅鮮醇。
蒜椒拌牛肚
[材料]
煮熟牛肚(牛百葉)230克,黃瓜1根,香蔥16克,泡椒末14克,姜末5克,辣椒粉5克,蒜泥8克,葡萄酒14克,精制鹽2克,醬油16克,白糖2克,味精2克,熟清油55克。
[做法]
將黃瓜切開去籽,片成月牙片,加鹽拌勻,入味20分鐘后擠干鹽水,裝圓盤中央。
香蔥切末,與泡椒末一起放入容器里,熟清油入鍋燒沸后,沖泡入香蔥泡椒碗里,即成香蔥辣椒油。
牛肚切成寬絲,下沸水鍋里燙一下,撈出淋干水,加入各種調料入味,呈山形堆疊在黃瓜片上即成。
[特點]
牛肚酥而不爛,入口爽脆微辣,蒜香濃郁。
墨魚烤豬肉
[材料]
鮮墨魚800克,豬后腿肉95克,蔥段姜片8克,青蒜粒8克,紹酒14克,醬油3克,精制鹽1克,紅腐乳汁28克,白糖13克,味精2克,水淀粉18克,香麻油5克,熟清油75克。
[做法]
(1)將墨魚肉切成大三角形狀,墨魚頭切兩片,放沸水鍋里焯一下,撈出,放入涼水中洗凈;豬腿肉切厚片。
炒鍋置大火上,下熟豬油燒熱,放入蔥段、姜片炒香后,再放入豬肉片炒散,然后將墨魚重新入鍋,加入各種調味品、肉湯400克左右。
燒沸后,改用小火燜酥,再用旺火把湯燒濃,加味精、水淀粉攪拌均勻,淋入香麻油,盛裝大魚盤里,撒上青蒜粒即可。
[特點]
色澤鮮亮,魚肉酥香,腐乳香氣撲鼻。
食療食譜
參芪鴨子煲
[材料]
黨參20克,黃芪30克,陳皮10克,鴨子1只,味精7克,雞精7克,紹酒7克,上湯25升,鹽7克,姜7克,蔥7克。
[做法]
鴨子宰殺后清洗干凈,剁去腳爪,去除血水,瀝干水分;藥物洗凈切片;姜切片,蔥切段;將鴨用紹酒、調料腌半小時除去腥味。
將鴨子和藥物放入鍋內,加上湯、調料。
將鍋置旺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燉至鴨肉熟爛,調好味即可。
每日1次,連續食用1個月。
[功效]
補中益氣,利水消腫。適用于脾胃虛弱、癆熱骨蒸、氣衰血虛、更年期綜合征等。
[注意]
有實邪、氣滯、怒火盛者勿食。
棗杏鴨子煲
[材料]
杏仁10克,大棗10枚,栗子200克,核桃仁20克,鴨子1只,紹酒7克,味精7克,雞精7克,上湯25升,姜7克,蔥7克,鹽7克。
[做法]
將杏仁、核桃仁放在容器內,用沸水燙后把皮去掉,撈出瀝干水分;將栗子分成兩半,倒進沸水鍋內,煮至外殼能夠剝掉時撈出,除去外殼;鴨子宰殺后除去毛樁、內臟,沖洗干凈,將鴨用姜、蔥、紹酒、調料腌制半小時以除去腥味。
將鴨、杏仁、栗、核桃仁、大棗同放沙鍋內,加入上湯,置旺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燉1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
溫中益氣,補精益髓。適用于胃虛食少、氣血津液不足、更年期綜合征等。
[注意]
杏仁、核桃仁去皮、尖,是烹制要求,便于入藥、烹飪與食用。
每日1次,連續食用1個月。
陰虛火旺、痰熱、咳嗽、便溏者切勿食用。
大棗山藥燉甲魚
[材料]大棗8枚,山藥20克,雞肉300克,甲魚1只(約500克),料酒20克,姜15克,蔥20克,鹽5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
[做法]
將大棗洗凈去核;山藥浸泡一夜,切薄片;甲魚宰殺后,去除頭、尾及腸雜,清洗干凈;雞肉洗凈,剁成塊;姜拍碎,蔥切段。
將大棗、山藥、雞肉、甲魚肉及配料同放燉鍋內,加清水25升,置旺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燉煮40分鐘左右,加入調味料即成。
每日1次,佐餐食用。連續食用1個月。
[功效]滋陰,涼血,補血,美容。適于陰虛脾弱、更年期患者食用。
[注意]
實邪患者勿食。
黨參墨魚湯
[材料]
黨參30克,墨魚400克,雞肉200克,料酒20克,姜15克,蔥20克,鹽5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雞油25克。
[做法]
黨參洗凈切段;墨魚泡軟后切塊;姜拍碎,蔥切段。
將黨參、墨魚、雞肉和配料同放燉鍋內,加水25升,置旺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燉煮40分鐘,加調味料即成。
[功效]
滋陰,養血,美容。適于陰虛氣弱及有更年期癥狀者食用。
[注意]
有實邪、氣滯、怒火盛者勿食。每日1次,佐餐食用,連續食用1個月。
茡薺燉海蜇
[材料]
荸薺500克,海蜇300克,豬排骨300克,料酒20克,姜15克,蔥20克,鹽7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
[做法]
荸薺去皮,切成兩半;排骨洗凈,切段;海蜇洗凈,切段;姜拍碎,蔥切段。將海蜇、荸薺、排骨和配料同放燉鍋內,加清水25升,置旺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燉煮半小時左右,加入調料即成。
[功效]
清熱,化痰,美容。適于肺熱及有更年期癥狀者食用。
[注意]
加入料酒,有助于除去排骨血腥味,使藥膳味更佳。
每日1次,佐餐食用。連續食用1個月。脾胃虛寒及血虛者慎食。
甲魚蜜糖
[材料]
甲魚1只。
[做法]
將甲魚洗凈,置于清水中燉至微熟,加入蜂蜜30毫升,甲魚燉至爛熟,食之。
[功效]
甲魚肉可滋陰、涼血,治骨蒸勞熱等疾病。蜂蜜可滋養,潤燥,解毒。二者合一,不僅對心臟病、腸胃病和貧血均有良好的效果,同時還可促進生長,預防疾病。
荔枝粥
[材料]
干荔枝15枚(去殼取肉),蓮子、淮山藥各180克,瘦肉300克。
[做法]
和煮粥方法相同,每周吃2次。
[功效]
豐胸美乳,去火止燥。
豆腐潤燥湯
[材料]
豆腐150克,生石膏15克。
[做法]
豆腐沖凈,切成小方塊,備用。豆腐、生石膏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小火煎熬,約3~4個小時,即可。
[功效]
此湯解毒、潤燥、降胃火、清肺熱等。可用于治療口瘡、咽喉炎、肺熱咳嗽、胃熱牙痛等癥。
[注意]
只可用生石膏,不可用熟石膏。
番紅花茶
[材料]
袋裝紅茶2包,檸檬汁(檸檬兩小片量),糖少許,番紅花1克。
[做法]
將袋紅茶放進茶杯內,倒進沸水。將檸檬汁、糖放入杯內,取出茶袋。再將番紅花放進茶杯內,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
有利于消化、發汗、通經等。止輕微頭疼。
[注意]
須趁熱飲用,孕婦禁用。
益母草酒
[材料]
益母草80厘米(切細段),甘味料230厘米,米酒1升,密封容器。
[做法]
將益母草、甘味料、米酒一同放進容器密封好。置于陰涼通風處,約2個月,即可。
[功效]
有助于補血、利尿、消炎、去熱、解毒等。
[注意]
飲用時間應于飯前或飯后。每日一杯,約20毫升。須將藥渣去掉飲用。女性適用。
節令美食
桃花盛開的時候,春季“蝦汛”便也隨之而來了。這時,在黃海越冬生活的蝦群,為了返回渤海灣生兒育女,便成群結隊向千里之外的渤海灣各處河口洄游。蝦群這種群體性洄游的習性,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產卵洄游”。這時的對蝦,正處在產卵前期,個個體豐肉厚,殼薄色青,瑩晶透明,惹人喜愛。因而,春季“蝦汛”是漁民捕蝦的黃金時節。
我國對蝦在蝦族中是最負盛名的。體長肉厚,肉質鮮美。煮熟后鮮紅油亮,香氣飄溢,味壓諸鮮,在國內外都享有美譽。對蝦,又名大蝦,軀體肥大,每尾長15~23厘米,體重一般如50~80克,最大的可長到150克。標準對蝦8尾就有500克重。新鮮對蝦晶瑩剔透,透過甲殼便可看到蝦體的內臟,因此對蝦又得名“明蝦”。因對蝦主要產在渤海和黃海區,在蝦族分類學上又叫作中國對蝦或東方對蝦。雌蝦和雄蝦在體色上略有不同。雌蝦一般為青藍色或褐色,漁民俗稱其為青蝦。雄蝦略呈褐黃色,故被稱為黃蝦。
對蝦的壽命一般只有一年,除了極少數能活到第二個冬季外,大部分在產卵后就會死去。對蝦的壽命雖短,但在它們的一生中,卻要經歷多個生長發育階段,而且要經歷2次長達千里的洄游。對蝦對水溫比較敏感,難以在寒冷中生存。因此,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寒季來臨之前,它們便集結起來,向水溫較高的黃海游去。它們日夜兼程,每天以約50海里的速度,沿著大陸架向南進軍,最后準確抵達黃海中部越冬。對蝦的南下,在生物學上稱作“越冬洄游”。
待到來年3、4月間春回大地時,便再次集結起來,浩浩蕩蕩北上返回渤海灣。
大約在4月份便可趕到渤海灣各處河口,安家落戶,生育兒女。在對蝦大規模洄游時蝦群密集,一網下去就能捕到很多。
對蝦產卵期一般在5~7月份,其中又以5月為多。雌蝦產卵時一邊排卵,一邊將貯存在納精囊內的精液排出,讓卵子和精子在水中受精。受精卵要經過一個很復雜的蛻變過程后才能變成幼蝦。幼蝦生長發育很快,到7~8月間便可長到10厘米左右,到秋涼時就可進入“青春期”,紛紛擇偶,進入熱戀之中。當深秋初冬它們長成標準大蝦時便會像它們父輩們那樣過著定期洄游生活。
對蝦質嫩味美,能烹制出許多的美味佳肴。在全國八大菜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山東的整尾烤大蝦、青島的三彩大蝦和油燜大蝦、琵琶大蝦、烹蝦段等都是代表菜。對蝦吃法也很豐富,家庭烹制除了烹、炸、燜、紅燒外,還可做成炸蝦球、炸蝦餅。也可做成對蝦三鮮餡餃子。放上少許剛上市的嫩豌豆(用刀拍碎),其味之鮮是任何餃子餡都比不得的。把對蝦切片作鹵澆面條吃,味道也極其鮮美。
對蝦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06%,比螃蟹、鮑魚含量都高,屬于高營養食品。而且氨基酸含量既全面量又多,另外還含豐富的鈣、
磷、鐵等微量元素,維生素A的含量也極為豐富。
對蝦還有良好的補腎壯陽、滋陰健骨功能,對陽痿、神經衰弱以及乳汁不足有明顯功效。《綱目拾遺》上就有記載,將蝦肉搗爛,用黃酒熱服,少時乳汁即下,再飲以豬蹄湯,每日數次“其乳如泉”,產后乳汁不足時,這是個不錯的治療方法。
春來遍是桃花水
——春分話食療
節令特點
每年的陽歷3月20日或21日為春分時節。“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農歷書中有相關記載:“斗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
春分日還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春分開始,太陽直射位置逐漸向北轉移,南北半球晝夜長短也隨之而變,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則與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我國平均地溫一般都在10℃以上,這是氣候學上所定義的春季溫度。而春分過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由此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對春分曾有這樣一段描述: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無論南方北方,春分節氣都算是大好時節,我國的臺灣地區更是蘭花盛開的時候。
天人合一
春分對人體而言,其重要意義僅次于夏至、冬至,對健康也有著特別重要的影響。
春天是高血壓病的多發期,也容易產生眩暈、失眠等癥。同時也是精神病的好發時間,因此調攝情志頗為重要。
人們應順應春季的特點,多做戶外活動,調攝情志。可以到野外放風箏、沐浴陽光、呼吸清新空氣、嬉戲玩樂等等。
滋補原則
經過寒冷的冬季之后,人體通常會出現多種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攝取不足的情況,如冬季常見人們發生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癥和某些皮膚病,這些都是吃新鮮蔬菜較少的原因。
所以,在春季六節氣一定要多吃各種新鮮蔬菜,以彌補冬天的營養不足。
滋補食譜
白蝦炒韭菜
[材料]
白蝦48克,嫩韭菜380克,精制鹽3克,味精2克,熟清油75克。
[做法]
白蝦(太湖小白蝦)剪去須;韭菜切成寸段。
炒鍋置大火上,下熟清油30克燒熱,白蝦下鍋加鹽少許,煸炒至變色就可倒出。
凈鍋置大火上,下熟清油,燒至沸熱時放入韭菜,加鹽、味精炒至韭菜顏色變重時,將白蝦重新放入鍋中炒勻,隨即盛裝大圓盤里擺放均勻。
[特點]
碧綠青翠,香鮮嫩脆。
家常肉片湯
[材料]
上漿肉片90克,水發金針菜段24克,菠菜180克,春筍片45克,水發木耳30克,水發粉絲90克,紹酒4克,鹽1克,味精1克,熟豬油30克。
[做法]
鍋里放肉湯740克,加金針菜段、筍片、木耳、鹽、味精、粉絲燒沸,然后將肉片分開下鍋,再燒沸時去除浮沫,加入菠菜,淋入熟豬油燒片刻,盛裝大湯碗里即可。
[特點]
湯色為淡紅色,味香,肉片滑嫩,可謂味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