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春季篇(4)

[做法]

把炒鍋置于旺火上,加肉清湯燒沸,放入莼菜、熟火腿片、鹽、味精,再次燒沸,去除浮沫,盛入大湯碗里,淋上熟豬油即可。

[特點]湯色澄清,莼菜爽滑,鮮香味醇。

白斬三黃雞

[材料]嫩三黃母雞1只,香蔥末45克,姜片18克,紹酒24克,醬油80克,白糖12克,味精2克,香麻油、香菜各5克。

[做法]

(1)煮雞:把雞宰殺洗凈,放入冷水中浸泡2~3小時。待大湯鍋里的水燒沸后,將雞身全部放入沸湯里浸燙,10~20秒后拿出湯面,待湯再沸,再按前法放入、拎出,如此燙3~4次,這樣可使雞身內外受熱均勻、不破皮,然后用冷水洗凈雞皮上殘留的血沫,去除湯面上的血沫,再將雞放回鍋里,加姜片、紹酒、清水適量降低湯溫,蓋上鍋蓋,用微火燜半小時左右,至雞肉斷血,即取出后放入冷開水里泡涼,冷卻斬塊,呈橋形裝入圓盤。

(2)配蘸料:下醬油入鍋,加清雞湯或清水25克、白糖、味精適量燒沸,倒入盛有蔥末的碗中,同雞上桌。

[特點]

雞皮光亮油潤,黃白相間,肉嫩皮脆。

糖醋熘鯉魚

[材料]

活鯉魚1尾,蔥、姜、蒜末各6克,米醋120克,白糖120克,醬油12克,鹽3克,水芡粉25克,熟清油1600克(實耗160克),干淀粉80克。

[做法]

鯉魚斬殺洗凈,兩面魚肉切成牡丹片形狀,放入干淀粉里沾滿粉(刀縫中也要粘滿)。

炒鍋放旺火上,下熟清油,燒到7成熱時,手拎魚尾入鍋,炸至里外均熟時撈出,待油溫升至8成熱時,再將魚放回鍋內復炸片刻,待外皮脆酥時撈出,瀝去油,裝入大魚盤里。

鍋里留適量余油,下蔥、姜、蒜末炒香,加水(250克)、白糖、醬油、鹽燒沸,然后加入米醋,并隨即下水芡粉推勻,加熱油60克推開,盛出澆在魚身上。

[特點]

外酥脆、內酥嫩,稍有咸味,酸甜可口。

食療食譜

銀杏烏雞煲

[材料]

白果200克,烏雞1只,竹蓀20克,杏仁10克,蓮子10克,紹酒7克,姜7克,蔥7克,鹽7克,雞精7克,味精5克,上湯25升。

[做法]

烏雞宰殺后清洗干凈,去除內臟及爪,在沸水中過一下;白果仁用沸水炒后,去皮、心;杏仁去皮;蓮子去皮、心;竹蓀洗凈切段;姜切片,蔥切段。

將烏雞放入沙鍋內,加入姜、蔥、紹酒攪拌均勻,然后放入白果、蓮子、杏仁、竹蓀和調料,加入上湯,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熟爛即可食用。

[功效]

定咳喘,止帶濁。適用于年老咳嗽、哮喘、小便頻數、崩漏帶下、更年期綜合征等。

[注意]

白果心有毒,切記勿食。

每日1次,連續(xù)食用1個月。

有實邪者忌食。

果仁排骨煲

[材料]

草果10克,苡仁30克,蓮子30克,豬排骨250克,花椒7克,紹酒50克,味精7克,雞精7克,上湯25升,鹽7克,姜7克,蔥7克。

[做法]

苡仁去雜質清洗干凈;草果去核,留皮;豬排骨清洗干凈,剁成段;姜切片,蔥切段;蓮子去心。

將苡仁、草果、豬排放入鍋內,和紹酒、姜、蔥一起拌勻,再加入上湯,放入調料調味。

將鍋置旺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將排骨燉至熟爛即可上桌。

[功效]

健脾燥濕,行氣止痛,消食和胃。可用于治療脾虛濕重、關節(jié)酸痛、食少便溏、更年期綜合征等。

[注意]

蓮子心苦、寒,請勿食用。

每日1次,堅持食用1個月。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切記勿食。

玉竹豬心煲

[材料]玉竹參100克,豬心500克,紹酒7克,姜7克,蔥7克,花椒7克,胡椒粉7克,鹽7克,雞精5克,味精7克,上湯25升。

[做法]

玉竹清洗干凈,切成節(jié),用水悶泡片刻,放在鍋內;豬心洗凈,放入沸水去除血水,加入紹酒、調料,去腥味后,撈出將豬心將其切成薄片。

鍋置旺火上燒沸,煮20分鐘左右,加入豬心片和調料,再用小火將豬心燉至熟爛即可。

[功效]

安神寧心,養(yǎng)陰生津。對于熱病傷陰的干咳煩渴、心血不足所致的驚悸怔忡、心煩不眠、更年期綜合征等有良好作用

[注意]

每日1次,連續(xù)食用1個月。胃有痰濕氣滯、陰病內寒者切勿食用。

百合鮮藕烏雞煲

[材料]

百合30克,鮮藕200克,烏雞1只,紹酒50克,雞精7克,上湯25升,味精7克,鹽7克,姜7克,蔥7克。

[做法]

百合去皮清洗干凈;藕洗凈,切厚片;烏雞清洗干凈,與調料一起放入沙鍋內,加入上湯。

鍋置旺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燉至雞肉、藕熟爛即可。

[功效]

清熱潤肺,安神養(yǎng)心。適用于肺虛久咳、熱病煩渴、更年期綜合征等。

[注意]

烏雞用溺水法宰殺,其意是將雞血保留在體內,增強療效。

每日1次,連續(xù)食用1個月。脾胃虛寒者勿食。

黃魚炒竹筍

[材料]黃魚200克,小竹筍100克。

[做法]

黃魚洗凈切塊,放在醬油中浸泡1小時入味,入鍋爆炒焦黃,小竹筍洗凈,大火爆炒至熟,投入黃魚肉,加佐料即可。

[功效]

健脾開胃。適用于鼻咽癌、肺癌、惡性淋巴瘤等患者療養(yǎng)期間食用。

[注意]

春季新鮮小竹筍更佳。

板栗粥

[材料]

板栗、糯米等。

[做法]

取板栗適量,加糯米、粳米或小米煮粥,即為板栗粥。

[功效]

可補腎虛,壯筋骨,適用于腰酸腿軟,骨質疏松,陽痿耳鳴。

[注意]

早晚各食1次。

花椒開胃溫中湯

[材料]

花椒6克,火腿肉200克。

[做法]

花椒沖凈,浸泡備用;火腿肉洗凈,切薄片,備用。花椒、火腿肉一同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小火煎熬,約3個小時,即可。

[功效]

此湯溫中止痛、健脾開胃等。可治療惡心嘔吐、胃寒、虛寒性胃痛等。

[注意]

(喝湯時,務必去湯面浮油再喝)花椒非一般菜用辣椒,是一種中藥材。

烏梅茶

[材料]

烏梅12克,紅糖少許。

[做法]

烏梅放進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煮,煎煮至大半碗,去渣,即可。

[功效]

此茶收斂、止血等。適用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注意]

胃酸、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者慎飲用。須請教醫(yī)師。

人參酒

[材料]

人參100厘米長,甘味料200厘米,米酒1升,密封容器。

[做法]

將人參、甘味料、米酒一同放進容器內,密封住。置于陰涼通風處,約半年,即可。

[功效]

滋補、抗衰老等。

[注意]

飲用時間在晚餐前或睡前為最佳。每日一杯,約20毫升。須緩慢飲用。男女適用。可長期浸泡。

枸杞雞

[材料]枸杞子15克,子母雞1只,調料適量。

[制法]雞宰殺洗凈,用沸水汆透,撈出瀝水后,將枸杞裝入雞腹,置器內(腹朝上),并加蔥段、生姜、清湯、食鹽、料酒、胡椒粉各適量,加蓋,武火蒸2小時取出,去姜、蔥,加味精。

[用法]飲湯食肉。

[功效]滋補肝腎。

[宜忌]適用于肝腎不足、頭暈目眩、多夢、健忘、腰膝酸軟或遺精等癥。

美容不老方

[材料]生姜600克,大棗300克,白鹽75克,丁香、沉香各18克,茴香150克。

[制法]將以上幾味藥共搗為粗末,和勻備用。

[用法]每日清晨煎服或開水泡服,每次10~15克。

[功效]調氣血,滋皮膚,葆容顏。

節(jié)令美食

元宵佳節(jié),家家戶戶都煮元宵。過去有“上燈元宵落燈面”之說。元宵也叫圓子和團子。因煮熟后浮在湯面上,故又名“湯圓”、“浮圓子”。吃元宵取“團”和“圓”之音,寓意為團團圓圓。元宵作為節(jié)令食品,相傳始于晉代,而盛于唐宋。《荊楚歲時記》上有“正月十五作豆油糕”的記載。這種豆糜油糕就是元宵的前身。唐代稱為“湯中牢子”或“粉果”。而宋之前很少有人詠過元宵。宋代周必大在《平園續(xù)稿》中曾講到:“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曾賦此……。”

宋代姜白石有首詩:“貴客鉤簾看卸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珍品”即是指元宵。宋時風俗,每逢元夕將“乳糖圓子……沙團子……十般糖之類,皆用鏤鍋裝花盤架車兒,簇插飛蛾紅燈彩蓋,歌叫喧闐。”(宋·周密《武林舊事》),將元宵放在金盤細盒中饋送便稱之為“市食合兒”,足見其在當時之珍貴了。

清代詩人李調元曾寫道:“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由此便可以看出古代元宵節(jié)時的熱鬧場面。婦女在人流奔涌中常常把釵鈿擠落在地。宋代,元宵夜闌時還會有“持小燈照路拾遺者,謂之‘掃街’。遺鈿墜珥,往往得之。東都遺風也。”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我國南北元宵形成了由多種地方風味到特色。元宵的餡料除可以用白糖、桂花、果仁、芝麻外,還可用鮮肉、火腿、蝦仁等。寧波的湯元可謂“馳名中外”,軟滑油潤,糯而不膩。安徽的安慶湯元,以湯汁鮮美而著稱,香甜可口。成都則以“賴湯元”、“郭湯元”最為有名,品種風味迥異于他處。餡心主要有芝麻、豆沙、麻醬、花生、水晶、冰糖、櫻桃、玫瑰8種。而“葛粉圓子”,“橘羹圓子”,都是湯圓中的上品。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人們在歡度元宵佳節(jié)時,常會想起臺灣民歌“賣湯圓”:“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讓我們共同祝愿身居海外的炎黃子孫佳節(jié)快樂,早日團圓共享祖國元宵佳節(jié)之樂。

雷驚天地龍蛇蟄

——驚蟄話食療

節(jié)令特點

每年的陽歷3月5日或6日為驚蟄時節(jié)。其含義是: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驚蟄時節(jié),氣溫回升較快,長江流域部分地區(qū)已漸出現春雷現象。

驚蟄時節(jié),春光明媚,萬象更新。通過細致的觀察,積累物候知識,對因人制宜地安排保健養(yǎng)生活動會有很大幫助。

天人合一

驚蟄時節(jié),人體中的肝陽之氣逐漸升高,陰血相對于不足,養(yǎng)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fā)、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以及氣血也如春天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飲食起居應該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使五臟和平。老年人更需要注意保養(yǎng)身體,元代丘處機在《攝身消息論》中講到:“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yǎng)脾氣。……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風冷易傷腠理,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一重,不可暴去。”這也就是所謂的“春焐”。

滋補原則

油膩食品容易使人有飽脹感,妨礙其他營養(yǎng)的攝入,飯后出現疲勞、嗜睡、工作效率下降等現象,也是“春困”的誘因之一,因此春季飲食宜清淡,避免大油大膩食品,如肥豬肉、油炸食品等。春季膳食還應提倡多樣化,避免單調,并要科學合理地搭配,如主食粗細糧、干稀的合理搭配,副食葷與素、湯與菜的搭配等,從而可以從多種食物中獲得較完全的營養(yǎng),使人精力充沛。

滋補食譜

蚌肉燒豆腐

[材料]河蚌肉300克,內酯豆腐3盒,開洋20克,青蒜葉20克,蝦子15克,紹酒20克,胡椒粉2克,精制鹽4克,味精3克,水芡粉35克,熟豬油80克,蔥姜末20克。

[做法]

(1)將豆腐切成小方丁,在鍋內放入冷水同時加豆腐用小火燒沸,隨即撈出,浸泡在冷水中。

(2)蚌肉清洗干凈,放入澆沸的清水中焯熟撈出,待涼后切成薄片。

(3)將炒鍋置于旺火上,下熟豬油45克燒熱,放蔥姜末炒香,再加蚌肉片炒散,放焯蚌肉的原湯(250克)、鹽、豆腐、開洋、味精,蓋上鍋蓋,等到豆腐入味,下水芡粉推勻,加入熱油后盛出,裝大盤里,撒上青蒜粒和胡椒粉即可。

[特點]

蚌肉酥香而不帶腥味,豆腐滾燙鮮美清香。

開洋紫菜湯

[材料]

紫菜15克,開洋20克,蔥末6克,紹酒12克,食鹽2克,味精適量,雞骨湯800克,熟豬油8克。

[做法]將紫菜清洗干凈,撕成小碎片;用開洋加紹酒和水浸軟。

在鍋里下雞骨湯,加開洋、紫菜、鹽、味精燒沸,舀去湯面浮沫,盛入大湯碗里,澆上熟豬油,灑上蔥末即可。

[特點]

紫菜清香,湯色潤清,富有豐富的營養(yǎng)。

蜜汁牛肉脯

[材料]

黃牛肉550克,胡蘿卜11只,紹酒12克,米醋12克,白糖35克,醬油12克,蜂蜜12克,洋蔥塊30克,香菜15克,熟清油55克,香麻油15克,胡椒粉少許。

[做法]將胡蘿卜切成方丁形;牛肉洗凈后,切成25厘米大的方塊。

把炒鍋置旺火上,加熟清油燒熱,放牛肉塊煸炒到收縮變色時,下洋蔥塊,色黃后,加紹酒、醬油、清水(牛肉量的35倍)燒沸,加蓋改用小火燒180分鐘。

再加胡蘿卜塊燒酥,放入米醋、白糖、蜂蜜,用旺火收干湯汁,淋入香麻油,灑上胡椒粉,盛裝圓盤里,撒上用作點綴的香菜。

[特點]

肉質酥爛,入口甜軟,醋而不酸。

麻辣豆腐

[材料]

內酯豆腐2盒,牛肉末80克,泡椒末12克,花椒末1克,醬油3克,食鹽2克,味精少許,肉湯150克,水芡粉25克,紅辣油18克,熟清油65克,蔥末20克。

[做法]

(1)將豆腐切成小方塊。

(2)炒鍋置大火上,放入清油燒熱,先下牛肉末、蔥末炒出香味,再放入泡椒末炒出紅油,然后加入肉湯、豆腐、醬油、鹽。

(3)改用小火燒5~6分鐘,待豆腐水分排干、入味時,再加味精,放入水淀粉推勻,淋上紅辣油,盛出裝大湯盤里,撒上花椒粉,即可。

[特點]

入口滾燙,香、辣、麻互不壓味。

肉片燒海參

[材料]

水發(fā)海參500克,上漿豬肉片100克,大蔥45克,紹酒16克,醬油35克,白糖45克,味精3克,肉湯250克,水淀粉20克,蔥油45克,熟清油250克(耗75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明水县| 衡山县| 安丘市| 咸阳市| 尚志市| 岳阳市| 武汉市| 岳阳县| 杭州市| 九台市| 保定市| 收藏| 富裕县| 太仆寺旗| 海伦市| 房山区| 阿拉尔市| 麻栗坡县| 西充县| 治多县| 堆龙德庆县| 海丰县| 德清县| 安顺市| 罗甸县| 磴口县| 博乐市| 武城县| 宁化县| 徐汇区| 上虞市| 色达县| 英超| 应城市| 司法| 信丰县| 盐山县| 五华县| 同江市|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