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京中事
揚州,舊稱廣陵,又稱為吳州。
從大運河建成以來,揚州作為大運河的轉運中心迎來了巨大的發展。
揚州的漆器、玉器、銅器、竹木器具和刺繡品、甚至胭脂水粉都聞名天下,遠銷海外。
只是近百年以來大夏朝為防止前朝遠遁海外的余孽復辟,實施海禁,導致這些備受番邦蠻夷歡迎的商品只能通過走私才能賣出去。
這也造成了沿海倭寇猖獗,時不時的襲擾海疆,讓沿海居民不堪其擾。
官兵多次圍剿倭寇,未見成效。
揚州是淮鹽重要的集散中心,造就了很多富甲一方的鹽商。鹽政關系國本,為歷朝歷代君主所重視。
當今隆安帝也不例外,隆安二年,他派自己信任的臣子,督察院經歷林海到任揚州。
擔任巡鹽御史,監察鹽道。
這林海,字如海,祖上曾為開國功臣。到林如海這一代,便是從科第出身,考中探花,被隆安帝看重。
林如海又娶了榮國府賈代善與史老太君之女賈敏,春風得意。
如今林如海到任一年有余,清查鹽務,使得今年鹽稅較比去年大為增長。
隆安帝大為贊賞,手書國之干臣四字送給林如海,以示嘉勉。又得知林如海之妻賈敏過世,還有一女名黛玉。
隆安帝便追贈賈敏為三品淑人,并且讓黛玉進京做公主伴讀。
林如海上表謝恩,只言小女仍在孝期,且身嬌體弱,恐沖撞了公主,因此婉拒。
不過隆安帝皇恩浩蕩,再次下旨召黛玉為公主伴讀,并傳太醫給黛玉看病。正巧京中賈府來信,欲接黛玉去京中。
林如海千恩萬謝接旨,感動不已。
“小女黛玉到京中也算有個依靠了,此番皇恩浩蕩,召小女為公主伴讀,又有岳家照顧,吾無憂矣。”
黛玉有一西席,姓賈名化,字時飛,別號雨村,旁人多以其號稱呼。
他曾任過一任知府,但因為其貪酷,恃才傲物,得罪了上司,被罷了官。
之后來到揚州,經人介紹,在林府做一西席先生,教書已有一年。
只是因為黛玉守孝,賈雨村欲辭西席。
林如海極力挽留,賈雨村這才留了下來。
黛玉守孝,無課可教,賈雨村時常趁著天清氣朗,飯后出門閑步。
這日,賈雨村行至揚州城外一破敗廟宇,名智通寺。寺內有一老僧,既聾且昏,齒落舌鈍,答非所問。
賈雨村不耐,出了智通寺,尋得一村肆沽飲三杯,以助野趣。
不想在此村肆中碰到京中一熟人,乃京中一古董商人,賈府大管家周瑞家的女婿冷子興。
兩人去歲曾在京中相識,不曾想在揚州能遇到。
熟人見面,自有一番話語。當即讓店家整上酒菜,推杯換盞,敘一些別后之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賈雨村問道:“近日京中可有趣聞?”
冷子興道:“倒還真有兩則趣聞,不知雨村兄想聽哪個?”
“哦?”賈雨村好奇:“且細細說來。”
說罷,叫過店家,再上一壺好酒,幾盤下酒菜。
冷子興也不賣關子,給賈雨村道了第一件奇事。
一言榮國府二房賈政之妻王氏生一男嬰,此男嬰生下來嘴里便含著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上有四字叫通靈寶玉,因此取名叫寶玉。
如今寶玉也已七歲有余,卻不精學業,加得史老太君疼愛,整日混在脂粉堆里,惹得賈政大怒。
只是寶玉仗著史老太君疼愛,屢教不改,讓賈政無可奈何。
賈雨村聽后笑道:“此子倒是不同凡人,我自革職以來,游歷各省,也曾遇到兩個這樣的孩子。
所以你方才一說這寶玉,我想必是這一派的人物。”
又說起賈家女兒之事,賈政長女元春日前入宮做女史去了。
另有賈赦之妾所出二小姐迎春,賈政之妾所出探春,以及寧國府賈珍之胞妹惜春待字閨中。
冷子興又道:“說起宮中,這便是我要說的第二件事。宮中舒嬪所出五皇子,日前已加封瑞郡王,往戶部觀政。
舒嬪父親舒老太公乃天下名儒,雖已致仕,但老太公桃李滿天下,當今次輔荀宣亦是他的得意門生,清流黨魁。
五皇子還未開府,就在士林中飽受贊譽,如今更是朝中清流寄予厚望之主。”
本朝太祖幾個兒子都是有本事的,為防止皇子們互相爭位,太祖規定除太子外,諸皇子禁止參與國事。
傳至順宗朝,順宗在位兩年未能留下子嗣。
大臣們不得已從太宗子嗣中迎立一位登基為帝,是為平宗。
只是平宗無太祖太宗之治國本事,又貪花好色,偏愛指手畫腳,把朝政弄得一團糟。
一個平字,不足以概括一個無能皇帝掌控權力后對國家的危害
太上皇即位后,為防平宗朝之事,開始允許皇子們觀政學習,學習如何治理國家。
但皇子身份特殊,不免有心人想做從龍之臣,皇子奪嫡之爭開始就愈演愈烈。
太上皇在位后期,出于平衡朝局的考慮,已經默許皇子深度參與朝政,由此形成了一個個皇子黨。
因此每當有皇子開府,便是朝野矚目的大事。
聽聞此事,賈雨村道:“這倒是大事,只是如今我如閑云野鶴一般。此等大事,與我如今無甚瓜葛。”
冷子興笑道:“兄臺勿妄自菲薄,兄之才干,我亦有了解。朝廷不會忘記如兄臺這般能臣,不久必起復于你。”
“坦能如此,甚好。”
賈雨村聽了高興,和冷子興碰過一杯,又問道:“五皇子之后,哪位皇子該出府了?”
冷子興道:“乃宮中寧貴人所出之七皇子明昀,只是七皇子母妃乃以一女官,因誕下子嗣才受封貴人。
如無母族支持,怕無法在朝中建立根基。”
冷子興言下之意,七皇子并無勢力,且離開府還有幾年,恐怕沒有競爭皇位的能力。
因為皇子參與朝政,加之宮中嬪妃多來自大臣勛貴之女,自從唐宋以來漸漸衰落的外戚勢力又開始抬頭。
外戚以皇子為中心,成為文官,勛貴之外朝中第三股勢力。不過這股勢力并不團結,只是形成一個個小圈子。
在諸皇子還未開府之前,其母族就會廣交群臣,制造聲勢,為皇子們打下名聲。
所以五皇子明臺還未出府,就已經成為朝野皆知的博學皇子,很得一批清流臣子的支持。
若背后無母族支持,就會像七皇子明昀一樣,無人關注,自然也無人燒其冷灶了。
賈雨村與冷子興聊至傍晚,唯恐城門關閉,欲進了城尋一酒肆再聊。
只是剛要走時,忽聞后面有一人叫道:“雨村兄,恭喜了。”
賈雨村回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當日同僚張如圭,兩人一同被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