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黑金博弈
- 紅樓之天下
- 趙墨涵
- 2218字
- 2025-06-10 12:00:00
鹽是“食肴之將帥”,百姓一日不可或缺。而蜂窩煤,目前尚有柴薪、木炭等物可以替代。
若百姓因其潛在危險而心存畏懼,大可繼續沿用舊法取暖。
然而,蜂窩煤最核心的優勢在于其低廉的價格。
對于掙扎在生死線上的貧苦百姓而言,冬日里那份對溫暖的渴望,往往能壓倒對未知危險的恐懼。
更何況,在廟堂之上,在宏大的國策面前,區區幾條人命,在一些袞袞諸公眼中,或許真的只是奏章上冰冷的數字。
那些聞風而動、慷慨激昂上奏彈劾的御史言官們,固然有秉持公心、為民請命者,但其中也不乏借題發揮之輩。
其背后所代表的某些力量,真正覬覦的,或許正是蜂窩煤背后巨大的利益空間。
他們想要的,是朝廷能放開限制,允許他們名正言順地參與到這場黑金盛宴中來。
即便朝廷強硬不允,他們亦有門路暗中經營,但終究名不正言不順,時刻面臨被工部嚴厲打擊的風險。
此次借慘案發難,本意或許是想迫使朝廷讓步,默認私營的事實。
未曾想,年輕的七皇子明昀棋高一著,不僅不退縮,反而直接提出了特許經營的概念,將私營徹底納入朝廷監管,還要收取不菲的費用。
你不是想參與嗎?可以。但必須遵守我的規矩,繳納保護費。
若想偷偷摸摸、不守規矩、不愿繳費?那就別怪朝廷的鐵拳不留情面了。
此策若成,既能快速推廣蜂窩煤,解決無數貧寒百姓冬日取暖的民生大困;又能為朝廷開辟一項長期穩定、可預期的新財源,充盈國庫,實乃公私兩便之策。
隆安帝的目光在明昀年輕而堅毅的臉上停留了片刻,那深邃的眼眸中,一絲難以察覺的贊賞之色飛快掠過,隨即又恢復了帝王的深沉。
他緩緩開口,聲音恢復了之前的平靜:“此策……倒有幾分見地。特許經營,收保費以行監管,化私為‘公’……嗯。”
他微微頷首,“明日大朝會,此事必成焦點。
那些聞著腥味兒的御史言官們,怕是早已磨好了唇槍舌劍,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你們二人,需做好萬全準備。”
“兒臣明白。”
“老臣明白。”
明昀與李凡齊聲應答,聲音中帶著一絲如釋重負的堅定。
兩人再次叩首,方小心翼翼地起身,躬著身子,一步步退出了養心殿。
殿外清冷的空氣撲面而來,李凡才驚覺自己后背的朝服已被冷汗浸透。
他長長吁出一口氣,掏出汗巾擦了擦布滿細密汗珠的額頭,低聲道:“殿下今日在御前所陳之策,高屋建瓴,化危為機,實乃妙手。
老臣佩服。
只是……”
他臉上浮現憂慮,“明日朝堂之上,風云匯聚,恐怕會有一番唇槍舌劍,甚或疾風驟雨。
那些心思活絡之人,未必甘心就此被納入條框之內。”
明昀望了望遠處宮墻之上,幾只不畏些許寒風的飛鳥正在盤旋翱翔,他年輕的臉上露出一抹從容而略帶深意的微笑。
“老尚書過譽了,此策乃集眾人之智,非本王一人之功。
至于明日朝會,”
他語氣篤定:“老尚書放心,此事關乎萬千黎庶冬日取暖之生計,關乎朝廷開源節流之國策,關系國家工程。
我等占著理字,更占著利國利民的大義。
況且……”
他收回目光,看向李凡,眼神明亮:“父皇心中,對此策已有決斷。”
雍正皇帝為什么在當親王時期大多數時候都能處于無敵狀態,讓人挑不出毛病,就是因為他時時刻刻都占著一個理字。
一個平民百姓占著理字沒有用,因為權貴階層會用強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但一位皇子占著理字,作用就大很多了。不說無敵了,但最起碼會讓旁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來。
李凡聞言,心中一動,想起皇帝最后那平靜中隱含支持的態度,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是啊,天子心意已露端倪。
他忽然又想起一事,忙道:“殿下思慮周全。老臣以為,這特許經營的資質審核,乃此策成敗之關鍵。
若無明確、嚴苛之標準,恐良莠不齊,魚目混珠,反壞了蜂窩煤之聲譽,辜負了朝廷惠民之本意。”
“老尚書所言極是。”
明昀深表贊同:“此事正需工部費心。可考慮從數方面嚴加考量:商家須有雄厚之本金,確保其有實力維持標準生產;
其工坊規模、場地、器具必須達到規定要求;
所雇傭之匠人,尤以掌火候、配煤方的核心匠師,其技藝水準須經工部考核認證。
此外,過往商譽、有無作奸犯科之記錄,亦當納入考量。
初期為求穩妥,標準不妨從嚴,寧缺毋濫。
待此制度運行順暢,深入人心,再視情形逐步放寬,引入更多合規商家,以利推廣。”
兩人一邊低聲商議著細節,一邊沿著宮道緩緩向外行去。
初秋的陽光灑在紅墻金瓦之上,帶來些許暖意,也照亮了這條通向明日風暴的道路。
次日寅時剛過,天色未明,整個京城尚在沉睡。
唯有皇城根下,已是燈火通明。身著各色品級朝服的文武百官,如同匯入大河的溪流,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巍峨的宮門前。
沉重的宮門在晨霧中緩緩開啟,官員們按著品級序列,魚貫而入。
穿過一道道森嚴的宮門,踏上漫長的御道,最終肅立于莊嚴恢弘的金鑾寶殿前的巨大廣場之上。
這是每月初一和十五舉行的朔望朝會,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和御史言官們都得參與。
小冰河時期的寒風凜冽,吹拂著冠冕上的瓔珞和朝服的下擺,卻吹不散空氣中彌漫的緊張與期待。
無數道目光,或明或暗,或探究或揣測,都悄然投向了立于皇子隊列前列的七皇子明昀。
這位昨日在養心殿提出非常有效建議的年輕皇子,今日無疑將是風暴的中心。
隨著司禮監大太監一聲悠長尖細的“皇上駕到——”,鼓樂齊鳴。
身著明黃龍袍的隆安帝,在儀仗的簇擁下,龍行虎步,登上那至高無上的御座。
山呼萬歲之聲,響徹云霄。
實際上朝會上的各項事務早在小朝會上內閣和六部九卿們商議完畢了,拿上來討論不過給朝臣們通通氣,讓大家有個參與感。
而朝會往往也會成為御史言官們發起攻擊的好時機,因為避無可避,所以被攻擊之人必須正面應對。
若不做好準備,一定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在太上皇壽誕,朝廷舉行秋獵儀式為太上皇慶賀的議題過去后,真正的交鋒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