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皇子大婚的盛事,神京城的百姓那也是參與感十足。
不論是酒樓、茶樓、亦或者青樓。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大家伙都在熱情的討論成王殿下大婚的事情。
“要說這皇家娶親,還要數先太子那會最熱鬧。”
一老漢在路邊的茶攤唾沫橫飛,激情飛舞:“記得那時候迎親隊伍的儀仗從東華門排到正陽門,光是抬嫁妝的力士就是八百余人。”
一旁坐著的貨郎喝著茶水,插嘴道:“我聽說成王殿下這會要娶兩個?”
“可不!”
茶攤的老板擠眉弄眼:“榮國府那位乃是太上皇指的婚,秦家姑娘卻是皇上欽點的?!?
酒樓里,幾個紈绔子弟也正在談論這樁婚事。
“我聽說,禮部那幫老爺們愁得頭發都白了?!?
“禮部也為難啊,這大婚典章,按理來說只為一人舉辦。但誰成想,成王殿下要娶兩個。
我聽說,最后還是鄭侍郎提出的辦法,為此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就連神京城中也多是流言蜚語的。”
“紫英啊,聽說你們家與那賈府有舊,你可曾見過賈府的大姑娘。”
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有英豪少年之姿,器宇軒昂,英姿煥發。
馮紫英笑道:“雖有舊,但賈府大姑娘乃后院女眷,如何得見?”
有人好奇的問道:“我聽說,賈府有一銜玉而生的公子,名喚寶玉?”
“確實如此?!?
馮紫英道:“那賈寶玉深得賈府史老太君的寵愛,視為心肝命根子。我聽說前日里成王殿下登門,對賈寶玉也甚為疼愛?!?
按理來說此種內事在賈府中發生,一般是不會傳出去的。如果傳出去,無非就兩種可能。
第一就是賈府內部有探子,探子把明昀對賈寶玉的喜愛傳了出去。第二就是賈府故意為之,目的就是給賈寶玉制造聲勢。
不管是哪種可能,總之成王殿下喜愛賈寶玉的消息,已經在神京城中傳開了。
別看成王殿下從名頭上看不如其他幾位王爺,但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的郡王爵位。
更何況這次大婚亙古未有之,神京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成王殿下身上。賈寶玉也跟著沾光了,得到了不少關注,銜玉而生的傳說更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
大婚前的最后一天,早有禮部的官員登門,和賈赦、賈政溝通大婚的流程以及細節。
迎親這一過程自然是不可省略的,等到明天禮部官員和內廷太監作為迎親的隊伍分別去賈府和秦府迎親。
兩支隊伍匯合后,再繞一圈返回賈府,完成整個迎親的章程。
賈府上下張燈結彩,處處懸掛著大紅燈籠。朱漆廊柱上纏繞著金絲繡帶,連庭院里的花木都系上了紅綢,一派喜氣洋洋。
管家婆子們來回奔走,丫鬟下人也都是笑意濃濃,與有榮焉。
“這邊這邊,快來打掃一下?!?
“哎,知道啦,這就來?!?
“哎呀,你看著點,做事毛毛糙糙的?!?
望著院子外手忙腳亂的下人們,王熙鳳把目光收回來,看著賈元春那件華美絕倫的嫁衣,眼里忍不住露出一絲羨慕。
這是大婚前的試妝,早有宮里年長的宮女前來,為賈元春梳妝打扮。
王熙鳳和李紈等作為賈府女眷,亦參與了試妝活動。
賈元春細細的打量著自己的嫁衣,金線繡成的鳳凰在燭光下熠熠生輝,隨著她的動作,鳳凰的羽翼仿佛真的在振翅欲飛。
鳳冠上的珍珠、寶石在燭火映照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襯得她肌膚如雪,眉眼如畫。
王熙鳳站在一旁,手里捏著帕子,忍不住的贊嘆:“哎呦,王妃娘娘,這身衣裳一穿,明日怕是要把整個神京城的人都看呆了。”
李紈也在一旁贊嘆:“瞧瞧這繡工,怕是尚衣監的繡娘們熬了多少個日夜才趕出來的?!?
“姑娘本就生得端莊大氣,如今再配上這身嫁衣,明日必定艷壓群芳?!币慌缘谋僖彩乔尚︽倘?。
作為賈元春的侍女,賈元春嫁過王府去,她也要跟著陪嫁過去。
這時賈母身邊的大丫鬟鴛鴦來傳話:“二奶奶,老太太說陪嫁單子上還有幾處不合,找你前去商議商議。”
“這就來……”王熙鳳放下首飾盒,跟著鴛鴦去了。
李紈看賈元春有些出神,就問道:“怎么?明日就要做新娘子了,心里緊張?”
賈元春抬起眼眸,輕輕搖頭道:“倒也不是緊張,只是……”
她想到明日一同大婚,卻從未見過的秦府姑娘,不知道她是何模樣?脾氣如何?是否好相處?
李紈還以為賈元春是因為明日出嫁后想家了,就笑道:“元春妹妹嫁給成王殿下之后,必然是琴瑟和鳴,夫妻恩愛。
那日成王殿下登門,我也是瞧見的,妹妹嫁過去定然是一門好親事。
再說,這王府規矩不比宮里嚴苛,元春妹妹可時?;貋砜纯础!?
雖然擔心的不是這個,但聽李紈這樣一說,賈元春心情也是好多了。
她看向窗外,夜風輕輕拂過,吹動屋檐下的紅綢飄動著,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明日,便是給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了。
而距離賈府甚遠的秦府,相比熱鬧的賈府無疑顯得冷清一些,卻也處處透著精心布置的喜氣。
廊下懸著素雅的紅紗燈,庭院里新栽的幾株木槿花上系著紅綢。秦府沒有女主人,這是秦可卿帶著丫鬟們精心布置的。
雖然沒有人看見,但處處彰顯著她的用心。
秦業背著手在正廳踱步,眉頭時緊時松。既為女兒嫁得一個好夫婿而高興,也為女兒日后王府內的生活而擔心。
成王殿下已經在工部坐衙多日,雖還沒什么實績。但其親和的作風,彰顯出這位殿下的好脾氣,端是一位好郎君。
只是如今雖然大婚,但神京城的目光全被賈府的大姑娘給吸引了去,秦可卿反倒成了無人在意的添頭。
他也是聽賈政聊過賈府那邊的陪嫁單子,光是丫鬟女使、管家婆子就達幾十人。還有那金銀綢緞,更是滿滿的二十大箱。
更有甚者,連城外的兩處莊子,也一并加進陪嫁的單子里去。
賈政是個厚道人,只是陪嫁的單子都是賈母和王夫人以及王熙鳳商量著定的,他也插不了手。
因此把這個消息透露給秦業,讓他做好心理準備,免得有落差。
秦業為官多年,也沒什么積蓄。為了操辦女兒的婚事,幾乎耗盡了半生積蓄。
好在當今圣上也知道秦家的情況,早早派了內廷管事太監帶著賞賜登門。
二十抬朱漆描金的嫁妝箱子整齊碼在廂房,里頭裝著御賜的云錦緞匹、鎏金首飾,金銀珠寶。
管事太監走之前還特意說:“秦大人放心,皇上特意吩咐了,貴府姑娘雖為側妃,但排場那是一點都不比賈府差的?!?
秦業也知道最近因為兩府的婚事,朝野上下議論紛紛,也知道這是當今皇上和太上皇在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