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凡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中庸》
一、本書中《老子》正文及王弼注依據的是師尊授課所使用的課本——嚴復先生《評點老子道德經》,由臺北廣文書局印行。
二、本書以戊午年(1978年)7月3日至11月24日毓老講學內容整理而成。
三、為使條理分明,本書內容依以下原則編排:
(一)《老子》每章本文以黑體編排。在本文之后,依王弼注分段,每段本文以宋三體呈現,每段之后以細黑體附王弼注,以供讀者參考。
(二)師尊上課時曾引用嚴復先生《評點老子道德經》與宋龍淵先生《道德經講義》二書,凡師尊授課曾引用二書注解部分,則一并附之于后,以細黑體表示。其余因卷帙浩繁,只能割愛。
(三)師尊授課講解《老子》內容,則以宋一體編排。
(四)師尊授課時曾有筆記書之于黑板或口述之,本書編排時以“毓老師筆記”及“毓老師口述筆記”方式標明。師尊曾對其筆記所做解說,則以楷體起首附之于后,以便于區分閱讀。
(五)師尊授課曾評論歷史事件或月旦人物,為使讀者明了其背景,則旁引資料,以仿宋體顯示,另加注釋附于該頁下端,以提供博雅君子參考。
(六)文中引用各家經典文字者,則注明出處,以括號內楷體表示。
(七)為“引導閱讀,開啟智慧”,我們嘗試將研讀《老子》相關小常識,及師尊上課“金句”以邊欄方式呈現于后,以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