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生平:東貶西謫,人生多舛

王昌齡生平與創作

王昌齡(698——約765),字少伯,京兆萬年人,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昌齡的詩篇流傳下來的并不多,《全唐詩》收錄一百八十多首,還有一些零落的章句。王昌齡享有“七絕圣手”的美譽,又被稱為“詩家夫子”,在當時他就已經詩名遠播,頗受推崇。然而史料中有關他生平事跡的記載卻少之又少,關于他的籍貫,他的生卒年,他的仕進與貶謫之路,歷來說法不一,史家亦無定論。因此本文關于其生平的表述,綜合了一些考據家的推論。

家道式微,艱難求仕

王昌齡的家族瑯琊王氏在南朝時非常顯赫,然而到了他這一代,家道已然式微,他的祖父、父親幾代都無人仕宦。王昌齡家境較為困頓,他曾在《上李侍郎書》中說道:“久于貧賤,是以多知危苦之事。”王昌齡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友人常稱呼他“王大”,其父情況不詳,很有可能早逝;其母比較長壽,直到他去世,母親仍健在。從王昌齡的作品中我們得知他至少有一個弟弟,在《別李浦之京》中,他寫道:“故園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鄰莊尚漁獵,一封書寄數行啼?!笨梢娝牡艿埽嗍呛⒅?。

王昌齡早年間在故鄉躬耕讀書,他既沒有煊赫的家世,也沒有能扶持、提攜他的親戚朋友,凡事都只能依靠自己。同古代其他青年一樣,進入仕途是唯一可以改變他窘困的生活現狀的途徑。王昌齡一邊讀書,一邊還要養家糊口,因此在他的詩歌中,常常可見“漁”“耕”等詞,“無何困躬耕”(《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垂釣往南澗”(《獨游》)等詩都是對自己躬耕田畝生活片段的志述。由此可見,家境的貧困并沒有給王昌齡提供優渥的讀書條件,他極高的文才與后來所取得的詩歌成就,得益于自己天生的聰慧與寒窗苦讀的毅力。

青年時期的王昌齡除了在家中耕讀,還偶爾去附近的州縣漫游。王昌齡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創作了大量的邊塞詩作名篇,然而史料中并未見到有關他赴邊出塞的記載,關于他“出塞復入塞”的時間、地點、次數等,都是學者根據其詩作推導出的結論,因此各家也有較大的出入。

約在開元十一年(723)前后,王昌齡二十五歲左右時,他曾到過華陰、大梁、嵩山、太行,既而游獵邯鄲,并且在河北、河東邊塞一帶漫游。在開元十二年(724)至開元十三年(725)間,王昌齡又漫游了河西、隴右邊地。王昌齡希望能在沙場建功立業,實現“封侯取一戰”的宏愿。然而現實并未能使他如愿,在《從軍行二首》中,他感嘆自己:“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在疆場上未能有所建樹,王昌齡又重拾翰墨,并且廣泛地結交賢達,為自己將來走上仕途創造時機。開元十五年(727),二十九歲的王昌齡進士及第,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秘書省校書郎是正九品上的低級官員,徒有清雅的名聲,卻是個閑散之職。這與王昌齡迫切地希望入仕以求治國平天下的愿望相去甚遠。于是王昌齡于開元二十二年(734)再應博學宏詞科,又一舉登第。然而科場得意的王昌齡在官場卻未能如愿,他由校書郎改任汜水尉,這是一個正九品下的官職,其品秩不升反降。這無疑讓王昌齡備受打擊。

東貶西謫,死于非命

約在開元二十三年(735),王昌齡被貶謫到地處偏僻的嶺南。這次貶謫的原因也不甚明了,王昌齡自述是“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諾”(《見遣至伊水》)。由于罪過較輕,他途中在今湖北一帶盤桓較久。這一次遭貶,可能就是他天性不拘小節而導致的,但不排除與唐王朝當時的政治局勢有莫大的關聯。雖然從他的詩篇以及史料記載中,鮮有關于他被貶的實在證據,然而他被貶嶺南時,正是外戚李林甫得勢、張九齡失勢之時。王昌齡一直非常仰慕張九齡的品行和為人,與之關系也比較密切,所以這一次遭貶謫,有可能只是單純地受到了張九齡的牽連。此外,李林甫當權,安祿山正得寵,楊家勢力大行其道。而王昌齡在任校書郎和汜水尉時,作了比較多的宮怨詩,當權者認為他的宮怨詩有變相嘲諷唐玄宗專寵楊貴妃、沉迷聲樂酒色之嫌,故而將其貶黜外放。

開元二十七年(739),王昌齡遇赦北返,第二年歸至長安。這年冬天,王昌齡奉旨量移江寧丞。赴任之前,他向好友岑參辭行,作《留別岑參兄弟》:“江城建業樓,山盡滄海頭。副職守茲縣,東南櫂孤舟?!币蛟诮瓕帪楣?,世人也稱其為“王江寧”。除了天寶二年(743)春他因事暫至長安,此間他一直都在江寧任所。

然而幾年之后,王昌齡又因為“不矜細行,謗議沸騰”的罪名再次遭貶。這一次被貶的原因,史學家一般認為他是受小人讒言所致。所謂“不矜細行”,主要是說王昌齡在生活作風上有一些好酒貪杯、游手好閑、私養歌姬的毛病。這一次他被貶為龍標尉,在天寶七載(748)春天,王昌齡到達了龍標。李白著名的詩作《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就是作于王昌齡被貶龍標之時。自從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王昌齡任職的僅僅只是郎、尉、縣丞一類的小官,而且還屢遭貶謫,不斷遷移,他的仕進之路充滿著失意和悲劇。

關于王昌齡之卒,具體為哪年,因何事被殺,史無記載。因此,關于這一問題說法不一。聞一多于《唐詩大系》中疑其卒于765年。也有許多學者認為王昌齡卒于安史之亂爆發后,即天寶十四載(755)。一代大詩人之死已成謎團,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上架時間:2022-03-17 15:51:21
出版社:河海大學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梁山县| 苗栗县| 满洲里市| 湖南省| 常德市| 巴林右旗| 类乌齐县| 日喀则市| 应用必备| 沙坪坝区| 乐亭县| 新郑市| 五指山市| 漳州市| 泽普县| 曲周县| 道孚县| 雅安市| 吉安县| 浦县| 淄博市| 台江县| 南城县| 师宗县| 绥德县| 南涧| 崇阳县| 夏津县| 萨迦县| 孝义市| 永昌县| 汝城县| 昂仁县| 苍梧县| 盐城市| 基隆市| 桃园市| 肥乡县| 遂平县| 慈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