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一本書看透股權節稅
最新章節:
致謝
這是一本站在股東視角講“稅”的書。全書以“公司設立—公司擴張—公司收縮—公司上市—公司整合”為時間軸,涵蓋了分紅、轉股、重組、上市、激勵、代持等30個核心股權動作的稅收知識點,并以指導股權實戰為宗旨,剖析了不同商業模式對稅負的影響,以幫助企業將稅務規劃融合到商業決策中。本書精選了公牛集團、三只松鼠、聯想控股、吉祥航空等50個真實案例(部分案例的企業名稱為化名)貫穿始終,語言通俗易懂,零財稅基礎的讀者也能讀得懂、學得會。本書適合老板和財務共同閱讀;可以幫助企業家讀者建立起股權稅收的思維體系,可以作為非企業家讀者遇到股權稅收問題時隨時查找答案的“案頭書”。
- 致謝 更新時間:2022-06-27 11:49:19
- 30.3 本章實戰思考
- 30.2.2 三層境外股權架構
- 30.2.1 案例50:巨輪智能
- 30.2 對外直接投資架構
- 30.1.3 非上市型返程投資架構
- 30.1.2 上市型返程投資架構
- 30.1.1 什么是返程投資架構
- 30.1 返程投資架構
- 第30章 境外架構之走出去架構
- 29.4 本章實戰思考
- 29.3 案例49:亞美大寧
- 29.2.2 境外公司轉讓股權
- 29.2.1 外籍個人轉讓股權
- 29.2 純外資架構轉股
- 29.1.4 多層股權架構
- 29.1.3 雙邊稅收協定
- 29.1.2 境外公司取得分紅
- 29.1.1 外籍個人取得分紅
- 29.1 純外資架構分紅
- 第29章 境外架構之純外資架構
- 28.4 本章實戰思考
- 28.3.2 悲傷的華創合成
- 28.3.1 幸福的威信制藥
- 28.3 股權置換的稅務處理
- 28.2.2 股權置換方案
- 28.2.1 并購方案初稿
- 28.2 案例48:華創合成
- 28.1 以控股企業股權支付對價
- 第28章 企業并購之股權置換
- 27.4 本章實戰思考
- 27.3.2 換股并購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 27.3.1 案例47:方正證券
- 27.3 被收購方為公司
- 27.2.2 換股并購的個稅處理
- 27.2.1 案例46:藍鼎控股
- 27.2 被收購方為個人
- 27.1 以本企業股權支付對價
- 第27章 企業并購之換股并購
- 26.3 本章實戰思考
- 26.2 承債條款稅務處理
- 26.1.2 稅務檢查
- 26.1.1 案例背景
- 26.1 案例45:億科置業
- 第26章 企業并購之承債式收購
- 25.5 本章實戰思考
- 25.4.2 被并購方為個人股東
- 25.4.1 被并購方為公司股東
- 25.4 付款時間條款
- 25.3.3 過渡期損益的稅務處理
- 25.3.2 什么是“過渡期損益”
- 25.3.1 案例44:帝都集團
- 25.3 過渡期損益條款
- 25.2.2 包稅條款的法律效力
- 25.2.1 案例43:太原重型
- 25.2 包稅條款
- 25.1 并購的含義
- 第25章 企業并購之并購協議
- 第五部分 公司整合
- 24.4 本章實戰思考
- 24.3.3 期權激勵的稅務處理
- 24.3.2 期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 24.3.1 案例42:汪汪新材
- 24.3 期權模式的股權激勵
- 24.2.3 激勵對象的個人所得稅
- 24.2.2 標的公司的企業所得稅
- 24.2.1 案例41:潤陽科技
- 24.2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激勵模式
- 24.1.5 激勵的標的公司:東易日盛
- 24.1.4 激勵股的受讓方:30名員工
- 24.1.3 激勵股的轉讓方:東易天正
- 24.1.2 股權激勵會計處理
- 24.1.1 案例40:東易日盛
- 24.1 個人直接持股的激勵模式
- 第24章 公司成熟之股權激勵
- 23.4 本章實戰思考
- 23.3.2 涉稅處理的總結
- 23.3.1 案例39:國科恒泰
- 23.3 合伙企業股東
- 23.2.2 涉稅處理的總結
- 23.2.1 案例38:河北廣電
- 23.2 公司股東
- 23.1.2 凈資產折股不增加注冊資本
- 23.1.1 凈資產折股增加注冊資本
- 23.1 個人股東
- 第23章 擬上市公司之股份改制
- 22.3 本章實戰思考
- 22.2.2 稅務處理
- 22.2.1 案例37:水星家紡
- 22.2 名義股東為公司
- 22.1.2 稅務處理
- 22.1.1 案例36:思維造物
- 22.1 名義股東為個人
- 第22章 擬上市公司之股權代持
- 21.3 本章實戰思考
- 21.2.2 三種架構調整路徑
- 21.2.1 案例35:煌上煌
- 21.2 子公司變孫公司重組
- 21.1.4 股東翻墻小結
- 21.1.3 股東翻墻的涉稅處理
- 21.1.2 股東翻墻的四個步驟
- 21.1.1 案例34:藍天公司
- 21.1 股東翻墻重組
- 第21章 擬上市公司之底層架構
- 20.2 本章實戰思考
- 20.1.5 阮氏兄弟的選擇
- 20.1.4 增資擴股方案
- 20.1.3 股權投資方案
- 20.1.2 股權轉讓方案
- 20.1.1 案例33:阮氏兄弟改架構
- 20.1 直接架構變間接架構
- 第20章 擬上市公司之頂層架構
- 19.5 本章實戰思考
- 19.4.2 公司股東
- 19.4.1 個人股東
- 19.4 三類股東稅負總結
- 19.3.3 限售股分紅
- 19.3.2 限售股轉讓
- 19.3.1 限售股的前世今生
- 19.3 跨越上市的股東
- 19.2.2 分紅
- 19.2.1 轉股
- 19.2 未上市和已上市公司股東
- 19.1 案例32:夢想公司
- 第19章 公司上市之基礎稅政
- 第四部分 公司上市
- 18.4 本章實戰思考
- 18.3 四種路徑的時間成本比較
- 18.2.4 分立路徑稅負
- 18.2.3 投資路徑稅負
- 18.2.2 劃轉路徑稅負
- 18.2.1 買賣路徑稅負
- 18.2 四種模式的稅負
- 18.1.2 資產剝離的四種路徑
- 18.1.1 案例背景
- 18.1 案例31:五一重工
- 第18章 企業重組之資產剝離
- 17.3 本章實戰思考
- 17.2.2 分立的涉稅處理
- 17.2.1 案例30:長齡液壓
- 17.2 公司分立
- 17.1.3 合并的稅務處理
- 17.1.2 子公司變分公司
- 17.1.1 案例29:火火集團
- 17.1 公司合并
- 第17章 企業重組之合并分立
- 16.3 本章實戰思考
- 16.2.3 稅務處理
- 16.2.2 合伙企業注銷流程
- 16.2.1 案例28:周大生
- 16.2 合伙企業注銷
- 16.1.3 清算所得稅
- 16.1.2 公司注銷流程
- 16.1.1 案例27:麥冬飲料
- 16.1 公司注銷
- 第16章 股東退出之企業注銷
- 15.3 本章實戰思考
- 15.2.2 三種規劃思路
- 15.2.1 案例背景
- 15.2 案例26:魚美飲食
- 15.1.3 揭曉謎底
- 15.1.2 稅收原理
- 15.1.1 案例背景
- 15.1 案例25:聯想控股
- 第15章 股東退出之公司股東退出
- 14.3 本章實戰思考
- 14.2.2 稅務處理
- 14.2.1 案例背景
- 14.2 案例24:風云創投
- 14.1.2 稅務處理
- 14.1.1 案例背景
- 14.1 案例23:酒仙網絡
- 第14章 股權退出之個人股東退出
- 13.3 本章實戰思考
- 13.2 案例22:萬科并購
- 13.1.2 第二階段:清算
- 13.1.1 第一階段:購買土地使用權
- 13.1 案例21:聰聰地產
- 第13章 資產出售和資產收購
- 第三部分 公司收縮
- 12.4 本章實戰思考
- 12.3.4 合伙企業股東
- 12.3.3 居民企業股東
- 12.3.2 居民個人股東
- 12.3.1 案例20:無歡影視
- 12.3 其他資本公積轉增
- 12.2.4 合伙企業股東
- 12.2.3 居民企業股東
- 12.2.2 居民個人股東
- 12.2.1 案例19:三只松鼠
- 12.2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轉增
- 12.1.5 合伙企業股東
- 12.1.4 居民企業股東
- 12.1.3 居民個人股東
- 12.1.2 轉增稅政原理
- 12.1.1 案例18:尚美家裝
- 12.1 留存收益轉增
- 第12章 增資擴股之轉增資本
- 11.3 本章實戰思考
- 11.2.3 對賭的稅務處理
- 11.2.2 對賭的司法結論
- 11.2.1 案例17:海富投資
- 11.2 對賭條款涉稅處理
- 11.1.3 第二階段:投資人貨幣增資
- 11.1.2 第一階段:王均豪貨幣增資
- 11.1.1 案例16:吉祥航空
- 11.1 增資擴股基本稅政
- 第11章 增資擴股之股權融資
- 10.3 本章實戰思考
- 10.2.3 支付的顧問費
- 10.2.2 支付的投資收益
- 10.2.1 案例背景
- 10.2 案例15:肥肥養生
- 10.1.2 “明股實債”稅務處理
- 10.1.1 什么是“明股實債”
- 10.1 案例14:羊寶寶案例
- 第10章 債權融資之明股實債
- 9.3 本章實戰思考
- 9.2.2 稅務處理
- 9.2.1 案例13:哆啦游戲
- 9.2 非房地產項目的借雞生蛋
- 9.1.3 案例小結
- 9.1.2 稅務處理
- 9.1.1 案例12:紫荊花園
- 9.1 房地產項目的借雞生蛋
- 第9章 股權合作之借雞生蛋
- 8.3 本章實戰思考
- 8.2 聯姻生子型股權合作總結
- 8.1.2 稅務處理
- 8.1.1 案例背景
- 8.1 案例11:騰飛智能
- 第8章 股權合作之聯姻生子
- 7.2 本章實戰思考
- 7.1.4 稅務處理
- 7.1.3 會計處理
- 7.1.2 法律流程
- 7.1.1 案例背景
- 7.1 案例10:國茂股份
- 第7章 資產出資之非貨幣資產出資
- 第二部分 公司擴張
- 6.2 本章實戰思考
- 6.1.2 所得類型的選擇
- 6.1.1 企業類型的選擇
- 6.1 案例9:王者咨詢
- 第6章 企業類型如何選擇
- 5.3 本章實戰思考
- 5.2.2 間接架構變直接架構
- 5.2.1 直接架構變間接架構
- 5.2 兩次股權架構調整的原因
- 5.1.3 第三階段:直接持股
- 5.1.2 第二階段:間接持股
- 5.1.1 第一階段:直接持股
- 5.1 案例8:鹽津鋪子
- 第5章 四種股權架構的應用
- 4.3 本章實戰思考
- 4.2.4 股權激勵池
- 4.2.3 二代傳承池
- 4.2.2 家族股權池
- 4.2.1 創始股東池
- 4.2 案例7:公牛集團
- 4.1 什么是混合型股權架構
- 第4章 混合型股權架構
- 3.5 本章實戰思考
- 3.4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總結
- 3.3.2 案例6:開心麻花
- 3.3.1 案例5:掌趣科技
- 3.3 分紅模式下的稅負
- 3.2.2 持股上市公司
- 3.2.1 持股非上市公司
- 3.2 轉股模式下的稅負
- 3.1.2 案例4:牛牛合伙
- 3.1.1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簡介
- 3.1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基礎稅政
- 第3章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
- 2.3 本章實戰思考
- 2.2.2 兩種股權架構的總結
- 2.2.1 案例3:李老板賣股
- 2.2 兩種股權架構的比較
- 2.1.2 案例2:來伊份
- 2.1.1 什么是持股公司間接架構
- 2.1 持股公司間接架構簡介
- 第2章 持股公司間接架構
- 1.3 本章實戰思考
- 1.2 個人持股直接架構六個后果
- 1.1.5 案例小結
- 1.1.4 公司注銷
- 1.1.3 公司轉增
- 1.1.2 公司分紅
- 1.1.1 案例背景
- 1.1 案例1:龍女士投資
- 第1章 個人持股直接架構
- 第一部分 公司設立
- 前言
- “利威股權叢書”總序
- 作者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利威股權叢書”總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公司設立
- 第1章 個人持股直接架構
- 1.1 案例1:龍女士投資
- 1.1.1 案例背景
- 1.1.2 公司分紅
- 1.1.3 公司轉增
- 1.1.4 公司注銷
- 1.1.5 案例小結
- 1.2 個人持股直接架構六個后果
- 1.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章 持股公司間接架構
- 2.1 持股公司間接架構簡介
- 2.1.1 什么是持股公司間接架構
- 2.1.2 案例2:來伊份
- 2.2 兩種股權架構的比較
- 2.2.1 案例3:李老板賣股
- 2.2.2 兩種股權架構的總結
- 2.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3章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
- 3.1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基礎稅政
- 3.1.1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簡介
- 3.1.2 案例4:牛牛合伙
- 3.2 轉股模式下的稅負
- 3.2.1 持股非上市公司
- 3.2.2 持股上市公司
- 3.3 分紅模式下的稅負
- 3.3.1 案例5:掌趣科技
- 3.3.2 案例6:開心麻花
- 3.4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總結
- 3.5 本章實戰思考
- 第4章 混合型股權架構
- 4.1 什么是混合型股權架構
- 4.2 案例7:公牛集團
- 4.2.1 創始股東池
- 4.2.2 家族股權池
- 4.2.3 二代傳承池
- 4.2.4 股權激勵池
- 4.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5章 四種股權架構的應用
- 5.1 案例8:鹽津鋪子
- 5.1.1 第一階段:直接持股
- 5.1.2 第二階段:間接持股
- 5.1.3 第三階段:直接持股
- 5.2 兩次股權架構調整的原因
- 5.2.1 直接架構變間接架構
- 5.2.2 間接架構變直接架構
- 5.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6章 企業類型如何選擇
- 6.1 案例9:王者咨詢
- 6.1.1 企業類型的選擇
- 6.1.2 所得類型的選擇
- 6.2 本章實戰思考
- 第二部分 公司擴張
- 第7章 資產出資之非貨幣資產出資
- 7.1 案例10:國茂股份
- 7.1.1 案例背景
- 7.1.2 法律流程
- 7.1.3 會計處理
- 7.1.4 稅務處理
- 7.2 本章實戰思考
- 第8章 股權合作之聯姻生子
- 8.1 案例11:騰飛智能
- 8.1.1 案例背景
- 8.1.2 稅務處理
- 8.2 聯姻生子型股權合作總結
- 8.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9章 股權合作之借雞生蛋
- 9.1 房地產項目的借雞生蛋
- 9.1.1 案例12:紫荊花園
- 9.1.2 稅務處理
- 9.1.3 案例小結
- 9.2 非房地產項目的借雞生蛋
- 9.2.1 案例13:哆啦游戲
- 9.2.2 稅務處理
- 9.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0章 債權融資之明股實債
- 10.1 案例14:羊寶寶案例
- 10.1.1 什么是“明股實債”
- 10.1.2 “明股實債”稅務處理
- 10.2 案例15:肥肥養生
- 10.2.1 案例背景
- 10.2.2 支付的投資收益
- 10.2.3 支付的顧問費
- 10.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1章 增資擴股之股權融資
- 11.1 增資擴股基本稅政
- 11.1.1 案例16:吉祥航空
- 11.1.2 第一階段:王均豪貨幣增資
- 11.1.3 第二階段:投資人貨幣增資
- 11.2 對賭條款涉稅處理
- 11.2.1 案例17:海富投資
- 11.2.2 對賭的司法結論
- 11.2.3 對賭的稅務處理
- 11.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2章 增資擴股之轉增資本
- 12.1 留存收益轉增
- 12.1.1 案例18:尚美家裝
- 12.1.2 轉增稅政原理
- 12.1.3 居民個人股東
- 12.1.4 居民企業股東
- 12.1.5 合伙企業股東
- 12.2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轉增
- 12.2.1 案例19:三只松鼠
- 12.2.2 居民個人股東
- 12.2.3 居民企業股東
- 12.2.4 合伙企業股東
- 12.3 其他資本公積轉增
- 12.3.1 案例20:無歡影視
- 12.3.2 居民個人股東
- 12.3.3 居民企業股東
- 12.3.4 合伙企業股東
- 12.4 本章實戰思考
- 第三部分 公司收縮
- 第13章 資產出售和資產收購
- 13.1 案例21:聰聰地產
- 13.1.1 第一階段:購買土地使用權
- 13.1.2 第二階段:清算
- 13.2 案例22:萬科并購
- 13.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4章 股權退出之個人股東退出
- 14.1 案例23:酒仙網絡
- 14.1.1 案例背景
- 14.1.2 稅務處理
- 14.2 案例24:風云創投
- 14.2.1 案例背景
- 14.2.2 稅務處理
- 14.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5章 股東退出之公司股東退出
- 15.1 案例25:聯想控股
- 15.1.1 案例背景
- 15.1.2 稅收原理
- 15.1.3 揭曉謎底
- 15.2 案例26:魚美飲食
- 15.2.1 案例背景
- 15.2.2 三種規劃思路
- 15.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6章 股東退出之企業注銷
- 16.1 公司注銷
- 16.1.1 案例27:麥冬飲料
- 16.1.2 公司注銷流程
- 16.1.3 清算所得稅
- 16.2 合伙企業注銷
- 16.2.1 案例28:周大生
- 16.2.2 合伙企業注銷流程
- 16.2.3 稅務處理
- 16.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7章 企業重組之合并分立
- 17.1 公司合并
- 17.1.1 案例29:火火集團
- 17.1.2 子公司變分公司
- 17.1.3 合并的稅務處理
- 17.2 公司分立
- 17.2.1 案例30:長齡液壓
- 17.2.2 分立的涉稅處理
- 17.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18章 企業重組之資產剝離
- 18.1 案例31:五一重工
- 18.1.1 案例背景
- 18.1.2 資產剝離的四種路徑
- 18.2 四種模式的稅負
- 18.2.1 買賣路徑稅負
- 18.2.2 劃轉路徑稅負
- 18.2.3 投資路徑稅負
- 18.2.4 分立路徑稅負
- 18.3 四種路徑的時間成本比較
- 18.4 本章實戰思考
- 第四部分 公司上市
- 第19章 公司上市之基礎稅政
- 19.1 案例32:夢想公司
- 19.2 未上市和已上市公司股東
- 19.2.1 轉股
- 19.2.2 分紅
- 19.3 跨越上市的股東
- 19.3.1 限售股的前世今生
- 19.3.2 限售股轉讓
- 19.3.3 限售股分紅
- 19.4 三類股東稅負總結
- 19.4.1 個人股東
- 19.4.2 公司股東
- 19.5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0章 擬上市公司之頂層架構
- 20.1 直接架構變間接架構
- 20.1.1 案例33:阮氏兄弟改架構
- 20.1.2 股權轉讓方案
- 20.1.3 股權投資方案
- 20.1.4 增資擴股方案
- 20.1.5 阮氏兄弟的選擇
- 20.2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1章 擬上市公司之底層架構
- 21.1 股東翻墻重組
- 21.1.1 案例34:藍天公司
- 21.1.2 股東翻墻的四個步驟
- 21.1.3 股東翻墻的涉稅處理
- 21.1.4 股東翻墻小結
- 21.2 子公司變孫公司重組
- 21.2.1 案例35:煌上煌
- 21.2.2 三種架構調整路徑
- 21.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2章 擬上市公司之股權代持
- 22.1 名義股東為個人
- 22.1.1 案例36:思維造物
- 22.1.2 稅務處理
- 22.2 名義股東為公司
- 22.2.1 案例37:水星家紡
- 22.2.2 稅務處理
- 22.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3章 擬上市公司之股份改制
- 23.1 個人股東
- 23.1.1 凈資產折股增加注冊資本
- 23.1.2 凈資產折股不增加注冊資本
- 23.2 公司股東
- 23.2.1 案例38:河北廣電
- 23.2.2 涉稅處理的總結
- 23.3 合伙企業股東
- 23.3.1 案例39:國科恒泰
- 23.3.2 涉稅處理的總結
- 23.4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4章 公司成熟之股權激勵
- 24.1 個人直接持股的激勵模式
- 24.1.1 案例40:東易日盛
- 24.1.2 股權激勵會計處理
- 24.1.3 激勵股的轉讓方:東易天正
- 24.1.4 激勵股的受讓方:30名員工
- 24.1.5 激勵的標的公司:東易日盛
- 24.2 有限合伙間接架構激勵模式
- 24.2.1 案例41:潤陽科技
- 24.2.2 標的公司的企業所得稅
- 24.2.3 激勵對象的個人所得稅
- 24.3 期權模式的股權激勵
- 24.3.1 案例42:汪汪新材
- 24.3.2 期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 24.3.3 期權激勵的稅務處理
- 24.4 本章實戰思考
- 第五部分 公司整合
- 第25章 企業并購之并購協議
- 25.1 并購的含義
- 25.2 包稅條款
- 25.2.1 案例43:太原重型
- 25.2.2 包稅條款的法律效力
- 25.3 過渡期損益條款
- 25.3.1 案例44:帝都集團
- 25.3.2 什么是“過渡期損益”
- 25.3.3 過渡期損益的稅務處理
- 25.4 付款時間條款
- 25.4.1 被并購方為公司股東
- 25.4.2 被并購方為個人股東
- 25.5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6章 企業并購之承債式收購
- 26.1 案例45:億科置業
- 26.1.1 案例背景
- 26.1.2 稅務檢查
- 26.2 承債條款稅務處理
- 26.3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7章 企業并購之換股并購
- 27.1 以本企業股權支付對價
- 27.2 被收購方為個人
- 27.2.1 案例46:藍鼎控股
- 27.2.2 換股并購的個稅處理
- 27.3 被收購方為公司
- 27.3.1 案例47:方正證券
- 27.3.2 換股并購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 27.4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8章 企業并購之股權置換
- 28.1 以控股企業股權支付對價
- 28.2 案例48:華創合成
- 28.2.1 并購方案初稿
- 28.2.2 股權置換方案
- 28.3 股權置換的稅務處理
- 28.3.1 幸福的威信制藥
- 28.3.2 悲傷的華創合成
- 28.4 本章實戰思考
- 第29章 境外架構之純外資架構
- 29.1 純外資架構分紅
- 29.1.1 外籍個人取得分紅
- 29.1.2 境外公司取得分紅
- 29.1.3 雙邊稅收協定
- 29.1.4 多層股權架構
- 29.2 純外資架構轉股
- 29.2.1 外籍個人轉讓股權
- 29.2.2 境外公司轉讓股權
- 29.3 案例49:亞美大寧
- 29.4 本章實戰思考
- 第30章 境外架構之走出去架構
- 30.1 返程投資架構
- 30.1.1 什么是返程投資架構
- 30.1.2 上市型返程投資架構
- 30.1.3 非上市型返程投資架構
- 30.2 對外直接投資架構
- 30.2.1 案例50:巨輪智能
- 30.2.2 三層境外股權架構
- 30.3 本章實戰思考
- 致謝 更新時間:2022-06-27 11: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