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2評論

第1章 適者生存,誰“狠”誰才能活下來(1)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叢林法則告訴我們:在這個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的激烈競爭的社會,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市場面前,如果你的企業不強大起來,如果你不狠下心來,你的企業就會被淘汰出局。假如你是一頭羚羊,你要時刻提醒自己:只有跑得比獅子快,我才能生存;假如你是一只獅子,你要時刻提醒自己:只有比同類更“狠”,才能成為森林之王。

1做狼一樣的企業家

為什么有些人在做老板之前,一個人干事是一條龍,而當他帶領團隊創業時,卻變成了一條蟲?因為他缺乏狼性戰斗力。為什么你的員工借口泛濫,抱怨沖天?因為你的團隊缺乏狼性凝聚力。為什么老員工越來越懈怠,新員工做事一點都不積極?因為公司缺少狼性進化力。一句話,因為老板缺少狼性,不能像狼一樣管理自己的團隊。沒有狼性的老板,就像是長著雙角,卻無法攻擊敵人和保護自己的羊兒,最終的命運只能是淪為狼的美食。

眾所周知,溫柔的羊兒是以食草、喬木樹葉為生,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豐沛的野菜和喬木,羊兒想吃就能吃到,生存比狼容易得多。然而,羊兒有天生的弱點,那就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沒有危機感。對一家企業而言,如果老板是一只羊,那么這家企業就會被羊性主導,不要說到國際市場上去尋求發展,恐怕在國內發展下去都很難。

與羊性老板不同,狼性老板經營的企業會具備天生的優勢,也充滿發展壯大的希望。因為狼性老板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適合干什么;狼性老板不會在自己弱小的時候一味要求尊嚴,他們懂得忍辱負重;狼性老板懂得一個互相協作的團隊永遠比個人更強大;狼性老板懂得順勢而為,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狼性老板明白,競爭關系的產生源于資源稀缺,如果他不淘汰別人,別人就會淘汰他,競爭的根本目的是超越對手,比別人更高,比別人更強。

曾經的暢銷書《狼圖騰》一度風靡全中國,狼性企業文化贏得了諸多企業家的認同。青島海爾集團的董事長張瑞敏就無比推崇“狼精神”,他認為這是對企業文化無與倫比的超前認識。而華為集團則是中國企業狼性文化的“始作俑者”。華為總裁任正非將狼的性格融入管理文化,把培養處于饑餓狀態的“餓狼”當做一個長期目標,他曾告誡所有華為員工要居安思危。

“狼性”企業文化具體表現為三個特征:

特征一:保持敏銳的嗅覺,善于捕捉機會。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狼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自己的目標——羊或羊群,窺視著羊的蛛絲馬跡,一旦發現機會,就會立馬出擊。其實,在企業經營上,從行業的發展到戰略的制定,從產品價格的變動到競爭對手的動靜,企業家都應該像狼一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迅速地捕捉市場信息,果斷地制定競爭策略,牢牢地把握商機。

特征二:保持進取心和攻擊性,不輕言放棄。

當狼群襲擊羊時,只要咬住了羊,就會死死不放,絕不輕言放棄。更可怕的是,狼不是咬死一只羊就罷手,而是在最短的時間里,盡可能多地咬死更多的羊。這種強烈的攻擊欲望和執著精神,反映到企業經營上就是盡一切努力去爭取企業的生存。

特征三:追求團隊精神,不做孤膽英雄。

狼很少單獨作戰,它們總是團隊作戰,所以,就算猛虎也對它們心存三分膽怯。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行業浪潮中,團隊精神越來越受重視。在一個企業里,員工之間要有團隊協作的意識;在同行之中,為了達成雙贏,企業之間也應該有團結協作的觀念。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活得更長久,發展得更穩固。

對于狼性的三個特征,百度公司的李彥宏曾說:“狼性的三個定義,對現在的百度非常合適: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群體奮斗。”這種狼性文化何止是對百度非常合適,其實對每個發展中的企業都非常有借鑒價值,也值得每個企業家去學習。

然而,在實踐中,很多老板自身沒有具備狼性,卻把狼性當成“敲打”員工、逼迫員工拼命的口號。殊不知,這是對狼性的一種誤解。

2010年,華為給員工出了一道選擇題:做奮斗者,還是做勞動者?員工如果愿意做奮斗者,就要提交一份自愿申請,如果不想做奮斗者,而是只想做勞動者,則可以不提交申請。但是做勞動者在考核、晉升、股票分配等方面,將會失去競爭優勢。而做奮斗者的員工,在這些方面則可以享受更多的優勢,但是要放棄帶薪年假,還要放棄非指令性加班費。

作為企業老板,首先應該讓自己成為狼一樣的老板,再領導員工成為一只只“狼”,不斷為企業的發展獲取利潤。為此,老板應該注意幾個原則:

原則1:整體至上,目標一致

在漆黑的夜里,沒有哪一種聲音比狼群的嚎叫更陰森、更凄慘、更可怕,又更動聽。它們似乎在向自己的對手宣布:“雖然我們聲音略有不同,但是我們有一致的目標,所以,最好不要惹我們。”老板也應該像狼一樣,在包容員工不同的聲音的前提下,告訴全體員工:“我可以容忍大家有不同的聲音,但是大家必須服從公司的整體利益,要把一致的目標牢記于心。”

原則2:自知之明,細分市場

英明的狼王明白,自己不是老虎,無法成為獸王,但是它也想當獸王。于是,它選擇了草原這一細分的市場,這是典型的差異化戰略。作為一名企業老板,如果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擅長什么,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兒,你就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領域去打拼天下,而不是不自量力地去當一切動物的王。

原則3:順水行舟,利益至上

狼懂得跳上一塊浮冰到達對岸,知道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回報。這就是它們對時勢的理解。對企業老板而言,要堅持利益至上的經營原則,要盡一切努力獲取企業利益。

原則4:知己知彼,有備無患

狼從來不輕視任何一個對手,它們尊重每個對手,而且在每次攻擊之前,都會充分地了解對手,因此,狼的一生很少在攻擊對手時失敗。作為企業老板,應該認識到:勝利不一定依靠自己的強大實力,有時候取決于自己比對手更用心,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2危機之下,停止奔跑,意味死亡

有一家IT公司,創業初期,由于老板的眼光獨到,盯準了市場的某個區域,業務發展非常迅速。全體員工每天都像陀螺一樣旋轉著,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可即使這樣,大家仍然士氣高昂,取得了非常好的工作效率。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企業員工越來越捉襟見肘。眼看著嘴邊的肥肉吃不著,老板著急上火,給人力資源總監下達最后通牒:半個月之內,不惜一切代價,解決人員問題,否則就別干了。

接下來,人力資源部打廣告、開招聘會,使出渾身解數,不惜高價招人。就這樣,公司的人員問題短期內得到了解決,公司的業務又有了起色,銷售額再創歷史新高。可是好景不長,在市場激烈的競爭下,公司的發展又放慢了,又出現了新的人員問題。

一天,老板一個人私下到基層轉了轉,頓時明白了問題的根源所在。原來,他看見大家上班干什么的都有,有的員工上網聊天,有的玩游戲,有的拉家常,有的寫博客等等。下班時間一到,大家就拿著早已收拾好的東西,一刻也不耽誤地走了。

老板大發雷霆,把人力資源總監叫來,狠狠罵了一頓,責令他盡快改變這種狀況。同時,他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向大家灌輸危機意識,并制定具體的薪酬獎懲制度,鼓勵大家保持工作激情。此后,公司員工消極怠工現象有了很大的改觀。

很多企業在創辦初期,公司上下團結一心,工作積極性高漲,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益。但是當企業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員工的危機感就漸漸喪失,更可怕的是,老板也失去了危機感,放慢了奔跑速度,甚至直接停止了奔跑。

其實,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即便是微軟這樣的強勢企業,也有人到中年、增長速度放慢的時候,也有被競爭對手追趕的命運。但是作為企業的老板,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危機意識。因為在這個市場競爭的浪潮中,企業就像一條逆流而上的船,你不前進,別人在前進,你就是在退步,你就會被淘汰。因此,你一定要記住最初的夢想,而不能滿足于一時的成就。

當你取得一定的成就后,試著告訴自己:10年之后,回首自己的成就,那根本不值一提。再說了,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需要你不斷去激發自己。或許你能挑1000斤重擔。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你已經能挑起500斤重擔了,而失去了進取心。

阿里巴巴的總裁馬云曾經說過:“人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第一天創業時的夢想。”對一個企業老板而言,這句話顯得更為重要。盛大網絡創始人陳天橋也說過類似的話:“當我每天收入到100萬的時候,我覺得它是誘惑,它可以讓你安逸下來,讓你享受下來,讓你能夠成為一個土皇帝。當時我們只有30歲左右,急需要一個人在邊上鞭策。就像唐僧西天取經一樣,到了女兒國,有美女有財富,你是停下來還是繼續去西天?我們希望有人不斷地在邊上督促說:你應該繼續往你取經的地方去,這才是你的理想。”

陳天橋所說的和馬云的主張是一樣的,那就是任何時候,企業老板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夢想,都不能因為一時的成績而迷失自我。因為市場風云變幻,危機時刻存在。在危機之下,如果老板丟掉了危機感,停止了奔跑,無異于等死,無異于等待別人把你淘汰出局。所以,你要記住野牛用鮮血和腦漿寫下的教訓。

3企業一定是先做精,再做強,后做大

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為了能讓企業健康迅速地發展壯大,每個老板都必須考慮一個問題:是先把企業做大、再做精、后做強,還是先把企業做精、再做強、后做大,還是先把企業做強、再做大、后做精?

對于這個問題,可謂眾說紛紜,各抒己見,什么樣的理解都有。但有兩種相對集中的答案,相當一部分老板認為:應該先把企業做精、再做強、再做大,理由是把企業做精是基礎,有了堅實的基礎,企業才能圖謀發展,才能做強、做大。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應該先把企業做大、再做精、再做強,理由是市場競爭太殘酷,只有迅速做大,搶占市場的份額,才能占據足夠的資金,才有機會做強、做精。

不可否認的是,這兩種理解都有道理,但選擇哪種發展模式,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呢?答案是先把企業做精,再做強,后做大。而先做大企業,再做強、做精企業,這種發展模式適合資金充足的老板。因為只有資金充足,才能迅速做大,快速搶占市場。對于大多數創業者來說,投資的每一分錢,幾乎都是自己的血汗錢,金錢有限、資源有限,只有選擇臥薪嘗膽式的修煉,等到產品做精了,才有出頭之日。

世界沐浴產品行業,品牌林立、魚龍混雜。不過,有一家企業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德立精工,尤其是它那句“求精做細,就是德立”的口號,更是讓人耳熟能詳。

德立精工從一家生產沐浴配件的小企業,發展成行業第一家自主研發全套沐浴產品的公司實屬不易,其產品遠銷歐洲、美洲、亞洲的眾多國家,它堅持從客戶的淋浴感受出發,專注于每個細節,求精做細,這使它多年以來穩步發展成為行業里的領軍企業。

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德立開始走上自主研發的新道路,率先推出了多種創新產品,在行業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可以說,不經意間,德立精工在業內的知名度、產銷量、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都在行業內遙遙領先。那么,它的發展秘訣是什么呢?那就是:先做精,再做強,后做大。

德立公司對產品的質量要求特別完美,每一環節都要嚴格控制。很多低端的沐浴房產品把玻璃、拉手、滑輪、膠條等半成品買回來,經過簡單組裝就對外出售。而且在組裝過程中,不注重產品質量。但德立公司不會這么做,他們獨立研發、設計、生產密封膠條和磁膠條、滑輪、拉手等部件,并對組裝質量進行嚴格控制。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企業精神讓德立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在眾多沐浴產品企業中脫穎而出。

德立公司表示,他們會繼續堅持先做精后做強的理念,不盲目求大,而是重點考慮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供應能力、代理商的生存質量等等,穩固地提高公司的實力。

把企業做大做強,是很多老板的夢想,他們都在試圖通過產業整合或融資手段實現企業的快速擴張。但是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認為,企業盲目做大會導致其偏離主業投資,甚至加速企業的滅亡。正確的出路是先把企業做精,再做強,后做大。

在自然界中,一棵樹苗能否長成參天大樹,能否堪當大用,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樹的質地要好,可以抵抗風雨寒暑;二是要有較快的生長速度和長大的潛力。如果一棵樹苗生長速度很快,但是質地不好,就算長得再大,也無法成為棟梁之才。如果樹的質地很好,但是生長速度很慢,或者沒有長大的潛質,也難以堪當大用。

其實,一家企業也是這樣。只有同時具備了內在的素質和生長能力、生長潛質,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持續穩定發展,才能在國內甚至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毫無疑問,企業先做精,再做強,最后做大,是企業健康發展、穩步壯大的必由之路。只有做精了,企業才能健康,只有做強了,企業才能持續,只有做大了,企業才能穩定。

品牌:天下書盟
上架時間:2015-03-24 14:53:22
出版社:成都時代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天下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湖县| 八宿县| 遵化市| 手游| 鄢陵县| 噶尔县| 延吉市| 廉江市| 林周县| 剑川县| 姚安县| 陇川县| 临桂县| 灌南县| 滨州市| 含山县| 济源市| 信丰县| 日照市| 临高县| 中西区| 旅游| 长顺县| 乐昌市| 新余市| 乌鲁木齐市| 环江| 犍为县| 海门市| 同心县| 民乐县| 宁化县| 安国市| 德阳市| 博乐市| 沧州市| 荥阳市| 文山县| 嵊泗县| 镇安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