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前言

到2023年的櫻花時節,我在日本留學、工作已經滿31年,人生黃金時代已在這個感情復雜的島國度過。

這31年的時光中,除了剛開始幾年讀書和在大學當研究員之外,其余的時間一直從事媒體工作。

因為做媒體,有機會接觸到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的立體的日本社會和各種階層的日本人,發現日本人的做事方式與思維方式與外國人不太一樣。這“不一樣”,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譬如:

一、時間觀念

日本人跟你約定上午10時見面,他說的是“絕對時間”,而許多外國人會認為是“目標時間”。所以,外國人會覺得我在10時左右到就可以了,但是日本人認為,10時整,你必須出現在我的面前,不然是“不守約”的失信行為。

所以,日本人拜訪客戶或參加聚會,估計要遲到幾分鐘的話,也要提前半小時聯系。一般情況下,會在9時50分到達你的樓下等候,然后扣著10時整的時間敲響你的房門。而有些外國人沒有這一概念,遲到了一定會跟你解釋理由:“車堵了”“路不太好找”,日本人是很頭疼這種辯解——你為啥不早一點出門呢?

二、曖昧文化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說過一句話:“越沒出息的人,越愛糾結小事。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稻盛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日本人“曖昧文化”之下的做人真諦。

我知道你在說假話、大話,但是,我不會反駁你,更不會當眾揭穿你,而是一笑而過。因為一旦爭辯和揭穿,不僅會擾亂整個環境氣氛,也會搞僵雙方的關系。但是,知道你是一個不真誠的人,從此,我會跟你保持距離,同時在心里會對你設置一道防線。

這就是許多外國人看不到日本人的內心到底在想什么的原因,因為日本社會文化中,沒有非黑即白的“YES”與“NO”的絕對分界線。

所以,與日本人打交道,必須以“真誠”與“坦誠”為先導,以此來建立雙方的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再尋求合作,而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簡單買賣。

同時,要給予日本人“時空余裕”,他告訴你的,你要聽;沒告訴你的,不可以刨根問底,因為他一定有沒必要或暫時不能告訴你的理由。

三、伙伴意識

有些外國人對于豐田、本田等日本汽車公司不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白白失去海外電動車市場感到不解,甚至認為日本人是迂腐腦袋不開竅。其實,日本車企不愿意立即放棄燃油汽車產業,除世界目前的汽車市場依然是以燃油發動機汽車為主、電動汽車技術含量低于燃油發動機汽車等因素之外,更為重要的原因是與供應商的伙伴關系。

以豐田汽車公司為例,該公司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多達3000余家,次級零部件供應商達到1萬多家。1936年,豐田汽車公司推出第一輛小轎車。2022年,一年賣出1072萬輛汽車,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公司。87年來,豐田汽車公司與這些老伙計長期合作,以“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共同打造了“豐田王國”。

豐田汽車公司會長豐田章男公開表示:“迎接新的百年汽車時代,我們必須考慮到100萬零部件制造伙伴的利益。”因為輕易地將汽車發動機拋棄,轉而去生產簡單而不一樣的電動馬達,不僅會讓大批零部件供應商倒閉,企業員工失業,更會嚴重損傷豐田集團與伙伴們長期建立起來的伙伴關系,令豐田成為一家“自顧私利”的不齒企業。

所以,豐田汽車公司一方面研發氫能發動機,在維持汽車發動機產業的同時融入新的動力能源;另一方面也給予合作伙伴們轉型創新的時間和空間。不是“我好”就行,必須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四、待客之道

很多國家的餐飲文化中,有一種“剩菜文化”,也就是說,主人不是根據“你能吃多少,我來做多少”的原則來配菜,而是依照“我想讓你吃多少就做多少”的原則來配菜。這一方面想表達主人的富裕,另一方面想表達主人的熱情。菜全部吃光了,會讓主人很沒面子。相反,剩下一些菜,才能顯示這頓飯的“富足”和主人的“待客真誠”。

但是,日本人不是這么想,他們的餐飲原則是“能吃多少點多少”,“剩菜”是一種糟蹋食材的浪費行為。“吃光”才是最高境界。相反,你如果剩下,主人會認為飯菜不合你的胃口,甚至也會使大廚認為自己制作料理的水平太低。

從上述四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思維與意識還是有些不同,而正因為這些不同,也使得不少人難以理解日本人做事的習慣與規矩。

那么,日本人的思維與行為特征為何與眾不同呢?

首先,應該是與日本的地理環境有關。

日本是一個島國,在古代,犯了錯的人是無法逃離這個島國的,因為逃到哪里,見到的都是汪洋大海。這就使得日本人產生不了躲到山區隱居為生的想法。因此,遵守規矩,不違法亂紀,成為日本人思維與性格中“謹慎”的一面。

其次,日本自古以來有很強烈的村落文化,在一個村落里,大家必須平等相處,互幫互助,形成“村落共同體”,不允許誰欺壓誰。而維持這一“村落共同體”的,是嚴格的“村八分”規矩。

古代日本將村落共同生活的十件事,稱為“十分”。這“十分”包括:成人禮、結婚、生育、照顧病人、房屋改建、水災時的互助、每年的祭拜法事、旅行、埋葬尸體、滅火。為了維護一個村落的延續和大家生活的安定,在這十件事上,大家必須互幫互助。但是,如果村里有人不守規矩、搗亂鬧事、欺人霸道的話,那么,就要對這個人實施“村八分”懲罰制度,也就是,除了埋葬尸體、滅火之外,一概不予幫助,實施集體排擠,讓你無法在這個村落里繼續生活。

再次,日本是一個多災害的國家,經常會發生地震、海嘯、臺風等自然災害,因此,一個人要獨善其身,會非常困難,必須參加一個群體,尋求互助。這就決定了個體必須要有“從眾”的思想與行為,而且做任何事情,不能給別人添麻煩。

古代日本社會實行等級非常嚴格的制度,即等級世襲制,也就是完全的階層固化。天皇之下是將軍,將軍之下是藩主(類似諸侯),藩主之下是武士,武士之下是庶民。古代日本學習了中國許多的社會制度,就是沒有引進“科舉制度”,這就使得庶民無法通過科舉考試這一途徑“跳龍門”來改變自己的地位與身份。這種階層固化制度就造成了兩種現象:一是藩主必須照顧武士,武士必須照顧庶民;二是武士必須世代忠誠于藩主,才能保住自己家族的“武士”世襲地位。而庶民只要忠誠于武士,就能安居樂業。武士階級遵循著武士道,其中包含了忠誠、尊重和榮譽等原則,這些原則都強調“忠誠”的重要性。

雖然早在160年前,藩主武士制度已經消滅,但是這種“忠誠”之心,至今依然是日本社會文化的一大根基。

最后,在日本社會中,人們通常被教導要尊重他人,避免引起沖突或不和諧。說話時,盡量使用表示尊敬和謙遜的語法和詞匯,這導致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觀點時顯得更加謹慎。同時,日本人通常不希望引起他人的困擾或不便,不給別人添麻煩,這也使得日本人在社交情境中表現得更為內斂。

“和”在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日本的宗教主要有神道和佛教,兩者都強調和諧與平等。在神道中,自然和人類被視為共存的命運共同體,這推動了人們對和諧共處的追求。而佛教強調所有生命的平等,所謂“萬物皆為生靈”,這也使得日本人懂得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此外,日本人的思維與眾不同,還與日語的語法與眾不同有關。雖然日語中采用了大量的漢字,甚至在明治維新之前的日語基本上使用漢語記述,但是,日語的語法與漢語剛好相反。譬如,漢語中表達愛意的“我愛你”這句話,用日語表達的話,就變成了“我你愛”(私は貴女を愛している),也就是說,謂語置后。

漢語的語法與英語一樣,所以,中國人和美國人無論如何爭吵,最終還是能夠做到“意思相通”。但是,與鄰居日本人爭吵,有時候就會爭辯不清,意思難以完全溝通。這種現象或許真的與語法有關。

《日本人的性格》這本書,努力通過一個個故事來詮釋日本人內斂、從眾、忠誠、謹慎、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思維與行為準則的內涵,希望能夠讓讀者朋友們更好地了解日本人的做事方式,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知道如何與日本人、日本社會打好交道。

徐靜波

2023年6月1日 于東京

上架時間:2024-04-16 15:25:49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景德镇市| 依安县| 惠州市| 三门峡市| 板桥市| 穆棱市| 陇西县| 文登市| 北宁市| 泽州县| 和静县| 渝中区| 汕尾市| 镇平县| 肥东县| 秀山| 新建县| 成安县| 巴东县| 辉南县| 平顶山市| 手游| 泗阳县| 武宣县| 咸宁市| 海原县| 盱眙县| 巴彦县| 苍山县| 平度市| 乐山市| 呼玛县| 乳山市| 龙州县| 鹤壁市| 建宁县| 垦利县| 杭州市| 英吉沙县|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