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中國大熊貓“香香”離開東京上野動物園回到了中國。這一消息令日本人落淚。“香香”臨別前與日本民眾見面的最后一次機會,全國有5萬多人報名參加抽選,最后只有2600人幸運抽中了與“香香”告別的機會。其中最后一組100人的抽選倍率高達70倍。
現場許多日本人淚濕衣襟,家住東京都品川區的一名37歲的平面設計師水口奈津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流下了眼淚,她說:“這種離別的感覺很難受,但我非常想告訴‘香香’,我對它充滿感激之情。對我來說,‘香香’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它給了我勇氣,讓我充滿活力。”
上野動物園教育普及課課長大橋直哉表示:“這么多人來看它,大家喜愛它的那一份情誼,我想已經傳遞給了‘香香’,所以,‘香香’今天比平時表現得更加的活潑,充滿了一種奉獻的精神,也許它感悟到了些什么。”
上野動物園福田園長祝福說:“雖然非常不舍,但還是希望‘香香’到了中國后,能盡快適應新環境,找到好伴侶,留下自己的后代。”
“香香”于2017年6月12日出生在上野動物園,它是中國2011年赴日的雄性大熊貓比力(日本名“力力”)和雌性大熊貓仙女(日本名“真真”)的女兒。這也是上野動物園近29年來首次誕生熊貓寶寶,因此它倍受日本民眾的喜愛。但是根據規定,由于力力和真真是從中國借來的,所以它們生下的孩子的所有權也歸屬中國。本來,“香香”在出生后第二年就要送回中國,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歸期多次推遲,最后確定在2023年2月21日送回中國。
這幾天,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臺,都在報道“香香”的故事。動物園附近的上野商店街都掛上了送別“香香”的標語,面包店里也推出了“香香”面包,大家的惜別之情,比看公主出嫁還難受。
為什么日本人如此喜歡大熊貓呢?
日本著名動物學者金泉忠明先生指出,日本人可能是全世界最喜歡大熊貓的人,許多人為了能夠看大熊貓一眼,不惜從北海道、沖繩趕到東京,然后在上野動物園排上幾個小時的隊。與歐美人相比,日本人擁有不一樣的動物審美趣味。歐美人比較喜歡像獅子、馬這樣雄健的動物,但是日本人更喜歡可愛型的動物,而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正符合日本人對動物的欣賞趣味,符合日本社會的可愛文化。
大熊貓可愛在哪里?
金泉先生說,對于日本人來說,大熊貓表現出來的各種行為特征能夠引起人們的許多愛憐之情。首先它的臉和身體是圓墩墩、胖乎乎的,這種形狀能喚起人們內心的一種柔情,給人以安心感。同時,它的行動表現出的那種優雅緩慢,給人以高貴與安定的感覺,不像獅子老虎那樣呈現出一種兇猛感。尤其是在爬樹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努力與遲緩,很會引發大家內心那份想關愛它、擁抱它、幫助它的憐愛情感。
日本人對于大熊貓的喜愛,源自1972年。
那一年,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作為送給日本人民的禮物,第一對中國大熊貓“康康”和“蘭蘭”作為“和平使者”來到了東京的上野動物園,由此掀起了一股曠日持久的日本“熊貓熱”。因為日本沒有大熊貓,對于日本社會來說,大熊貓就是“夢幻般的動物”。
過去50年,日本人的“大熊貓熱”已經持續了三代人。而“香香”是29年以來第一只在上野動物園出生的大熊貓,更是引發了人們對“香香”的喜愛。
“香香”走了,去了四川。何時能夠再見?這份愁緒纏繞在許多日本人的心頭。
在上野動物園里,一名小朋友看了“香香”最后一眼,哭著喊了一句:“帰らないで。”(你不要回去。)這句話讓許多人眼眶一紅,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