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總序

近些年來,傳統文化大倡,生成諸多熱點,家書即其中之一。傳統社會,游子在外游學、游宦、經商、征戰、旅行,與家人互通音訊,只有家書。當下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的家書,是兩個攻打楚國的秦軍士兵,在戰場上寫給兄長的。信中除了問候母親安否,還要求在家鄉的兄長給他們籌措必要的生活物品,寄到軍中。這兩封家書是在湖北省云夢縣“睡虎地秦墓”中發現的,距今已有兩千三四百年了。最近,湘西里耶秦簡在國博展出,在眾多書簡中,也能看到當時家書的模樣。這些書信都寫在竹簡或木簡上,字體為秦篆或秦隸。可以想見,那時交通不便,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雖然創建了十分完備的郵政系統,但私人書信的傳遞誠非易事,因而才有“家書抵萬金”的慨嘆,或寄希望于“魚雁”,即所謂“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這些都說明了家書之難得與彌足珍貴。歷史上,有很多家書,歷經戰亂而保存至今,都已成為重要的文獻史料;而名家薈萃,信手揮灑,或成名篇。值得一提的如:劉邦的《手敕太子文》、司馬談的《命子遷》、劉向的《誡子歆書》、曹操的《戒子植》、馬援的《誡兄子嚴敦書》、孫權的《讓孫皎書》、諸葛亮的《誡外甥書》、姜維的《報母書》、王祥的《誡子孫遺令》、駱賓王的《與情親書》、歐陽修的《與十二侄》、司馬光的《訓儉示康》、蘇軾的《與侄千之書》、黃庭堅的《答洪駒父書》、文天祥的《獄中家書》、宗臣的《報劉一丈書》、袁凱的《京城得家書》、商家梅的《得家書》,林覺民的《與妻書》等等,真可謂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千載之下,讀其言,反覆其意,未嘗不為之潸然出涕者”,亦可見忠義之氣,家國情懷,直抒胸臆,盎然言表。

明永樂年間曾有創建民信局之舉,歷史上一直為官府所壟斷的郵政系統惠及民間,即始于此時。這一舉措極大地方便了私人信函的傳遞,家書的產量因而進入快速增長期。明清兩代的名臣碩儒,居官在外既久,多以書信和家人聯絡,處理家族事務。其中常見者,不外乎問候尊長,私語妻室,訓育子弟,抒寫見聞之文字。有寫得好的,或以情懷,或以德行,皆為世所珍視。故明清以降,多有收藏、編纂名家書信者,所重者,一為人,二為字,三為文,也有以資紀念或求為考據的。晚近更見名家書信的流行,尤以家書為甚。如《曾國藩家書》《梁啟超家書》,即名重一時,被幾代讀者視為增進修養、完善人格的美文。

這次長江文藝出版社策劃出版“名人家書典藏”,首批就選了王陽明、曾國藩、李鴻章、梁啟超,是很有眼光的。這四個人,都非尋常角色。歷史上,他們各有其非凡之處和顯赫地位,當今又為廣大讀者所推重,是仍然活在現實中的歷史人物。而他們的家書所呈現出來的現實意義和思想價值,恰恰為他們在當代社會的再生提供了強大的內在生命力。最先進入當代人視野的是曾國藩。唐浩明先生曾被稱為“點燃曾國藩熱之火的人”,他把曾國藩推到當代讀者面前,一時間,士林官場、商界軍營,乃至市井百姓,無不以閱讀、談論曾國藩為時尚,尤其是他的家書,更被推崇為治家教子的“圣經”。緊隨其后的是王陽明。他是著名的“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在思想道德領域,他的名頭恐怕要比曾國藩大得多。就某種意義而言,曾國藩恰是“陸王心學”的踐行者。眾所周知,“陸王心學”的核心內容即強調“淑身濟物”,“克己盡心”,王陽明更提出“致良知”,為眾人指出一條成圣之路。曾國藩便是世所公認的近代社會最后一位“圣人”,他的道德文章影響了豈止一代人?不過,與曾國藩家書自清末以來就風行海內外不同的是,王陽明家書直到近些年才有專輯印行于世。這次列入叢書出版,也算是彌補這種缺憾吧。

至于梁啟超,與王陽明及曾國藩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他的家鄉,廣東新會白沙里,有一位與王陽明齊名的儒學大師陳獻章,世稱白沙先生,其思想上接陸九淵,下啟王陽明,是“陸王心學”中承前啟后的人物,對嶺南的民風、學風影響極大。梁啟超的祖父、父親都是白沙先生的信奉者,他們留給后代的精神遺產,也即梁氏家風的根基,就是“宋明儒義理名節之教”。再有,梁啟超師從康有為,而康氏的老師朱九江也是一位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主張“發先圣大道之本,舉修己愛人之義,掃去漢宋之門戶,而歸宗于孔子”。因而,在梁啟超的倫理道德思想中,可見很深厚的傳統儒學的涵養。他很推崇陽明心學,曾以“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為題發表演講,呼吁改革現代學校教育;他對曾國藩更近乎崇拜,在給親友師長的信函中多次表示,因讀曾文正家書而猛然自省,并以曾文正之法,洗心滌慮,克厲修己。在其所作《曾文正公嘉言鈔序》中,他視曾國藩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偉人,說他“生當學絕道喪,人欲橫流之際”,卻能夠“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從而“變舉世之風氣而挽一時之浩劫”。觀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閱歷而切于實際,故其親切有味,資吾儕當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故而他的家書在此一方面與王陽明、曾國藩能夠一脈相承,一以貫之,則毋庸置疑。區別僅在于,梁啟超生于西風漸盛之時,又是一位西方思想文化重要的闡釋者、傳播者,他的道德倫理故染有西學的色彩,體現為以儒學為根基,兼收西學優秀道德倫理觀念的特點,他在家書中固能自覺地將中西道德倫理熔于一爐。

李鴻章的情況則有些復雜。俗語有所謂“蓋棺論定”一說。這種說法對平常人或者適用,對非常之人往往就行不通了。李鴻章就是這樣一位無論生前還是死后都大有爭議的非常之人。此人離世已逾百年,論不僅不能定,分歧乃有愈演愈烈之勢。而且,這種分歧不僅表現在政治層面,更表現在道德層面。雖說他與曾國藩有師生的名分,但二者的行為方式大有不同。有人說,曾國藩遇事考慮該不該做,李鴻章則考慮能不能做。這種人生態度總會借各種機會體現在家書中,故李鴻章的家書中少有王陽明、曾國藩、梁啟超家書中關于義理名節大強調,而多為軍務政務、朝局國事、官場情狀,這或許正是李鴻章家書的獨特之處和價值所在。再有一點,自民國之初,李鴻章家書就是出版商追捧的熱點,有多種李鴻章假家書行于世,故此次列入叢書出版的《李鴻章家書》,特意標明“真家書”,以正視聽。為此,編纂評析此書的董叢林先生做了大量的、艱苦細致的甄別、辨析工作,并參考了當下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以求為讀者提供一部真實可信的《李鴻章家書》。

此次出版“名人家書典藏”評析本首批四種,分別為《王陽明家書》,周月亮、程林評析;《曾國藩家書》,唐浩明評析;《李鴻章家書》,董叢林評析;《梁啟超家書》,解璽璋評析。這幾位評析者都對自己評析的對象有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和思考,并結合自身的人生感悟,以及對當今現實社會的觀察,故能以深入淺出、以古喻今的文字出之,意在為讀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讀者提供一條溝通古今人生的“時空隧道”,使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能在新的歷史環境下得以弘揚和傳承。這一點微薄的希望如能得到讀者的認可和共鳴,則于愿足矣。書中或有種種疏漏和不足,也望讀者指出,不吝賜教。

解璽璋

己亥冬至于望京二隨堂

上架時間:2022-06-29 13:50:58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成武县| 绩溪县| 依安县| 黄龙县| 东丰县| 潮州市| 乌苏市| 积石山| 锡林郭勒盟| 遵义市| 吴江市| 什邡市| 中方县| 龙门县| 会理县| 恩平市| 嘉祥县| 咸丰县| 襄樊市| 灵山县| 潜江市| 淅川县| 济源市| 前郭尔| 滁州市| 深州市| 新源县| 黄梅县| 闸北区| 马公市| 普格县| 乐平市| 武安市| 余干县| 新竹县| 武夷山市| 嘉兴市| 曲靖市| 松江区|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