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7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出版說明
- 第一章 中國的收入差距與中等收入陷阱風險
- 一 中國面臨的中等收入陷阱風險
- 二 收入分配與中等收入陷阱的關系
- 三 關于收入分配的爭論與實證
- 四 結論與政策含義
- 第二章 中國收入分配問題表現與本質
- 一 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有何不同?
- 二 分配不公與要素資本化:問題的“癥結”在哪里?
- 三 如何解決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
- 第三章 中國勞動報酬份額變動與問題分析
- 一 關于勞動報酬問題的爭論
- 二 中國勞動報酬份額實際變動估算
- 三 勞動報酬份額變動的含義
- 四 收入分配出現了什么問題?
- 五 主要結論與建議
- 第四章 中國工資水平變化與增長問題
- 一 關于工資水平變化的觀察和分析
- 二 工資是否具有增長空間:與利潤和生產率的對比分析
- 三 結論與建議
- 第五章 稅制改革與國民收入分配
- 一 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及其分析
- 二 國民收入分配中的稅制因素
- 三 稅制對國民收入分配的影響和改革
- 四 “三次分配”中的稅制影響因素
- 第六章 國有企業與國民收入分配
- 一 國有企業的性質與責任
- 二 國有企業的改革歷程和改革方式
- 三 民營化的員工持股企業公司治理與收入分配調查分析
- 四 資本化的壟斷國企收入分配問題研究
- 五 創新員工持股制度縮小民營化企業人員的收入差距
- 六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改善國民收入狀況
- 七 結論
- 第七章 經濟增長與居民收入分配
- 一 居民收入增長現狀與特征
- 二 制約居民收入增長的突出問題
- 三 提高居民收入的對策建議
- 第八章 勞動力市場變化對收入分配的影響
- 一 勞動力市場的積極變化
- 二 擴大就業有利于改善初次分配
- 三 勞動力流動的收入分配效應
- 四 結論
- 第九章 非正規就業與城市勞動者收入差距
- 一 非正規就業的含義與統計界定
- 二 中國城市非正規就業的規模與特征
- 三 非正規就業與勞動者收入差距
- 四 從非正規就業到正規就業
- 五 結論
- 第十章 社會保障與收入分配
- 一 社會保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
- 二 社會保障對居民收入分配影響的調查分析
- 三 社會保障對城鄉收入差距的“逆調節”
- 四 結論和建議
- 第十一章 和諧勞動關系與工資合理增長
- 一 工資決定和形成機制:國際經驗
- 二 與工資增長相關的勞動力市場制度:工資指導價位制度
- 三 與工資增長相關的勞動力市場制度:最低工資制度
- 四 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集體合同制度和工會
- 第十二章 收入分配問題的國際經驗與借鑒
- 一 引言
- 二 收入差距為什么擴大:資本主導的分配格局
- 三 收入差距為什么縮小:勞動和資本的博弈
- 四 收入差距再度擴大:新經濟時代的收入分配問題
- 五 總結與啟示
- 第十三章 結論與建議
- 一 關于中國收入分配若干問題的再認識
- 二 中國收入分配問題的“癥結”及其解決思路
- 三 正確認識中國勞動報酬份額問題
- 四 遏制中國收入差距擴大,亟待啟動再分配手段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01-04 17:13:23
推薦閱讀
- 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扶持企業創新的地方政府行為研究
- 經濟新動能
- 債務重組
-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發性探索
-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報告(2017):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全面小康建設中的新理念新實踐
- 電車交通與城市社會:1905~1937年的上海
- 重新理解中國經濟:復蘇、進化與增長
- 預見:中國信息社會的下一個十年
- 中國改革三部曲
- 中國上市公司質量評價報告(2017~2018)
- 河北省經濟增長的人力資本集聚機制理論與實證研究
- 顧客產品及其質量測度與管理研究
- 產業經濟熱點問題研究(第三輯)
- 中國經濟的信心與底氣(套裝共20冊)
- 2016年中國化纖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 中國財經熱點問題透視(2018—2019)
- 轉型期分配制度的變遷:基于中國經驗的理論闡釋
- 中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典型案例
- 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研究:中央企業智庫聯盟重點課題研究成果集
- “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趨勢和思路
- 中國:“一帶一路”將帶來包容性全球化:國外戰略智庫縱論中國的前進步伐(之六)
- 科技戰略與產業發展:以廣西為例
- 中國新經濟發展報告(2021—2022)
- 開新局 從頭越:2022年終特刊(《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
- 圖解“十三五”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
- 解碼數字中國:戰略路徑與未來發展
- 土地制度、結構轉型與經濟發展
- 官商是怎樣的怪物?(吳曉波細說商業史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