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教練型上司解析
教練式管理是近年來最熱門的新興管理方式之一。采用教練式管理方式進行經營管理的上司,我們稱為教練型上司。
教練型上司通過喚醒員工與其他管理者的直覺與醒覺能力,來提升企業效率,使企業員工快速成長、進步,從而取得卓越成果;通過專業的策略、工具、架構與方法為企業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劃、達成目標、改進決策、突破障礙,最終取得成效。
本節要點
1.什么是教練型上司
2.教練型上司的特點及優勢
1.1.1 什么是教練型上司
教練型上司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效運用教練技術,旨在提升企業績效,改善員工表現,引發團隊智慧,以便多、快、好、省地獲得卓越成果的企業管理者。
教練型上司不會給員工直接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現成答案,員工最終還得依靠自己找出解決方案。教練型上司在幫助員工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時,所采用的教練技術一般是這樣的: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員工工作中的進展狀態、目標、問題背景,然后運用“聆聽”、“發問”等教練能力,以及其他的專業教練方法、策略和工具,激發員工潛能,調動其積極性,從而有效快捷地協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掃清員工成長道路上的障礙。
所以對于一個教練型上司來說,教練技術實質上是打造其團隊核心競爭力的工具。通過團隊內每個成員自我從業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整個團隊績效的提升。
1.1.2 教練型上司的特點及優勢
1.特點
教練型上司通常都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他們愿意花時間培養員工的能力,幫助員工認識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并將其與個人的抱負和職業的發展聯系起來。
教練型上司啟發并激勵員工樹立長期的個人發展目標,并且指導員工制定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同時給予員工不同程度的指導與反饋。
教練型上司十分擅長授權,常常把握大局的方向,而將細枝末節的執行工作分配給員工,哪怕這些工作不能很快完成。換言之,教練型上司可以容忍員工的失敗,只要這個失敗對今后有警示作用和借鑒意義。
2.優勢
不過,教練型上司的管理風格雖然有如此大的優勢,也適用于大部分的商業環境,但并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能奏效。教練型上司要發揮出效用,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工具教練式管理方式運用條件測試表
不少公司已意識到教練式管理方式的優勢,并試圖運用它,通過為員工提供持續的績效反饋來激勵員工。但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因為企業的管理人員缺乏有效指導的能力。教練式管理方式要求上司必須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給予員工充分的指導與反饋。
當然,這種管理方式往往側重于個人的成長而不是與工作相關的任務。
臺州有一家中型制鞋廠,生產部經理在一次抽查時發現一名工人的工作臺亂七八糟,于是按照規定對這個工人進行了處罰。
可是,這名工人在接到了罰單之后卻拒絕簽字,不服氣地對經理說:“這種情況在我們車間時常發生,從來沒有犯錯誤的員工受到過處罰,為什么今天偏偏處罰我?”
這位經理受到頂撞后并沒有生氣,而是問:“那你說怎么辦?”
這名工人:“管理者必須做到公平處理事情,處罰我可認,但我認為以前犯過錯誤的同事也應該一并受到懲罰!”
“那你以后還要不要和同事共事了?”經理問他。他沉默了。
“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工人說。
經理問他:“你真的覺得出這口氣有那么重要嗎?比你的同事關系和手中的飯碗還重要嗎?”
工人低下了頭,最終在罰單上簽了字。
本來可能發生爭吵,雙方還可能結下怨恨,這位生產部經理采用教練式的管理方式幫員工區分了真正想要的。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改正了他工作上的毛病。
案例討論突破生理極限
當第一個職業運動員在4分鐘跑完1公里后,幾乎全世界所有運動專家、生理學家和醫學專家都斷言:1公里4分鐘是人類的極限,不可能被突破。但是,時隔不久,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教練,用看起來十分平常的方法,最先幫一位業余運動員突破了這個極限。
他把1公里分成8等份,根據選手體能,計算出通過每等份應該用的時間;然后在每個等份處都安排一個助手掐秒,報告給運動員:“太快了,慢一點!”、“慢了,該沖刺了!”這個最早突破極限的人不是專業的運動員,而是個醫學院的學生!此后,幾乎所有職業運動員都成功突破了這個所謂的生理極限。
案例提示
一個普通的業余運動員都能突破專家所謂的人類極限,說明了人的潛能是無窮的,關鍵在于如何去挖掘和引導。員工的能力就像沙土下的金礦,關鍵在于上司能否通過良好的教練方法把混跡于沙土之中的金礦淘出來。
討論題目
1.這個教練是教練型上司嗎?這個案例符合教練式管理的哪些特點?
2.教練型上司如何了解每個員工的潛力,并指導他們揚長避短?
思考
1.仔細回憶你身邊的企業管理者,他們當中有教練型上司嗎?說出你認為他是教練型上司的理由。
2.根據你自己的理解,結合你的實際情況,你認為教練式管理能夠解決你企業當中的一些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