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0-03-23 14:40:05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 索引 更新時間:2020-03-23 14:49:59
- 21.3.3 ALPPS展望
- 21.3.2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21.3.1 手術技術要點
- 21.3 腹腔鏡繞肝帶法二步肝切除術(蔡氏ALPPS)
- 21.2.2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21.2.1 手術具體步驟
- 21.2 傳統腹腔鏡ALPPS
- 21.1.3 腹腔鏡ALPPS的病例選擇及圍手術期處理
- 21.1.2 腹腔鏡ALPPS的發(fā)展
- 21.1.1 背景
- 21.1 腹腔鏡ALPPS的病例選擇及圍手術期處理
- 第21章 腹腔鏡門靜脈結扎聯合肝實質離斷二步肝切除術
- 20.2.10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20.2.9 肝Ⅷ段切除術
- 20.2.8 肝Ⅶ段切除術
- 20.2.7 肝右后葉切除術
- 20.2.6 肝中葉切除術
- 20.2.5 右半肝切除術
- 20.2.4 左半肝切除術
- 20.2.3 腹腔鏡局部肝切除術
- 20.2.2 肝左外葉切除術
- 20.2.1 適應證和禁忌證
- 20.2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肝臟切除術
- 20.1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器械設備及操作要點
- 第20章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肝臟切除術
- 參考文獻
- 19.7 單孔腹腔鏡肝切除的局限性
- 19.6 單孔腹腔鏡肝切除并發(fā)癥
- 19.5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中轉開腹指征
- 19.4.2 手術具體操作步驟
- 19.4.1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操作要點
- 19.4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手術操作過程
- 19.3.2 用于手術操作的器械
- 19.3.1 用于穿刺部位的器械
- 19.3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常用器械
- 19.2 單孔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
- 19.1 單孔腹腔鏡肝臟切除發(fā)展歷程
- 第19章 單孔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
- 18.3.3 注意事項
- 18.3.2 手術步驟
- 18.3.1 適應證
- 18.3 肝包蟲腹腔鏡肝切除術
- 18.2.3 注意事項
- 18.2.2 手術步驟
- 18.2.1 適應證
- 18.2 腹腔鏡肝包蟲內囊摘除術
- 18.1.4 注意事項
- 18.1.3 操作方法及步驟
- 18.1.2 禁忌證
- 18.1.1 適應證
- 18.1 腹腔鏡肝包蟲外囊摘除術
- 第18章 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肝包蟲病
- 17.3.3 引流管放置
- 17.3.2 創(chuàng)面處理
- 17.3.1 粘連處理
- 17.3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7.2.2 肝臟腫塊切除
- 17.2.1 體位選擇及Trocar分布
- 17.2 手術方法
- 17.1 術前評估
- 第17章 復發(fā)性肝癌的腹腔鏡治療
- 16.7.2 術后處理
- 16.7.1 手術要點
- 16.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6.6 引流管放置
- 16.5 創(chuàng)面處理
- 16.4.5 腹腔鏡ALPPS
- 16.4.4 腹腔鏡右半肝切除術
- 16.4.3 腹腔鏡左半肝切除術
- 16.4.2 腹腔鏡肝左外葉切除術
- 16.4.1 腹腔鏡局部肝切除術
- 16.4 切肝步驟
- 16.3.6 ALPPS
- 16.3.5 肝尾狀葉切除
- 16.3.4 肝Ⅶ段腫瘤切除
- 16.3.3 肝左內葉、右前葉及肝Ⅵ段腫瘤切除
- 16.3.2 肝左外葉、左半肝及肝左三葉切除
- 16.3.1 右半肝、肝右后葉及肝右三葉切除
- 16.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6.2.4 ALPPS
- 16.2.3 肝右后葉部分切除、肝右后葉切除、右半肝切除及右三葉切除
- 16.2.2 肝右前葉部分切除、左內葉部分切除、右前葉切除及左內葉切除
- 16.2.1 肝左外葉、左半肝切除、左三葉切除及尾狀葉切除
- 16.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6.1.6 胰腺癌肝轉移
- 16.1.5 胃癌肝轉移
- 16.1.4 卵巢癌肝轉移
- 16.1.3 乳腺癌肝轉移
- 16.1.2 宮頸癌及鼻咽癌肝轉移
- 16.1.1 結直腸癌肝轉移
- 16.1 適應證
- 第16章 腹腔鏡轉移性肝癌切除術
- 參考文獻
- 15.2.2 腹腔鏡肝尾狀葉切除的技術要點
- 15.2.1 肝尾狀葉的解剖
- 15.2 腹腔鏡肝尾狀葉切除
- 15.1.8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5.1.7 引流管放置
- 15.1.6 創(chuàng)面處理
- 15.1.5 腹腔鏡肝Ⅷ段切除術切肝步驟
- 15.1.4 腹腔鏡肝Ⅶ段切除術切肝步驟
- 15.1.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5.1.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5.1.1 適應證和禁忌證
- 15.1 腹腔鏡肝Ⅶ、Ⅷ段切除術
- 第15章 腹腔鏡特殊肝段切除術
- 14.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4.6 引流管放置
- 14.5 創(chuàng)面處理
- 14.4 切肝步驟
- 14.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4.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4.1 適應證
- 第14章 腹腔鏡右半肝切除術
- 13.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3.6 引流管放置
- 13.5 創(chuàng)面處理
- 13.4 切肝步驟
- 13.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術區(qū)的顯露
- 13.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3.1 適應證
- 第13章 腹腔鏡左半肝切除術
- 12.7 術后處理
- 12.6 手術要點
- 12.5 標本取出
- 12.4 創(chuàng)面處理及引流管放置
- 12.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2.2 禁忌證
- 12.1 適應證
- 第12章 腹腔鏡肝左外葉切除術
- 11.8 術后處理
- 11.7.3 斷肝及有關血流控制的問題
- 11.7.2 明確病變局部解剖的特殊性
- 11.7.1 游離患側肝臟相關注意事項
- 11.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1.6 引流管放置
- 11.5 創(chuàng)面處理
- 11.4 切肝步驟
- 11.3.3 標記切除線
- 11.3.2 游離肝臟
- 11.3.1 探查腹腔
- 11.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1.2.2 戳孔位置
- 11.2.1 患者體位
- 11.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1.1 適應證
- 第11章 腹腔鏡非解剖性肝臟切除
- 參考文獻
- 10.2 腹腔鏡下肝出血的處理
- 10.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血流控制
- 第10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血流控制及術中出血處
- 參考文獻
- 9.3.2 小結
- 9.3.1 術后貴重儀器及器械的處理
- 9.3 術后配合
- 9.2.4 特殊護理要點
- 9.2.3 巡回護士的配合
- 9.2.2 器械護士的配合
- 9.2.1 患者安置體位
- 9.2 術中配合
- 9.1.3 儀器安置與調試
- 9.1.2 手術物品準備
- 9.1.1 心理疏導
- 9.1 術前準備
- 第9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配合
- 參考文獻
- 8.5.4 為快速康復創(chuàng)造條件
- 8.5.3 其他減輕疼痛的措施
- 8.5.2 鎮(zhèn)痛方法的聯合應用
- 8.5.1 鎮(zhèn)痛藥物的聯合應用
- 8.5 多模式鎮(zhèn)痛與快速康復
- 8.4.5 麻醉蘇醒期管理
- 8.4.4 術中麻醉管理
- 8.4.3 麻醉選擇
- 8.4.2 特殊監(jiān)測
- 8.4.1 強化常規(guī)監(jiān)測
- 8.4 圍手術期監(jiān)測及麻醉管理
- 8.3.3 低氣腹壓的優(yōu)勢
- 8.3.2 加深肌松
- 8.3.1 腹腔鏡氣腹壓力
- 8.3 氣腹壓、肌松與腹腔鏡操作空間
- 8.2.6 眼內壓增高
- 8.2.5 顱內壓增高
- 8.2.4 氣栓
- 8.2.3 高碳酸血癥與皮下氣腫
- 8.2.2 對循環(huán)的影響
- 8.2.1 對呼吸的影響
- 8.2 氣腹的生理影響及主要并發(fā)癥
- 8.1.2 麻醉前評估
- 8.1.1 病理生理
- 8.1 腹腔鏡肝臟手術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與麻醉前評估
- 第8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的麻醉
- 7.2.4 肝臟切線的暴露
- 7.2.3 各種腹腔鏡的介紹及使用方法
- 7.2.2 助手使用的主要器械
- 7.2.1 助手站立位置及主要作用
- 7.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助手的配合
- 7.1.3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穿刺器入路選擇
- 7.1.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穿刺器
- 7.1.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常用體位
- 7.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常用體位及穿刺器入路的選擇
- 第7章 腹腔鏡肝臟手術患者體位、穿刺器入路及助手配合
- 6.3.8 出院后隨診
- 6.3.7 出院標準
- 6.3.6 抗病毒治療
- 6.3.5 尿管及引流管處理
- 6.3.4 功能恢復
- 6.3.3 止痛
- 6.3.2 營養(yǎng)
- 6.3.1 生命體征監(jiān)護
- 6.3 腹腔鏡肝臟切除的術后處理
- 6.2.5 其他并發(fā)癥
- 6.2.4 腹腔感染
- 6.2.3 肝功能衰竭
- 6.2.2 膽漏
- 6.2.1 出血
- 6.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并發(fā)癥的防治
- 6.1.2 術前準備
- 6.1.1 術前可切除性判斷
- 6.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前準備
- 第6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處理及并發(fā)癥防治
- 5.2.7 其他斷肝器械
- 5.2.6 直線切割閉合器
- 5.2.5 Harbib射頻切割器
- 5.2.4 CUSA
- 5.2.3 超聲刀
- 5.2.2 LPMOD
- 5.2.1 單極/雙極電凝
- 5.2 腹腔鏡斷肝器械的使用技巧
- 5.1.2 常用設備
- 5.1.1 常規(guī)手術器械
- 5.1 腹腔鏡肝臟切除常規(guī)手術器械及設備
- 第5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器械、設備介紹及使用技巧
- 參考文獻
- 4.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禁忌證
- 4.1.3 肝內膽管結石
- 4.1.2 肝臟良性腫瘤
- 4.1.1 肝臟惡性腫瘤
- 4.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適應證
- 第4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 3.2.7 分葉與分段
- 3.2.6 肝靜脈系統
- 3.2.5 膽管系統
- 3.2.4 門靜脈系統
- 3.2.3 肝動脈系統
- 3.2.2 肝周韌帶
- 3.2.1 形態(tài)與位置
- 3.2 實驗小型豬的肝臟解剖
- 3.1.2 切肝前準備
- 3.1.1 實驗動物的選擇
- 3.1 實驗動物的選擇及切肝前準備
- 第3章 實驗動物及其肝臟的解剖
- 2.3.4 其他
- 2.3.3 膽管
- 2.3.2 肝動脈
- 2.3.1 門靜脈
- 2.3 肝臟的解剖變異
- 2.2 肝臟的分段
- 2.1.3 肝門板系統
- 2.1.2 韌帶
- 2.1.1 肝門
- 2.1 肝臟的解剖標志
- 第2章 肝臟的解剖
- 第1章 腹腔鏡肝臟外科發(fā)展史
- 縮略詞表
- 前言
- 《腹腔鏡肝臟外科學》編委會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腹腔鏡肝臟外科學》編委會
- 前言
- 縮略詞表
- 第1章 腹腔鏡肝臟外科發(fā)展史
- 第2章 肝臟的解剖
- 2.1 肝臟的解剖標志
- 2.1.1 肝門
- 2.1.2 韌帶
- 2.1.3 肝門板系統
- 2.2 肝臟的分段
- 2.3 肝臟的解剖變異
- 2.3.1 門靜脈
- 2.3.2 肝動脈
- 2.3.3 膽管
- 2.3.4 其他
- 第3章 實驗動物及其肝臟的解剖
- 3.1 實驗動物的選擇及切肝前準備
- 3.1.1 實驗動物的選擇
- 3.1.2 切肝前準備
- 3.2 實驗小型豬的肝臟解剖
- 3.2.1 形態(tài)與位置
- 3.2.2 肝周韌帶
- 3.2.3 肝動脈系統
- 3.2.4 門靜脈系統
- 3.2.5 膽管系統
- 3.2.6 肝靜脈系統
- 3.2.7 分葉與分段
- 第4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 4.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適應證
- 4.1.1 肝臟惡性腫瘤
- 4.1.2 肝臟良性腫瘤
- 4.1.3 肝內膽管結石
- 4.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禁忌證
- 參考文獻
- 第5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器械、設備介紹及使用技巧
- 5.1 腹腔鏡肝臟切除常規(guī)手術器械及設備
- 5.1.1 常規(guī)手術器械
- 5.1.2 常用設備
- 5.2 腹腔鏡斷肝器械的使用技巧
- 5.2.1 單極/雙極電凝
- 5.2.2 LPMOD
- 5.2.3 超聲刀
- 5.2.4 CUSA
- 5.2.5 Harbib射頻切割器
- 5.2.6 直線切割閉合器
- 5.2.7 其他斷肝器械
- 第6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處理及并發(fā)癥防治
- 6.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前準備
- 6.1.1 術前可切除性判斷
- 6.1.2 術前準備
- 6.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并發(fā)癥的防治
- 6.2.1 出血
- 6.2.2 膽漏
- 6.2.3 肝功能衰竭
- 6.2.4 腹腔感染
- 6.2.5 其他并發(fā)癥
- 6.3 腹腔鏡肝臟切除的術后處理
- 6.3.1 生命體征監(jiān)護
- 6.3.2 營養(yǎng)
- 6.3.3 止痛
- 6.3.4 功能恢復
- 6.3.5 尿管及引流管處理
- 6.3.6 抗病毒治療
- 6.3.7 出院標準
- 6.3.8 出院后隨診
- 第7章 腹腔鏡肝臟手術患者體位、穿刺器入路及助手配合
- 7.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常用體位及穿刺器入路的選擇
- 7.1.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常用體位
- 7.1.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穿刺器
- 7.1.3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穿刺器入路選擇
- 7.2 腹腔鏡肝臟切除術助手的配合
- 7.2.1 助手站立位置及主要作用
- 7.2.2 助手使用的主要器械
- 7.2.3 各種腹腔鏡的介紹及使用方法
- 7.2.4 肝臟切線的暴露
- 第8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的麻醉
- 8.1 腹腔鏡肝臟手術患者的病理生理特點與麻醉前評估
- 8.1.1 病理生理
- 8.1.2 麻醉前評估
- 8.2 氣腹的生理影響及主要并發(fā)癥
- 8.2.1 對呼吸的影響
- 8.2.2 對循環(huán)的影響
- 8.2.3 高碳酸血癥與皮下氣腫
- 8.2.4 氣栓
- 8.2.5 顱內壓增高
- 8.2.6 眼內壓增高
- 8.3 氣腹壓、肌松與腹腔鏡操作空間
- 8.3.1 腹腔鏡氣腹壓力
- 8.3.2 加深肌松
- 8.3.3 低氣腹壓的優(yōu)勢
- 8.4 圍手術期監(jiān)測及麻醉管理
- 8.4.1 強化常規(guī)監(jiān)測
- 8.4.2 特殊監(jiān)測
- 8.4.3 麻醉選擇
- 8.4.4 術中麻醉管理
- 8.4.5 麻醉蘇醒期管理
- 8.5 多模式鎮(zhèn)痛與快速康復
- 8.5.1 鎮(zhèn)痛藥物的聯合應用
- 8.5.2 鎮(zhèn)痛方法的聯合應用
- 8.5.3 其他減輕疼痛的措施
- 8.5.4 為快速康復創(chuàng)造條件
- 參考文獻
- 第9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配合
- 9.1 術前準備
- 9.1.1 心理疏導
- 9.1.2 手術物品準備
- 9.1.3 儀器安置與調試
- 9.2 術中配合
- 9.2.1 患者安置體位
- 9.2.2 器械護士的配合
- 9.2.3 巡回護士的配合
- 9.2.4 特殊護理要點
- 9.3 術后配合
- 9.3.1 術后貴重儀器及器械的處理
- 9.3.2 小結
- 參考文獻
- 第10章 腹腔鏡肝臟切除血流控制及術中出血處
- 10.1 腹腔鏡肝臟切除血流控制
- 10.2 腹腔鏡下肝出血的處理
- 參考文獻
- 第11章 腹腔鏡非解剖性肝臟切除
- 11.1 適應證
- 11.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1.2.1 患者體位
- 11.2.2 戳孔位置
- 11.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1.3.1 探查腹腔
- 11.3.2 游離肝臟
- 11.3.3 標記切除線
- 11.4 切肝步驟
- 11.5 創(chuàng)面處理
- 11.6 引流管放置
- 11.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1.7.1 游離患側肝臟相關注意事項
- 11.7.2 明確病變局部解剖的特殊性
- 11.7.3 斷肝及有關血流控制的問題
- 11.8 術后處理
- 第12章 腹腔鏡肝左外葉切除術
- 12.1 適應證
- 12.2 禁忌證
- 12.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2.4 創(chuàng)面處理及引流管放置
- 12.5 標本取出
- 12.6 手術要點
- 12.7 術后處理
- 第13章 腹腔鏡左半肝切除術
- 13.1 適應證
- 13.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3.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術區(qū)的顯露
- 13.4 切肝步驟
- 13.5 創(chuàng)面處理
- 13.6 引流管放置
- 13.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第14章 腹腔鏡右半肝切除術
- 14.1 適應證
- 14.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4.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4.4 切肝步驟
- 14.5 創(chuàng)面處理
- 14.6 引流管放置
- 14.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第15章 腹腔鏡特殊肝段切除術
- 15.1 腹腔鏡肝Ⅶ、Ⅷ段切除術
- 15.1.1 適應證和禁忌證
- 15.1.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5.1.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5.1.4 腹腔鏡肝Ⅶ段切除術切肝步驟
- 15.1.5 腹腔鏡肝Ⅷ段切除術切肝步驟
- 15.1.6 創(chuàng)面處理
- 15.1.7 引流管放置
- 15.1.8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5.2 腹腔鏡肝尾狀葉切除
- 15.2.1 肝尾狀葉的解剖
- 15.2.2 腹腔鏡肝尾狀葉切除的技術要點
- 參考文獻
- 第16章 腹腔鏡轉移性肝癌切除術
- 16.1 適應證
- 16.1.1 結直腸癌肝轉移
- 16.1.2 宮頸癌及鼻咽癌肝轉移
- 16.1.3 乳腺癌肝轉移
- 16.1.4 卵巢癌肝轉移
- 16.1.5 胃癌肝轉移
- 16.1.6 胰腺癌肝轉移
- 16.2 患者體位及戳孔位置
- 16.2.1 肝左外葉、左半肝切除、左三葉切除及尾狀葉切除
- 16.2.2 肝右前葉部分切除、左內葉部分切除、右前葉切除及左內葉切除
- 16.2.3 肝右后葉部分切除、肝右后葉切除、右半肝切除及右三葉切除
- 16.2.4 ALPPS
- 16.3 肝周韌帶的游離及手術區(qū)域的顯露
- 16.3.1 右半肝、肝右后葉及肝右三葉切除
- 16.3.2 肝左外葉、左半肝及肝左三葉切除
- 16.3.3 肝左內葉、右前葉及肝Ⅵ段腫瘤切除
- 16.3.4 肝Ⅶ段腫瘤切除
- 16.3.5 肝尾狀葉切除
- 16.3.6 ALPPS
- 16.4 切肝步驟
- 16.4.1 腹腔鏡局部肝切除術
- 16.4.2 腹腔鏡肝左外葉切除術
- 16.4.3 腹腔鏡左半肝切除術
- 16.4.4 腹腔鏡右半肝切除術
- 16.4.5 腹腔鏡ALPPS
- 16.5 創(chuàng)面處理
- 16.6 引流管放置
- 16.7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6.7.1 手術要點
- 16.7.2 術后處理
- 第17章 復發(fā)性肝癌的腹腔鏡治療
- 17.1 術前評估
- 17.2 手術方法
- 17.2.1 體位選擇及Trocar分布
- 17.2.2 肝臟腫塊切除
- 17.3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17.3.1 粘連處理
- 17.3.2 創(chuàng)面處理
- 17.3.3 引流管放置
- 第18章 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肝包蟲病
- 18.1 腹腔鏡肝包蟲外囊摘除術
- 18.1.1 適應證
- 18.1.2 禁忌證
- 18.1.3 操作方法及步驟
- 18.1.4 注意事項
- 18.2 腹腔鏡肝包蟲內囊摘除術
- 18.2.1 適應證
- 18.2.2 手術步驟
- 18.2.3 注意事項
- 18.3 肝包蟲腹腔鏡肝切除術
- 18.3.1 適應證
- 18.3.2 手術步驟
- 18.3.3 注意事項
- 第19章 單孔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
- 19.1 單孔腹腔鏡肝臟切除發(fā)展歷程
- 19.2 單孔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適應證及禁忌證
- 19.3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常用器械
- 19.3.1 用于穿刺部位的器械
- 19.3.2 用于手術操作的器械
- 19.4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手術操作過程
- 19.4.1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操作要點
- 19.4.2 手術具體操作步驟
- 19.5 單孔腹腔鏡肝葉切除中轉開腹指征
- 19.6 單孔腹腔鏡肝切除并發(fā)癥
- 19.7 單孔腹腔鏡肝切除的局限性
- 參考文獻
- 第20章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肝臟切除術
- 20.1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肝臟切除術的器械設備及操作要點
- 20.2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肝臟切除術
- 20.2.1 適應證和禁忌證
- 20.2.2 肝左外葉切除術
- 20.2.3 腹腔鏡局部肝切除術
- 20.2.4 左半肝切除術
- 20.2.5 右半肝切除術
- 20.2.6 肝中葉切除術
- 20.2.7 肝右后葉切除術
- 20.2.8 肝Ⅶ段切除術
- 20.2.9 肝Ⅷ段切除術
- 20.2.10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第21章 腹腔鏡門靜脈結扎聯合肝實質離斷二步肝切除術
- 21.1 腹腔鏡ALPPS的病例選擇及圍手術期處理
- 21.1.1 背景
- 21.1.2 腹腔鏡ALPPS的發(fā)展
- 21.1.3 腹腔鏡ALPPS的病例選擇及圍手術期處理
- 21.2 傳統腹腔鏡ALPPS
- 21.2.1 手術具體步驟
- 21.2.2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21.3 腹腔鏡繞肝帶法二步肝切除術(蔡氏ALPPS)
- 21.3.1 手術技術要點
- 21.3.2 手術要點及術后處理
- 21.3.3 ALPPS展望
- 索引 更新時間:2020-03-23 14: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