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出版說明
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1547-1616)是西班牙偉大的小說家、戲劇家和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杰出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生于西班牙中部一個沒落貴族家庭,一五六九年充當一位紅衣主教的隨從前往意大利,次年參加了西班牙駐意大利軍隊。在抗擊土耳其人的勒班陀海戰中,他奮勇沖上敵艦,身負重傷,左手致殘。一五七五年退役回國途中,他被土耳其海盜劫去,在阿爾及爾服苦役五年多,一五八〇年被親友贖回國。他以一個英雄的身份回國,但后半生卻窮困潦倒。他曾任無敵艦隊的軍需官,在執行公務中,因受鄉紳誣陷而入獄。出獄后改任稅吏,又因儲存稅款的銀行倒閉,他無力賠償稅款而被革職查辦。后雖脫離公職,仍屢遭厄運的打擊。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坎坷的生活道路,對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塞萬提斯的文學創作主要分詩歌、戲劇和小說三類。他是以寫詩走上創作道路的,不過,詩歌在他的創作中所占比重不大,總共只有三十八首短詩和一篇長詩《帕爾納索斯之旅》。短詩中有幾首歌頌無敵艦隊的十四行詩,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其他詩篇則多為題贈、即興或應酬之作。《帕爾納索斯之旅》寫太陽神阿波羅要驅逐蹩腳詩人,命塞萬提斯集合西班牙的詩人參加論戰,論戰結果,末流詩人理屈詞窮,狼狽逃竄。作者在詩中對他所推崇和厭棄的詩人大加褒貶。
戲劇創作分兩個階段,前期有兩個劇本:《阿爾及爾的交易》和《被圍困的努曼西亞》,后者以努曼西亞城四千居民抵抗八萬羅馬侵略者的史實為背景,描寫全城居民乃至孩童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全劇充滿高昂的愛國主義熱情。后期劇作是八個喜劇和八個幕間劇,其中八個喜劇有的描寫作家被擄期間在阿爾及爾所經歷的事件,有的反映下層勞動人民或流氓無賴的生活,有的則根據宗教故事改編而成。幕間劇屬于西班牙“黃金世紀”流行的一種戲劇形式,情節簡單,短小精悍,通常在正劇幕間休息時演出。
塞萬提斯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是小說。他的第一部小說是田園牧歌體的《伽拉苔亞》,小說以一對男女牧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描繪出一系列富有詩意的田園生活畫面,反映了作者對家鄉自然風景的熱愛。
《警世典范小說集》是作者唯一一部短篇小說集,收小說十二篇。這些小說按其形式和內容可分為愛情故事、流浪漢故事和哲理性故事三大類,作品的共同特點,一是濃郁的時代氣息,二是愛憎分明的是非觀念。因此,有評論家認為,僅以《警世典范小說集》這本書,也可以使塞萬提斯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塞萬提斯的代表作是《堂吉訶德》,這部小說對西班牙乃至歐洲長篇小說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十六世紀末,曾榮耀一時的西班牙成了時代的落伍者,從而激起了人們要求變革現實的強烈愿望。讀騎士小說入迷的堂吉訶德卻把這種愿望寄托在虛幻的騎士道上,并且身體力行地去加以實施。結果,不僅受盡捉弄,鬧出許多笑話,而且碰得頭破血流,大敗而歸,直至臨終前才恍然醒悟。小說通過堂吉訶德這個可笑、可悲而又可愛的人物形象,突出地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想與西班牙現實之間的矛盾。堂吉訶德雖然有美好、善良的愿望和大戰風車的勇氣,但他最終成為以主觀愿望與冷酷現實相撞擊的犧牲者。同時,這部作品對日趨沒落、充滿矛盾的西班牙封建社會和貴族階級的荒淫無恥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揭露。
《貝雪萊斯和西吉斯蒙達歷險記》是作者的最后一部小說,脫稿于一六一六年四月十九日(作者逝世的前四天),成書于一六一七年。作品講述北歐兩個小王國的一個王子和一個公主更名改姓,謊稱兄妹,一道出游歐洲各國,歷盡千辛萬苦,最后喜結良緣的故事。小說的前半部分反映了作者少年時代的夢想、信仰和追求以及青年時代的浪漫行為,后半部分則是以一位老人歷經磨難的結果,表現了老年人特有的仁慈寬厚和善良心腸。這部作品概括了作者的全部理想和追求,用評論界的一句話來說,它是“塞萬提斯的最后一個浪漫的夢幻”。
塞萬提斯早已為我國讀者所熟知。二十世紀初,他的《堂吉訶德》即被介紹到中國,此后便有幾種版本出現,但多為節譯本。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傅東華先生由英文本轉譯的《堂吉訶德》全譯本,一九七八年,又出版了楊絳先生從西班牙文直接翻譯的《堂吉訶德》新譯本。此外,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塞萬提斯的短篇小說集《懲惡揚善故事集》。為使讀者全面了解塞萬提斯的創作,人民文學出版社決定出版中文版《塞萬提斯全集》,于一九九七年一次出齊,作為對作家誕辰四百五十周年的紀念。
本版《塞萬提斯全集》以西班牙阿吉拉爾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的第十八版《塞萬提斯全集》(兩卷本)為藍本,依據它的編排順序兼顧體裁及各卷字數,分成八卷出版,即詩歌、戲劇一卷,喜劇二卷,幕間劇、小說一卷,短篇小說集一卷,小說三卷。原文版《全集》的末尾收有“歸于作者名下的”三個短劇和一部短篇小說,為閱讀方便,我們把三個短劇作為附錄放在“幕間劇”的末尾,把短篇小說作為附錄放在《警世典范小說集》的末尾。
原文版《塞萬提斯全集》是由西班牙當代著名文學教授安赫爾·巴爾布埃納·普拉特(Angel Valbuena Prat,1900-1977)編輯和注釋的,他為每部作品寫有一篇評介性的序言。本《全集》的譯文,除《堂吉訶德》和《警世典范小說集》外(這兩部作品由譯者寫了《譯者序》,《譯者序》中有版本說明),全部根據這個版本翻譯,并采用了原作的序言。
《塞萬提斯全集》大部分作品系一九九六年首次翻譯出版。二〇一六年,適逢塞萬提斯逝世四百周年,我們再版這套全集,所有譯名我們一般采用通行的譯法。由于楊絳先生對《堂吉訶德》深有研究,她在《堂吉訶德》中所用的譯名,我們予以保留。
《塞萬提斯全集》的首版翻譯出版工作,得到了中國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學研究會的大力支持和協助,當時的會長沈石巖先生在西班牙期間,曾親自前往西班牙文化部圖書總局陳述我社翻譯出版《塞萬提斯全集》的計劃以及其他有關事宜,取得對方的理解和認可;為使《全集》早日面世,幾位譯者承擔了艱巨的翻譯任務;研究會成員林光同志對新譯稿進行了核校。再版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眾議先生為全集作序。在這里,我們謹向研究會和有關個人表示誠摯的謝意。
塞萬提斯的作品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之久,文字艱澀費解,給翻譯、注釋及編校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雖然我們做了努力,缺點和差錯仍在所難免,期望讀者和專家能給予指教。
人民文學出版社
二〇一六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