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7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頁
- 總論
- 第一章 什么是佛學
- 一 佛學的本質
- 二 佛學的適應
- 三 怎樣研究佛學
- 第二章 佛學大系
- 一 三唯論
- 二 三唯論之含攝
- 三 三唯論之貫通
- 佛學概論
- 緒 言
- 上編 學史
- 第一章 釋尊略傳
- 第二章 印度佛學略史
- 第三章 中國佛學略史
- 第四章 各地之佛學略史
- 下編 學理
- 第一章 因緣所生法五乘共學
-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學
- 第三章 一實相印大乘不共學
- 第四章 概括
- 第五章 結論
- 中國佛學
- 第一章 佛學大綱
- 第二章 中國佛學特質在禪
- 第一節 略敘因緣
- 第二節 依教修心禪
- 第三節 悟心成佛禪
- 第四節 超佛祖師禪
- 四、云龍與黃溈
- 第五節 越祖分燈禪
- 第六節 宋元明清禪
- 第三章 禪觀行演為臺賢教
- 第一節 緒言
- 第二節 實相禪布為天臺教
- 第三節 如來禪演出賢首教
- 第四節 賢首學與天臺學之比較
- 第五節 結論
- 第四章 禪臺賢流歸凈土行
- 第一節 依教律修禪之凈
- 第二節 尊教律別禪之凈
- 第三節 透禪融教律之凈
- 第四節 奪禪超教律之凈
- 第五章 中國佛學之重建
- 第一節 略指所依
- 第二節 教史概觀
- 第三節 博究融匯
- 第四節 綜攝重建
- 附 錄
- 太虛自傳
- 弁 言
- 一 生長在農工到商讀的鄉鎮
- 二 出家與受戒讀經
- 三 學教參禪與閱藏
- 四 新學及革命思想的侵入
- 五 學生教員與法師方丈
- 六 我與辛亥革命時的佛教
- 七 民初間思想行動的不安定
- 八 普陀山的閉關
- 九 出關與游中國臺灣地區及日本
- 一○ 覺社之佛教新運動
- 一一 先后依我剃度的幾個徒弟
- 一二 南通與北京的講經
- 一三 住彌勒院與講經武昌廣州
- 一四 住凈慈寺與講經北京
- 一五 歸元寺講經與佛學院的開辦
- 一六 佛學院第一期的經過
- 一七 廬山大林寺的復興
- 一八 光孝寺講經與佛學院第二期生
- 一九 北京天童等處講學與赴東亞佛教大會
- 二○ 佛化教育社與北京南洋講學
- 二一 法苑與南普陀寺閩南佛學院
- 二二 歐美游化的經歷 更新時間:2020-12-04 15:48:34
推薦閱讀
- 慧燈無盡照海東:鑒真大和上評傳
- 吐蕃至歸義軍時期敦煌佛教經濟研究
- 佛教戒律中國化研究
- 圓覺經
- 楞伽大義今釋
- 如來,如愿:聽佛學大師解讀《金剛經》
- 吳言生說禪貳:經典禪詩
- 佛學研究十八篇
- 紅塵禪影3:黃檗無念禪師說禪
- 雜阿含經(中冊)
- 你應該知道的100個佛家典故
- 中阿含經(中冊)
- 李叔同的凡世禪心
- 藏密佛教史
- 星云大師談當代問題3:心安諸事安
- 佛經七講
- 佛法與人生
- 佛學常識(佛學界公認的入門經典)
- 淡定·從容·心安之淡定
- 李叔同說佛(有間文庫)
- 定慧初修
- 中國佛教思想史
- 智者入門論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 李叔同說佛
- 給大忙人看的佛法書:領悟佛學中的智慧(大全集)
- 宗密思想綜合研究(平裝)(哲學文庫)
- 《金剛經》說什么
- 近現代佛教空有之爭研究
- 浙江佛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