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怎樣研究佛學

佛學的內容,約之不外教、理、行、果。“教”是言教,為釋迦牟尼佛的遺教。佛教散布流傳于各國或多或少,及其種類,各有不同。故關于佛像、缽、塔等法物之搜集,佛教史料的編考,各種文體經典的校訂,圖書翻譯會通的編纂,均為重要。

教原出于佛,而“理”則是研究佛教的學者各就所見理之大小偏圓不同,而有了各種的派別,若印度小乘的二十部及其大乘之性、相、密三宗,以及錫蘭、藏區等處現在流行之大小乘,并中華融通顯密大小之綜合學派(包括日本),和西洋與近代日本之新研究派。此新研究派中,亦有教派,因他們或從學南洋等處,或留學日本,或就學藏區,所以雖同一以科學為方法,而秉承有異,遂各成派別。

于“理”了解之后,即要去實行。“行”有戒律、禪觀、真言、凈土四門,如法修行,胥能得到最后的效果。戒律有“通”“別”不同,通則七眾同受,別則七眾各別,不相混亂,如表二所明。

禪觀包括大小乘各種止觀以及禪宗。真言即是密宗一切陀羅尼門。凈土、十方世界都有凈佛國土,隨愿往生。此方眾生與彌陀有特殊因緣,大抵發愿往生極樂凈土,或生此土兜率內院親近彌勒菩薩。

有了解行,必有結果,故次言“果”。或有從研究教理所得的果,謂之信果。但這不是迷信,因他經過研教、究理、修行所得到的信心,是謂智信,智信才是真正佛教的信徒。在家的謂之信眾,出家的謂之僧眾,亦

表二 佛教戒律

表三 教理行果

通于未證真理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的菩薩。或有從嚴凈毗尼執持禁戒所得的結果,謂之德果。這是以五篇、三聚凈諸業障的戒德,自利利他,是為僧寶。然此德果,通于三賢十圣的共果。或有從修習禪觀得到伏惑超人的結果,謂之定果。即三乘共修之奢摩他、毗缽舍那,乃至佛果上的楞嚴大定、海印三昧,胥為所攝。或有入三乘圣位,修習無漏定智所得的結果,謂之慧果。即是般若無漏圣慧。此圣慧展轉上進,能斷盡無始來一切障種習氣,成究竟之果德。到此地位,始謂之佛,謂之真正覺者。

統上教理行果,攝表三以明之。

觀表三所列,可知學佛,教、理、行、果為應有之程序,非可躐等。今世學人,大多昧教理而妄談行證,不為邪魔所誘,即同生盲摸象,反使真理愈晦,招世人譏謗為迷信。幸各努力,剪除斯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成安县| 桃园市| 绥宁县| 易门县| 西畴县| 合水县| 日土县| 烟台市| 东阳市| 太仓市| 遵化市| 凤冈县| 恩平市| 瑞昌市| 磐安县| 庄浪县| 南岸区| 广灵县| 玛曲县| 威海市| 墨玉县| 来凤县| 报价| 桃源县| 靖边县| 曲阜市| 沙田区| 建阳市| 荆门市| 广宗县| 淮安市| 唐河县| 贵州省| 保亭| 任丘市| 尚志市| 郓城县| 中牟县| 麻城市|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