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佛學概論

緒 言

所謂佛教者,在平常都以寺院中之僧人為代表,以為不過一種禮拜式之宗教,何學之可言。此曰佛學,未免有所未喻。故先將學字解釋之。學字常義有二:一是動詞,如學習、學作,凡有所摹效練習,均可名“學”,如小兒學語、學行等。二是名詞,如學理、學說,凡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前后相應,有精深詳密之條理者,如科學、哲學等,方可名學。

今稱佛學,亦指有精密條理之學理。然則佛如何有學,乃成問題。向來佛典內有所謂學佛與佛學之二語。學佛者,謂實踐修行;而佛學則講求明確精密之學理。其實學佛與佛學非二,凡學佛必先了解佛學之真理,然后學佛始能貫徹實行。故欲實行學佛,必先究明佛之學理。佛之學理,尤貴實證。如依佛經典,固可得其理解,然所求之理解,乃是佛智所實證之境。若僅作為一種研究,則實際上仍未能證得,故講學原期于實證,期實證則須學佛之所行。故今進言佛之學理,及所以能有此學理之故。

佛教何以有學?通常佛典內多稱佛法。有人言佛法即哲學,佛法即宗教;有人言佛法非哲學亦非宗教,只能稱佛法。今將佛法分為四種:即教、理、行、果是也。教者,即佛現身于世間所說之法,遺留于后世,教化有情者;在當時僅有言說,未留文字,故無書籍。其所說之語言,以音聲為體,依聲之高下長短成為名,集名成為句,名句依于文字,多名多句多文之積聚,在佛學上謂之名句文身。此多名句文身,在佛當日以聲為主,聞者依佛所教修證,無文字之必要。及至佛說法度人事終,滅度之后,弟子因佛去世,恐后無所宗依,故將大眾所聞于佛之教法,就憶持多聞者,傳誦所聞,由大眾證明,錄成經典,此即佛之遺教。此佛之遺教,與通常之學理學說不同,蓋通常之學說,乃依半明半昧之常識推究所成,以所已知者推所未知。如科學方法,在其推究之中,得一番經驗,加一層知識。若昔言天圓地方,后知地本球形,則說無確定,義時變動。佛之教法,與余學來源不同,乃是純由圣智中所流出之至教。故于教法上言,不能不用信力領受之。此點與信宗教無異。佛法非宗教,亦非不是宗教。故欲講佛法,必先信有佛。佛者,乃佛陀之簡稱,即系覺者之義。覺者指已得無常正遍覺之人。此界中已得無常正遍覺者,曾有釋迦牟尼佛,現身世間,說法度人,因有教法遺傳人世。然又不同其余宗教者,則吾人能實行實證到于無上正覺,吾人亦即成佛。故吾人于佛,終可平等。惟在未成佛以前,欲求成佛,不可不先信受佛之教法。然此信亦非盲從之信。蓋吾人若信有法界諸法之真實理,則覺悟此真理至于圓滿者,即是無上正覺。在佛之無上正覺中,無一剎那間不徹上徹下徹內徹外完全明了覺知者;非前念知一,后念又知一也。在佛自覺已到圓滿地位,更不須學識學理及學習學作之學,故曰無學。蓋佛證入究竟覺悟境界,如虛空大圓鏡,無不含照;而一切群生未能證入法界萬有之真實相,所以迷昧顛倒,生出許多煩惱痛苦。佛悲憫之,故施設名句文身之教法,使之覺悟。

佛之教法有兩方面:一者符契真理。佛一念中普遍照了法界萬有之真實理,時時相應,無有一毫謬誤。故所說法,皆契真理。一方面又符契根機。聞法者是何等根器,何種機感,即為之方便解說。此之兩方似相沖突。以眾生心智,不與佛齊,隨順眾生,則不契理。然隨機教法,乃佛行化之權巧,漸次皆令通到佛之境界,所謂皆令入佛知見。此為無上遍正覺中施設流出之教法。唯此種施設,必系應機而起,佛與佛則不用此也。此所施設流出之教法,依萬法唯識言之,則有兩方面:(一)無漏清凈之名句文身,自無上遍正覺之佛心中流出。此由眾生機感,乃自佛心流出,謂之本質教;(二)佛心所流出之名句文身,吾人不能直接親緣,只能以有漏心,依之為增上緣,在自心中生一種影像,謂之影像教。推此影像歸于本質,則佛教中所謂圣教或至教,乃為歷千古而不變、推四海而皆準之常法,故異其他學說。

由此可覘佛教唯當信受,無學可言。所以佛有學者,則在第二之理法。其能詮理之影像教,系以佛說為增上緣。聞法者對于所聞之教法,思維觀察,得有了解,乃有佛教學理。凡稱為經者,皆是佛所說之法。后來又有依佛教法,詳細申論推核者,則稱之曰論。在論之成為精密詳確之學理者,如《大毗婆沙論》《瑜伽師地論》等是也。推其根源,皆自佛所遺留之教法來者。佛之教法,本由得無上遍正覺而出。故吾人欲知佛教之真理,亦必須證得無上遍正覺。如何始可證之,又必講求修行方法,故第三者須講行。而行中有三增上學,即戒、定、慧是也,所謂如何持戒,如何修禪定,如何得大智慧。如此修行,則可得無上遍正覺,即是大菩提果。證知法界諸法實相,此即第四所謂果也。既得以后,亦可以此開示覺悟他人。然教、理、行、果,亦非截然隔別者。蓋思維觀察,即是行;因行而理愈明;理解與行同時并進,如行路然,目之與足同時發生作用。且雖少明理解,未達究竟果位,然亦已成效果。雖少有效果,不以自足,故能絡達無上遍正覺也。常人思想知識,皆不離我執法執,故所謂各種學理,不免妄情卜度推測,不能認為究竟真理。故欲求真理,不能不依佛之教法,或古來大德之義理為研究學理之根據。然則佛之學理:(一)為得圣果三乘有學之學理,半依圣教半依自證而成;(二)為初學者外內凡之學理,全依圣教聞思而成,佛學一名,大略如是。茲分學史、學理二編以述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固安县| 敦煌市| 临桂县| 内丘县| 原阳县| 堆龙德庆县| 富阳市| 兴宁市| 濮阳市| 林州市| 驻马店市| 开阳县| 辰溪县| 孝感市| 巢湖市| 蚌埠市| 文水县| 申扎县| 红安县| 秦皇岛市| 瓮安县| 长沙市| 普兰店市| 永吉县| 富民县| 宁乡县| 马公市| 普兰县| 长沙县| 波密县| 临西县| 温州市| 嘉祥县| 陇川县| 富川| 土默特左旗| 晋宁县| 关岭| 泾源县|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