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9章 危機心態管理——讓無力者有力,助悲觀者前行(4)
- 第38章 危機心態管理——讓無力者有力,助悲觀者前行(3)
- 第37章 危機心態管理——讓無力者有力,助悲觀者前行(2)
- 第36章 危機心態管理——讓無力者有力,助悲觀者前行(1)
- 第35章 e時代危機管理——危機管理必須應時而變(4)
- 第34章 e時代危機管理——危機管理必須應時而變(3)
第1章 前言
血與火的危機考驗
每一名管理者都痛恨危機,但危機的來臨卻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2011年,卷土重來的新一輪經濟危機再次引起恐慌,全球股市與大宗商品出現連日暴跌,與2008年不同的是,那次危機源自市場活動造成的泡沫破裂,政府被迫救市;而這次的經濟危機,主要源自主權債務,隨著財政赤字不斷擴大而財政收入降低,債務違約正在成為可能。
這就造成相當部分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困境,致使失業率上升,員工人心惶惶,巨大的不確定性引起了每個企業員工的不安全感。
既然危機考驗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企業管理者就必須以積極的冷靜的、堅定的心態直視危機的來臨。
美國著名咨詢顧問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在《危機管理》一書中,指出危機管理是指組織對所有危機發生因素的預測、分析、化解、防范等而采取的行動,包括組織面臨的政治的、經濟的、法律的、技術的、自然的、人為的、管理的、文化的、環境的和不可確定的等所有相關的因素管理。
危機管理成為一門專門的科學,在西方有幾十年的研究歷史。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中國企業在發展中將面臨一系列新問題,這些問題若得不到迅速妥善解決,極易導致企業出現各種危機。
在管理學上,“危機管理”劃分為危機的避免、危機的準備、危機的確認、危機的控制、危機的解決、從危機中獲利六個階段。因此,危機管理從根本目標上說,是要“把危機轉化為獲取成功的機會”——能夠做這一點的前提是公司需要有整套的危機管理方法和系統。
正如中國的一句古訓“別在下雨的時候才準備傘”,危機管理已成為現代企業經營的必修課程——“大風起于青萍之末”,任何企業管理者,必須隨時具備危機意識,制定危機管理策略,提高危機管理水平,形成一整套的制度和體系,這樣,在危機來臨時管理者才能鎮定從容,才能贏得企業在危機下競爭的第一步!
普林斯頓大學的諾曼·R·奧古斯丁教授認為,每一次危機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發現、培育,以便收獲這個潛在的成功機會,就是危機管理的精髓。”而,習慣于錯誤地估計形勢,并令事態進一步惡化,則是不良的危機管理的典型。
簡而言之,如果處理得當,危機完全可以演變為“契機”。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人的憂患意識遠比平時強烈,即使非管理者,只要是渴望成功的人,和渴望自我保護、立足社會的人,都會去關注危機管理策略思路,張開危機雷達網——從這點來說,本書適合所有渴望成功的人,因為真正的智者知道,危機就是轉機,我們不僅僅要學會解除憂患,更要學會危機管理,把企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