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9章 團隊打天下,制度定江山(14)
- 第38章 團隊打天下,制度定江山(13)
- 第37章 團隊打天下,制度定江山(12)
- 第36章 團隊打天下,制度定江山(11)
- 第35章 團隊打天下,制度定江山(10)
- 第34章 團隊打天下,制度定江山(9)
第1章 給你一個公司,你會管理嗎?(1)
001好的領導者必須是一個“造夢”大師
都說優秀的將領需要“兩把火”,一把火燃燒自己,一把火燃燒團隊,激勵別人,使整個團隊都保持專注。古往今來,所有偉大的領導者都是優秀的造夢大師,他們不但自身保持激情和斗志,還善于幫員工造夢,以激勵員工。老板有老板的夢,員工有員工的夢,你要把你的夢想變成員工的夢想,把你個人的夢想轉移到所有員工的身上,變成一個團隊的夢想,最終變成企業的集體夢想。你要善于讓你的員工為你的夢想而興奮,為實現你的夢想齊心協力。
什么是“造夢”呢?造夢實際上是幫員工樹立目標,明確職業奮斗方向,使員工告別渾渾噩噩的工作狀態,每天都為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孜孜不倦;使他們能夠充實地工作和生活,從而擁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前程。
著名的慶盛控股集團在僅僅3年時間內,將凈利潤翻了好幾倍,這種驚人的速度,讓每一個同行眼紅。卓越成就的背后是每個“慶盛人”的努力。在他們的臉上都可以看見由內而外的自信、樂觀和激情,他們與公司一起實現了脫胎換骨。而慶盛的管理秘方是什么呢?答案是:造夢法則。每個慶盛的領導者,都是一個優秀的造夢大師。他們利用夢想成就自己的同時,也成就了一個個普通的員工,使他們在自己的職業旅途上不斷前進,不斷取得大小遠近的成就。年僅30歲的王紹偉已經是慶盛控股集團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如今,他也是一位頗具能力和經驗的管理者,但是誰也不知道,他剛進公司時,只是一位基層的機修工,可以說是造夢法則給了他一道光亮。
企業發展離不開美好的前景和偉大的藍圖,離不開宏偉的目標和合理的計劃。管理者應當把企業的愿景和藍圖告訴員工,把自己的夢想,把企業的夢想和目標傳達給員工,與員工一同分享,以激發員工無限的斗志和工作激情。要讓員工看到企業是充滿希望的,這種希望會影響到員工自身。同時,管理者要善于幫員工進行職業規劃,讓員工不再渾渾噩噩,而是每天都有奔頭。在這種情況下,員工才會積極進取,為企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個健康的企業應該有自己的企業夢想,而一個偉大的企業,應該幫助員工創造夢想,并激勵員工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管理者能讓每個員工都在夢想和目標的指引推動下去不斷奉獻自己,那么企業將充滿希望。假如你的員工沒有夢想,沒有目標,只是為了每個月銀行卡上的數字,他就不可能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就不可能迸發出激情、釋放出潛能,企業的效益就難以獲得保障。所以,好的領導人必須是造夢大師,是目標激勵大師。
002思路決定出路,眼光決定未來
我們的世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財富的概念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它不再是土地、石油、礦山和機器,而變成了信息、知識和智慧。經濟學家說:“每一次時代的變革,世界財富必然會進行一次重新分配并增值?!币簿褪钦f世界財富會從那些觀念陳舊的人手上轉移到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一批人手中。基本上每十年世界財富就要重新洗牌一次,能順勢而上、敢為天下先的人都輕而易舉成為了大富翁,后期跟隨者要么賺點蠅頭小利,要么血本無歸。
思路的開闊和眼光的遠大才能做出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馬云就是這樣的領導者。阿里巴巴作為電商時代的佼佼者,與領導者卓越的戰略規劃緊密相連。
從1999年成立至今,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圍內,已相繼被十幾種語言,幾百家媒體連續追蹤報道,迄今為止它已經連續5次被《福布斯》評選為全球最佳B2B網站,它的排名甚至比全球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還要靠前,而馬云是如何取得如此的成就呢?1995年,馬云開創了企業黃頁網站,他每天出門向人講述互聯網的神奇,說服人們出錢將資料放置網上,但是沒有人相信他。在那段時間,馬云被人視為騙子。然而,他并沒有放棄。在中國互聯網大潮風高浪急之時,馬云決心做一個不同于世界上所有電子商務網站的B2B網站,他放棄了15%大企業的生意,決心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他說:“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么互聯網就是窮人的世界。”
這是遠見還是狂妄呢?時間向我們證明,這是馬云的遠見。1999年初,他創辦了阿里巴巴公司,在企業創辦的初期,嚴重缺少資金,馬云到各個大學去做演講,宣講他的B2B模式。漸漸地,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連海外媒體也開始對他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風險投資商也漸漸對馬云產生了興趣。然而馬云卻先后拒絕了38家風險投資商,接受了以高盛為首的投資集團的500萬美元投資。在該筆資金到位后,他飛赴北京,約見了孫正義。那次交談之后,孫正義向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金。就這樣,阿里巴巴在充足資金的支持下,迅速發展起來。
《福布斯》曾這樣評價馬云:“有著拿破侖一樣的身材,更有拿破侖一樣的偉大志向!”事實上,他的身材雖然矮小,但是眼光卻非常高遠,他制定的企業發展戰略,具有很好的前瞻性。這是阿里巴巴能走到今天,并且走得更遠的保證。
眼光決定未來,思路決定出路!先知先覺經營者,后知后覺競爭者,不知不覺消費者。一個真正有戰略遠見的領導者,敢于挑戰靈感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分界線,善于在未來趨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找準方向,為企業發展找到新的出口。
關于戰略遠見,英國文人王爾德曾有過這樣的詮釋:“能在月光里找到道路的人,他們受到的懲罰是: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更早地看到曙光。”而只有那些有遠見的領導者,才能將企業帶向光明。
003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話劇《培爾金特》里有一句經典臺詞:“人生會遇到無數個十字路口,每個十字路口都是一次選擇,你有三個選擇,左、右、中,只要有一次選錯了,你就再也回不來了?!?
從小我們所受的教育便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于是我們為了大大小小的夢想,拼了命地努力,可是最終的結果大多差強人意。比如你讓一個數學天才去努力學英語,讓一個芭蕾舞者去努力學摔跤。是的,一開始就不對勁,就選錯了路。實質上,方向決定了你的成敗。每個人的一生,都像是大大小小選擇的集合體,生活的每一處都滲透著選擇,早上睜開眼睛,選擇吃什么早餐,下班后選擇從哪條路開車回家,無一例外。
公司運營的過程中,選擇也無處不在。選擇怎樣的合伙人,選擇怎樣的經營方式,選擇怎樣的員工,選擇怎樣的規模,選擇怎樣的營銷方式。眾多的分岔路口,眾多的不知所向等著你裁定。不要害怕,不要迷茫,你只要明白一點:最適當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一個領導者,沒有見縫插針的本領是不行的,因為機會往往存在于那些別人忽視的角落里。經營企業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企業家往往把眼光放在看得見、摸得著、有大利潤的行業和項目上,而那些費精力、效益低的項目,很多商家不愿意選擇。然而,這并不代表這些地方不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也許別人不愿意涉足的領域,恰好是一座未被挖掘的金礦。如果你深入地分析這些被忽視的領域,說不定就能發現巨大的商機。
市場總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變化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就像馬云創辦阿里巴巴,正是抓住了互聯網帶給人們思想上的變化,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再比如,伊利、蒙牛等乳業正是抓住了人們追求健康、補充營養的心理需求,才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再比如,現在轎車數量劇增,汽車銷售、修理、配件、清潔、陪駕等方面就有很多機會。經濟與政治永遠不分家,政府政策、法律法規等,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例如,政府出臺房產稅政策,對房地產業就會產生影響;政府出臺汽車限購令,會對私家車行業產生影響,再比如,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大力提倡使用“綠色能源”,有些企業順勢而為,研發太陽能產品、風能產品,就獲得了巨大的市場利潤。
物以稀為貴,最稀缺的東西就是資源,而這就是金錢,看看每天不斷上漲的石油價格,你就知道:石油是稀缺資源。一般來講,稀缺資源是指供不應求的東西,如果你能抓住大眾的消費需求,生產出他們需要但市場上難以買到的產品,你自然會獲得源源不斷的利潤。
004事業成功的秘訣無非“堅持”二字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扒凇钡闹匾獌热葜槐闶亲鍪碌某掷m性。相傳古希臘大家蘇格拉底,在學校開學的第一天曾教學生們甩手,并要求大家每天做三百下,一個月后,他問哪些同學堅持了,90%的同學舉起了手,兩個月后,堅持下來的只剩80%,一年后,蘇格拉底再問大家,整個教室里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他就是后來成為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堅持性是能頑強克服行動中的困難、不屈不撓地執行“決定”的品質,這種品質表現為善于抵制不符合行動的各種誘因的干擾,做到面臨千紛百擾,不為所動;也表現為善于長久地堅持符合目的的行動,做到鍥而不舍,有始有終。培養堅持性,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勤勞。勤勞是一個人有成就的保證,而懶惰則是一個人進步的大敵。培根曾說:“人的思考取決于動機,語言取決于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動,則多半取決于習慣,它可以主宰?!?
培根說,幸運中所需要的美德是節制,而厄運中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后者比前者更為難能可貴。這都告訴我們,頑強的自制性是一個人不懈的堅持中所不可缺少的東西,面對生活中的不幸、面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我們要迎難而上、知難而進,把艱難困苦變為我們磨練頑強意志和堅韌毅力的機會,變為矢志不移的追求。不論是科學領域偉大發明的創造者,還是運動界摘金奪銀的健將們,他們之所以能把自己的生命書寫得燦爛奪目,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不懈地努力與堅持。
勤奮是成功的根源,堅持是成功的保障。當人們問到那些成功者的成功經驗時,他們往往都是微微一笑,然后告訴你只需要堅持到底。真理其實就是如此簡單。
要成功,必須要有很強的自制力。它表現為善于迫使自己去執行已采取的決定,戰勝有礙執行決定的各種因素。表現為善于抑制消極情緒的沖動,自覺控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頑強的自制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實踐活動中養成的,尤其是在克服困難中形成的。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出生于一個仕宦之家,其父司馬談是朝中的史官,臨終前他囑咐司馬遷不要忘了著書立說的大事,不能讓國家的歷史斷絕了。三年后,司馬遷繼承父職,做了太史令,經過知識準備,他開始編寫《史記》。公元前99年,由于他為大將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觸怒了漢武帝,被關進監獄,并處以宮刑。這一奇恥大辱曾一度使司馬遷喪失生活的勇氣,在獄中,他想起父親的囑托,想起記載國家歷史的重任,最終他戰勝了自我,毅然決然地活了下來,并且勤奮刻苦地續寫《史記》,完成了這一千古之作。
平地飛云的人太少,一夜崛起的企業更少。當你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向,確定了目標之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堅持再堅持,羅馬從來不是一夜建成的,事事如此,堅持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005創業時重才,守成時重德
貞觀年間,唐太宗經常與大臣們討論創業與守成的難易問題。一天,他問房玄齡、魏征等人:“創業與守成孰難?”房玄齡回答說:“天下大亂時,群雄四起, 攻城略地,戰爭激烈,創業的艱難是顯而易見的?!蔽赫鞑煌膺@樣的看法,他說:“君主打天下,是在混亂中殲滅敵人,能夠得到百姓的擁護,因此創業并不太難;得到天下后,容易驕傲自滿、享樂腐化,國家的衰敗由此開始。所以,自古以來的帝王莫不得之于艱難 ,而失之于安逸?!碧谡f:“玄齡與朕共定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深知創業之難。魏征與朕共定天下,深知驕奢生于富貴,禍亂生于疏忽,故知守業之難。但創業的艱難時期已過,眼下守業的困難,正是諸公必須謹慎對待的?!?
創業容易守業難,幾乎所有走出創業期的企業都有此深刻的體會。而如何守業?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說:“現在中國的問題在經濟,經濟的問題在企業,企業的問題在企業家,企業家的問題在企業文化?!边@是因為企業是當代中國的中堅力量,企業健康發展了,中國的崛起就會早日實現。但目前中國的企業普遍存在“五缺”現象(即缺文化、缺信仰、缺使命、缺品牌、缺戰略),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企業文化是什么?就是企業的精神理念、精神信仰!這是文化的內核。而中華文化最本質的內核就是優秀的經典文化,為此我把重點轉移到了企業界,主要任務就是致力于企業的精神及文化建設,開展修心育德的咨詢服務,重塑中國人的信仰,重樹中國人的精神。目的是為企業立心,為民眾立德,為中華立功,為世界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