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給你一個公司,你會管理嗎?(6)
- 大生意人給年輕人最有價值的218條經商哲學
- 金龍
- 4942字
- 2016-10-17 10:48:11
楚漢之爭,劉邦大勝,項羽大敗。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局,就在于劉邦善于用人。漢高祖正確地總結了他取得戰爭勝利的成功經驗和項羽的失敗教訓,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他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他不如蕭何;召集士兵,攻城掠地,他不如韓信。正是有了這三位杰出的人才,劉邦才能戰勝項羽。
所以說,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一定有一支優秀的隊伍,才能令行禁止,指哪打哪。領導不在于某項技術很精通,首先他要有一種凝聚力,能把周圍的人才聚集到身邊;其次要知人善用,發揮人們應有的水平。如果不能正確地識人、用人,后果將不堪設想。
泛洋集團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樸健碩于1966年籌集巨資,成立了泛洋商船海運公司,專門從事運油的買賣。他利用自己父親的關系與政府建立密切的聯系,取得了多種項目的專營權,鼎盛時期曾擁有大小船舶84艘,資產額達5400萬美元。這樣一個大企業,最終也黯然倒閉。
究其原因,就是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樸健碩找到大學同學韓相淵,讓其掌握著泛洋集團的經營大權。樸健碩對他無比信任,甚至連家庭財務也不對他隱瞞。然而,利欲熏心的韓相淵不滿足自己得到的財富,大肆侵吞公司財產,從此,泛洋集團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急劇惡化。
就在樸健碩著手對付韓相淵時,韓相淵決定先下手為強,搜集各種材料,向稅務當局揭露了樸健碩逃稅、轉移外匯的證據。就這樣,樸健碩被韓相淵推進了深淵。
樸健碩的例子很具有代表性,這是典型的放權而不能收權,這是一個領導者最為忌諱的事情。若是下屬品行良好則可,一旦下屬起了歹心,作為領導毫無辦法。
所以在打造自己的嫡系部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堅持以德為先。權力是一把利劍,會傷害敵人,也會傷害自己,而優秀的品德就是一枚劍鞘,至少能保護自己不受傷。
其次,要有相應的制約措施。不但要學會把權力分出去,還要有把權力關回籠子的能力。要有相應的監督機制、問責機制,才能保證自己的嫡系部隊始終以自己為核心。
只有這樣,才能打造真正屬于自己的堅強團隊,面對各種問題時才能胸有成竹。這樣的團隊才是真正的“嫡系部隊”,為自己保駕護航。
029老板的愚蠢,不是沒有發現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掉了進去
看過《西游記》的人,都有這樣的困惑:在一些妖怪假裝的凡人面前,唐僧屢次不聽孫悟空的勸告,偏偏要去救他們,以至于總是被妖怪捉走,害得徒弟們一次次大費周折去救他,唐僧為什么就不能吃一塹、長一智呢?
事實上,不能吃一塹、長一智這樣的錯誤也總在企業身上發生。幾年前,中國乳業發生了三聚氰胺事件,大至整個乳業,小到一個普通的奶農,都受到巨大影響:奶農殺死奶牛,整個行業全部虧損。企業認為,三聚氰胺是奶農違規添加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牛奶質量達標。奶農則反駁道:他們沒有往里面添加如此多的三聚氰胺,事件的主要責任在于企業。
孰對孰錯,暫且先不討論。自三聚氰胺事件出現之后,中國人對國產奶制品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一度出現奶制品滯銷的局面,而現在,進口的奶粉銷量日趨上升,家長不惜重金購買昂貴的進口奶粉,也不選擇價格低廉的國產奶粉,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是什么?恰恰是中國乳業自身。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只能靠自己。如果我們還不吃一塹、長一智,繼續違規生產不合格產品,那么,中國乳業便永無出頭之日。事隔幾年,中國乳業偶爾還是會出現一些事故。而中國的奶制品,仍然沒有得到中國人的信任。這些企業需要做的就是反思。
每年新成立的企業成千上萬,但是為什么成功的企業卻如此之少?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板不善于總結,重復犯同樣的錯誤,最終被淘汰掉。犯錯誤不可避免,但是同樣的問題犯第二次,這就無法原諒了。管理企業并不像做數學題,錯了可以改,再錯還可以再改,有時候,一次失誤就會讓企業一敗涂地,何況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呢?
我們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確實可以吸取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和教訓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杜絕犯錯誤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企業卻可以減少犯錯誤的次數,只有少犯同樣的錯誤,企業才會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到發展上,而不總是在改正錯誤上。
030以權壓人,并非理智的選擇
很多企業管理者習慣以權壓人,他們認為,管理者就應該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地指揮下屬,否則就失去了領導的威信。因此,他們時時處處對員工發“威”。通常而言,管理者以權壓人的表現有以下兩點:
(1)經常強硬地命令員工,比如說:“我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做不好,我就開除你。”這樣往往會傷害員工的自尊心,引起員工的抵觸情緒,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
(2)在態度上漠視員工。對于員工的意見,不予理睬;對于員工的需求,不予尊重。這樣只會導致員工反感和不配合,使管理嚴重失靈。
毫無疑問,以權壓人的管理方式很難達到管人的目的。只有改變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多一點人性關懷,多一點尊重和理解,才能真正贏得員工的擁戴。
有一家鋼鐵公司出現了員工消極怠工的現象,老板心急如焚,絞盡腦汁出臺措施,制定了嚴厲的獎懲條律,比如,員工完不成任務,扣發工資;粗暴地斥責犯錯的員工,以施加壓力。然而,這樣做并沒有取得預想的管理效果。走投無路之際,老板請來一位管理專家,讓他幫忙診斷、解決公司存在的問題。管理專家來到公司后,在公司轉悠了幾圈,便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他對公司老板說:“你們要做的,就是把每個男員工當成紳士來對待,把每個女員工當成高貴的女士來對待。具體怎么做,我已經寫在了這張紙上,你照辦就行。”說完,他遞給老板一張紙。
上面寫道:“尊重、愛護每一位員工,關懷他們、傾聽他們、信任他們、贊賞他們……”老板沒想到,自己覺得如此棘手的問題,居然用這么簡單的辦法就可以解決。他半信半疑地按照專家所說的做,一個月之后,他給管理專家打電話,說公司的問題解決了,員工工作積極性高漲,公司業績有了很大的提高。
面對公司出現的問題,公司老板一開始采取強硬的措施,以權壓人,可是沒有收到任何效果。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即使在現代企業中,反抗依然存在。只有把每個男員工當做紳士來對待,把每個女員工當做高貴的女士來對待,對員工表現出足夠的尊重、愛護,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正所謂“管人不如管心”,只有管住了員工的心,才能贏得員工的真心服從。
031把表面的風光讓給別人,把沉甸甸的利益留給自己
俗語說得好: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人活著,說到底就是為了面子。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管理著無數的員工,理應更注意表面風光,但是,有時候,卻不能過于追求表面風光,適度示弱,把風光留給別人,可以換來巨大的利益。
任何事情都不是完全絕對的,在一些原則性問題上當然不應該示弱,把風光留給別人,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卻可以有意地進行改變,承認自己的短處,這不是軟弱的表現,是一種高超的為人處事之道。
X公司和Y公司都是某大城市著名的建筑商,有一次,該城市為了開發某個地區,公開競標,很快,其他的小公司都被淘汰掉了,只剩下這兩家實力相當的公司。兩家公司緊鑼密鼓地部署著,都希望能把這個項目拿到手。
在設計方案會議上,兩家公司各不相讓,針鋒相對,誰也不肯吃虧,總想表現出自己的優勢,把對方壓倒。一時間,上級領導也不知該把項目交給誰來做。就在這時候,Y公司好像開始落下風,會議上的表現也收斂了許多,仿佛是沒有底氣似的,不光如此,這家公司還經常表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說自己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就在大家都覺得這個項目非X公司莫屬的時候,結果出來了:Y公司最終得到了該項目的開發權。
大家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詫異,但是Y公司的老板卻告訴他們:他早打聽好了,上級領導不喜歡太過強勢的人,因此,他后來就沒有與X公司爭奪表面的風光。因此,這個項目就順理成章地落到Y公司手里。
在這個案例中,該公司老板就懂得取舍,把表面的風光,留給了競爭對手,但是,笑到最后的人反而是他。在競爭對手面前可以適當示弱,對待下屬也必須如此,不必要處處表現出作為領導的強勢之處,不要處處以領導自居,一味自大自滿,這樣只會讓下屬產生反感之心,面服心不服。
作為一個領導,本該注意言辭,平易近人,經常向下屬表明:自己雖有過人的地方,但仍然是個平凡的人,現在取得的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是一人所為,公司的明天,仍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此外,要時常表揚下屬,讓下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讓他們在公司感到很風光,這樣,下屬才會為你努力工作,才會為你創造巨大的利益。所以說,一個好的領導,不會一味追求表面的風光,而會把風光留給別人,這樣,企業才會得到最大的利益。
032放低姿態,讓員工心甘情愿追隨你
吳起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名將,他在鎮守河西地區的27年中,與各諸侯國總共大戰了76次,全勝64次,其余12次打成平手。這樣的戰績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吳起為什么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呢?這一方面歸功于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另一方面歸功于他不凡的領導力。吳起有一句名言這么說:“用兵要狠,愛兵要深。”也就是說,他帶兵打仗時既要講原則,又要對士兵充滿人情味,讓士兵對他又愛又怕,對他心服口服。
有一次,吳起在指揮軍隊與秦國作戰的時候,兩軍在曠野上對峙,劍拔弩張,只要將帥一聲令下,一場慘烈的戰斗就會拉開序幕。而在吳起的軍隊中,有一個士兵武藝高強、作戰驍勇,他未等吳起下令,就迫不及待地搶先揮刀沖向敵陣。大家還沒搞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時候,他就已經斬殺了兩個敵兵。對于這樣勇猛的士兵,吳起當即下令“斬之”。這時,軍吏們一起勸說吳起不要斬殺這樣的人才,但吳起卻說:“材士則是也,非吾令也,斬之。”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士兵敢違抗吳起的命令。
而在平時,吳起雖然身為軍隊的統帥,但是他卻和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吃一樣的伙食,睡覺不鋪墊褥,行軍不乘車騎馬,并且親自背負著捆扎好的糧食和士兵們同甘共苦。甚至有個士兵患了惡性毒瘡,吳起還親自為他吸吮膿液。吳起對士兵深切關懷,士兵愿以死相報,正是因為如此,吳起的軍隊才會充滿凝聚力和戰斗力,才能戰無不勝。
在領導的過程中,如果常常自以為高高在上,只會讓你顯得冷酷、古板、不通情理;凡事都講人情,又會讓你顯得沒有原則,沒有底線,不講規矩。在企業管理中,過于堅持原則的領導者,往往不受人歡迎,而過于講人情的領導者,往往沒有威嚴,這兩種領導都稱不上優秀的領導者。
實際上,管理企業、管理員工與帶兵打仗的道理如出一轍,既需要我們講原則,按原則辦事,按制度辦事,又需要講人情,需要對員工關懷和疼愛。只有這樣,才能在企業中營造一種溫情,一種溫馨感和歸屬感,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講人情、講溫情,是為了籠絡人心,加深員工對企業的感情,以激發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忠誠度。這兩者對于管理好一個企業來說不可偏廢其一。一個領導者想做好這兩方面,關鍵在于把握好什么時候該講原則,什么時候該講人情。
033推功攬過,讓你成為下屬心中的守護神
在管理界,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當大家一起共同完成工作,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有些管理者總喜歡率先往自己臉上貼金,強調自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付出,生怕下屬把功勞搶去了,這種現象叫“搶功”或“攬功”。當大家一起共事,由于管理者指揮不周或下屬執行不力出了問題時,有些管理者馬上把過錯歸咎到下屬頭上,撇開自己應承擔的責任,這種行為叫“推責”。
王經理是某地產公司的運營經理,他和下屬一起,歷經半年時間,完成了一個重要項目。當公司董事長來檢查工作時,他夸夸其談,把功勞全部扣在自己的頭上,好像這項工作是他一個人完成的一樣。
董事長大喜,當即表揚他,許諾給他種種獎勵。但是下屬們卻不高興了,他們對經理自私的行為非常憤怒,從此與他離心離德,不管運營經理做什么,他們都不愿意配合他。還有人暗中給上級寫檢舉信,揭發他工作中所犯的錯誤……
其實,把集體的功勞往自己身上攬、把集體的錯誤往下屬身上推,是兩種極其愚蠢的行為。這樣做只會讓下屬們覺得你太自私,然后對你敬而遠之。即使你在工作中,真的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付出了很多,也無需自我標榜,因為是你的功勞,下屬自然會讓給你。即使你指揮沒有失誤,完全是下屬執行不力導致出了問題,你也無需推責。相反,你應該主動站出來,幫下屬分擔一定的責任。你越是低調推功、高調攬過,就越能贏得下屬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