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

第1章 序(1)

出曜經者。婆須密舅法救菩薩之所撰也。集比一千章。立為三十三品。名曰法句錄。其本起系而為釋名曰出曜。出曜之言舊名譬喻。即十二部經第六部也。有罽賓沙門僧伽跋澄。以前秦建元十九年。陟蔥嶺涉流沙。不遠萬里來至長安。其所闇識富博絕倫。先師器之既重其人。吐誠亦深。數四年中。上聞異要奇雜盈耳。俄而三秦覆墜避地東周。后秦皇初四年還轅伊洛。將返舊鄉佇駕京師。望路致慨恨。法句之不全。出曜之未具。緬邈長懷。蘊情盈抱。太尉姚旻篤誠深樂聞不俟駕。五年秋請令出之。六年春訖。澄執梵本佛念宣譯。道嶷筆受。和碧二師。師法括而正之。時不有怙從本而已。舊有四卷所益已多。得此具解覽之畫然矣。予自武當軒衿華領咨詢觀化。預參檢校聊復序之。弘始元年八月十二日僧睿造首。

昔佛在波羅奈國。佛告諸比丘。當來之世眾生之類。壽八萬四千歲。爾時壽八萬四千歲眾生輩。于此閻浮利內。眾生共居一處。谷米豐熟人民熾盛。雞狗鳴喚共相聞聲。佛告比丘。汝等當知爾時人民女年五百歲。便外適娶。爾時有王名曰蠰佉七寶導從以法治化無有阿曲。有自然羽寶之車。高千肘廣十六肘。豎立修治眾寶瓔珞。在大眾中。分檀布施無吝悔心。造立功德為眾導首。與諸沙門婆羅門諸得道者。遠行住止經過居宿皆悉給施。有所求索無所吝惜。爾時眾生壽八萬四千歲。有如來出世。名曰彌勒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如我今日。成無上正真等正覺十號具足。常當將護無數百千諸比丘僧。如我今日。將護無數百千諸比丘僧與諸大眾。廣說深法上中下善。義味微妙具足清凈修于梵行。如我今日。與諸大眾廣說深法上中下善。義味微妙具足清凈修于梵行。廣說如彌勒下生。如佛所說。有經名曰六更樂道。若有眾生生其中者。若眼見色盡見善色。不見惡色。見愛不見非愛。見可敬不見非可敬。見可念不見非可念。見美色。不見非美色。諸有眾生耳聞聲者。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乃至天帝亦復如是。爾時世尊游毗舍離獼猴池水大講堂上。爾時眾多毗舍離諸童子等。各生此念。我等宜可共相率合至世尊所問訊禮覲。其中童子或有乘載青馬青蓋被服皆青。或有乘載青黃赤白。被服皆白。捶鐘鳴鼓作倡伎樂。前后導從至世尊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知。若有不見諸天游觀至后園浴池者。今當觀此諸童子等。所著法服乘載輿輦。與彼諸天亦無差別。所以然者。諸天被服與此無異。爾時座上數百千眾生之類。各作是念。我等宜可發真誠誓。使我等后生生天上人中。恒著此法服永已不離。使當來世有佛興出聞甚深法。永離苦惱入泥洹界。如來以知眾生心念求生三有不離苦惱。便與大眾而說此偈。

所行非常為磨滅法不可恃怙變易不住

爾時眾生聞此一句偈。不可稱計百千眾生。于現法中漏盡意解。皆得道果。

昔有婆羅門四人皆得神通。身能飛行神足無礙。此四梵志自相謂言。其有人民以肴饌食。施瞿曇沙門者。便得生天不離福堂。有聞法者入解脫門。我等今日意貪天福。不愿解脫不須聞法。是時四人各執四枚甘美石蜜。一人先至如來所。奉上世尊。如來受已。告彼梵志而說此偈。所行非常。梵志聞已以手掩耳。次第二人至如來所。貢上石蜜。如來復說此偈謂興衰法。梵志聞已以手掩耳。次第三人至如來所。貢上石蜜。如來受已復說此偈夫生輒死。梵志聞已以手掩耳。次第四人至如來所。貢上石蜜。如來受已復說此偈此滅為樂。梵志聞已以手掩耳。各舍之去。如來觀彼心意念知應得度。便以權便隱形不現四人各聚一處自相謂言。我等雖施瞿曇沙門。意不決了。瞿曇沙門有何言教。先問前者奉上石蜜得何言教。亦不聞法乎。對曰。我從如來聞一句義所行非常。聞此義已即以手掩耳亦不承受。次問第二人至如來所得何言教。其人復自陳說。吾至如來所貢上石蜜。如來與我而說此偈謂興衰法。吾聞此已以手掩耳亦不承受。次問第三人汝至如來所得何言教。其人復自陳說。至如來所貢上石蜜。如來與我而說此偈夫生輒死。吾聞此已以手掩耳亦不承受。次問第四人汝至如來所得何言教。其人對曰。至如來所貢上石蜜。如來與我而說此偈此滅為樂。四人說此偈已心開意解。得阿那含道。爾時四人自知各得道證。還自懇責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須臾退坐白世尊曰。唯愿如來聽在道次得為沙門。世尊告曰。善來比丘。快修梵行。爾時四人頭發自墮身所衣服變為袈裟。尋于佛前得羅漢道。佛臨欲般泥洹時。告大迦葉及阿那律。汝等比丘當承受我教敬事佛語。汝等二人莫取滅度。先集契經戒律阿毗曇及寶雜藏。然后當取滅度。廣說乃至供養舍利盡耶旬竟。便共普會集此諸經。五百羅漢皆得此解脫。捷疾利根眾德備具普集一處。便與阿難敷師子高座。勸請阿難使升高座。已升高座便問阿難。如來最初何處說法。時阿難便說聞如是一時。說此語已。時五百羅漢皆從繩床上起在地長跪。我等躬自見如來說法今日乃稱聞如是一時。普皆舉聲相對悲泣。時大迦葉即告阿難曰。從今日始出法深藏。皆稱聞如是勿言見也。佛在波羅奈仙人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原本。本所未聞本所未見廣說如經本。是時眾人已集契經。是時尊者迦葉復問阿難。如來最初何處說戒律。時阿難報大迦葉。吾從佛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城伽蘭陀竹園。時迦蘭陀子名曰須陳那。出家學道在比丘境。最初犯律至不度法。廣說如戒律。是時迦葉復問阿難。如來最初何處說阿毗曇。

阿難曰。吾從佛聞如是。一時佛在毗舍離獼猴池側普集講堂所。爾時世尊見拔耆子因緣本末。告諸比丘。諸無五畏恚恨之心者便不墮惡趣。亦復不生入地獄中。廣說如阿毗曇。初夜集阿毗曇竟后夜便說出曜。而說此偈。睡眠覺寤。何以故說睡眠覺寤。如世尊等正覺所說。夫睡眠者損命。愚惑有所傷壞不成果證。沒命無救不至明處。所以然者。如人覺寤。便能修德造立善本。耽著睡眠便失此法故謂愚惑。時座中復有說者。如佛所言。若有眾生。覺寤之中所念眾事。于睡眠中澹然無想。世尊告諸比丘。寧睡不覺此云何通。是故佛說除去睡眠常念覺寤。如佛說偈睡眠覺寤。宜歡喜思言。歡者內心踴躍。喜怡歡樂善心生焉。是故稱說宜歡喜思聽。我所說者專意一心無有亂想。意定無誤堪任承受。是以故說聽我所說撰記出曜。言出曜者。過去恒沙諸佛世尊。皆共贊嘆出曜法義。如來世尊亦名最勝。云何為最勝。勝諸結使不善之法。勝淫怒癡。勝一切生死結縛。勝外道異學尼乾子等九十六種術。于中特出故曰最勝。演說暢達無有留滯。布現演吐為諸天人義味成就。是故說撰記出曜。如世尊所說。演說暢達無有留滯。如世尊說一切通達仙人慈哀一身無余。如世尊所說者。暢達演說言無留滯。故曰世尊說也。一切通達者。一切智達一切示現一切通了分別一切義。游六神通成無上道。如來六通亦非羅漢所能及逮。佛為諸度最勝最上。于諸法相悉能分別故。曰一切通達也。仙人慈哀者。一切充滿生死悕望如父母之想。擁護心慈哀之意。諸佛世尊亦言仙人。修神足道亦名仙人。眾德具足亦名仙人。長夜修善亦名仙人。是以故說仙人慈哀也。一身無余者。所謂身者。依四大根本更無復有。亦無邊際。亦無出生。如佛存在躬自演說。阿難。當知末后境界末后無胎末后所受形分如我。阿難。更不復見天地方域。更受此身此是苦邊。故曰一身無余也。

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

此滅為樂

昔諸梵志各誦師法。分為二部。所見萬物皆有。一部自稱萬物皆無。諸言有者。如來分別除去猶豫斷其悕望。便與演說所行非常。諸言有者自有贊誦。

以利輪劍殺害眾生恒知惠施

無有善惡亡形不變身體中間

利劍來往不傷其命地大恒在

風界無著火受苦樂命根亦爾

正使利劍通達來往亦不見有

善惡之報設害父母無善惡報

況當余者而有其果

猶如以瓶盛雀。有人打瓶。雀便飛逝。傷害眾生命自遠逝無所傷損。如來世尊。欲去彼邪見眾生故。曰所行非常不可恃怙。遷轉不住為磨滅法。命如朝露暫有便滅。故曰所行非常。一部自稱萬物無者。共相慶賀成我等義。如來觀彼心中所念而告之曰。謂興衰法。夫興衰者。夫盛有衰合會有離。無身則已。受身有何可避。梵志復作是念。設衰耗法更不生者則成我義。是故世尊重與說義。夫生輒死輪轉不住。諸受陰持共相受入。慧眼觀察乃能分別。猶如日光塵數流馳難可稱計。此五盛陰身眾行所逼流轉生死。無有懈息故。曰夫生輒死。此滅為樂者。所謂永盡無余無欲著意。常息安寧最第一樂。無生滅想成第一義。無欲樂無為樂無漏樂。盡樂滅樂故曰此滅為樂。

何喜何笑念常熾然深蔽幽冥而不求錠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食后日晡。有眾比丘及天帝臣民四輩弟子。欲聽如來說甘露法。有異方道士異學婆羅門七人。頭須晧白拄杖呻吟來至佛所。稽首作禮叉手白佛言。吾等遠人伏承圣化。久應歸命道術有簡。今乃得來覲睹圣顏。愿為弟子得滅眾苦。佛即聽受悉為沙門。敕七比丘共止一房。然此七人睹見世尊。尋得為道。不計無常變易之法。共坐房中思惟世事。小語大笑不念成敗。命日促盡不與人期。但共戲笑恣意放逸不念無常。爾時世尊起至房中。而告之曰。卿等為道當求度世無為之道。何為大笑。一切眾生自憑五事。何謂為五。一者恃怙年少。二者恃怙端正。三者恃怙力勢。四者恃怙才器。五者恃怙貴族卿等。七人小語大笑恃怙何等。于是世尊即說頌曰。

何喜何笑念常熾然深蔽幽冥而不求錠

何喜何笑者。爾時世尊告七人曰。汝等七人來在道境。亦復不在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復告比丘我先有教。未能盡漏不可有所恃怙。汝等受形未脫結縛。蛇蚖共居成五盛陰。云何于中小語大笑。當念此苦永劫不除。方興戲笑以成塵垢。苦哉難悟卿等是也。故曰何喜何笑。是世尊教敕之言。念常熾然者。云何為熾然。以無常火而為熾然。亦以苦火而為熾然。愁憂苦惱而為熾然。又以何等而見熾然。愛欲嗔恚愚癡憍慢。嫉妒恚疑所見熾然故。曰念常熾然。深蔽幽冥者。猶人夜行不睹顏色。生盲無目不見玄黃。如此幽冥蓋不足言。所謂大幽冥者。無明纏絡遍人形體無空缺處。是謂大冥覆蔽眾生。不別善惡趣要之本。不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亦復不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故曰深蔽幽冥。而不求錠者云何為錠。所謂智慧之錠以智慧錠為照何等。答曰。知結所興以道滅之。分別善趣惡趣出要之本。能別白黑縛解之要道俗之法。善能分別善趣惡趣出要滅盡。普曜諸法無不明照。而更舍之乃趣冥道故。曰而不求錠。

諸有形器散在諸方骨色如鴿

斯有何樂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1-13 16:18:17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林甸县| 土默特左旗| 哈密市| 泗阳县| 福建省| 齐齐哈尔市| 巩义市| 仁化县| 巴南区| 泽普县| 明星| 健康| 盐边县| 越西县| 确山县| 南通市| 印江| 南城县| 乐亭县| 江北区| 平顺县| 永德县| 慈溪市| 建阳市| 海晏县| 茌平县| 行唐县| 咸宁市| 南木林县| 新丰县| 留坝县| 东阿县| 体育| 克什克腾旗| 涪陵区| 石阡县| 白水县| 绥化市| 广东省|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