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欲品(1)

  • 出曜經
  • 竺佛
  • 3928字
  • 2015-11-13 16:18:17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并侍者阿難。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中。乞食已周還出城外。有一婦人抱兒持瓶詣井汲水。有一男子顏貌端正座井右邊彈瑟自娛。時彼女人欲意偏多耽著彼人。彼人亦復欲意熾盛耽著女人。女人欲意迷荒。以索系小兒頸懸于井中。尋還挽出小兒即死。愁憂傷結呼天墮淚而說頌曰。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爾時世尊告阿難曰。向所聞偈過去恒沙諸佛所說。汝善誦習日晡集眾。在眾人中宣暢此偈。爾時世尊食后收攝三衣。即集大眾詣普會講堂在眾人中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向清旦將阿難入城乞食已。復周遍還出城外。見有婦人抱兒持瓶詣井汲水。去井不遠復有一人彈瑟自娛。二人相見各興欲意。熟視相看目不移轉。錯系兒頸懸于井中。尋還挽出兒已命終。愁憂號悲。尋說頌曰。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

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佛告比丘。淫火熾盛便能燔燒諸善之本。淫荒之士不識善惡。亦復不別清白之行。不知縛解出要之道。如斯輩人遂無慚愧。寧喪親族分受形辱。不闕淫性以違其志。或因淫欲。殺害父母兄弟姊妹。斯受其殃。或因淫逸罪及五逆。王者所戮死受惡報。猶野火行傍樹為燋。既罪自深復及宗親。人由淫欲違佛慢法。謗毀圣眾為諸圣賢之所嗤笑。我今當說犯淫之本。汝等善聽。昔有一人奸淫不止。父母所生唯此一子。夜非人時天陰雷電。帶刀持箭至他淫女村中。時母覺知即捉曉諭。今夜冥喑陰曀雷電。設不果者便為人所害。吾宿鮮德唯有一子。會遇惡者吾無所恃。子報母曰。子要當去不得復住。母知意正便向兒拜。今暮且住須明日乃往。兒語母曰。速放我去。若違我情當取母殺。母報兒言。寧取我殺。不忍見汝為他所害。兒復語母。可時放我。及闇至彼。若不見聽正爾殺母。母語兒曰。死死不放汝。兒即拔刀取母刺殺。不慮后世殃罪深重。即至彼家打門微喚。女人應曰。汝是何人。其人以頌報曰。

淫恚諸根羸為想所謬誤

不慮眾事業為愚闇覆蓋

念汝取母害折伏猶汝奴

翹立在門外如客附使役

爾時女人復遙見問曰。審殺母耶。報曰審殺。女人問曰。何故殺母男子報曰。母不見放來至此間。女人報曰。不須入家裹。是時女人以頌報曰。

咄嗟背恩養害母種罪災

何忍見汝顏宜速遠吾家

父母抱育養為子歷眾苦

害母行地上地不陷汝殺

立身無慈仁加害諸親族

我是外種類豈能恩德將

爾時彼男子復報曰。由汝害母造無邊罪。小見寬恕見為開門。暫得言談便復還家。女人報曰。聽我偈言。

寧入投炭爐從山投幽谷

生把七步蛇不與愚從事

是時二人各各共相別離。男子還家道逢惡寇為賊所害。死入阿鼻地獄受罪無數劫。淫之為病受殃無量。以微積大漸致燒身。自陷于道亦及他人。不至究竟。猶自飲毒復飲他人。是故說曰淫不可從。

愛欲生憂愛欲生畏無所愛欲

何憂何畏

愛欲生憂或遭婦喪為人所奪。或抱久患夫。或遠行積久不歸。是故說曰。愛欲生憂。愛欲生畏者。為豪貴見奪其婦。或抱久患命在旦夕。或適他方。是故說曰。愛欲生畏。無所愛欲者。云何無所愛欲。阿那含阿羅漢者。別二人者無憂無畏。何以故。已離諸憂無所畏難。有憂畏者欲界色界。阿那含者欲界憂畏盡。阿羅漢者三界結使盡。于中不生憂畏想。是故說曰。無所愛欲何憂何畏。

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

何憂何畏

好樂生憂者。作倡伎樂五欲自娛為王所嫌。欲奪樂器緣此起憂。或為王所使遠適他方于中生憂。或抱久病纏綿著褥于中失明。恐喪命根便生畏懼。緣此樂器以致喪身。或有王者種亡國失位。事不由己憶本豪貴所游戲處。便生愁憂遂致篤疾。或為宿仇欲害其命晝夜伺捕復于其中生憂惱想。是故說曰。好樂生憂好樂生畏也。云何無所好樂者。阿那含阿羅漢舍諸五樂。以法樂自娛。猶如難陀前白佛言。不睹我孫陀利意終不樂。世尊告難陀曰。

無厭有何足不足有何樂

無樂有何愛無愛有何樂

汝今放意無有厭足志常熾盛

何時當息

是故汝今思惟內觀不凈之想。便當自悟意中得解。汝今所以不得解者。斯由不思惟想故。以不思惟淫怒癡熾盛。是故難陀忍精勤一意思惟惡露不凈。何以故。求人身難。與賢圣相值亦復難。得諸根不缺亦復難。遇諸佛興出亦不可遇。如優曇缽華時時乃現。欲聞正法亦不可值。休息無為常樂安寧。皆由正法得至彼岸。是故難陀念自謹慎思惟正法興不凈想。便當得至處無為境。是故說曰。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何憂何畏。佛復頌曰。

果先甜后苦淫怒亦如斯

后受苦痛報經歷無數劫

愚者受燒煮恒在盛火焰

為獄伺所執如鉤制伏象

昔佛與諸弟子說苦陰。契經云。著欲之人自共嘆說。沙門瞿曇婆羅門。恒自談說豫防未然慮將來。欲穢污不凈。不如我等意染妙色。五欲自娛細滑更樂有何可失。若有眾生固猗此法造不善行。身壞命終入地獄中。已生地獄方自覺悟共相悔責。我等為人不信沙門婆羅門語云欲穢污不凈之行。由此淫穢受無量苦求出無期。己身自造向誰怨訴。是故說曰。果先甜后苦。猶如有果入口甘美。當時悅意后必患生。即說譬喻悅解智者。或有智人由勸勵成就。或有智人呵制禁止。或有智人觀其志趣而得受化。或有智人漸誘勸進而得度者。或有智人遠游觀俗意自悟者。世尊觀察隨意所染。以何療治。即投其藥。眾生漸漸意得開悟。承如來教羞意愆負。漸盡諸結有漏心得解脫。然后乃知淫欲之為病。先甘而后苦也。

堅材鐵銅錫此牢不為固

好染著彼色此牢最為固

昔有人遇事閉在鐵牢。竊作方宜以自免罪。或依豪強或用財貨或依姓族。用免其愆。欲愛牢縛非凡夫所能解。唯有諸佛出世。以智慧之赫焰。燒燔山野之結藂。以刃利劍割斷七使原本。然后乃得解脫。昔有一人遇事被系。會遇眾僧在講說法。罪人求吏暫詣講聽法。值一比丘夜半寂靜誦經。為老所縛為生所縛為病所縛為死所縛。今世后世所縛。時人宗族求王脫過即得免罪。時諸五親知識朋友至罪人家共相慶賀聞汝得出甚用慶賀其人報曰。汝等何為見誑。如我昨暮聞比丘誦經。我所被系甚過王者。眾人問曰。汝雖得出故復荒錯耶。其人報曰。我不荒錯。但諸君自誤耳。我所被縛非王者所解也。汝等諸親設見愛我者。愿聽出家得在道次。諸親勸諫為說留難。父母宗親男女成就。何由捐舍茍貪為道。其人報曰。我先誓愿要出家學。諸親重求且停住止。復經七日并解疲勞還服氣力。其人出門復遇道人靜寂誦習。而說斯偈。

堅材鐵銅錫此牢不為固

好染著彼色此牢最為固

復還入屋語諸五親。我意志趣不樂在家。愿聽出學修無上梵行。時諸五親即聽出學。進修其行晝夜不息。得阿羅漢果。永離縛著不復流轉生死。

縛中牢固者流室緩難解

能斷此為要不觀斷欲愛

縛中牢固者。恩愛戀著皆是縛著。唯有諸佛興出。執金剛心牢固難沮壞。眾德自纓絡。捐棄諸惡不興罪緣能斷諸惡。是故名曰縛中牢固。流室緩難解者。流者流在界中有中生中趣中。今當與汝說譬。智者以譬喻自解。昔有國王。恩惠普潤大赦天下。諸在牢獄重系者皆悉放出。其中生類厭患縛著不堪牢獄。志常遠離速出離獄心不愿住。復有生類樂在獄中心意戀慕樂聞苦惱之音。即住獄中不肯去離。是故說曰流室緩難解。所以緩者。遭赦被恩而不肯離。昔所積善作諸功德乃能斷之。故言能斷此為要。不顧慕兄弟家業宗親。不觀斷欲愛。欲愛已斷永無遺余。度世八事以二盟誓。何謂為二。一者智誓。二為盡誓。以此二誓誓度眾生。

世容眾妙色此不名為欲

世欲久存世唯賢能覺知

昔佛在世。諸比丘自相謂言。我等宜可舍眾僧食在人間乞求。所以然者。諸乞求比丘者游觀人間。便得睹見極妙之色。耳聞極妙之音。鼻嗅極妙之香。身近極妙細滑。爾時世尊以天耳清凈寂寞無塵垢。聞諸比丘自相謂言。各生戀慕染著世榮。爾時世尊即遣信喚集普會講堂。諸比丘即集講堂。佛告諸比丘。云何比丘。我曾與汝說諸乞食。比丘游在人間便得睹極妙之色。耳聞極妙之音。鼻嗅極妙之香。身近極妙細滑。云何比丘。心為輕飄。汝等方念色聲香味細滑之法。猶如熾火焰極隆盛。復以脂酥而益之倍復增益。汝等倍益色聲香味細滑之法。諸有比丘能自禁制。在外乞求心恒懷懼。受他信施為可易不。令諸檀越奔趣四方。勞情役思乃得財貨。信有后世減割布施。我今鮮德恐不消化。觀彼檀越當施之時。意欲受信施如不欲受想。自觀己身如抱重病想。施物如藥想。念空閑處如遭死亡想。意常系念修諸善本。觀諸婦女如塳墓想。如是比類人間乞求。諸有貪著色聲香味細滑法。依猗道者是謂大賊。時尊者舍利弗問摩訶拘絺羅曰。云何拘絺羅。眼為色相色為眼相。耳鼻舌身細滑法。法為意相意為法相。時摩訶拘絺羅報舍利弗曰。眼非色相色非眼相。耳鼻舌身意。意非法相法非意相。所謂相者貪欲自用是謂與相。復引喻自解。猶如白牛黑牛同系一處。或同一軛與縛系相應。云何舍利弗。頗有人說白牛系黑牛黑牛系白牛。為平等系不。對曰。非也。舍利弗。非白牛系黑牛。非黑牛系白牛。所謂縛者。或索或靷或軛。是謂縛也。如是舍利弗。眼非色相色非眼相。耳鼻舌身意。意非法相法非意相。于中生貪欲自用者。是謂為相。是故說曰。世容眾妙色此不名為欲也。

人間欲無常內欲縛是常

此滅不受有余趣不受生

人間欲無常者。欲是無常為衰耗法。變易不停不可恃怙。人間欲者。不久停住。或亡或失或為人所奪。是故非常不可久保。內欲深固與神相染。心為禍首殃及身口。是故說曰。內欲縛是常。或為豪強伺命所害。如是欲者難制難禁。不可以己力留住不更趣諸有。亦不愿生世后世。是故說曰。世欲久存世唯賢能覺知。

欲生無漏行意愿常充滿

于欲心不縛上流一究竟

欲生無漏行者。欲亦是善亦是不善。欲善者或是有漏。或是無漏。無漏欲者滅一切愛。此中不說有漏。意愿常充滿者。一切諸善之法。普充滿體中。于欲心不縛者。心于彼心不染著亦無所污。是故說曰。于欲心不縛。上流一究竟者。即阿那含是。所以然者。因說阿那含果。因說五下分結。因說斷欲愛。此亦復說上流一究竟。

智者不越次漸漸以微微

巧匠漸刈垢凈除諸穢污

智者不越次者。博古明今分別是非。于慧無減損。受性不懈怠。是故說曰。智者不越次也。漸漸以微者。漸漸日進勿懷中息。猶如巧匠除刈重垢積日乃成。人去心垢亦復如是。為諸天阿須倫真陀羅摩休勒等。所見稱譽。

猶如車巧匠善能修治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县| 安徽省| 天水市| 龙游县| 上犹县| 正定县| 弥勒县| 吉水县| 突泉县| 来凤县| 山西省| 花莲市| 漯河市| 简阳市| 临海市| 平谷区| 汪清县| 民县| 乐清市| 大余县| 大关县| 内黄县| 灌南县| 张家界市| 灵寿县| 杭锦旗| 丹东市| 昔阳县| 固镇县| 宁阳县| 济阳县| 溧阳市| 全椒县| 云林县| 弥勒县| 罗田县| 柳州市| 宝清县| 温州市| 聂荣县| 卢氏县|